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坐诊任务(下)

第269章坐诊任务

见李怀德这次把自己当做了合作伙伴,没有露出什么不喜的表情,虽说不知表情的真假,但样子做到位也就够了。

有合作、有威慑,两人之间也相互忌惮,这才是正常的合作关系,也是可以长久维护的合作关系。

之前的李胜利,可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有了正常的合作关系,柳爷那边的虎狼药,才有用的机会。

李胜利可不想成为李主任的催巴儿,跟着老李混,虽说风雨之中能舒坦一点,但以后怕是会挨饿,弄不好还要挨打。

“厂长,我师门在配药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的,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您尽管说。”

这茬,也是李怀德心心念念的,岁数到了场合多了,难免力不从心,只是李胜利不提,作为长辈人的李怀德不好主动的提出来。

“胜利,我记着你的师门会配虎骨药,正巧前段时间,我让人在东北那边弄了几幅虎骨。

过两天我给你送来,咱们试试药?”

看着意识里,五十后边多了一个数字,李胜利笑的开怀,送走了同样一脸微笑的李怀德,对于虎骨,他的心里也多了期待。

原本李胜利的身体,就有些亏虚,董师那边的药酒还没给配好,弄不好前段时间,肺痨跟一碗姜汤牵扯了董师的心力,他把这茬给忘了。

等什么时候想起给史老配药酒,那位董师才会想起自己吧?

统哥这次给的坐诊任务,好像很简单,自己提建议,就算是完成了诊疗,应该是照着义务卫生站的标准来的。

李怀德走了不久,李胜利就迎来了几个患者,居委会的赵三妮主任给介绍过来的老太太。

这些老太太对李胜利而言就是义务宣传队,不然。统哥给的任务完不成,割治派基础就得不到了。

中医割治一派,虽说早就已经被西医压了下去。

但对李胜利而言,割治派很重要,这是吞西医手术为己用的立足点。

相对于近代的西医手术,割治派的消炎杀菌手段肯定落后,对于人体的了解应该也有不如。

但手法、工具,却是不怎么落后的,弄不好器械还会更专业一些,毕竟几千年的发展,亮点总是有的。

近代之前,中医的割治派,绝对比西医厉害的多,因为中医割治名家,大众比较认可的就是华佗,那也两千多年以前的事儿了。

因为对割治派的基础有希冀,所以对于宣传队的几个老太太,李胜利这边也是尽心尽力。

来的这几个老太太只有一个手上有点聚筋,是李胜利可以正常治疗的,其他几个不是这疼就是那疼,显然凑热闹的成分更多一些。

跟在洼里一样,聚筋的捋顺,这疼那疼的送大白片,任务数字,也就又多了几个。

在洼里,李胜利是经过老头老太历练的,跟几个老太太尬聊了几句,小小的义务宣传队,就被放到了街上。

没等到中午,李胜利这边的任务进度就过半了,第一批能来的,多半都是家里的留守妇女。

最严重的病情,不过是风湿骨痛,倒座房这边再说也只是义务卫生站,没什么不开眼的,把卧床不起的老人往这送。

风湿骨痛,也是他的强项,经常洗洗涮涮的家庭妇女,受风湿折磨的不少,治愈虽说不容易,但缓解对李胜利而言不要太简单。

现成的验方、成药开了,不用等着抓药,统哥这边就给计算了任务数。

后来的二十多个人,也跟李胜利之前的预料差不多。

挑刺儿的就有六个,再等几天,不用李胜利麻烦,伤处化脓,自己也能挤的出来。

对义务卫生站,过来的患者要求也不高,一根针,在酒精灯上烧一下,也就够用了。

要是后世,总要仔细消毒换套新的工具,再开点消炎药之类的,心黑一点,打个破伤风,也分属应当。

乐呵呵的接待完上午的患者,让弟弟李建设去热饭,李胜利也在扫量着眼前的义务卫生站。

四合院的倒座房,有一间门房是单独隔出来的,现在用的这边则是一趟大通间。

大冬天,房子越大越冷,而且,房子太大,容易成为附近老头老太跟闲散人员的据点。

城里跟洼里可不一样,对于周边的老头老太,李胜利可不怎么敢招惹。

风雨来了,万一有几个成分不好的经常光顾,恐怕会连累这个医疗点的。

在城里,界限的划清,可比邻里情更加重要。

地方小一点,就能有效的隔绝杂乱的人员,至于大通间,完全可以当做轧钢厂的互助医疗点,只有一间的小门房,做个义务卫生站也就够用了。

许多大杂院的义务卫生站,都是开在住户家里的,无非居委会这边给一个药箱,平常遇上轻微外伤,上点药就算是大活了。

真正的感冒、发烧、外伤缝合,还是要去医院的,找义务卫生站,那就是给人添难为了。

吃了午饭,李胜利带着弟弟李建设,就把战场转移到了门房这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再加一张条凳,配上桌面的碘酒、红药水、酒精灯、消毒盒,李胜利这边的医药耗材也就差不多齐全了。

李怀德对于互助医疗点很重视,应该是按着厂医务室的标准来的,除了这些普通的工具材料,针管、针头、针头消毒器也都给备齐了。

除了崭新的圆形医用消毒盒,还有两个方形的进口货,应该是早年缴获美敌的军用消毒盒。

如果再给备上麻药、手术刀、缝合线,一般的外伤缝合,李胜利也都能顺手给做了,这些虽说跟中医骨伤无关,但也是他以前必须要学的东西,急救基础么。

有人出去宣扬,下午李胜利这边就比较热闹了,跟李老爹一样,有病没钱看或医院看不了的住户,数量也不少。

为了不给弟弟李建设添乱,一些比较难缠的病症,李胜利这边只是给了就医的建议。

这些人,统哥也给算在了任务数里面,这还真是按照义务卫生站的标准走的。

倒不是李胜利拒诊,医患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还是需要说一说的,李胜利终究年轻,病患们对他的信任度并不是太高。

