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 第218章 转战吕州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18章 转战吕州

作者:巴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1:54 来源:书海阁

李达康听完这话,悬着的心又落回了原处。

祁同伟和高育良的关系是明摆着的,去了吕州之后,肯定会被重用。

而祁同伟很可能也会投桃报李,给高育良送上一个见面礼。

所以,李达康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祁同伟把这些尚未落地的项目全部带去吕州,那样的话,自己就连汤都没得喝了。

如今祁同伟表态,只带几家企业走,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那家格尔公司,提出的条件如此苛刻,走了也好,而剩下的三家企业,规模并不大,总投资只有七个亿,不影响大局。

李达康虽然生性自私凉薄,爱惜羽毛,但做人的道理还是懂得。

既然祁同伟如此仁至义尽,那他也不会背信弃义,否则传出去,坏了名声,以后就没人再愿意帮他做事了。

“小祁,谢谢你能体谅我的苦衷,体谅林城的老百姓。

这样吧,你在林城多待半个月,等下次召开常委会,帮你解决了正处待遇再走。”

祁同伟心想,这样也好,反正是自己应得的。

先升一级再去吕州,那样高育良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直接把自己放在正处岗位上,省的被人说闲话。

便答应了下来:“那我就谢谢达康市长了。”

一个礼拜后,林城市委召开了一次常委会,会上有一个关于祁同伟的提案。

他的职务不变,依然是林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但后面加了个括号(正处级)。

又过了一个礼拜,祁同伟被调到了吕州市,担任吕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在这件事情上,充分体现了上面有人的好处。

正常的干部调动,各种手续流程走下来,快的需要一两个月,慢的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都有。

而祁同伟只花了短短的一周时间,就搞定了。

……

吕州位于汉东省南部,论地域面积,没有岩台和林城那么大,但经济上却遥遥领先,排名全省第三,而且比第二名只差了那么一点点,随时都可能赶超。

吕州经济开发区的实力,自然也非同一般,它和林城开发区是同时成立的,也同样是正处级建制单位。

但规模却要大上十倍不止,占地面积足有三万多亩,经济总产值更是超出了几十倍,排名全省开发区第五名。

因此,现任吕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袁国华,还进入了市委常委,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

如今,他让出了管委会主任的位置,继续担任党工委书记。

高育良确实是个好老师,专门找到袁国华,让他把开发区的人事和财政大权,也一并交给祁同伟,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就好了,多参与参与市委的工作。

袁国华知道高育良和祁同伟的师生关系,也听出高育良话里的玄机,自然干净利落的答应了。

然后又多问了一句:“高书记,我听说祁主任的老婆王子衿,好像是刘省长的外甥女,不知是真是假?”

高育良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是回道:“老袁,这件事情,我也略有耳闻,是不是真的,你可以自己去问祁同伟。”

“我明白了,高书记。”

祁同伟上任那天,更是风头出尽。

通常情况下,正处级领导上任,市委组织部派个常务副部长去送就可以了。

而祁同伟上任,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宏涛亲自相送的,已经显得比较隆重了。

不仅如此,王宏涛离开后没多久,祁同伟正在和经开区的同志开见面会,吕州市委的00001号专车,又出现在了经开区管委会的大楼下。

市委书记高育良亲自到访,并且和新主任谈笑风生,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仅凭这个上任仪式,就足以震慑经开区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奠定祁同伟在这里的绝对权威了。

祁同伟也不是心里没数的人,高育良如此给自己挣面子,自己也应该拿出实打实的业绩,来回报高育良。

他的见面礼便是四个工厂,十七亿投资的大项目。

李达康自作聪明,以为赚了个大便宜,实际上,祁同伟只是把自己看不上的东西留给了他,却将最重要的四家企业全部攥在手里。

除了格尔空调之外,另外三家企业分别为:

B字头的手机电池加工厂,将来会转型为家喻户晓的超大型企业……

C字头的手机零配件加工厂……

H字头的电路板和集成电子制造厂……

别看他们的总投资额只有十七亿,但要不了几年,创造的产值和税收,就会比留给林城的几十亿投资还要高。

更重要的是,这三家企业是一个产业链,完全可以以他们为依托,继续引进相关企业,打造出一个手机生产基地和高科技园。

叶飞的手机厂,自然也会进驻到这里。

当然,这还只是计划,眼下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把他们引进来。

吕州经开区和林城开发区相比,发展情况和自身条件有着天壤之别,不可能拿出同样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祁同伟之前和他们说好的条件,全部都要作废。

欠五年土地租金,基本没有可能。

税收从一免一减半,变成五年全免,这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唯一可以操作的,恐怕就是贷款了。

祁同伟决定再次前往汉南,和那些企业家老总推心置腹的聊一聊,争取能打动他们。

见面之后,大家得知祁同伟突然调动了工作,对此也表示理解。

但企业家最重视的是利润,如果不能开出令他们满意的条件,是不可能去吕州开发区建厂的。

最终,祁同伟和这四家企业约定,由开发区出面,提供八点五个亿的低息贷款,做为换取他们建厂的交换条件。

其中格尔公司独占四个亿,另外三家企业各占高一点五个亿。

谈妥之后,祁同伟又赶紧乘飞机回到吕州,向高育良汇报。

“同伟,这四家企业总投资只有十七个亿,我们就要提供八点五亿的低息贷款,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些。”

高育良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显得非常谨慎。

祁同伟回道:“高老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风浪越大,鱼越贵。

正是因为这几家企业,能够给开发区和吕州市政府带来足够大的回报,我才会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

“你有多大的把握,七成,还是八成?”

“没有七成八成的说法,我有绝对的信心,百分之百的把握。

如果这几家企业到时候还不起贷款,我负全部责任。”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老师一定支持你,明天我们一起去见城市银行的行长。”

喜欢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