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逆袭风云录 > 第661章 出第二招

逆袭风云录 第661章 出第二招

作者:笔龙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23:52:1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县,委一举查处3名县管正职领导,直接处理11名科级领导干部,督促乡镇处理24名一般干部!要说提拔干部,这样的数字不算多,发帽子大家都喜欢;可要说查处干部,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力度,恐怕还是头一遭!

宝源县城,本就不大的小城区里,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个事。此外,文件一下发,乡里、村里也都知道一大批干部被处理的情况。大家似乎都感觉到,新的县,委书记上任之后,作风与之前的列宾大为不同。大家至少明白,以后再遇到抗击雪灾等重大事件,偷懒懈怠、玩忽职守是行不通的,搞不好就会被处理。

这还不单单是一个警告、一个处分的问题,搞不好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你出的事情可能是工作不到位,可纪委一查,把你其他的问题都带出来了,接下去等着你的就是牢狱之灾。这才是最可怕的!有些头脑还算拎清的干部,开始约束自己的言行了。

这也正是萧峥想要的结果。

在宝源县城,唯一的一家早餐铺,有一个颇有意义的名字叫做“思源。”坐落苍桥头,下面本有一条黄河的小支流经过,可如今河水干涸,一眼就能望见下面的河床和干泥。看来,对黄河之水,只有“思”、没有“源”了。

饶是如此,早餐铺子内外,倒也热闹,住在县城的退休老干部、生意人、早起的家长和孩子就在这里喝一碗八宝茶,来一盘羊牛肉,几块炸糊。有的人来去匆匆,有的人一坐一个上午。有几个离退休干部,每天一早都会到。

其中,一名90多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名叫王开河,每天一早就由自己的儿子王小舟推到“思源”早茶铺。王开河吃早饭不用钱,因为这家“思源”早茶铺,就是他儿子王小舟开的。

本来从名字上看,“开河”就是开一代先河了,这个事情老人家确实做到了,十多岁参加革命,亲眼见证新中国的成立,这还不算开先河吗?可是老人家给儿子取名“小舟”,大家本来以为老子开的先河,正好载着儿子这条“小舟”,可以乘风破浪了。

可没想到王开河这个老子,并没有承载儿子这条“小舟”,让他走的比自己更高、更远。王开河没有利用当时自己担任县,委书记的任何特权,后来自己退居二线他也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儿子安排工作,规划路线,反而支持儿子开了一家“早餐铺”,卖早点为生。

卖早餐这营生,看似热闹,实则辛苦,天天半夜起,赚钱却不多。不少老同志劝过王开河,“凭你的资历,你对宝源的贡献,跟县里领导说一声,到清闲部门给儿子安排一个位置,是难事吗?不用做什么事情,就捧着国家的铁饭碗了,多好啊!”老人家却笑着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这个儿子从小就喜欢在厨房鼓捣,他现在开一个早茶铺,每天干他喜欢的活,又能养家活口,有什么不好?”

话虽这么说,可儿子当初结婚成家之后,媳妇对他是有意见的,为这个早茶铺整天起早贪黑,赚那么一点钱。人家离退休干部的儿子不是坐专车,就是吃公家饭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王小舟听了,心里也不平衡去找过父亲,说:“爸,你为什么不帮我?让我生活得这么辛苦,老婆也看不起我。”

王开河道:“小舟啊,其他老干部的儿子,要靠父亲的帮助才能谋生。可是你已经不需要了。你从小就习惯在厨房做饭,每天看你在茶铺里也开开心心的,茶客们见到你也跟亲人一样,也很愿意花钱买你做的早点,这不就是一种成功吗?一个人啊,重要的是做着喜欢做、想要做的事情,并且能养家活口,这就已经是自立,并且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人家当官,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你现在已经在为老百姓服务了,大家都说‘思源’早餐口味好、价格公道、有口皆碑。我为有这样的儿子很骄傲啊!”