医不扣门是规矩,对进屋的病患一样好使,你过于上杆子,人家反而觉着你居心叵测,热心的给个建议,大家伙笑呵呵的一拍两散,反而气氛融洽。

下午除了提建议,外伤也处理了几个,街上的乱象,义务卫生站这边就有很直观的反映。

家里大人一脸愤懑带来的孩子,都是在街上吃了亏的,脸上的擦伤,头发、脖领上的碎土,显然是茬架的结果。

街面上虽说混乱,但也没到动家伙事儿的程度,孩子们之间茬架,用石头、砖块的也不多,更多的还是用犄角旮旯里抠出的土块。

真用石头给人开了瓢,如果被人家父母找上门,惹祸的半大小子,家里的一顿臭揍也是免不了的。

有家里父母镇着,如今街上的半大孩子茬架,出手还是基本有数的,起码不会石块、砖头乱飞。

半下午的时候,统哥给的任务就完成了,领了任务奖励,大概浏览了一下割治派的基础,李胜利这边有些咋舌。

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因为详细,除了没有系统的消炎、杀菌,以及对人体结构的描述有些模糊、疏误。

割治派的基础并不差,手术用具上,也不比如今的西医手术简单。

按照手术的标准,李胜利起码达到了资深住院医的水平,做个阑尾炎手术,自己差不多就能成。

厉害一点的外伤,如果能配上止血钳,他差不多也能独自完成。

在缝合上,割治派也不差,宋元时期就有了深层分层缝合这样的概念。

总的来说,在表面创伤这一领域,割治派并没有落后西医太多。

配上消炎、杀菌的手段,加上李胜利自己的手段,做到术后无痕或是微痕,问题不大。

对医者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是中西医的区别之一,西医讲究协作,中医这边则是比较独,这也是现实状况所决定的。

早前除了太医院、太医署、太医局之类,可没有医家扎堆的地方,民间的中医手术,只能是师父带着不多的徒弟来做,如果是游医,就只能单枪匹马了。

这一点倒是比较符合赤脚医生,许多偏远的地方,真是不具备转移患者的能力,独一点、技术相对全面一点的赤脚医生,无疑是病患们的福音。

至于割治派的接肠手术之类,李胜利多少有些怀疑成功率,接肠子的手法,割治派的问题不大,只是术后的感染,比较要命。

但有了西医,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简单综合一下,李胜利就能出一册中医割治派的传法书,而且效果不会比西医稍差。

当然,在摘除器官跟病灶方面,割治派跟西医的差距不小,两者毕竟理论不同。

大致的概括一下,中医割治派,还是以治疗外伤为主的,十三科之中定义的金创肿、金镞还是比较贴切的。

但这些并不影响李胜利混淆一下概念,如果真有人拿这些理论开战。

李胜利完全可以拿出一套以假乱真的理论,而且会比西医的纯手术,更有前瞻性。

毕竟,上医未病,才是中医医家的追求,跟西医手术一比,前瞻性这玩意儿就比较厉害了。

义务卫生站的人流不断,李胜利这边只是简单的浏览了一下统哥给的割治派基础。

看了这个基础,李胜利对于王芷娘俩病愈的奖励,也比较热切了,如果内科基础也这么详细,自己在中医内科一下就能登堂入室了。

怀着憧憬,超额完成了统哥交给的任务,一直忙活到父母下班,李胜利这才关门歇业。

下午收拾病患的时候,李胜利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着中医手术工具的事。

有了割治派的基础,也就有了中医手术工具大全,止血钳、血管夹、结扎器这些,割治派虽说有概念,但毕竟不怎么清楚,功能也不齐全。

开胸、开腹之类的工具,也不怎么符合力学要求,这个还真是不太科学,毕竟割治派的这类手术,受成功率的影响,普及度不高。许多器械,都是医家们,凭着经验制造的,病例、病源太少,后期的改进就跟不上了。

借着现有的西医手术工具,稍微改造一下割治派的工具,也就成了李胜利近期的任务。

对别人而言,打造手术工具可能有些难度,但对李胜利而言,制造这些手术工具的难度并不大。

因为倒座房是轧钢厂的互助医疗点,四合院里也有易忠海、刘海中这样的顶级大工匠。

制造几十套高标准的手术工具或许有点难度,但一部分常用工具做个样子出来,几乎一点难度也没有。

轧钢厂制胚,再让李怀德找地方镀铬,这事儿基本就成了。

关门回家的途中,李胜利还在想着能不能用纯银来上几套,然后做旧,万一将来论战,也能拿出来恶心人不是?

防人之心不可无,科学的西医体系对于中医的抹黑,也是阴招坏招无数。

这玩意儿就跟以后说起偏方来自民间一样,民间土办法,无疑是对中医的一种抹黑。

白布、鸡蛋液的固定断骨的手法,不就是中医骨伤科用的民间的土办法吗?

没有中医作为理论基础,哪来的这些个土办法,土法、偏方,究竟是源自中医还是源自民间,混淆一下还真是不好分辨的。

对于这类说辞,无非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道统之争没有是非对错之分的。

没人玩臭的、烂的,这就是李胜利的保留节目,真要有人开局,他这边也就没什么底限了。

中医还是讲究体面的,不应该主动用这些烂招,毕竟医家们长者居多。

对于李胜利而言,手术工具,也无非是个外物,真正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将割治派基础,弄个简单的传法书出来。

医者归根结底还是要拿着病例说话的,手艺不够、技术不好,不能给患者解除病痛,中医理论再好,存在的价值也不大。

喜欢四合院里的老中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