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殿下 > 第 129 章 第 129 章

殿下 第 129 章 第 129 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9:54:2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lqzw

他“代大学士”一场,也许,只能查出这样的结果来。

齐尚书侧了侧身子,看向秦寺卿,“人永远不能傲气,也永远不能小看旁人。”

这话令秦寺卿不解,“我哪儿傲气了?更不敢小觑谁。”

“真正认真查的案子,与敷衍推断的案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刑部的堂官儿难道比大理寺逊色,这案子为什么会转到大理寺手里?”齐尚书问。

“我听说是公主不满刑部的进度。”

“消息挺准确。”齐尚书赞许,“你比刑部强的,不就在这个地方吗?案情枯燥、如陷泥淖,都不要紧。你得明白,最要紧的是,事无巨细,你都为公主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将来看到你奏章的不只是公主,还有太后,还有陛下。”

这差使的确枯燥难办,卓寺卿却是被齐尚书提点出一身冷汗,风袭来,凉浸浸的贴着身上的官绸里衣,更添凉意。

他猛然一个警醒,“先生,我明白这其间厉害。哎,也不知怎地,以往查案从未觉着这样沉重。”

齐尚书笑了笑,云淡风清的说了句,“大概是太多人找你说了太多的话。”

秦寺卿一怔,此案容易费力不讨好是一定的,但还有其他的,许多的,旁的话。齐尚书对他道,“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在差使言差使,也就是了。”

年轻有为如秦寺卿,在这样危机俱存的机遇下,也不是很能稳得住。好在,他有一位不错的老师,秦寺卿定一定神,自尚书府告辞,回家后继续琢磨案情的事。

秦寺卿稳住心神,每隔三日便去万寿宫求见公主,汇禀差使进展。即使平时没空,休沐日不休沐也要去的。

说到这事,也令秦寺卿有些郁卒,秦寺卿当然知道考校官学最初是由公主提起的,他还知道,官学之所以突然翻车,就是因为前任官学馆长是个不长眼的瞎子,竟然在官学的录取考试中,十分瞎的将公主手下的弟弟绌落。

估计公主是觉着丢了颜面,大为不满,故而将官学彻底翻了个底。

秦寺卿是位清秀俊雅的官员,口才亦不错,能把枯燥的案子讲的格外生动。因为要查几十年前,大理寺的进展并不算快,秦寺卿便与公主讲他查案的思路,从这些年的官学任职官学入手,从陈年账簿入后,如何查找当年之人,每个人的口供要做对比,有不同的地方,再重新调查。

当然,官学的一些猫腻也逐渐在秦寺卿的调查中露了出来。

最初官学是太、祖皇帝登基后设立的,当年能在学里读书的,都是一等人家的子弟,能在官学任教的,皆当代大儒。

官学的一应供给,悉从户部拨放。

最开始,当然没人敢伸手。

但慢慢的,在官学就任,尤其管理采买、账簿的官员发现,一等人家的子弟,出身地位摆这儿,富贵前程铺路,且都年轻气盛,便有一些子弟不屑于官学饭食,每日饭菜总能剩下许多。

这就有些浪费了。

最初是减少采买,但没人傻,花不了这些银子,官学的银子用不掉,下一季度,户部的拨银便减少了。

太、祖皇帝还曾下口谕嘉奖当年给朝廷省银子的博义馆馆长。这些都在官学的记录中。

但后来,银两慢慢恢复了原有的额度。原由也注的很清楚,米面粮油的价钱上涨。三年的时间,便恢复了原本的额度。

以至,以后只有增额,再无减额。

开始的损招出现,是齐尚书说的,厨子手艺退步。

于是,中等人家的子弟也不在官学用餐了。

但总有家境寻常的,纵厨子手艺寻常,他们也会在官学用饭。

能忍受官学厨子的手艺,可见这些子弟家境有多么的寻常。这样的学生,纵遇到一些不平事,也多以隐忍为主。

毕竟,对这样的官学生而言,能上官学,必然不容易。

而得罪官学的管事、官员、博士、校书,并不是聪明的选择。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别人损得起,家境寻常的官学生大半是损不起的。

有人退,便有人得寸进尺。

于是,便有了更不堪的事。

及至如今,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官学招生都成了官学馆长的发财良机。

官学何以不堪至此?

一年一年,一步一步,便至如此。

当年官学生自官学结业后,仕途如何。以及现今官学生仕途比一比,便知官学生质量下滑到何等程度。

林司仪站在一畔,荣烺刚结青果的梨树下,看秦寺卿一面展开他做的笔记,一面听秦寺卿说到这些年官学的沦落。

“真是可惜。“荣烺不禁感慨,“原来官学曾这样好过。”

秦寺卿时常过来,在荣烺面前的拘谨也散了些,说道,“就像盖房子,新盖的房子,都是青砖黑瓦,横平竖直,既漂亮又舒适。岁月久了,砖瓦旧了,便要注意修缮维护,房子才能一如继往的结实耐用。”

荣烺双腿盘坐在紫竹榻上,捏捏手指,“有些破屋,与其修整,还不如拆了重建。”

秦寺卿没想到荣烺会说这样的话,他看向正在捏手指玩儿的小公主,心下又觉荒谬,公主殿下委实比他家闺女大不了几岁。他跟这么一小孩儿……就见公主黑亮纯净的眼眸看过来,眼中带着一丝天真笑意,“毕竟只是房子破旧了,地皮还是咱们的。想重建,就重建。”

这话狂妄霸道的直接,秦寺卿也是曾经做过刺头的人,顺着荣烺的话想了想,竟是很赞同荣烺的话,“若能新建,当然最好。”

荣烺好奇的问,“秦学士,你理想中的官学是什么样的?”

