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九十一章 崔夫人有请(一更)

女学霸在古代 第九十一章 崔夫人有请(一更)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8 12:42:49 来源:言情小说阁

待倚翠点了灯来,许熙凝视静气地认真练了一篇字,如愿以偿地听到“恭喜宿主,智慧值 4”的播报。这一会儿不用许熙吩咐,系统就十分配合地把光幕展现在她面前,上面的积分果然变成了“15o”。

“宿主,我这就给你查。不过因为范围太大、年代太远,我需要的时间要久一点,或许一天,或许一个月,你要耐心地做好准备。”系统道。

“嗯,好。”这个许熙能理解。不管系统以什么方式去查,这种陈年往事,都不大容易。

“另外,如果查不到,或者查到那人已经死了,扣除的分数概不退还。”系统说着,“嗖”地一声,光幕上的积分变成了“o”,动作快得让许熙都没反应过来。

许熙无语了一下:“不退就不退,不过你一定要尽力。要是让我知道你耍滑头,那我真要咸鱼了。你也知道,我说话算话。”

“不会不会。我也希望你能把家务事解决掉,好专心学业。另外,如果真如你猜想的那样,你是大夫人的女儿,那你岂不是侯府的大房嫡女,侯爷的亲女儿?这身份岂是赵如语能比的?就算她考上了京城女子书院又如何?一个外来庶房养女,岂能比得上你这长房嫡女?到时候她就算嫁了平南侯二公子又如何?你肯定能嫁一个比她更好的。”

许熙再次无语。这到底是谁设置的系统?怎么满脑子都是封建残余思想?女人就非得嫁人吗?还拿所嫁人的地位来比身价,无不无聊?你在宝马里哭,我在自行车后笑,到底谁更幸福?

“行叭。你愿意这么想,就这么想吧。”她无奈道。能认真查身世就行。

看着变成零蛋的光幕,许熙到底还是又写了两篇字,把那个数字变成了“8”,她才洗漱睡下。而这时,也不过是戌时,即现代的**点钟,但整个侯府已是万籁俱静,大家都已入睡了。

睡得早,起得就早。许熙睡到自然醒,跑到老夫人面前请安,顺便跟她一起吃了早餐,坐马车到书院,她依然跟昨天一样比上课的时间提前了半个时辰。

“许姑娘,怎的来得这么早?”

守门的婆子正是那日跟许熙聊天的姜嬷嬷和陶嬷嬷,昨日来许熙就塞了两包点心给她们,这会儿看到许熙便格外热情。

“在家没事就过来了,在教舍里练练字也挺清静。”许熙笑道。

她今天特意没带点心给这些婆子。养成了习惯可不好。升米恩斗米仇,偶尔给点,表示表示就成。

进了书院,教舍里空荡荡的,她也不害怕,摊开纸磨了墨,就开始练起字来。

也不知练了多久,门口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许熙回过神来,朝门口看去,就见崔夫人站在那里。

她赶紧放下笔站了起来,唤了一声:“崔夫子。”

崔夫人走了进来,看了看她练的字,点了点头:“昨日萧夫人夸奖你字写得好,看来果然所言非虚。你这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错不错。”严肃的脸上也变得温和起来。

“多谢夫子鼓励。”许熙施礼。

见许熙这番不骄不躁的模样,崔夫人的脸色又温和了几分。

“我是听巡逻的婆子说你早到了,所以特地来找你的。”

许熙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来。

找她?有什么事吗?

崔夫人看看外面:“一会儿估计就有人来了。不如咱们到我那儿去说话?”

“好。”许熙自然同意。

跟着崔夫人出了教舍,她才看到云嬷嬷和小茹站在外面。一行人往前走了一段路,崔夫人率先进了一个院子。

这里不止一个院子,而是一个院落,一共三个院子,呈品字形。这些院子也不是紧挨着的,中间都隔了几米远。

“这是我跟陈夫人办事的地方。”崔夫人主动解释道。

尚德长公主只偶尔来看看,具体的事务都是她跟陈夫人等人管。这些地方,就是给她们办公、歇息用的。

进了正屋,两人分尊卑坐下,当即就有丫鬟奉上茶来。

“我叫你来,是因为昨日你做的四书五经试卷,得了甲甲。”崔夫人开门见山地道。

所谓的甲甲,就是满分了。

见许熙没有面露惊讶,似乎成竹在胸,崔夫人微讶之余,目光里有赞赏之色。

“不知对于女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事,你可了解?”崔夫人问道。

许熙赶紧摇摇头,站起来施礼:“还请夫子告之。”

她看小说的时候,只知道那位穿越皇后弄出了这么一个制度,但具体的就不了解了。

“你可知道以往有多少女子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多少,做了什么官?”崔夫人又问。

“学生不知。”

崔夫人颔首,示意她坐下:“我今天叫你来,就是想告诉你,自打圣耀皇后跟全天下的男子抗争,为女子争取到这个机会之后,这么多年以来,也不过二十三个女子参加了科举考试,最后考上秀才的两人,考上举人的一人。”

由于那位穿越皇后对这个时代贡献很大,在她死后,封谥号为圣耀,即说她犹如圣光照耀大地。

许熙惊讶:“才这么点?”不过转念一想,倒也理解。

传统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在现代,从民国到她穿越前,上百年,在农村也有许多家庭认为送女孩子读书就是赔钱,因为她迟早是别人家的。也是因为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强制规定每个村适龄孩子都要上学,村官和学校不停上门做工作,那些不愿意送女孩上学的家长才屈服于现实,不得不为之。

在古代,读书的费用本就昂贵,许家家境还不错,许永益做小生意,家里还有佃出去的田地,也勉勉强强送许崇文上学,许雪想跟许崇文一样念书,以许家夫妇疼爱女儿的程度,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里,有条件念书的,家里不会允许她们去参加科举,她们也没有拼搏的动力;而那些家境贫寒,想靠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的,连笔墨纸砚和《三字经》都买不起,哪里有能力去参加科举?

女子书院看似为女子争取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实际上,也不过是这时代女子增加身价、嫁个好人家的筹码罢了。贫寒人家的女孩子是进不来的,里面的费用更是承担不起,看看许雪就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