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768章 李陵该不该死?汉朝内部吵成一团,李广利天山大胜!

西汉世界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李陵身上。

李陵汗流浃背,噗通一声跪下。

“臣死罪!”

李陵的小叔李敢也出列跪下,一句话都不敢说。

投降匈奴异族这种事情,绝对是禁忌中的禁忌。

李广利立刻就来了精神,大声道:

“陛下,李陵应当斩首!”

江充也阴冷地开口:

“陛下,投降匈奴,按律当斩!”

一时间,对李陵的讨伐充斥着整座大殿。

坐在皇位上的汉武帝刘彻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非常安静地坐着。

刘据终于忍不住了,站起来道:

“父皇,儿臣觉得,李陵情有可原,还是应当体谅的。”

在刘据看来,李陵已经为大汉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尽了一个主将该尽的责任。

李陵,对得起皇帝的信任,对得起五千将士的一路跟随。

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选择投降来保命,无可厚非。

李广利冷笑道:

“太子殿下这种话,臣是绝对不敢苟同的。”

“若是按照殿下的意思,难道将来大汉的所有将军打了败仗就应该投降敌人?”

“长此以往,大汉还是之前那个有骨气的大汉吗?”

江充啧了一声,阴阳怪气地开口道:

“太子殿下素来以仁德着称,但若是和一个叛徒讲仁德,那未免有些割肉饲虎的意思了。”

皇位上的汉武帝听到这里,脸颊明显扭曲了一下,轻轻哼了一声。

霍去病有点忍不住了,正打算开口,却看到卫青站了起来。

“陛下,臣认为,我们应该就事论事。”

“李陵率领五千兵马和匈奴王庭八万主力周旋了一个月, 杀伤了上万匈奴人,是对在金幕中作为主将的贰师将军最有力的支援。”

“况且 ,若是李陵能及时获得援兵,他本来是有希望突围成功的。”

“诚然,李陵若是自杀,的确是保全臣节的最佳方式。”

“但若李陵投降之后,将来再找机会回到大汉,不也是给大汉保全了一位名将吗?”

“还请陛下三思!”

霍去病听完,立刻开口道:

“陛下,这也是臣的意思。”

霍去病其实是很厌恶匈奴的,当然更看不起那些对匈奴投降的人。

但金幕中播放的这整整一个月的艰苦作战经历,打动了这位冠军侯。

五千将士,面临十倍敌人,边撤边打,转战千里。

最终,因为没有预定的援军导致失败。

这些场景,打动了霍去病。

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其实和李陵这一次颇为相似。

不同的地方在于,当时浑邪王因为抢地盘去了没有继续追击,而休屠王也因为得不到羌人王者们的支持放弃了追击。

否则,霍去病很有可能也和李陵一个下场。

当然,霍去病是不会投降的。

真到那个地步,霍去病一定会死战到最后一刻。

可也正是因为经历过那种绝境,所以霍去病能理解李陵。

以名震天下的冠军侯心智之坚韧,当时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绝望过。

霍去病没有被绝望击垮,但也不会去苛责那些被击垮的人。

一条艰辛的道路,走过,方知不易,更不愿苛责那些半途倒下之人。

霍去病认真地开口道:

“李陵是竭尽全力,奋战到最后一刻。”

“臣真的认为,应该对他宽容一些。”

“更何况,那只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咱们这条世界线的现实!”

“还请陛下三思!”

说着,霍去病长躬及地,郑重行礼。

坐在皇位上的汉武帝见状,陷入长久的思考中。

好一会,他开口道:

“李陵削爵三级,贬官一等。”

“这般处罚,你可服气?”

李陵赶忙道:

“臣心服口服!”

刘据还想要再说话,却听到卫青重重地咳嗽了一声,随后道:

“陛下英明!”

霍去病立刻道:

“陛下英明!”

刘据有些不服气。

父皇这种处置,明显不公。

怎么能因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就处罚李陵?

