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 > 第247章 红星一号和超大蘑菇蛋

军部研究所。

赵学成大步流星地走进工厂车间,只见红星1号轰炸机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总装阶段。

几十名技术员正在奋力工作,有的在用扳手仔细拧紧机翼与舱体的连接螺栓,确保连接牢固不松动;

有的正在用测量仪反复检验各配件的尺寸误差,丝毫不敢有任何马虎;

还有的正在对照图纸一个个检查座舱的仪表线路是否正确连接。

"同志们,再接再厉,红星1号的首飞日期就在眼前了!"赵学成环视四周,然后大声说道,声音在整个车间空旷的上空回荡。

技术人员们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动作也更加迅速起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几分。

其实,之所以红星1号的研制进度如此之快,与轰六轰炸机项目是分不开的。

红星1号采用的发动机、机载电子系统以及一些其他关键部件,都直接从轰六的生产线上移植过来,省去了大量的设计调试验证的工作量。

可以说,红星1号建立在轰六的技术基础之上,直接借助巨人的肩膀来实现腾飞。

"报告学成同志,红星1号的所有机翼连接部位我们已经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保连接牢固不会松动。各个襟翼也已完成调试,可以正常工作!"

一个戴着眼镜的技术员向赵学成汇报说道。

"辛苦了!连接部位的质量直接关系飞行安全,一定要仔细检查。看来我们很快就能完成最后的总装任务了。"

赵学成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报告学成同志,红星1号的外部涂装工作我们已经启动,预计再过3天就可以完成。到时就可以举行下线仪式,然后转入机库准备首飞!"

另一名头发花白的老技术员也汇报道。

"好,时间刚刚好,就在年前完成首飞这一核心任务!"赵学成双眼放光,终于盼到这一刻的到来。

正当全体技术人员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时,研究所的广播突然"嘀——"地响了起来,一个兴奋激动的男声通过扬声器传遍了每个角落:

"同志们,我院余敏教授的研究组成功试验一枚当量达2000万吨的超大型!这是我国核科学史上的巨大飞跃,将大幅提升国家的战略威慑能力!"

"成功了!"

"终于成功了!"

整个车间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技术人员们激动得你抱我抱,眼中充满喜悦的泪花。

这无疑是我国核科研历史上的光辉时刻,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成果诞生了!

紧接着,军方在京郊某秘密基地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超大型的投放试验事宜。

王将军、刘司令以及各路核物理和军事专家全都云集一堂。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肃穆和紧张。

"各位专家,我有一个建议。"赵学成举手示意, "我们可以利用新研制成功的红星1号轰炸机进行超大型的投放试验,这样一举两得,既可试飞轰炸机,又可试爆。"

"太冒险了!这两个任务的难度和风险都非常大,万一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中年专家皱眉提出了质疑。

"我赞成学成的提议,年轻人就是要大胆尝试,敢想敢干!"王将军却一锤定音地表态。

"既然将军和各位专家都同意这个方案,那我们就着手准备投放试验的相关工作。"刘司令也表示赞同。

在得到上级的批准后,赵学成连夜赶回研究所,与首席设计师余敏教授进行了面对面地会谈。

"余教授,恭喜你顺利研制出超大型,这将大幅提升国家的战略威慑实力!"赵学成由衷地对余敏表示祝贺。

"哈哈,全靠您提供的第三代高速计算机,我们的设计才能快速突破瓶颈,否则搞不好要晚几年呢。"余敏谦虚地挠挠头说。

"好了,我们闲聊够了,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尽快准备的投放试验。"赵学成正色道。

两人随即坐下来,开始认真讨论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

的高空投放过程极为复杂敏感,必须事无巨细地把关,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第一,本身必须进行严密的防震减震包装,以防在飞行和下落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撞击对引信产生影响。"赵学成面容凝重地说。

"是的,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三级减震包装容器,里面带有减震减振层,可以有效抵御外界的各种冲击。"余敏回应道。

"很好,我们也会在轰炸机的武器舱内做减震处理,增加防护。另外,所有运输和装载的环节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有任何疏忽。"

"我这就着手去做。"

"的引信系统也需要多次严格的测试,确保能够精准地触发核爆炸。投放时武器舱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控制一定要无懈可击。"

"引信系统我已经反复模拟过了,非常可靠。舱内环境我也会设法严格控制,绝不马虎。"

两人就投放试验的各个细节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全力确保这次史诗级的试验任务万无一失。首先是超大本身的处理。

由于这枚超大当量高达3000万吨,威力惊人,任何一次意外撞击都可能导致核聚变反应提前被触发,因此必须进行严密的防震防撞包装。

余敏教授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三层的减震容器,内里带有厚实的减震材料,可以有效抗衡外来的各种碰撞。

另外还在壳层之间留有空隙,增加缓冲距离。

经过无数次模拟计算,确认能够抵御轰炸机起飞、飞行、降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震动冲击。

为了确保超大不会在飞行中意外脱落,将采用多点锁扣结构进行牢固。

同时还将在轰炸机的武器舱内进行减震处理,在舱壁和装载部位增加缓冲材料,进一步保护免受震荡。

的引信系统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精确引爆,因此必须进行反复试验确认。

根据余敏教授的建议,将采用两级保险结构,也就是同时需要两组引信串联触发才能产生核爆炸。

这样就大大减小了意外爆炸的概率。

不仅要在地面进行多轮实弹测试,还要在飞行模拟过程中验证引信的稳定性。

另外,为防止在飞行中因温度湿度波动而影响引信灵敏度,必须严格控制好武器舱内的环境。

将配置独立的环境调节系统,通过测量表面温度变化来实时调整舱内温湿度。

确保处于最佳状态。

除此之外,两人还讨论了飞行高度选择、目标点定位、任务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这次超大型的高空投放试验能够成功,为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迈出重大一步。

......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红星1号轰炸机和超大型的联合试验就全面准备停当。

秘密基地里忙的不行,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明天,红星1号就要起飞,载着重达3000吨当量的超大型蘑菇弹,前往指定的无人海域进行高空投放了。

这无疑是一次史诗级的试验,关系到国家科技实力和战略地位的巨大飞跃。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倍感荣幸,同时也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在跑道旁的指挥中心,赵学成、王将军、余敏教授等都早早地到达了现场,穿着防化服,一副全副武装的状态。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兴奋和紧张感。

"各系统准备情况报告!"王将军的声音通过指挥系统传遍每一个角落。

"报告长官,超大弹已完成装载,所有系统检查正常!"

"报告长官,红星1号各项指标正常,随时可以起飞!"

......

"好,看来一切就绪,我们马上开始启动倒计时!"王将军双手握拳,沉声命令。

这次史诗般的试验任务,就要在他的一声令下拉开序幕了。

每一个参与者都倍感骄傲,他们即将见证国力的历史性飞跃!

喜欢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62年,九级工程师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