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第363章 生死存亡,伟人的智慧与魄力

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363章 生死存亡,伟人的智慧与魄力

作者:二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20 19:12:09 来源:书海阁

这章被审核了,所以更新晚了点,抱歉!

……

五岳广场豪宅。

晚上八点,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本届春晚营造出了极其感人的场面,韦唯深情演唱了《爱的奉献》,这是一首非常经典且感人的歌曲,邓世荣记得这首歌没少出现在公益活动中,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而宋丹丹也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看到她邓世荣就想起了她的搭档本山大叔,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春晚,就能够看到本山大叔了,有了本山大叔的春晚,将变得更加精彩。

跨年的时候,一家人就像去年在博白过年一样,一起到楼顶去放烟花,那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炸响,代表着新的一年到来。

此时,要是以虚岁论的话,邓世荣已经54岁了,大儿子也30岁了,就连小儿子都18岁了。

重生回来这么多年,邓世荣一直没有再娶的打算,等儿女们都结婚了,或许他会再找个老伴,不再生孩子的那种,也或许不会再找,总之到时候再说吧!

抛开私事,邓世荣不由得想起了国家大事。

今年我国将面临非常大的外部压力,因为后世的经济制裁,让邓世荣粗略的了解了我国这几十年来所受到的经济制裁。

据他所知,漂亮国这几十年来一共对我国发起了三波经济制裁。

第一波发生在朝战爆发之后。

这一波的制裁力度非常大,漂亮国几乎做到了“凡是我国想要的,他们都不给”,但由于我国跟老大哥已经建立了同盟关系,可谓是西方不亮东方亮,因此我们在这一波制裁中受到的伤害并不大。

第三波就是邓世荣重生前的制裁,不过由于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产值大于某三强之和,在这种情况下,漂亮国的制裁注定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直到邓世荣重生之前,我国在这波制裁的对抗中是玩得有来有回,没吃多少亏。

不过,相比起第一波与第三波的制裁,其实第二波的制裁对于我国的伤害才是最大的,可谓是伤筋动骨了。

而这第二波制裁所发生的时间,就是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由漂亮国牵头,二十多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全部卷了进来,仅仅半年的时间,就让我国的经济增速从去年的11%骤降到4%左右。

这伤害,是真的大。

在这一年里,东欧发生剧变,老大哥也已经摇摇欲坠,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也被逼到了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毕竟,对手实在太强大了,这一年人家漂亮国的gdp是我国的13倍,并且全面掌握了各行各业的上游命脉。

而这个时候,我们既无法像抗美援朝时期那样和老大哥抱团,也无法像后世那样凭实力硬刚,局面可以说是非常被动。

如何在没有底牌的情况下,赢得这场危险的博弈?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大智慧,还要有大魄力。

万幸的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邓公还在主持工作,在所有人都被制裁搞得焦头烂额之时,他老人家首先表态:“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

邓公如何力挽狂澜就不多说了,总之咱们国家最终扛过去了。

邓世荣知道这波制裁的结果,可惜他哪怕是一位重生者,还拥有系统空间这样的大杀器,对于这种国家层面的大事,他仍然没有资格参与进去,甚至想在关键时刻帮一帮国家,也没那个能力。

当然了,最主要还是他的系统空间不能暴露,要是不怕暴露的话,想要帮国家还是有办法的。

因为拥有系统空间的他,就是古往今来最牛逼的大盗,要是他到漂亮国去转一圈,能给国家带回什么好东西,邓世荣自己都不敢想象。

可惜,这种事情只能想想,根本没办法去做。

不过,等老大哥解体的时候,他倒是可以过去溜达一圈,这样不管弄到什么好东西,回国之后也都能解释得过去。

毕竟,我国某位商业大佬,仅仅用暖瓶胆、袜子、罐头、羽绒服这些日用消费品,就从老大哥那里换来了4架图154客机,那么邓世荣过去弄一些高端设备回来,也就没人会感到意外或奇怪了。

……

正月初八。

南宁建筑设计院。

黄院长把一叠设计稿递过去道:“邓老板,这是我的设计初稿,你看看感觉对不对?”

“黄院长,你这不是为难我嘛,我哪里懂看什么设计稿啊?”