李陵的能力和贡献都摆在金幕中,父皇这么做难道就不怕失去人心吗?

汉武帝淡淡的声音传入刘据耳中:

“据儿,你看起来好像不太服气?”

刘据身体抖了一下,立刻开口道:

“儿臣心服口服,绝对没有任何怨言!”

汉武帝哼了一声,道:

“此事就此揭过,今后也不必再提!”

抬起头,汉武帝正想看金幕,眼神突然有些凝固。

金幕中,一场历朝历代皇帝的大争论正在进行。

【隋文帝杨坚:李陵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投降也无可厚非。】

【宋太祖赵匡胤:放屁,真正的英雄是像历史上的杨业那样,为华夏奋战到最后一刻。叛徒李陵,恶心死朕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就是,怎么能投降异族?简直就是华夏耻辱,李陵该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光武帝刘秀:此言差矣。李陵又不是一开始就投降,都山穷水尽了,难道自保都不行?】

【宋太祖赵匡胤:你刘秀没脑子,连杀兄仇人都能原谅,原谅个叛徒也很正常。】

【光武帝刘秀:???你大宋出了赵构这种货色,你这个开国皇帝不反思一下自己,还有脸说别人?】

顿时,金幕中陷入了一场非常激烈的骂战。

弹幕不断飘过,视频依旧播放着。

居延城。

路博德陆陆续续接到了来自李陵部的残兵败将。

“李陵将军呢?”

“他被匈奴大将带着几千人追击,我们不敢和他一起走,也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

听着这些汇报,路博德表情变得黯然。

片刻后,路博德叹息一声。

“是老夫的私心,害了李陵!”

路博德的那份奏疏,固然是出于客观事实,但也隐藏了路博德的一个小心思。

路博德并不想要充当年轻侍中李陵的接应后卫部队,而是希望能和李陵一起出击,名垂青史!

没想到,就是因为这封奏疏,让路博德被牢牢锁在了居延城中,只能坐视李陵部被匈奴人彻底击溃。

“李陵大人,应该是为国尽忠了。”

路博德长吁短叹了片刻,开始提笔给长安方面呈报。

八百里加急很快就将路博德的奏疏送到长安。

“什么,李陵……”

金幕中,刘彻看着奏疏中来自李陵所部将士的供述,脸色极为复杂。

刘彻是真的怀疑过李陵的,所以才会下令李陵五千孤军深入浚稽山。

这么长时间没有接到过李陵部的回报,刘彻心中隐约也感觉到了什么。

但刘彻是真的没想到,李陵竟然做到了这种地步!

刘彻沉默片刻,将奏章给面前几名大臣传阅。

这些大臣们看完,脸上也都震惊莫名。

刚刚上任不久的丞相刘屈氂不由感慨道:

“李陵将军壮烈战死,可歌可泣,实在是大汉楷模!”

众人也纷纷称赞李陵的壮举。

刘彻叹了一口气,对着霍光道:

“你那边也查清楚了?”

霍光早就已经禀报过了,此刻只需要再陈述一次:

“是的,陛下。经过各种供述,李陵和路博德并无任何勾结的企图。”

“路博德的那份奏疏,主要原因还是出自于他不希望成为后备支援部队的私心。”

刘彻呵呵冷笑。

“这个老东西,就因为他的私心,让朕损失了一员大将!”

“哼,现在的大汉,真是不如以前了!”

刘彻心中当然也是非常懊悔的。

李陵作为侍中曾经多年在宫中跟随刘彻身旁,又在这场初出茅庐的战争中展现出了这么惊人的战斗力。

若是能多几次机会的话,李陵极有可能成为大汉的卫青、霍去病。

这样的人才竟然就此陨落,实在是让刘彻痛惜。

只是说什么都晚了。

刘彻叹了一口气,道:

“现在只能希望李广利那边的进展顺利了。”

“嗯,再让居延城的路博德、受降城的公孙敖都领兵北出,制造声势,继续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但绝对不能被匈奴盯上了!”