秦寺卿道,“臣没读过官学,不过,臣读过几年国子监。对臣而言,学在其次,少年人最重要的是能遇到一位能教导自己的良师。”

“这要看运道,不一定都能遇到。”荣烺是经常出宫的人,知道外面很多人生活很苦,并不能像自己一样有许多知识渊博的好师傅。她说,“旁的上头,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秦寺卿能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当年在科举场,也是有名俊才。他道,“严师出高徒。必要规矩严明,每日功课认真完成,每季都有考校,完不成师傅功课要有惩罚。另则,严师要能严得起来。能做到这两样,便是一所好书院。”

荣烺想,秦寺卿的确是个实干的人。

做事细致,说话也实诚。不似史师傅,开口道德,闭口规矩,死板的要命。

荣烺又与秦寺卿谈论许多,官学算是一个极小的衙门,但这样的小衙门里,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秦寺卿事无俱细的讲解,荣烺了解到诸多细务。

待一时,郑太后那边儿的柳嬷嬷过来寻荣烺,说是荣烺生辰宴的礼服做好了,请荣烺过去瞧瞧,荣烺眼睛一亮,便先让秦寺卿退下了。

秦寺卿离开万寿宫,没多久便遇到史太傅,史太傅是秦寺卿科举时的座师。史太傅看一眼秦寺卿过来的方向,手中握着刚同大殿下讲解过的书卷,随口谈起官学的案子,顺带说一句,“眼下大殿下负责宗学的差使,也时常垂询官学一事,少章有空,不妨过去给大殿下请安,大殿下极爱学习。”

满朝上下皆知今上年过而立唯有一子一女,公主是皇女,以后没旁的原因,必是在殿下登基。秦寺卿很不傻,但他已得过齐尚书的提点,对史太傅微微一揖,有些拘谨的模样说,“我不似师傅为大殿下讲授功课,我是外臣,没有陛下口谕,没有大殿下宣召,哪敢贸然求见。”

史太傅笑,“这有何妨。明日你若有空,我带你去面见大殿下。”

秦寺卿婉拒,“师傅也知道我眼下手里的差使,依旧无甚进展,便是去了,怕也没什么能回禀的。”

史太傅全不似荣烺想的刻板,他一听便明白,秦寺卿这是不想私下拜见大皇子。虽则史太傅认为无伤大雅,也能明白秦寺卿的小心,不经陛下允准,此事的确略有唐突。

他道,“若差使上有我能帮上忙的,你只管说。”

见史太傅不再提让他拜见大殿下一事,秦寺卿心中既失落又坦荡,他道,“师傅放心,我跟您还能客气吗?”

史太傅也是一笑,二人闲话间渐渐远去。

荣烺正在万寿宫看自己的新衣裙,她看一眼就抱怨起来,“怎么又是凤凰纱?”

“这纱不好看么?”郑太后看她娇声娇气的挑挑捡捡,也只是笑。

“好看是好看,也不用年年穿它啊。”

“那就看看旁的裙子。”

荣烺正是活泼又臭美的年纪,内务司准备了十几套华服,她最后相中一套大红绣金线凤凰的衣裙,还赏了这位做衣裳的绣娘们一百两银子。

太阳有些热了,宫中的青砖石路上,史太傅道,“公主很关心宫外的差使。”

秦寺卿道,“师傅,官学原就是公主殿下的差使。”

“公主有意在生辰宴前宣告官学的新规矩章程。”史太傅的声音里说不出是怅然,还是旁的。

秦寺卿望着眼前阳光刺眼的宫道,眯了眯眼皮,说一句,“师傅时常伴公主左右,定比学生清楚。”

“是不是再斟酌一二?”史太傅道。

秦寺卿讶意的望向自己的座师,史太傅说出自己的担忧,“宗学的事也在查,听说很有些不体面的地方。宗学与官学,说到底都是朝廷的官学,若要改章程,一起改的好。”

秦寺卿立刻也想到此事,公主接到官学差使在前,倘公主先给官学定新规矩,规矩定的好,自然是公主的功劳。那后头大殿下改宗学,比公主好,也不过是比妹妹强罢了。倘若不及公主……

当然,不会不及公主。

不过,想到公主那句“反正地皮是咱家,重盖一所新房便是”,那样的口气。大殿下想超过公主,恐怕不容易。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