话是这么说,邓世荣还是接过这叠设计初稿看了起来,看了几张后,他叹了口气把稿递回去,说道:“黄院长,这玩意我是真的看不懂,还是效果图比较直观,一看就懂。”

黄院长笑道:“效果图得等我的设计定稿了才能弄。”

邓世荣道:“现在我们村的路基已经弄好了,河也已经在挖,大概下个月你就可以到现场去看一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黄院长点头道:“行,那我下个月就带人去看看,现在初稿已经设计好,等到现场看过之后,稍微做一些调整,就可以出效果图了,到时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你提出来我再进行修改。”

邓世荣道:“好的,那我就期待黄院长你的设计了。”

黄院长笑了笑,随即认真的说道:“对了,邓老板,这个别墅群要是搞起来,我建议你们村投资建一个污水处理厂,这样就可以处理化粪池排出来的污水,不让这些污水污染你们这条村河。

而且,上游的污染源,也可以接入这个污水处理厂,如此一来你们这条村河就能一直保持现在的清澈,不会因为化粪池或者养猪场之类的往河里排泄而遭受污染了。”

邓世荣闻言眼中一亮,说道:“黄院长,伱这个提议很好,我之前就想着要怎么解决这个河水的污染问题,我只是想到要跟上游的其他村人商量这个事,让他们不要往河里排泄污染物,倒是没想过要弄个污水处理厂。

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建个污水处理厂还真是非常有必要。”

黄院长道:“邓老板你要是同意的话,那这别墅群的排泄系统,我就给你统一设计,顺便把这污水处理厂也给你设计好,这样既实用又美观,你看怎么样?”

邓世荣连连点头道:“行,那就麻烦黄院长了,你这个提醒真的非常及时。”

黄院长笑容满面的说道:“邓老板客气了,你可是我们设计院的大客户,为你做好服务是应该的。”

接下来,双方又聊了一些别墅群的细节问题,又聊了聊家常,看时间差不多了,邓世荣才告辞离去。

……

关于村河的污染问题,邓世荣是非常上心的。

前世村河的污染,着实是令人痛心,这一世他要把这些村河连同别墅群打造成村里最漂亮的一景,要是河水还像前世一样被污染成那样,那这别墅群就废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想不重视都不行。

因此,在离开建筑设计院后,邓世荣便开始找相关专家打听污水处理设备。

经过了解,发现污水处理设备,目前国内的技术,仍然远远落后于国外。

虽然邓世荣很想支持国产,但也要考虑设备的实际应用问题,目前只能暂时先引进国外设备,等以后国内的技术跟上来了,开始更新换代的时候,再选择支持国产吧!

当然了,现在只是计划,这污水处理厂可以先建起来,但设备引进可以先拖一拖,看看别墅群的建设进度,要是时间允许的话,邓世荣就准备到老大哥那里空手套白狼,弄一些不要钱的污水处理设备回来。

要是时间不允许,那就算了,出钱买吧!

打听清楚污水处理设备的事后,邓世荣就回到了那耶村,准备找村河上游的几个村聊一聊河水的污染问题。

虽说按照前世的发展,要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有人把猪场的污水排向村河,但这一世由于他重生带来的巨大影响,或许会导致其他村的村民提前办养猪场,然后往河里排泄污水。

所以,他要提前跟这些村的人打招呼,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

在博白,无论是这个年代还是后世,各个姓氏都会有族头。

至于这个族头在族里的威望有多高,能不能服众,那是另说。

不过,一般来说,能够当上族头的,肯定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要么是家里兄弟多,敢打敢拼,在族里打出了名声,要么是有钱有势,并且舍得为族里花钱。

除了整个姓氏的族头以外,还有各个自然村,也会有一些号召力比较强的人。

比如说官德威,便是深水田村最有号召力的人。

几年前,官德威在村里,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而已,唯一比村里其他人强的,就是他有个弟弟在供销社工作,在七八十年代,家里有人在供销社工作,那是非常牛逼的事情。

可以购买到一般人买不到的东西,这也是供销社的内部福利之一,也是大家羡慕供销社售货员的原因。

虽然供销售货员确实令人羡慕,但这并不能让官德威成为村里最有号召力的人,他能够拥有现在的地位,靠的不是在供销社工作的弟弟,而是他的大女儿官永英。

自从他的大女儿官永英嫁到了那耶村,他们家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开始是种植荔枝,然后种植西瓜,又跟亲家合作,入股他们那耶邓氏的客运公司,还有后来的食品公司,他也都有股份,可以说赚得是盆满钵满,早在几年前就一跃成为了深水田村的首富。

如今几年下来,他的财力比全村人加起来都要多。

有了钱之后,再加上村里有什么事,官德威也舍得出钱,那号召力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不管是什么年代,始终是有钱有势的人牛逼。

这一天,刚吃过早餐,坐在门口烧烟,便看到女婿骑着单车过来打招呼道:“爸,吃了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官德威点头道:“刚吃了,有粥有饭,你快进去吃吧!”

邓昌福笑道:“我也吃过了,我过来是帮我们九公传个话,让你中午到我们九公家吃饭,顺便谈点事。”

官德威闻言惊讶道:“九叔有什么事要找我谈?”