镜头一转,已经切换到了李广利这边。

【就在李陵刚从浚稽山开启千里撤退里程没几天,李广利也率部抵达了计划中的战场。】

镜头拉远,三万汉军骑兵沿着天山脚下奔驰,巍峨壮丽的天山山脉和精神抖擞的大汉骑兵,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李广利运气不错。

一支负责往大军正北方搜索的汉军斥候小队,意外地和匈奴斥候发生交战,并俘获了三名俘虏。

根据这些俘虏的供述,匈奴右贤王正率领麾下四万多骑兵东进,准备去和且鞮侯单于会合,围剿李陵所部。

这个口供让李广利得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情报。

第一,匈奴右贤王的兵力和具体位置。

第二,且鞮侯单于被李陵吸引了注意力,来不及干扰李广利和右贤王之间的决战。

李广利立刻召集了上官桀等部将,下达命令。

“全军即刻北上,务必要拦住右贤王所部,将其击溃!”

两天后,汉军准确地拦住了右贤王所部。

距离天山大约两百里,有这么一处地方。

南边是草原,北边是森林,一条河流从中间流过。

三万汉军和四万匈奴骑兵,就在南边的草原上对峙着。

李广利抓住了右贤王的尾巴,心情顿时大好,得意洋洋地对着一旁的部将们开口道:

“有些人啊,天天说本将军只会打西域,真打匈奴只会是第二个李广,整天迷路。”

“哼哼,现在本将军第一次出击匈奴就堵住了右贤王,他们也该无话可说了吧?”

心腹上官桀立刻开口道:

“那些个无知蠢才的废话,大将军何必放在心上?”

众将也纷纷开口。

“李广无非就是一个迷路自尽的废物,偶然和大将军重名罢了,大将军不必把他放在心上。”“大将军将来要超越的可是平阳侯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别说是李广,李家祖孙三人加起来也比不上大将军您呀!”

李广利被众人连续拍了一大通马屁,心中顿时大好,笑呵呵地开口道:

“好了,都给本将军打起精神好好作战。”

“擂鼓,准备杀敌!”

轰隆隆的鼓声,很快响彻天地。

三万汉军最为精锐的骑兵蜂拥而出,朝着匈奴人的阵地冲了过去。

另外一边,匈奴右贤王脸色凝重。

“李广利,这可是汉朝近年来号称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卫青霍去病的人。”

“所有人都要小心谨慎,不要被汉人钻了空子!”

两支军队,很快就激烈交战。

骑兵作战,尤其是和匈奴作战,主旋律其实并非近身厮杀,而是远程互射。

箭矢犹如蝗虫一般在空中四处来去,每时每刻都有许多双方的骑兵中箭落马。

原本在这个环节,匈奴人是占据绝对强势地位的。

在霍去病和卫青的时代,汉军往往会选择直接冲阵,尽量缩短互射阶段的时间,以汉军重骑兵最有优势的骑马砍杀来结束战斗。

不过,随着数十年的战争过程中大量匈奴族士兵加入汉军的队伍,汉军的骑射技艺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如今双方在这个环节之中,汉军不但不落下风,甚至还能稳压匈奴人一头!

右贤王看着这一幕,脸色顿时发白。

“该死,这一次真的是碰到汉军主力了!”

这位右贤王今年也已经五十来岁了,属于那一拨从年轻时候就和汉朝开打,一路从卫青、霍去病直到现在李广利的老人。

对汉军,右贤王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现在这种匈奴人被压制的情况,直接让这位右贤王当年的恐惧浮现出来,身体瑟瑟发抖。

好在右贤王毕竟还是有点脑子,也清楚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竭力指挥军队迎战汉军,想要稳住阵脚。

只是右贤王既然心中害怕,排兵布阵指挥迎击的时候自然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迟疑,乃至一些小的失误。

李广利也是大汉宿将了,在部下们的提醒下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好啊,右贤王那个老东西害怕了。”

“上官桀,赵充国,你们两人立刻率领精锐左右出击,直插右贤王中路!”

