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干脆利索

女学霸在古代 第三百四十七章 干脆利索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2:49 来源:言情小说阁

赵元勋重情。老夫人安土重迁。想要劝他们舍弃京城的一切,背井离乡跑到江南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她已算是掌握了家里的话语权,他们对她的智商、眼光也很信服,但还是不肯跟她去江南的。

尤其是像老夫人这样的老人。

古代交通不便,医疗条件也差。人老了,再出远门,经受颠沛流离,他们就会担心自己死在外面,不能落叶归根。

上辈子,抄家的圣旨来了之后,老夫人宁愿上吊而死,也不愿意跟着儿孙们流放,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原因。

但要是族人寒了他们的心,让他们对京城少一些牵绊,对这个地方的归属感没那么强,她到时候劝他们离开这里,又容易一些。

朱氏见婆婆的脸色也很不好看,担心气着老人,赶紧转移话题道:“娘,依着老三那性子,知道伯爷要去跟他断绝关系,他定会找上门来的。到时候,就算族里不插手,有他和伯爷的签字,再加上你的,这张文书就很有效了。以后老三再做什么,也牵累不了咱们了。”

老夫人点点头:“有了这张文书,就算他参与谋逆,咱们也少被他连累些。”

她慈爱地看了赵如熙一眼:“熙姐儿快去吃饭吧,这些事有我们处理就好。你小孩儿家就别插手了。”

如果想不受赵元坤连累,有文书还不够,还得有关系。关键时刻有人在皇帝面前替他们说情,再有文书报备,就没什么问题了。

而赵如熙的师父康时霖,就是这样的一个保障。

朱氏一听忙对赵如熙道:“是啊。这是我们长辈之间的事。你要在中间掺和,难免有人说闲话。我们都吃过些东西了,你先跟弟弟去吃饭吧。我们等料理完事情再吃。”

赵如熙也知道自己不好插手,便站了起来:“那我去吃饭了,祖母、爹娘辛苦。”

朱氏笑着拍了她一巴掌:“说什么呢,快去。”

赵如熙施了一礼,离开了厅堂。

朱氏担心老夫人的想法跟苏氏类似,觉得赵如熙给家里惹了麻烦。

她笑着对老夫人道:“老三这事,终是个麻烦。现在能趁着这机会摆脱他们再好不过。要我说,熙姐儿就是咱们家的福星。要不是她,咱们还看不清这些,更不用说借题发挥,摆脱这麻烦了。”

老夫人点点头:“正是这个道理。放心,我还没那么糊涂。”

这时,就听得丫鬟来报:“老夫人、伯爷、夫人,三老爷被人抬着到咱们府门外,说要跟咱们掰扯一些事情,让你们都出去。”

三人对视一眼,都站了起来。

都是在一个马槽里搅和了二三十年的人了,他们都知道赵元坤的脾气。

他这么说,想来是不会进府里来,只打算在门口闹。

“娘,您就别出去了,有我跟伯爷就成。”朱氏担心老夫人过去,给赵元坤气出个好歹来,劝她道。

“成,这事你们处理吧。”老夫人也不想看到赵元坤。

分了家后,她才后悔当初为何不早些分家。

分家后再也不用看到那两个闹心的庶子,不用理两家的的破事。一家五口和和乐乐的,她老人家整日里心情舒畅,饭都能多吃两口。

朱氏出了门,先吩咐下人去厨房给老夫人提饭,这才跟着赵元勋往大门口去。

夫妻俩到了门口,果然看到赵元坤躺在门板做的担架上,整个人横在绥平伯府大门口。

在他身后,除了三房的下人,还有一些从巷口跟过来围观的路人。

有些路人是看了苏氏和朱氏撕逼的,没想到只隔了一会儿又有人来闹,兴奋的不行,一个劲儿地跟新来的路人讲述刚才两府女人争执的经过。

赵元勋皱眉道:“三弟,三弟妹才来闹过,你现在又要继续来闹么?”

要是赵元坤夫妻到府里来诉说不平,他还没那么反感。可这夫妻俩都选择了在大庭广众下闹事。

赵元坤其实跟赵元勋的性子有点像,都是直来直去、不喜欢装模作样的。

他也不叫大哥大嫂,很干脆地道:“听说你刚才去族里了,要跟我断绝关系。文书拿来吧,我签字画押,往后咱们就再无瓜葛。”

朱氏轻笑一声:“可不是,赶紧签。免得下次三弟丢了官,还说是我女儿连累的你。”

“你……”赵元坤被气得满脸通红。

他以前虽然被老夫人压制,对老夫人和大房有怨恨,但对于赵元勋和朱氏的人品,他还是认可的。

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完全看错了这对夫妻。

明明是他受赵如熙牵累,被打了三十大板、丢了官。这对夫妻不光不感觉内疚,反而觉得他是无理取闹,真是岂有此理!

但他现在不想跟这两人争吵,他也没力气吵。

看到赵元勋把文书递到他面前,还有下人递了一支蘸了墨的笔给他,他勉力支撑起身子,提笔在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又用递到面前的印泥盖了个手印。

做完这些他往担架上一趴,吩咐道:“抬我回去。”

三房的下人抬着他,又浩浩荡荡地从巷口绕过去,回了三房的宅子。

看热闹的人本还期待两兄弟吵架呢,却不想两人这么干脆,连呛声说几句都没有,十分干脆利索地签字画押走人。

此时见赵元勋也领着妻子、下人回府了,绥平伯府的大门缓缓关上,守在角门处的门房对他们虎视眈眈,大家觉得没趣,一哄而散。

赵元勋进了府,对刘全道:“你拿这文书再去找族长,跟他说,赵元坤在文书上签了字画了押,问他愿意不愿意做个证人。”

他对族里挺寒心的。但这文书如果能有他跟赵元坤的签字画押,又有族长这个证人的签字画押,那么他跟赵元坤的关系,便是官府也能承认了。

两房已经分了家,再断绝了关系,往后赵元坤即便犯谋逆大罪,把这个文书从衙门里找出来,他们就算受连累,也能减小到最轻,总不会被抄家丢了性命。

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尽管他对族长有所不满,被拒绝了一次,还是愿意低一次头把这事办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