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 第364章 山里的特产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364章 山里的特产

作者:巴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1:54 来源:书海阁

上班时间,在办公室里打麻将,实在太不像话,严重影响党政机关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

若是换成平时,祁同伟肯定会上前训斥一番,然后再把这几个人就地免职。

但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还是强忍住火气,尽量心平气和的问道:

“请问,谁是杨林乡党委书记洪新华?”

“我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回道。

他打量了祁同伟等人几眼,又问:“请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来杨林乡有什么事?”

祁同伟扬了扬胸前的工作证,道:

“我是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副科长高帅,这位是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副科长贾林。

我们按局里领导的要求,来你们乡来实地走访,了解一些情况。”

洪新华听了后,赶紧起身走过来,笑容可掬的和祁同伟等人握手。

“高科长、贾科长,欢迎欢迎,快请坐。”

又对其他几个打麻将的人道:“市里的领导下来了,赶紧收拾一下,泡几杯茶过来。”

森林资源管理科,负责森林采伐和经营方案实施工作。

社会救助科,负责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的救助工作。

对杨林乡这种山里的穷乡来说,都是现成的财神爷,洪新华自然不敢怠慢。

祁同伟坐下后,故作漫不经心的道:“洪书记,你们乡的工作挺悠闲啊,上班时间还能打麻将、下棋。”

洪新华有些不好意思,回道:

“高科长,我们杨林乡位置偏僻,人口少,确实没有太多工作,上面的领导也很少下来,没事的时候,大家消磨一下时间,让你们见笑了。”

对于这个答复,祁同伟并不觉得意外。

当年在红山乡,全乡上上下下也基本是这个样子,因为穷,也看不到希望,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便干脆集体躺平混日子。

估计像杨林乡这样的情况,整个梅关山区还有很多。

“高科长、贾科长,不知道你们今天下来走访,具体是关于那个方面的工作?”

“市里搞了个山区发展规划,要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

我们今天过来,是为了具体了解一下杨林乡的人口结构和自然条件,然后汇报给市里,制定相应的具体发展计划。”

祁同伟本以为,洪新华听完之后,应该会非常高兴,没想到他却只是漫不经心的“噢”了一声。

“是这样啊,那我把民政办和林管站的人叫过来,让他们向你们汇报。”

“洪书记,看你的样子,似乎对市里制定发展规划不感兴趣?”祁同伟奇怪的问道。

洪新华苦笑了一下,道:“不是我不感兴趣,关键是没用。高科长,看你的年纪,也就三十不到,还年轻,很多事情不了解。

最近十几年,市里不止一次提起过类似的规划,最后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就拿我们杨林乡来说吧,山里都是宝,只要能运出去,就能换回钱来,可是乡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是枉然。”

“是吗,那还是先把乡里负责林业和民政的同志叫过来吧,让我们了解一下情况,回去好交差。”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祁同伟对杨林乡的情况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

全乡常住人口余人,耕地面积九千余亩,山地面积近十三万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千八百元……

“洪书记,虽然你们乡山地资源很丰富,但你刚才说了,因为道路不畅,山林产生不了什么效益。

而且我看这里也没有工厂,人均耕地还不到半亩,一千八的纯收入是从哪里来的?”

“高科长,你有所不知,我们杨林乡有两大特产,一是红芽芋,二是河溪里的清水螺蛳。

杨林乡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红芽芋,和一般的芋头相比,红芽芋肉质细嫩,口感香糯松软,卖价也更贵,而且供不应求。

乡里一共种植了三千多亩红芽芋,收获后全部运出乡里,再销往南滨、京海和东州等大城市,批发价在两元左右。

红芽芋产量很高,每亩可达三千斤以上,三千多亩就是一千万斤,每年可以创收两千万元,除去所有开支,纯收入一千二百万元左右。

我们杨林乡的河流和溪流水质极佳,因此水里的螺蛳特别肥美,有一股鲜嫩味道和山野气息,而且口感鲜甜,没有泥腥味。

同样深受大城市里的居民喜爱,销路非常好,有专门的商人跑来收购,平时可以卖到两元一斤,行情好的时候,三四元也能卖的出去。

有些勤快的村民,夏天晚上出去摸螺蛳,如果运气好,一晚上能捡十几二十斤,那就是好几十元。

仅此两项,就可以给全乡人民带来大约人均九百元的纯收入,外加稻田等杂七杂八的收入,便达到了一千八百元。”

“哦,原来如此。”祁同伟想了想,又问道:

“既然乡里的红芽芋和河螺如此赚钱,为什么不加大产量呢?

河螺因为自然条件原因,增产可能有难度,但红芽芋可以全面种植啊,那可是每亩近四千元的纯收入,比稻田强上很多倍。”

“高科长,这你又有所不知了。”洪新华笑了笑,接着道:

“红芽芋虽然赚钱,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连种。

否则的话,会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微量元素缺失,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也会大幅下滑,得不偿失。

因此我们乡的近万亩田,被分成三批,轮流种红芽芋,三年一换,三千多亩已经是极限了。”

“那如果两年一换呢,提高到近五千亩,也能增加不少收入。”祁同伟问道。

“也不行,三年一换是收购商要求的,他们懂行的很,如果两年一换,就会压低收购价,卖不到两元一斤了。”

“原来是这样。”祁同伟点点头。

从刚才的谈话中,他对洪新华这个人的看法,有了明显的转变。

洪新华对乡里的大小事务,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显然是有丰富的实干经验,并非不作为的昏官。

之所以上班时间打麻将。

大概是因为该干的事已经干完了,加上年龄偏大,又在这穷乡僻壤工作,没有上升空间,缺乏工作动力,索性得过且过,等着退休。

应该就是这样。

毕竟有门路的官员,也不会被安排到这种地方来。

丰云县沙田镇的何杰,只是个例外,一个小学没毕业的流氓地痞,他的县长姐夫也不敢把他弄到县里的好单位去。

喜欢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