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 第1119章 常委会上的争执

“民转公”学校老师的去留,对在编教师是否有影响?

王鸿涛的答复给的答案很明显,是有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很多原民办学校的教师,由于教书时间很长,知道自己没有其他什么行业可以做,最终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而其中部分教师会通过考编或者竞聘的方式进入公办学校任教,这明显增加了在编教师的竞聘压力,跟在编教师形成竞争关系。

对在编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或许也有影响,“民转公”后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在国家肩上,一旦财政资金紧张,就会影响到在编教师的待遇,工资可能无法及时发放,或许还会通过降低工资标准来解决教师队伍扩大的问题,这是隐患,主要看地方财政如何。

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之后,师资力量的配备就由官方负责,学校在招聘符合公办学校聘用标准的教师时,会出现一段过渡期,在编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不过这都是短期的,等到学生步入正轨,师资力量充足。在编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相应减轻。

总而言之,“民转公”对原私立学院教师和在编教师都会造成着一定的影响,要“民转公”的校内教师最好提前做好打算,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道路,而在编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些影响,毕竟这项政策对教育发展有好处,也就是对教师队伍发展有好处。

王鸿涛离开长安高新国际学校后,省长的发言很快传遍了全省私立学校,引起广泛热议。虽然是省长的一家之言,但是大家很笃定,省长的意见和政策相差无几。

“顶尖民办学校的教师工资普遍高于公办学校,这部分教师的待遇如何解决?”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旦实施,现有公办学位是否可以满足入学需求?不具备公办入读资格的家庭如何解决入学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盲目响应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更大。”

多位公参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不赞成对民办教师搞“一刀切”,一方面财力所限,政府不可能将所有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可能采取部分老师通过考核的方式获得公办教师编制,从而获得身份的真正认同。

渭阳市一名校长表示,民办教师人数众多,仅渭阳市区内就有1000多名民办教师,这部分人的安置需要政府妥善解决。

谈到民转公,汉江市一名校长算了一笔账,民办学校给一名老师的投入,仅一年工资这一项投入便达十二三万元,还不算“五险一金”。此外学校还有固定资产、设施设备及水电、安保、保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及开销,可以说,投入非常巨大。民办教师分流,最有可能的是政府实行全员聘任制,这样既避免了政府财力不足的难题,又赋予学校用人机制的灵活性,打破“大锅饭”,利于学校的发展。

迎江市一所公参民学校的副校长表示,在教师分流上还需要考虑部分老师为了学校发展奉献了青春,若单纯从年龄上分流不妥,毕竟很多骨干教师都在35岁以上。

他建议,政府在制定招教方案时,希望参考学校提供的依据,比如将师德师风、能力、评价等作为民办教师考核通过的参考。

总之,取消“公参民”,完成“民转公”成立秦省上下热议的话题,比较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改革是好是坏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大家对省长有信心,相信秦省的教育会越办越好,这也是全省人民共同的心声。

10月25日,省委召开常委会,通报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常规学习后,常务副省长牛前华通报了秦省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季度秦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均为全国第一方阵,GDP为万亿元,排名上升一位为全国第五。十一旅游的火爆为GDP添了一把火,增速为14.24%,排名全国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亿元,继续霸榜,靠着丝博会招商引资的成果,这个指标今年有望坚挺的保持下去,不过明年就不好说了,现在还是吃长安的红利。

财政收入4102亿元,秦省排到了第七……

听了这些活生生的数字,包括省委书记陆文华在内都非常振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好,对本省领导干部的提拔重要有莫大的好处,因为大家全程参与过秦省的崛起,能带着丰富的经验高升去其他省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鸿涛点评道:“秦省的经济现在处于稳步上升阶段,随着万亿医药产业园区众多企业的达产达效,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相信到了年底会有一波大的增长,GDP有望冲到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而长安市已经在发力,第三季度结束后GDP达到亿元,排名历史性的闯到了全国第三,堪称为‘奇迹’!值得高兴的是,各市第三季度DDP增速均好于前两个季度,都有明显的增长,银州正在向万亿GDP冲刺,一个市好不是好,全省都好才叫好。”陆文华听后感慨万分,诚心诚意的表扬了省政府在经济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议的氛围非常和谐。

王鸿涛投桃报李,顺利通过了同州古城改造提升第二批2.8亿元的专项资金。

可惜好景不长,在下一个议题中,两大巨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是理念上的冲突,也是两人关系恶化的分水岭!

按照议程安排,副省长程坚汇报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其中:“公参民”学校全面取缔,公办学校力量要全部退出;全面启动“民转公”工作,计划于寒假完成任务50%以上,于2020年全面完成任务,原则上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办学。

程坚汇报完毕后,省委书记陆文华直接亮明态度,说道:“教育改革事关重大,需要深思熟虑,认真谋划,我认为秦省目前的情况较为良好,没必要如此大刀阔斧的给教育做‘外科手术’,其实涉及的面太广、人太多,没有上级的指导意见,万一弄巧成拙,把好事办成坏事,对秦省的教育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承担不起呀!”

随着陆文华任职时间的增长,他累积了不少威望,毕竟是一把手,在政治上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有权利对省政府的工作“指手画脚”。

但是,教育改革是王鸿涛谋划已久的工作,哪会因为谁的一句话便偃旗息鼓?

所以,在书记明确表态的情况下,王鸿涛说道:“陆书记,教育改革方案初稿是经省政府常务会审定通过的,是省政府集体意愿。‘民转公’学校改制工作的开展,招生制度的不断优化,都有利于缓解各大名校对优质生源的垄断,这是实现教育资源平等化、均衡化供给的必经之路,也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7月,中央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明确要求‘公参民’学校要彻底撤出,也对‘民转公’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老百姓对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教育成本上,我们制定的教育改革方案重点就是双减 民转公、取消学科类辅导班,如此一来,家庭教育投入可以减少,让教育回归学校,让优质教育回归到免费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家庭都有机会享受最好的教育模式,给普通老百姓孩子提供了一个接受优质教育的可能,这是全省人民群众共同的心声。民心所向,还请陆书记予以支持。”

合着你干的工作就是全省人民的心声,我成了反动派?

陆文华有些生气,语气不善道:“这几天省里传的沸沸扬扬,闹得人心惶惶,要知道‘公参民’‘民转公’涉及到的学校足有上百所,涉及到的老师足有数万,很多家长不理解,民办学校为什么一定要转公呢?民办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位,这不算是给学生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吗?那么转公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王鸿涛直接打断道:“民办学校大多数都是带着名校的影子,打着名校的借口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们的目光,但其实跟名校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学生和家长们都是被蒙在鼓里。民办学校学费高昂,家长们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一般的家庭根本就无法支撑学生完成学业。改革的原则是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学校就能进行转公,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就要停止招生,而且转公的学校不仅规范了收费标准,同时还增加了入学名额。”

陆文华反问:“那多余出来的几万名老师何去何从?如果是下岗,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剥夺了几万名高素质人才的就业机会,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如果让他们全部进去公办学校,几万人的规模,就算每人每年财政投入10万元,那也得好几十亿,为什么就不能让社会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何必给自己增加负担?再者,这些私立学校的老师收入不菲,转公后收入下降一截,他们愿意吗?制定政策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要拍着脑袋决定!那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喜欢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