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 第205章 刘高配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05章 刘高配

作者:巴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1:54 来源:书海阁

按照正常的升职程序,刘和光目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副省长,下一步应该晋升为兼任常委的第三副省长,或者是其他排位靠后的省委常委,诸如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之类的。

祁同伟之前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没想到,这次刘和光却直接顶替了吴长庆的位置,破格提拔为常务副省长。

要知道这个年代,常务副省长是有固定排名的,妥妥的省委四把手,刘和光可以算是往上迈了很大的一步。

当然,这其实也不算非常意外。

因为刘和光的履历非常丰富,他到岩台当市委书记之前,曾经担任过省委副秘书长,是现任省委书记李维民的心腹。

而且王子衿曾经说过,她姨夫在首都也有一些关系,只是她也不\u0027知道,到底是哪位领导,具体是什么级别。

刘和光高升之后,吕州市委的工作暂时由副书记兼市长高育良主持。

按理说,高育良成为正厅级干部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要想接替刘和光,担任吕州这个经济强市一把手,有相当大的难度。

更大的可能是,安排其他市的市委书记过来,或者由高层直接空降一位领导。

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高育良把自己的位置摆的非常正,全力配合刘和光,两人齐心协力,把吕州的工作做得很不错。

因此,刘和光离任前后,在省委书记李维民那里说了不少好话,重点推荐高育良,并得到了较为积极的回应。

不出意外的话,高育良很快就会出任吕州市委书记。

“刘高配”的格局,也初具雏形。

两个原本并没有交情的人,能走到今天,自然离不开祁同伟的从中斡旋。

未来的“刘高配”能否主导汉东政坛,甚至更进一步,同样需要祁同伟行动起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刘和光本来会止步于省长,他今年50岁,正部级65岁退居二线,还有15年,可以争取晋升两级,成为副国。

高育良本来会止步于省委专职副书记,他今年44岁,副部级60岁退居二线,还有16年,去争取晋升两级,成为正部。

单从时间上算,两人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前提条件,但在他们面前,还有只最大的拦路虎——现任省长赵立春。

虽然还不能确定,赵立春现在究竟有没有开始**,但既然赵小惠和赵瑞龙两姐弟都已经出现,他的堕落也进入了倒计时。

于公于私,祁同伟都必须扳倒赵立春这个**分子,即便是扳不倒,也得把他绊住,不能让他当上省委书记。

汉东省委下一次换届在03年,李维民已经当了两届省委书记,届时肯定会离开,替任者自然便是赵立春。

一旦让赵立春顺利上位,掌握了汉东省的绝对权力,再想拉他下马,可就难如登天了。

留给祁同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三年,甚至更少……

……

三月份,林城新开发区第一期五千亩土地的“五通一平”工作正式完成,市内企业搬迁工作也随即展开。

整个林城市区及边缘地带,散落着六十余家中等以上规模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国企,用地面积最大的水泥厂、农机厂、食品厂等在第一批搬迁计划之中。

与之前钱治国担心的一样,工人们大都住在市区之内,如果厂子要搬到位于郊外的开发区,上下班极不方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抵触。

尤其是水泥厂,原本建在林城市城北,如今却要到城南郊区来上班,一来一回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自然是极不情愿。

于是,有不少水泥厂的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跑到林城市政府大楼外面抗议。

李达康可不会惯着他们,毕竟此次搬迁,不仅关乎到林城市区的宜居度和开发区的发展,还能给市财政带来一笔极大的收入,不可能半途而废。

于是,他强令水泥厂的领导,把工人们全部领回去,并且继续推动搬迁工作,否则就拆了你们的乌纱帽。

水泥厂的领导逼于无奈,只能采取强制手段压制工人,并发布了一条内部通告。

再有反对厂子搬迁,甚至去市政府闹事的,一律要受处分,管理层降为普通工人,普通工人待岗、停发工资奖金。

如此一来,厂领导又成了工人们的众矢之的,大家调转枪口,开始举报厂领导,不计其数举报信飞往了林城市委市政府。

李达康则不为所动,为了顺利完成搬迁工作,他选择继续支持厂领导,把这些举报信全部压了下来。

可工人老大哥们也不是好惹的,见市政府没有回应,有几个根正苗红的老工人,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们带着举报信,直接跑到京州,去汉东省委上访了。

有说厂领导贪污受贿的,有说厂领导搞权色交易的,有说厂领导低价倒卖国有资产的,还有说厂领导在采购时中饱私囊的……

由于是真人实名举报,且举报内容涉及到严重的经济犯罪,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这下事情闹大了。

汉东省委责令林州市委市政府,彻查林城水泥厂的账目,不管有没有**问题,都必须给工人们一个交待。

李达康是个极为爱惜羽毛的人,见此情形,立马反戈一击,让市财政局和审计局进入水泥厂,清查水泥厂的账目。

审计结果很快出来了,虽然水泥厂的账被做的很干净,看起来并没有太大毛病。

但仔细一推敲,还是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最明显的疑点便是增收不增利。

林城市水泥厂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生产的“狮牌”水泥畅销多地,现有在职职工上千人,退休职工数百人,多年以来,一直是林城的支柱企业和纳税大户。

进入到九十年代之后,建筑业逐渐兴起,对水泥的需求量极大,林城水泥厂的产能和营收规模也翻了好几倍。

但在效益上,却没有太大的改善,毛利率持续下滑,利润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对于这个问题,厂领导的解释是: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材料价格和员工工资也越来越高,把利润给抵消了。

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也经不起详细推敲,审计组只是找不到确切证据罢了。

一时间,事情陷入了僵局。

李达康急得团团转,不把水泥厂的问题查清楚,那些工人就不会善罢甘休,根本无法迁厂。

如果动不了水泥厂,其他厂子的工人势必也会蠢蠢欲动,整个搬迁计划就要彻底失败。

他琢磨来琢磨去,最终又打起了祁同伟的主意。

喜欢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