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第331章 长姐如母

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331章 长姐如母

作者:二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6:14 来源:书海阁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34章长姐如母【七千字】

京城。

计委某司某部门。

邓允衡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头上带着棉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作为一名南方人,来到京城这种北方地区,饮食和生活习惯之类的都还好,最难受的其实是过冬,每年气温降到零下以后,那严寒的天气对于南方人来说真的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邓允衡从上大学至今也在京城生活了四五年时间了,但他还是没办法适应这样的严寒天气。

毕竟博白这是属于南方中的南方,有记载以来它的气温就从来没有低于零下的,这忽然来到一个最低气温零下十几甚至二十多度的地方,是真的挺难适应的。

幸好,他所在的部门还是比较牛的,分配给他的二居室有供暖,光这一点就比很多单位强了。

如今已经进入了腊月,距离姐姐嫁人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朱大哥闻言眉头都皱起来了,说道:“就算人家什么都不缺,我们作为大哥大嫂,也不能这么寒酸啊!”

朱旺和朱盛两兄弟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母亲这吝啬的性格,他们当儿子的也没办法说什么。

朱大嫂瞪眼道:“怎么就寒酸了?我们家什么条件,你不知道吗?再说了,现在村里很多人都是这个标准,而且我相信,伱家老二也是这个标准,你要是觉得寒酸那大不了就买一块好点的布就是了。”

邓允衡高兴道:“谢谢领导!”

封这么大的红包,朱大哥早就知道老婆不可能同意,只是提个大数目,接下来才好“讨价还价”,因此看到老婆拍桌子,他神色不变的说道:“就算不封100,至少也得封个80吧?”

大儿子朱旺接话道:“是啊妈,爸说得对,满叔满婶的身份都不一般,咱家这礼还真不能送得太寒酸了,否则就算满叔不跟我们家计较,可若是被满婶记在心里的话,那有什么事需要求人家帮忙的话,就不好办了。”

这话一出,朱大嫂脸色瞬间大变,拍桌道:“你在这放什么屁呢,封100块钱的红包,咱家这日子不用过了?”

如今小弟结婚,他这个当大哥不说要送多重的礼吧,但至少面子上也要过得去,只送一块布的话,那真的是太寒酸了,朱大哥可不想做这种丢人的事情。

赵菁瞅了他一眼道:“这么早就来问放假的事,今年想回家过年?”

邓允衡道:“腊月廿四。”

二儿子朱盛也点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这次送礼咱家千万不能小气。”

“都说头发长见识短,这话果然是没有说错,你平时吝啬也就算了,现在小杰结婚你也这么吝啬,真是看不清状况。”

朱大哥一家正在吃晚饭。

朱大嫂黑着脸道:“老二比我还吝啬,他能给出多少啊?红包的事你不用再提,超过10块钱我是坚决不同意。”

朱大哥道:“再添一床被子,然后封一个100块的红包。”

赵菁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有几颗喜糖就行,土特产就算了,我可不想犯错误,也希望你不要犯错误。”

相处了二十几年,朱大哥早就知道自己的老婆是什么德性,那真的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那种。

朱大嫂道:“你那满婶家里有钱得很,人家什么都不缺,咱们送块布意思一下就行了!”

山心村。

赵菁点了点头,说道:“行,我知道了,到时我提前给你批假,肯定让你赶上你姐的婚礼。”

朱大嫂见老公跟两个儿子都统一了意见,而且他们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她便有些肉痛的说道:“那……就再添个滚水壶(保温瓶)吧!”

松山乡。

朱大哥放下筷子,说道:“你想想小杰现在是什么身份?还有他娶的老婆是什么身份?你现在不想办法交好,反倒送个礼都送得这么寒酸,以后咱家要是有个什么事想找小杰帮忙,我看你有没有那个脸开口。”

邓允衡点头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领导,我今年确实想回家过年,主要是我姐要出嫁了,如果能赶得上的话,我是很想回去参加她婚礼的。”

甚至,能吃上猪油渣,已经是很不错的伙食了。

把嘴里的饭菜咽下,朱旺开口说道:“爸,妈,满叔就要结婚了,咱家送什么啊?”