邓昌福道:“好像是关于村河的污染问题,九公不止是找你谈,处在上游的每一条村,都派人去通知了,中午爸你带上村里几个说话比较有份量的村民,然后去我们九公家吃饭吧!”

官德威点头道:“好的,我一定准时参加。”

说话间,官母也出来了,自然少不了招呼女婿吃饭。

邓昌福客气了几句,说还要去其他村通知别人,便骑着单车离去。

……

同样的一幕,在鸡麻坡、三张塘、帮良、小江、那旺等村上演。

这些村并不是挨在一起的,而是处于不同的区域,比如说鸡麻坡、深水田、三张塘、小江等村同属一条支流,而帮良、那旺等村又是另一条支流,最终这两条支流在山营村完成交汇,形成了这条村河。

中午,这些村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被请到了邓世荣家吃饭。

为了招待这些客人,邓世荣也做了一大桌好菜,也算是诚意满满的了。

虽说以那耶邓氏如今的威势,只要一句话,这些村估计也没人敢往河里排污水,但用强硬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绝对不如用怀柔的手段去解决。

毕竟,人心是最不可捉摸的,你要是一味强硬,万一有人怀恨在心,或者看不惯你这种做法,偷偷摸摸的往河里倒农药以及屎尿之类的来恶心你,你也没办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邓世荣才说道:“各位亲戚,现在我们那耶邓氏正在挖河,准备在河两边建房子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吧?”

来自鸡麻坡村的官德龙笑道:“九叔,你们搞的动静这么大,整个双旺都听说了,我们当然都知道。”

来自小江村的刘国辉接话道:“九叔,说到这个我还挺好奇的,为什么要在河边建房子啊?”

邓世荣微笑道:“为什么要在河边建房子,这个答案等我们的房子建起来了,你们就知道了。”

来自那旺村的陈达礼问道:“九叔,你今天把我们喊过来,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我们要是能做到的,绝对没有二话。”

来自帮良村的官德生附和道:“是啊,九叔,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对于邓世荣这个那耶邓氏的族头,他们都是打心底佩服,这几年来那耶邓氏的变化,他们离得又不远,自然是一清二楚,都知道那耶邓氏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靠的就是邓世荣这个族头。

这样的人物,在这十里八乡,谁敢不给面子啊?

又有谁不愿意结交啊?

因此,他们说有事尽管吩咐,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话,而是真这么想的,能为九叔做事,就有机会跟九叔攀上交情,这是他们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一个个自然积极得很。

邓世荣见状,便笑着把他的目的说出来:“是这样的,我们那耶邓氏准备在村河两边建房子,那么这条村河的河水就要保持像现在这样清澈,不能污染了。

所以今天把大家请过来,就是想让你们回去跟村里人说一说这个事,不管是化粪池的污水,还是养猪场的污水,或者是其他生活污水,都不要往河里面排,以免造成河水污染。”

官德威闻言恍然,当即表态道:“九叔放心,我回去就跟我们村的人说这事,保证不会有人往河里排污水。”

官德龙也接着表态道:“我们村也一样,保证不会有人往河里排污水。”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这点小事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回去打个招呼就行,在其他地方他们或许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但在他们自己村,这点号召力还是有的。

“那我就代表族人先谢谢大家了!”

道了谢后,邓世荣又笑着说道:“还有就是,我们那耶邓氏打算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打算把管道铺设到你们各村,以后你们村谁家建房子或者建猪场,就可以通过管道往我们污水处理厂排泄了。”

来自三张塘村的张博强感慨道:“九叔做事就是讲究,这样一来要是还有谁往河里面排污水,那就太过分了。”

“九叔,在我们小江这一段,我可以保证不出问题。”

“九叔,在我们那旺这一段,我可以保证不出问题。”

“九叔,在我们帮良这一段,我可以保证不出问题。”

“九叔……”

各村最有号召力的人都纷纷表态,原本他们就有信心管好自己村的人,现在九叔考虑得这么周到,污水处理厂的管道都铺设到他们村,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谈完正事,接下来大家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吃喝上。

邓世荣亲自下厨整出来的饭菜,那味道自是不用多说,而且鸡鸭鱼肉俱全,在座的人虽说在各自的村里经济条件都不算差,但也很难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一顿饭,一直吃到下午三点才结束。

基本上每一个人都喝到位了,好在邓世荣一直留意着,没让他们喝多,顶多就是七八分酒意。

“九叔,你说的事我回去就落实下去。”

“九叔,你放心,我的话在村里还是管用的。”

“九叔,感谢你今天的招待,这是我长这么大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了。”

“九叔,那我就先回去了哈!”