得到李广利的命令后,两名大汉猛将马上各自率领两千大汉精锐重甲骑兵,从左右两个方向锲入匈奴军队的侧翼,直接朝着右贤王的大纛所在杀了过去。

汉军重甲骑兵在这一战中发挥出了惊人的效果。

右贤王派来的援兵正好慢了一刻钟的时间,就被上官桀、赵充国两人抓住了机会。

两人杀入匈奴阵中,挥舞着手中的大戟和长枪,疯狂收割着匈奴人的性命。

缺少援军的匈奴人瞬间溃败,四散而逃。

紧接着抵达的匈奴援军拼命冲上,想要挡住上官桀和赵充国。

然而此刻两名大汉将军都已经杀得兴起,战意也到了巅峰。

“死,死,死!”

赵充国手中长枪连点,连刺三下。

三名匈奴骑兵同时惨叫,栽倒落马。

“滚开!”

上官桀挥舞着大戟,只一下就将一名匈奴当户的脑袋斩下,顺势提在手中,用力朝着右贤王的大纛砸去。

“别急,你马上也去找他!”

两名大汉将军的表现,直接让汉军士气大振。

三万汉军犹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冲杀,把匈奴人杀得犹如秋天田地里的庄稼,成片成片地被收割。

李广利看到优势巨大,更是得理不饶人,下达命令。

“帅旗向前,所有将军亲卫队准备接敌!”

红色的汉军帅旗开始如缓缓朝着前方移动。

浑厚的鼓声响彻天地,震动着每一个听者的耳膜。

“大汉万胜!”

“大汉威武!”

汉军骑兵杀得兴起,各种口号自口中不断发出。

匈奴右贤王部明明数量更多,但却被汉军全面压制,步步后退。

右贤王看着部下犹如野鸡一般被屠杀,身体更是颤抖不已。

终于,恐惧击穿了他的心理防线,右贤王大叫一声,带着亲卫队转身就逃。

右贤王身后的那面大纛随之倾斜,到最后几乎和地面平行,飞速离开战场。

“右贤王逃了!”

“投降不杀!”

汉军将士们的叫声响彻天际。

许多匈奴将士一回头,正好看到了右贤王逃跑的一幕。

短短一刻钟时间,整个匈奴人的阵型直接崩溃。

剩余的所有匈奴人四散而逃。

许多匈奴人干脆弃马,游过河流之后藏到了北岸的森林中。

还有一些匈奴人不懂水性,看到汉军追上来后慌忙丢下武器投降。

更多的匈奴人则是在仓皇逃窜的过程中被汉军用弓箭一一点名击杀。

这一场大追击,整整持续了三天时间。

三天后,李广利终于结束追击,将所有兵力重新聚拢,开始清点战报。

上官桀一脸兴奋:

“大将军,这一战,我们斩杀了右贤王所部一万零四百五十五人,还俘虏了两千二百三十人!”

“我们自身的伤亡,只有两千出头!”

李广利闻言,心情顿时大好,放声大笑。

“好好好,歼敌万人!”

“哼哼,这下子,朝廷中那些聒噪的家伙也该闭嘴了!”

不仅仅是李广利,他麾下的所有将士也都非常兴奋。

自从二十年前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漠北后,大汉终于又一次在正面对抗中,歼灭超过上万的匈奴人!

【李广利在正面对抗中,干净利落地击败了匈奴右贤王,取得了一场无可争议的胜利。】

【但这位志得意满的贰师将军并没有想到,更大的危机即将到来。】

草原上,七万匈奴大军马蹄滚滚,迎着即将落山的夕阳,马不停蹄地朝着西边而去!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