朱大哥有二子二女四个儿女,长子朱旺三年前就已经结婚了,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二儿子也已经到了适婚之龄,只是还没有帮他物色对象而已。

三道份量比较足的菜,唯一沾点荤腥的就是猪油渣炒葱了,虽然这样的菜看着比较素,但对于这个年代的农村人来说,其实这才是正常的生活标准。

朱大哥咬牙道:“红包就68,一分都不能少,我原本就想等小杰结婚了,就让他想办法把阿旺跟阿盛安排到县城去工作,你要是敢坏事的话,那以后这个家我就不管了,你就抱着手里那点钱养老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邓允衡笑道:“领导放心吧,我在参加工作之前,我爸就在我面前再三强调经济问题,我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这土特产就真的只是土特产而已,是我家乡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的一种名叫灰水籺的食品,有些地方把这个灰水籺称为糍粑,是用糯米做出来的一种食品,不值钱的。”

朱大哥摇头道:“10块钱实在太少了,那就68吧,我们是当大哥大嫂的,可不能让老二两口子给比下去了。”

桌上的饭菜很简单,就是一道清炒火茼菜,一道猪油渣炒葱,一道炖酸菜。

赵菁恍然道:“原来是这样啊,你姐哪天出嫁?”

在中午下班的时候,邓允衡凑到领导面前,笑呵呵的问道:“领导,您知不知道今年咱们单位什么时候放假啊?”

因此,便稍微提点了一句。

……

赵菁闻言松了口气,说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朱旺媳妇和她的两位小姑子都是静静倾听,这种“大事”她们可掺和不了。

如果是真的土特产那倒没什么,属于正常的礼节往来,她之所以拒绝,主要是怕这个属下没有把握好分寸,到时送给她的“土特产”价值超出了界限就不好了。

朱大嫂气鼓鼓的说道:“不可能,超过10块钱都不用谈。”

邓允衡笑容满面的说道:“喜糖那是小意思,到时我给领导您带一点我们家乡的土特产,就算是我们本地人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到时带来给领导您尝尝,看看您喜不喜欢吃。”

赵菁微笑道:“不用谢,到时记得带几颗喜糖来给我尝尝。”

这话一出,算是把朱大嫂给震住了。

朱旺和朱盛兄弟闻言都是眼中一亮,他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村里,要说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机会到城里工作,是这个年代所有农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如今,听父亲的意思,是要跟他们的满叔提这个事,这事要是成了的话,那他们就能到城里去工作了,以后在城里安家也不是不可能,这是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当然要抓牢了。

于是,兄弟俩看向母亲,一齐喊道:“妈!!!”

朱大嫂虽然肉痛不已,但事关儿子的前途,她也只能忍痛道:“行,68就68吧,但老朱我告诉你,你要是办不成这事,又害我花那么多钱,那我跟你没完。”

朱大哥闻言真的被气笑了,直接哼了一声,拿起筷子重新吃饭,懒得理这个吝啬又不讲理的婆娘。

一家人重新吃饭,不过各人的心思已经跟之前不一样了。

……

与此同时。

朱二哥一家也在吃饭,同样在讨论小弟结婚送礼的事。

朱二哥有二子一女,大儿子朱茂强,二儿子朱茂鑫,女儿朱茂兰。

送礼的事,是朱二嫂率先提出来的,她说道:“阿杰马上要结婚了,我准备送两块布,一床被子,一套茶具,一个洗脸盆,两只搪瓷杯,再封一个28块钱的红包,你看怎么样?”