“九叔……”

邓世荣跟他们一一打招呼,然后才目送他们离开。

……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真的是千古名言。

移河工作在全族人的积极参与下,工程的进度还是非常快的,挖出来的泥土,暂时都堆放在老村河的旁边,只等新挖出来的村河通水后,就可以把原来的村河填平了。

当然了,这三千多米的村河,不是所有河段都要重新挖,断断续续加起来至少有一半的河段是不用重新挖的。

出了正月十五之后,各地的学校也开始收假了,学生们纷纷回到教室开始上课。

至于其他乡镇的那些打工仔打工妹,早在初五六的时候就坐车前往广东了。

前世,这个年代那耶邓氏也有不少族人去广东打工了,但这一世那耶邓氏几乎没人去广东打工,因为族里的客运公司和食品公司已经招收了很多族人进去工作了。

再加上那耶邓氏小区的物业以及邓允泰在博白和南宁的超市也招收了不少族人,剩下的族人要么在县城或者镇上做生意,要么在家搞搞种植养殖什么的。

总之,基本人人都有事做,对于去广东那边打工,自然是兴趣缺缺。

毕竟去广东打工,那边的工厂工资虽然比博白这边要高很多,但在那边工作实在太不自由了,而且工作时间又长,很多黑工厂加班还不算加班费,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除了上班吃饭睡觉之外,基本没有什么时间出去玩。

这样的工作对别人来说或许有吸引力,但对于那耶邓氏来说确实是没什么吸引力。

在学生们纷纷回归学校后,不知不觉春运也走到了尾声。

那耶邓氏已经约定成俗,每年客运公司的分红,都是在春运结束之后进行,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原本,客运公司的分红是最让族人们期待的,不过有了食品公司的对比,现在族人们对于客运公司的分红,已经不太在意了。

一方面是客运公司的盈利能力,远远逊色于食品公司,另一方面是族人们在客运公司的股份都不多,分不到太多钱。

再加上现在全族人是前所未有的富裕,每家都拥有至少几个达不溜存款,财大气粗的族人们,自然也就不像以前那样在意客运公司的分红了。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有钱拿终归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因此,到了约定好的客运公司分红之日,族人们还是高高兴兴的过来参加。

整个分红过程不用过多描述了,这次客运公司的分红,是每股分1000元,这数目也不算少了,毕竟当初客运公司的股份和食品公司一样,也是1000块钱一股。

把钱分好后,邓世荣便开口说道:“各位族人,在这里跟大家说个事,我们那耶邓氏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在清明祭祖了,除了我们老一辈的,其他30岁以下的族人基本都不知道祭祖是什么模样。

之前几年因为种种顾虑,族里一直没有祭祖,但从今年开始,咱们那耶邓氏要重启祭祖仪式了。

现在距离春分也没有多长时间,咱们也要开始提前做准备,先定下祭祖的日子,然后再派人去通知各分支宗亲。”

想起以前的祭祖盛况,邓允贵高兴的说道:“太好了,终于可以祭祖了,要是咱们再不祭祖,等我们这些老家伙走了,年轻一辈都不知道祭祖有哪些程序。”

邓世荣笑道:“允贵,到时我跟你负责‘喝礼’吧!”

邓允贵笑容满面的说道:“好的,回头我得准备准备,这么多年没祭祖,该怎么‘喝礼’我都有些生疏了。”

邓昌宝说道:“这祭祖,我也是小时候看过,记得当时敲锣打鼓,场面非常热闹。”

邓昌雄问道:“九公,这祭祖要捐钱吧?”

邓世荣道:“暂时不用捐款,之前重建祠堂还剩下一些钱,拿来祭祖足够了。”

其他族人听到族里要开始祭祖,心中也都充满了期待。

老一辈,都怀念当年族里祭祖的盛况,而年轻一辈,他们自懂事以来,每年清明就只是铲山,铲山的时候没少听家里的长辈提起以前祭祖的事,没经历过的他们自然都充满了好奇。

邓允强问道:“九叔,你看定哪几天祭祖比较好?”

祭祖跟铲山不一样,铲山的话十几二十分钟就能铲好一个坟山,而祭祖的程序比较多,祭一个坟山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再加上坟山与坟山之间又隔得远,赶路也需要时间。

因此,祭祖的话,一天能祭两到三个老祖宗就不错了。

邓世荣道:“那就定在二月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这五天吧!”

对此,族人们自然没有意见。

接下来,大家便开始讨论祭祖的细节问题。

比如要提前制作那耶邓氏的姓氏大旗,到时祭祖的时候要把姓氏大旗扛上,还有要落实好交通工具,因为有些老祖宗埋得比较远,如果靠两条腿走路过去,那太浪费时间了。

还要提前准备好祭文,还有祭祖必不可少的五牲(猪羊鸡鹅鸭),负责敲锣打鼓以及吹唢呐的人也要安排好。

等商量得差不多了,邓世荣才宣布散会。

本章完

喜欢重回1980年去享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回1980年去享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