王小舟心里忽然感动,自己虽然是卖早茶的,可是他从来没有看到父亲对他发过火,也从来没有听到父亲说他没出息,他反而常常在早茶铺夸他这个儿子勤快、孝顺、坚强等等。老父亲对他的认可、喜欢,是发自内心的。

相反,王小舟常常听到,与他同年,靠父亲的关系进入政府的,许多父亲来喝早茶的时候,口中不时会说,自己的儿子太忙都不来看自己,也有说自己儿子儿媳不孝顺等等,不一而足。

想想这些,王小舟也想,有得必有失吧,自己就是卖早茶的命,就把早茶做好吧。回去之后,王小舟把这番道理告诉了媳妇,还给媳妇买了一条金项链,说这是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不偷不抢不贪,自己也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媳妇毕竟是妇道人家,看到老公疼自己,也能赚钱,还能陪在身边,也就不再想让老爷子找关系塞入政府的事情了。

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离休干部王开河到了90高龄,王小舟也马上70了,父子俩还是一早就出现在早茶铺,儿子和媳妇做茶、卖早点,王开河坐在椅子里吃点东西,跟旧友唠唠家常。

王小舟不时看一眼父亲,岁月催人老,老父亲已经90了,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年,可以看到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指不定哪天,这把老椅子就空出来了。王小舟抹去了眼角的泪水,不让人察觉,继续给刚到的客人泡茶。

这个小动作却被媳妇察觉,她凑到他的身边,低声道:“我们好好孝顺爸爸就是了,没有遗憾。”年已七十的王小舟,在小自己十岁的媳妇耳边啜了一口道:“有你这样的媳妇,就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媳妇白了他一眼,“不怕人笑。”王小舟道:“亲自己的媳妇,谁敢笑?”

“小舟,一碗八宝茶,一个茶叶蛋,三个包子,我陪你爸爸唠两句。”李叔来了。

这位李叔,是退休干部,今年75岁了,也是每天必到,退休之后也是天天看报,也常常去原单位逛一逛,所以消息颇为灵通,和王开河很是聊得来。对王小舟来说,有这个李叔陪陪父亲,让老父的晚年生活也多点乐趣。王小舟立刻应道:“李叔,您先坐,茶蛋包子马上来。”

李叔坐下来,王开河就问道:“老李啊,今天有什么新消息啊?你是老灵通了!”

李叔也很得意说他消息灵通,就将手中报纸摊开,指着一块文字道:“老王啊,今天我还真是有好消息带给你呀。”王开河瞥了眼报纸,没有凑近去,回正了头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老花眼有多严重嘛!我看不见的嘛!你给我读读嘛。”

李叔笑呵呵地说:“好好,我给你读。说实话,也不用读,我跟你讲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县里不是换了新的县,委书记嘛?是从江中调来挂职的嘛!”王开河点头,神情严肃地道:“这个我知道。你前两天就说起过了嘛,可是我觉得呀,这是省里在胡搞呀,从外地调一个年轻人来当县,委书记,且不去说他能力有多强吧!但是,他能对咱们这个老山区有多少感情嘛!能好好为我们宝源人谋发展嘛?县,委书记,还是要用我们本地的干部啊,土生土长、知根知底,才对我们宝源人民有感情啊。”

“话是这么说,但是,昨天这个县,委书记做了一件事。我倒是很震惊啊,今天都登报了。”李叔道,“所以我赶紧跑来跟你说。”

“到底是什么事嘛……你别尽卖关子呀!”王开河问道。李叔道:“昨天,县,委一举查了3个乡、部门一把手,又处理了在抗击雪灾工作中不作为的11名科级干部呢!还有许多乡镇干部,也督促乡里去处理了。”

“是嘛?”王开河听了也有些动容,转向了李叔,“老李,这些都是新来那个县,委书记的意思?”李叔道:“那肯定是啊,我们都知道我们县里有些干部不成样,可是这几年查过干部嘛?都没有啊!”

王开河微微点头:“那些不成样的就是要查,否则老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苦啊。看来,这个新县,委书记,还真敢动真格。”

李叔又道:“还有一个消息啊。今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县,委萧书记今天下午要来看我呢。我猜也会马上来看你了。”

“看我们这些老家伙干什么?”王开河有些不理解,这些年来,县里的主要领导从未登门。

李叔道:“我听说啊,这个萧书记公开说,我们这些老干部,是宝源的宝贵财富呢!”

宝贵财富,这个话,王开河是真的许久没有听说过了。

这到底只是口中这么说说,还是心里真把他们这些老东西还当回事?王开河想,要是这个萧书记真那么说,宝源县指不定还真来了个好后生。可好后生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怎么会随随便便能来宝源这个穷乡僻壤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