朱二哥听得连连摇头道:“太多了,阿杰可是副局长,娶的老婆条件又好,人家什么东西都不缺,咱们买这么多东西去完全是多余,随便买一点意思一下就行了,红包给个6块钱就足够了。”

朱大哥家跟朱二哥家真的是完全相反。

朱大哥为人忠厚老实,对父母兄弟自然是没得说,可他娶的老婆却又吝啬得很,把钱物看得极重,在她这里向来只有进没有出的,谁想占她的便宜都不容易。

而朱二哥为人也是小气巴拉的,虽然没有朱大嫂那么严重,但对自己父母兄弟都喜欢斤斤计较,也是从来不肯吃亏的主,有趣的是他娶的老婆偏偏又比较大气。

朱二嫂道:“人家有那是人家的事,咱们当兄嫂的不能因为人家有就不送,就像借钱一样,人家可能是不缺这点钱,但你借的时候说什么时候还那就得什么时候还,不能因为人家不缺这点钱用你就不还了。”

朱二哥道:“这是两码事,这些东西阿杰不缺,送过去也是浪费。”

朱二嫂蹙眉道:“这是你的亲兄弟,你能不能别这么小气啊?送这点东西,你不嫌寒酸就算了,还嫌我送得多了?”

朱二哥瞪眼道:“什么这点东西啊,这谁家的兄弟结婚送这么多东西的?你这娘们就是穷大方,咱家的日子不用过了?”

朱茂强忍不住接话道:“爸,满婶家是什么条件,我们都知道,她嫁给满叔,咱家送礼可不能小气了,不管怎么说也要给满婶留下一个好印象啊,要是满婶能看在满叔的面子上,把我们安排到她家的饭店去工作,那就太值了!”

朱二嫂瞥了老公一眼,说道:“看看你活了一把年纪了,还不如自己儿子看得清楚。”

朱二哥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便有些肉痛的说道:“行了,那你就作主吧!”

……

邓世荣这是嫁女,而不是娶媳妇,所以他没有大张旗鼓的把整个那耶邓氏都请来喝喜酒的意思,只是请了那耶村那些血脉关系比较近的族人,以及各村有头有脸的族人也请上一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因为办酒的地点是在穗丰饭店,而不是在朱俊杰的老家,所以邓世荣还到县政府去给熟悉的领导送了请帖。

而这段时间,那耶邓氏小区的房子一直在布置,现在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整个房子看起来极其喜庆。

朱俊杰同样没有闲着,他也给单位的同事以及上级领导一一送上了请帖。

还有他在部队那些一起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战友,他也早早的写了信,并寄去了请帖,这些都是真正过命的交情,结婚这么大的事要是不通知,以后难免会让他们埋怨。

至于家里的亲戚朋友,这个自然有父母操持,这个就不用朱俊杰操心了。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的为即将到来的婚礼做着准备的时候,各地的高校也陆续开始放假了。

……

中午。

京城。

清华大学某食堂,来自广西的十几个老乡在这里聚集。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未来,学校里的老乡会都不会断绝,甚至学校还会鼓励来自各地的学子成立老乡会,因为老乡会的存在可以帮助新来的学子快速的融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

清华大学广西老乡会的会长,是大三的一名学长,名叫冯健华,来自桂林。

此时,冯健华开口说道:“各位老乡,明天学校就要放假了,老规矩,选择回家过年的老乡请举手。”

邓允嵩闻言便和其他几个老乡一起,把手举了起来。

冯健华见状说道:“举手的几个老乡,请稳步到这边来,咱们一起商量一下结伴回家的事。至于留在学校过年的老乡,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商量一下,过年期间结伴一起出去玩玩也挺好的。”

邓允嵩接话道:“会长,我恐怕没办法跟各位老乡一起结伴回家了!”

冯健华问道:“为什么?”

