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母脸上写满了不乐意,这平白的要掏几千块钱出去,凭什么?叶耀东反问一句。真的借给村委会研究海带养殖,他还能到时候再要回来?即使他捐十条船给村委会,他还得费口舌,让村委会组织人手养殖,不过这个他还有信心能说服村委会的,毕竟真的能种出来,有他在,压根就不愁卖。只要能种出来,意味着全村的生活水平都能提高,遥遥领先周围一带的村子,成为知名的富裕村。再者,他们村也是种过海带的,他知道怎么养,唯一让他觉得有变数的是,现在的海带没有经过代代改良,只能采集野生的。现在野生的海带比不上后世,即使能种出来,产量顶多只有一半,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改良了,不过这也算是成功种植后,需要研究的方向。他要是不捐,村委大概率会犹豫,毕竟这前期不说别的,在海上作业渔船少不了,空口白话的就要让一群人干啥干啥的,还要掏钱折腾,也难让人相信,赞助的话就另说了。有了工具,又有画的大饼,只是要暂时出一些劳力,村委会还是很愿意牵头的。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是人微言轻,万元户都怕出名招惹麻烦,但是现在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的名声?谁不知道他有船有铺,还请了不少人干活。等把海带做出成绩后,全村人都得维护他,不只是他起的头,还都得靠他卖货的。最主要的是,万元户是属于个人荣誉,而带领全村致富是属于集体的荣誉,集体大于个人,有整个村做后盾,出名也是有整个村给他撑着。现在一个村委会可是比公安局有用多了。叶母被他唬的一愣一愣,叶父也琢磨开来了。叶耀东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虽然他有把握能卖得出,但是怎么也得试探一下市场。叶父点点头,200块钱不多,先花200块试一下也行。叶母看着父子俩你来我往的就把事给敲定了,两人都没有提起船的事,这可把她给急的。叶耀东刚刚也是脑袋一热就说捐十条,现在这么跟他爹一分析,他娘也在那里肉痛抗议,他也觉得太多了。还是有些膨胀了!上个月因为捕乌贼,月底算账挣了好大一笔,又天天想着到年底指不定能有20万,现在都觉得自己是有钱人了,十条小船竟然都有点不当回事了,刚刚竟然张口就来。他立即将膨胀的心又收了收,清醒了一下。初期研究怎么种植,压根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两条小船够了,也很能表达诚意了,压根也不需要十条那么多,派不上用场。等需要十条的时候,大概也是初步成功后,扩大产能大规模的种植,需要的人手多了才需要多几条船,不过那也是村委会该操心的。叶母面色好看了,也有笑脸了,叶父也出声,老太太笑着接话,叶母嫌弃的瞥了他一眼,手里拿着筷子夹菜,真掌握了种植技术,这东西也简单,但对不懂的小白来说,也必须得慢慢学着摸索很久。等天冷了,风大浪大,在家里的时间比在海上的时间长,他到时候可以看着点,指导一下。想明白后,有了个章程,他也放松了,吃饭也能尝出味道来了。叶母习惯性的拆台说了一句后又立即精神一振,道:叶父也看向他,叶母感觉自己听懂了,又感觉自己没听懂。叶父听了频繁点头,觉得他说的特有道理。反正以后养殖他是不参与的,但是他可以参与研发,研发改良才是海带越长越好,亩产增加的核心。叶母给他噼里啪啦算的又一愣一愣的,也不明白他是咋算的,但是听他说的那么掷地有声,还一个数一个数的往外蹦,显得格外的精确,也被唬住了,喏喏的道。内陆地区也是有海带在那里卖的,只不过交通不方便,消息闭塞,流通的慢,只有那些常年在外常走动的人,见的多,知道的也会多。据他所知,80年代初就有地方开始研究养殖,80年代中旬的时候才会有人种植海带。有他这个小挂逼在,他们种植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得多,他们只要今年种成功,明年有收获后,接下去只需要往高产量改良那个方向研发就好。他们的优良传统就是有什么事喜欢拿饭桌上说,也挺好的,下饭。不然沉闷的各自吃各自的饭,连交流都没有,也挺无趣的。正当一家子吃完饭时,门口传来理头发的叫喊声。叶耀东立即出去喊了一声让人过来,正好今天也想着剪头发。这年头的理发师也大多都是到处走街串巷的上门理发,拿着剪发工具,在街上遇到要剪头发的,直接在街边放个小板凳就能开始剪,也可以到家里剪,提供上门服务。叶成湖兴高采烈的就从一群小孩堆里冲了过来。叶成洋也紧随其后,也在那里边跑边叫喊:其他孩子也赶紧都围了过来,叽叽喳喳的。正好天也还没没黑,给他们理个光头,打发去洗澡,这几个野小子不到睡觉是没办法洗澡的,不然洗完又脏。身上现在都还脏的很,一身的汗臭味,头发闻着都是酸的,袖子也都是黑不溜秋的,一天到晚不是到处跑,到处摔,就是趴在地上。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林秀清搬了张凳子出来放到大门口,两兄弟就急匆匆的想要抢占位置,推来推去,还用屁股顶。两兄弟都双手摁在凳子身体相互推来推去,然后又开始双双碰撞。叶耀东看他们那争抢模样,直接走到他们跟前,屁股对着两个低着的脑袋坐到凳子上。周围的孩子们看了也都哈哈大笑。两个脑袋也赶紧从屁股叶耀东伸手想要弹一下他的小脑袋,却被他激动的躲了过去,然后摇头晃脑的在那里得意的说:理发师给他将身前围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