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 第361章 爱管闲事的沈老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361章 爱管闲事的沈老

作者:巴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1:54 来源:书海阁

沈老的全名为沈有道,八十年代后期,曾经担任过梅关地区行署专员。

我们国家有很多地级市,刚解放的时候都不叫市,而是叫行政专区,后来又改叫地区,上世纪**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撤地设市。

行署专员排名第二,仅次于地委书记,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正厅级干部。

沈有道是当时汉南省委书记的得力干将,本来有机会成为副省级干部的,但因为省委书记突发重病,提前卸任,他的仕途也被耽误了。

最终在正厅级岗位上退休,享受副省级待遇。

刚退休那会,沈有道还挺想的开,每天钓鱼遛鸟,题字作画,也算悠然自得。

可没过多久,就觉得不得劲了。

尤其是省委干休所大院里的一些人,把他的称谓从“沈老”变成老沈,更是令他心里极不舒服,甚至还大病了一场。

说白了,还是犯了恋权恋名的毛病,无法适应退休后身份的转变。

病好后,沈有道开始管起了闲事,到处体察民情,帮老百姓打抱不平。

他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影响力还是有的,不少老同事和旧部下都会给点面子,大问题解决不了,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依然不在话下。

久而久之,外界对沈有道的看法,出现了两极分化。

领导干部们嫌弃的要命,像见到瘟神似的避之不及,而老百姓们却对他十分崇拜,说他是“沈青天”。

这一点,和汉东的陈岩石颇为相似。

沈有道的老伴虽然不太认同这种行为,但她也知道,沈有道不爱钱,只看中权力和名声。

如今权力没了,如果再不让他赚点名声,恐怕会憋出病来。

既然他乐在其中,连身体和精神都好了很多,干脆不劝了,听之任之吧……

戴久林是在沈有道担任梅关地区专员的时候,和他认识的。

当时梅关市民广场这一带,还是城乡结合部,有个叫南湾的村子。

戴久林响应政府号召,率先种植平菇脱贫,并成为万元户,受到了沈有道的接见。

几年前,戴久林家的房子刚建起来,就被有关部门盯上了,要求拆除三层以上建筑,他便跑到沈有道那里去诉苦。

说自己儿子多,实在是没有办法,如果只建三层楼,家里根本住不下,以后娶老婆都娶不到。

沈有道见他说的可怜,便打电话给梅关市委书记朱文龙,帮戴久林说情。

这种小事,朱文龙不好去驳沈有道的面子,干脆让相关部门算了。

后来戴久林能够长期无证经营出租屋,而一直没人去管,也和沈有道的这个电话,脱不了干系……

戴久林老婆春香,按照事先约定,把事情经过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沈有道听完后很生气。

“这个祁同伟,身为一市之长,怎么可以这样胡作非为,不尊重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搞强制拆迁也就罢了,怎么还能把你一家人全都抓起来呢。

春香,你放心,这事我管定了,一定给你们全家一个满意的交待,你赶紧回去守着房子,等我的消息吧。”

春香走后,沈有道立即拿起电话,想要打给梅关市委书记王凡,却被老伴拦住了。

“我的沈老,之前管那么多事,我从来不跟你唱反调,但是这次不行,对方是市长,你得罪不起。”

“市长怎么了,我十几年前就是梅关行政专员,还怕一个后生小辈?”

“什么后生小辈,人家明明是如日中天好吧,你一个退了休的老头子,无职无权的,何必要和这种实权派过不去。

而且我看这个春香,说的话也不能全信,你小心被她骗了。”老伴做为旁观者,显得比较清醒。

只可惜沈有道当局者迷许,压根听不进意见,硬是把电话打给了王凡。

王凡哪里敢接招。

嘴上说的好听:沈老放心,梅关市委一定会认真调查此事,等调查完毕后,会向您汇报的……

忽悠一通之后,王凡挂了电话,去找祁同伟通气。

“这个沈老,退休多少年了,现在多少岁?”祁同伟问道。

“他是在省里退的,具体几年不太清楚,年龄大概七十左右。”

“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消停,真是吃饱了撑的,不理他就是了。”

王凡见祁同伟没把沈有道当回事,善意的提醒道:

“祁市长,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这些退休高干,虽然成不了事,但是能坏事。”

“谢谢王书记的关心,我自有分寸。”

祁同伟依然没有将沈有道放在眼里。

一个从正厅级岗位退下来的干部,而且退居二线的时间已经长达十年以上,还能有多大的能量?

竟然跑来管我这个实职正厅的事,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真是倚老卖老……

当然,通过两次棚户区拆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怪象,也让祁同伟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活不好干。

太费时费力了,而且吃力不讨好。因此,他决定不再亲自管理棚改工程的具体事项,把这些全都交给手下人去办。

反正局面已经帮他们打开了,要是还做不好工作,那就是能力问题了,直接换人,让能干的上。

……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梅关市下一年度的GDP增长50%以上,基本已成定局。

所以,祁同伟打算暂时缓一缓,不再推动重大工程项目。

毕竟梅关的经济底子摆在那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又不能搞重工业,发展上限不高。

如果一下子把重大项目都干完了,后续增长空间就将变得非常有限,搞不好还会出现经济滑坡的现象,严重拖累政绩考核。

梅关市委市政府下一次换届,是在07年初。

假如05年和06年连续两年增长50%,可以让梅关GDP从280亿涨到630亿。

假如05年增长100%,06年增长10%,同样也能让梅关GDP增长到大约620亿。

数据上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祁同伟的政绩考核上,第二种会吃很大的亏。

与其去冒那个险,还不如趁此机会,认真发展特色农业,让山区老百姓的腰包都鼓起来。

老百姓的兜里有钱了,就可以带动消费和房价上涨,给政府带来大量的税收和财政收入,然后再加大投入市政建设。

市政建设完善了,土地又会增值,政府可以从银行里贷到更多的钱,修桥做路,补贴医疗教育,惠及民生。

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千万不要以为,那几十万亿城投债,都是因为修桥做路和市政工程欠下的。

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完全可以对冲上述支出。

导致巨额债务的真正原因,是在这些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各种猫腻,以及无序规划和重复建设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

喜欢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