邓允嵩道:“因为我要等我二哥放假一起回去,所以回去的时间可能没办法跟各位老乡相同。”

冯健华对这个今年新加入老乡会的学弟,印象倒是蛮深刻的,第一个印象是对方挺健谈的,第二个印象是对方挺豪爽的,这是几次老乡聚会他对这个小老乡的观感。

之所以留意到这个小老乡,主要也是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广西老乡并不多,五届(有些专业是五年制)加起来都不足二十人,作为会长的冯健华,自然比其他老乡多花一些心思,尽量了解每一个老乡。

邓允嵩作为今年新加入老乡会的小老乡,自然受到冯健华的重点关注。

不过,这才过去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再加上大家聚会的次数也不多,冯健华还真不知道对方还有个二哥也在京城。

“允嵩,你二哥也在京城读大学吗?”冯健华问道。

邓允嵩摇头笑道:“没有,我二哥已经参加工作了,所以放假时间跟我们学生不一样。”

冯健华了然,能留下在京城工作,看来邓允嵩这个二哥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不过现在不是询问这个的时候,他点头说道:“好吧,既然你要等你二哥一起,那我们几个就先结伴回去,不等你了哈!”

邓允嵩道:“嗯,你们先回吧,不用等我。”

冯健华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而是召集另外几个准备回去过年的老乡,商量一起结伴回家的事情。

……

下午。

邓允嵩心情颇为激动的坐车来到了二哥的工作单位,之前过来找二哥的时候,二哥给了他一个大惊喜,说是可以弄到单位的介绍信,可以带他一起坐飞机回家了。

坐飞机,哪怕是到了有钱就能坐的后世,农村人都没几个是坐过飞机的,更别说是现在这个有钱都坐不了的年代了。

说句不夸张的,这个年代的农村人要是能坐一次飞机,回到村里起码能吹一年。

邓允嵩曾经听父亲说过,在民国时期,由于村民们愚昧无知,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飞机这种交通工具,第一次有飞机从他们村的上空飞过的时候,村民们一个个被吓得跪下来磕头,以为这是哪路神仙经过他们村。

等飞机飞走了,家家户户还做籺,祭拜。

这种事情放到现在,自然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但在几十年前没有飞机这个概念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有庞然大物在天上飞,往鬼神方面扯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是掐着时间过来的,所以邓允嵩只等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了把自己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二哥。

邓允嵩其实也是同样的装扮,现在只有零下几度的气温,这气温虽说比博白要冷不少,但也不至于太难受,让他们有点受不了的是气温低就算了,还伴随着一阵又一阵的西北风,这就要命了。

“二哥!”

“学校放假了?”

“嗯,放假了!”

“走,先去吃饭。”

很快,兄弟俩就在附近的一家饭店吃上了。

邓允嵩问道:“二哥,你什么时候放假啊?”

邓允衡把嘴里的饭菜咽下,说道:“我手上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完,大概两到三天这样就可以回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邓允嵩点了点头,叹道:“唉,大姐马上就要出嫁了,真是有些舍不得啊!”

邓允衡闻言也跟着叹气,他们由于母亲走得早,大姐对于他们是真正的做到了长姐如母,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都是大姐一手操持,如今大姐要出嫁了,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他们作为弟弟难免会有些不舍。

“没办法,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相比起村里其他女的,大姐嫁得算是晚了,再拖下去就不像样了。”

“是啊,大姐论虚岁的话已经25岁了,马上过年就26了,确实不能再拖了,是该嫁人了!”

说到这里,邓允嵩话题一转,问道:“二哥,你虚岁也23马上24了,这年纪也适合谈对象了,在单位有没有看中的姑娘?”

邓允衡摇头道:“我单位没有年龄合适的姑娘,你少操我的心,你现在也成年了,有本事就在学校找个对象,抢在我前头结婚也不要紧的。”

“我才上大一,哪有这么急啊,更何况大姐才刚刚准备结婚,你这个当二哥的又还没找对象,咱们中间还隔着一个二姐,我等你们都结婚了,再慢慢找不迟。”

“行了,别扯这么远,快点吃吧,菜都冷完了!”

……

三天后。

各种登机手续折腾了半响,邓允衡和邓允嵩才成功登上了飞机。

等飞机一飞冲天的时候,那持续不断的拉升,让兄弟俩都微微有些难受,幸好兄弟俩都不晕机,要是晕机的人坐飞机,光是这持续往上拉升所带来的失重感,就能把人弄吐了。

几个小时后。

飞机在南宁机场降落,当兄弟俩走出机场,不约而同的发出感慨:“还得是飞机啊!”

