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度韶华 > 番外之清洗

度韶华 番外之清洗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05 07:17:03 来源:书海阁

时光如水,转瞬即逝。

今年,已是昭平五年。是大梁女帝陛下的第五个年头。

京城爆出了吏部卖官大案,整个吏部都被卷了进去。证据确凿,千夫所指。张尚书黯然下台,被去官抄家,张氏一族流放。

张氏有几个男丁不甘落得这样的下场,集结了家丁和一帮族人冲击皇宫,俱被斩杀在宫门外。

张尚书经此重击,在流放途中患了重病,没撑到流放地,便一命呜呼。

消息传到京城,女帝陛下并未动容,传令下去,张尚书的尸首就地入土。至于其余张氏一族的族人,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得爬到流放地。

女帝陛下彻底展露出了冷酷无情的铁血手腕。满殿文武都被震住了。

之后,便是吏部衙门的清洗。

举凡是张尚书的爪牙,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流放,贪墨严重的被砍头。最后,吏部衙门几乎为之一空,只剩寥寥几人。

紧接着,女帝陛下又下了一道圣旨,令陈丞相兼任吏部尚书。王中书令升迁为吏部右侍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女帝陛下这是将吏部衙门交给了王瑾。只是,王瑾实在太过年轻,资历不够。索性就让陈丞相担个虚名,实际的差事都得王瑾来做。

“王侍郎,”坐在龙椅上的女帝陛下威严日盛:“吏部缺的官员,都由你来挑。你列好名单好,呈给朕看看便可。”

这是女帝陛下对新任吏部侍郎的绝对信任。

王瑾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拱手领命。

王瑾在走马上任之前,先回府和不甘寂寞的老父亲通个气。

王丞相早已先一步得了消息,见了儿子,难得的和颜悦色:“张尚书这一走,倒是给你腾出了好位置。你才二十四岁,就做到了吏部侍郎。比你爹当年可出息多了。”

“你在吏部好好干,熬个几年资历,说不定三十岁就能做吏部尚书。”

女帝陛下确实言而有信,是真地重用栽培王瑾。

王丞相心情大好,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来:“这是我给你列好的名单,你自己看一看,从中挑些合心意的。”

王瑾接了纸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几十个人名。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是昔日的丞相党羽。不过,大多外任做官,不在京城。

王丞相做了多年丞相,对用人颇有心得,张口指点儿子:“张尚书经营吏部多年,吏治败坏,根由就在张尚书。皇上忍了几年,借着贪墨卖官一案,直接将张尚书连根拔起,党羽也一并清楚。现在吏部缺人,却不宜从六部调用。”

“从外放的官员里选精明能干的,充实吏部,是最合适的。这些外任官员,和京官们牵扯不深,以后听你差遣,也能迅速形成良好的吏治风气。”

“这些人你只管放心用,都是能干得用的。”

王瑾也不客气,将名单踹进衣袖里:“我一个人不能拿定主意,得和陈丞相商议着用人。明日,我就将名单给陈丞相先瞧瞧。”

亲爹总不会坑儿子。这几年,王瑾能稳稳立足朝堂,背后的王丞相功不可没。

隔日,王瑾先去吏部上任。

吏部衙门一共就剩**个人。这些侥幸逃过清洗的官员们,个个老实如鹌鹑。

谁能想到,女帝陛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这般狠辣。张尚书落得凄惨下场,以前的一众同僚,有贬官有流放还有被砍头的。

他们实在是被吓破了胆。

王瑾新官上任,也没有邀买人心的意思,目光掠过众人,声音冷峻:“大梁吏治败坏,根由就在吏部。皇上令我来做吏部侍郎,我定要扭转昔日的恶劣风气,令吏部吏治清明。”

“你们既然被留任了,可见往日没犯过什么大错。从今日起,用心听令当差,也就是了。”

众官员战战兢兢,拱手应是:“侍郎大人只管差遣,下官一定听令行事。”

王侍郎紧接着进宫面圣,将王丞相列好的名单,先呈给女帝陛下。

姜韶华看了名单后,笑了起来:“这份名单,是你父亲列出来的吧!”

王瑾坦然应是:“臣的父亲做了几十年丞相,门生遍布大梁各地。这份名单上的人,父亲夸他们能干得用,想来总是能用一用的。具体要用谁,还请皇上定夺。”

姜韶华微微一笑:“朕说过,吏部以后由你掌管,怎么用人都是你王侍郎的事。名单朕看了,你拿回去,和陈丞相商议定夺。最后定好的名单,给朕看看便是了。”

姜韶华对王瑾的信任当然没到这份上,主要还是信得过自己的丞相。有陈丞相把关,总不会惹出大乱子。

王瑾恭声领命,拿着名单就去找陈丞相。

陈丞相每日操劳忙碌,非但不见老,反而精神奕奕显得愈发年轻了。对有胸襟有抱负的男人来说,权势便是最好的长寿药。

陈丞相仔细看了名单。大梁朝有品级的官员上万,这些人陈丞相大多没见过。不过,真正的能臣,每年吏部考核都是上上等。陈丞相过目不忘,都有印象,伸手点了其中十来个。

王瑾拿笔,将这些名单都圈出来。

官场上人事变动不是小事,拔出来一个萝卜,就得再填一个萝卜进去。调了这么多官员进京,就意味着出了许多官缺。

吏部得从候补的官员中,挑出一批官员去上任。

往日跑官卖官的恶习,被坚决遏制。王侍郎向天子进言,让所有候补的官员考试,从中选拔人才。

天子应允,并以此为常例。

考试期间,有人悄悄去王家走动。王侍郎看了名帖后,直接就将此人的名单从候补官员中划去。

消息传开后,再没人敢登王家的门。

这一次吏部选官考试,确实开了大梁先河。考卷上经史子集只占了两成不到,大半题目都有关民政民生。

考试结果出来后,大大出乎众人意料。通过吏部选官考试的官员中,女官的人数竟多达八人。

这八个人中,有卢青青和崔允儿,陈瑾瑜的名字也赫然在其中。

喜欢度韶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度韶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