相比起要熬上几天几夜的火车,坐飞机只需要几个小时,差距确实是太大了。

不说别的,就说清华大学的那几个结伴回家的老乡,他们回家的时间比邓允嵩要早两天,但现在邓允嵩已经抵达南宁了,而那几个广西老乡,撑死也就才回到湖南,至少要明天才能抵达广西。

坐公车回到市区,邓允衡便带着三弟直奔新城区(也就是后来的青秀区)政府家属院。

来到目的地,邓允嵩一脸疑惑的问道:“二哥,你这是来找谁啊?”

邓允衡道:“来找宋姐,她在这里工作。”

邓允嵩了然,二哥的这个北大校友之前没少去家里的饭店吃饭,他自然也是认识的:“原来宋姐分配到这里工作了啊,她工作也有三年半了,现在是什么级别啊?”

“她今年刚提的副处。”

“真厉害啊!”

说话间,兄弟俩已经来到了区政府家属院。

看门的大爷问道:“同志,你们找谁啊?”

邓允衡回答道:“大爷你好,我们找宋区长。”

大爷问道:“你们是?”

邓允衡微笑道:“我是宋区长的同学,刚从京城回来,请问现在宋区长在吗?”

大爷这么多年来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眼前这两人的气质就不一般,又听说是宋区长的同学,刚从京城回来,他也得高看一眼,客气的说道:“宋区长在的,需要我给你们带路吗?”

“那就麻烦大爷了!”

“不麻烦,两位同志请跟我来!”

很快,大爷就带着邓允衡兄弟来到了某栋楼的二楼,然后伸手敲门。

几秒钟后,宋瑜把门打开,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邓允衡兄弟,她先跟看门大爷道了声谢,才惊喜的问道:“允衡,允嵩,你们什么时候回到南宁的?”

邓允衡笑道:“宋姐,我们下了飞机,就直奔你这里了,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呢!”

“走,我请你们吃饭去。”

宋瑜拿了钥匙,然后把门一锁,才一边下楼梯一边说道:“允嵩你真是了不起啊,考了广西理科第一,比你二哥都强多了!”

邓允嵩笑道:“宋姐过奖了,我二哥当初上的可是松山高中那种在全县实力排名垫底的高中,而我上的是博高这种全县排名第一的高中,起点完全不一样。”

宋瑜笑道:“你可别谦虚,你们兄弟小学和初中读的都是同样的学校,你二哥只能考上松山高中,而你能考上博高,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兄弟俩一个清华一个北大,也算是创造了我们博白县的历史了,正好新的县志正在编写,你们兄弟俩肯定能在县志上占据不小的篇幅,真是令人羡慕啊!”

邓允衡道:“宋姐,要说上县志,你肯定也能占据不小的篇幅,毕竟你现在已经是威风凛凛管辖着不少人的宋区长了,哪像我还只是单位的一个小兵。”

宋瑜瞅了他一眼,说道:“我已经参加工作三年半了,以为我啥都不懂呢?你这个“小兵”的前途,可比我要强多了,我相信你的级别很快就追上我了,然后顺利实现反超,到时我就要邓处长你多多提携了!”

邓允嵩跟在两人后面,听着他们“商业互吹”,默默的学习着。

十多分钟后,宋瑜带着他们来到附近某家饭店。

点了几个菜之后,宋瑜才说道:“前不久,我接到我父亲的电话,说你们的姐夫升官了,现在已经是县公安局的一把手了,现在喜事也将近,真的是双喜临门啊!”

邓允衡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这姐夫在部队的时候就是副团级,转业地方原本就是降级使用,在副职上也磨练了不少时间了,现在扶正也很正常。”

宋瑜点头道:“确实如此。”

接下来,双方又聊起了北大其他老乡的发展,他们当初玩得好的那批老乡,如今都已经参加工作了,互相都有书信往来,各人的发展情况,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本章完

喜欢重回1980年去享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回1980年去享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