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791章 巫蛊之祸的结局,汉武帝刘据父子交心

刘邦瞪了刘恒一眼。

“朕还没有痴呆呢,都看到了!”

“造反怎么了?造反也得有条有理,不然怎么能成功?”

刘恒揉了揉鼻子,正色道:

“儿臣觉得,刘据不太可能成功。”

一座长安城,就算是让刘据占领了,刘彻还有整个天下呢。

刘邦嘿嘿一笑,道:

“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不妨碍朕看到刘彻这臭小子吃瘪,心里高兴!”

刘恒无言以对。

一条弹幕正好在此刻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看到了吧?这就是千古大帝的风采,直接把儿子逼得造反了!】

赵匡胤本以为其他人会附和自己,却没想到……

【唐太宗李世民: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很正常。】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造反是千古大帝的标配,不得不品。】

赵匡胤:“……”

此刻赵匡胤突然回过神来。

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篡位,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造反,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造反。

【宋太祖赵匡胤:不是,你们教不好儿子还挺骄傲?】

【唐太宗李世民:友情提示,历史上朕儿子李治可是打出了大唐最大的疆域,你管朕这叫做教不好儿子?】

【明太祖朱元璋:朕的儿子朱棣是大明除了朕之外唯一一个有“祖”的皇帝,你说朕教不好儿子?】

【秦始皇嬴政:你赵匡胤的儿子教得好了?哦,你的儿子甚至连皇帝都不是,那没事了。】

赵匡胤脸色阵青阵白。

“这些个混账东西,一唱一和的,不知道还以为是优伶唱戏呢。”

“哼,朕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刘据手段尽出时,刘彻的御驾也回返长安。】

建章宫。

这里,是刘彻的寝殿所在。

“陛下?!”

“是陛下回来了!”

原本此地驻扎的军队是服从刘据命令的,但在见到了刘彻的御驾之后,立刻选择了倒戈。

至此,形成了刘彻占据建章宫,刘据占据皇宫中其他宫殿的情况。

长水胡骑营地。

刘据派来的使者如侯见到了长水校尉。

“快,长安之中有叛军作乱,你即刻随我起兵,前往长安勤王!”

这名长水校尉虽然统领胡骑,却是个汉人将军,看到诏书后不由疑惑。

“诏书怎么是太子殿下的命令?”

如侯心中早就有了定案,立刻做出了回答。

“那是因为陛下重病于甘泉宫,刘屈氂等乱臣贼子想要趁机谋害太子。”

“你若是此刻起兵襄助太子,勤王成功后,荣华富贵少不了你一份!”

长水校尉闻言,立刻下定决心。

“来人,速速调集长水、宣曲两路骑兵,准备随本校尉前往长安勤王!”

如侯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

就在长水校尉刚刚将胡骑全部调集,准备发兵前往长安的时候,又有一人带着随从疾驰而至。

“我乃大汉侍郎莽通,奉陛下之命前来传旨。”

“太子谋逆,长水校尉麾下所有兵马不得听从其号令!”

“什么?”长水校尉闻言顿时呆住。

莽通没有任何迟疑,直接拿出了诏书、符节。

“长水校尉,还不来验明真假!”

长水校尉接过诏书符节,仔细核验。

“还真是陛下的旨意!”

能被刘彻放在距离长安这么近的地方,长水校尉对刘彻的忠诚毋庸置疑。

在见到了真正来自刘彻的符节后,他立刻转变态度。

“来人,把之前这个假使者拿下!”

刘据派来的如侯见势不妙,骑马就逃。

但还没跑几步,一支箭命中他的大腿,让他惨叫倒地。

莽通大步上前,冷笑道:

“区区囚犯,也敢学别人当什么使者,假传圣旨?”

“罪当诛!”

说完,莽通直接一剑斩下了如侯的脑袋。

“长水校尉,还愣着做什么?”

“立刻随我领兵前往建章宫,陛下在那里等着我们!”

长水胡骑马蹄滚滚,朝着长安而去。

除了调集三辅兵力、长水胡骑之外,刘彻还调集了另外一路兵马。

泾水、渭水中,数百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朝着长安而来。

这是平日里在两条河流中讨生活的船夫,刘彻一纸圣旨将他们全部征发为“船兵”,由大鸿胪商丘成率领。

【至此,刘据想要从长安城外调集兵马的努力全部落空。】

无奈之下,刘据直接来到了北军军营。

长安城中主要有两支军队,南军和北军。

其中,南军主要负责护卫在城南的皇宫,大部分已经被刘据所掌控。

北军在过去的几天里一直闭门不出,既没有参与刘据的起事,也没有出营对刘据发动进攻。

刘据直接站在一辆战车上,对着面前的北军大营高声呼喊。

“本宫乃是大汉太子刘据,护北军使者任安何在!”

很快,任安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营墙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太子殿下,城中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没有陛下的诏令符节,北军是绝对不会出动的!”

刘据沉声道:

“本宫这一次已经带来了诏令符节,你还不快快出营受命!”

很快,营门打开,任安独自一人出营。

在众目睽睽之下,刘据将事先伪造好的诏令符节交给了任安。

说伪造,其实也不太正确。

诏令符节的确都是真的,上面也加盖了刘彻的玉玺。

只不过加盖的并不是刘彻随身携带的那方传国玉玺,而是留在皇宫中的另外一方。

任安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跪受了诏令符节。

刘据沉声道:

“任安,父皇病重,奸臣刘屈氂趁机兴风作浪,调集三辅兵马想要进攻长安。”

“本宫需要你立刻率本军出动,受本宫节制,平定刘屈氂的叛乱!”

刘据当然很清楚,自己的对面并不是刘屈氂,而是父皇刘彻。

但刘据更清楚,北军是绝对不可能和父皇刘彻对阵的。

任安表情凝重地点头。

“臣明白了,这就回营,还请太子稍候片刻。”

在刘据期待的注视下,任安重回北军大营中。

一刻钟过去了。

三刻钟过去了。

北军大营紧闭的营门却始终没有任何打开的迹象。

刘据急了,各种呼唤。

营地之中的任安却根本没有回应。

“这个任安,竟然欺骗了本宫!”

刘据气坏了,大骂一通任安。

太子少傅石德赶忙提醒道:

“殿下,刘屈氂在城外的军队越来越多了,我们此时不能将兵力用在和北军内讧上!”

刘据点了点头,恨恨地开口道:

“等本宫事成之后,再来处置这任安!”

“快,征发长安四市所有能战之士!”

【刘据并没有坐以待毙,在调集所有兵马的希望都失败的情况下,他依旧尽可能地武装了手中的所有力量。】

两宫卫队,中都宫刑徒,再加上长安四市的青壮,刘据麾下的兵力至少在三万以上。

而在对面,丞相刘屈氂奉命节制的军队,也基本相当。

看到军队已经初步集结,刘彻立刻对刘屈氂下达命令。

“立刻从建章宫进攻长乐宫,将两宫收回!”

“只要将皇城和宫城收复,那逆子就再没有任何蹦跶的机会了。”

不得不说,刘彻虽然这辈子没有亲自上过一次战场,但作为千古大帝,他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

刘屈氂领兵直扑长乐宫西门。

正好,刘据紧急集结的军队也抵达此地。

双方立刻爆发了一场残酷而血腥的战争。

“太子叛乱,大汉的勇士们随我杀敌!”

“刘屈氂挟持了陛下,大家随本宫杀了刘屈氂,将父皇解救出来!”

箭矢犹如飞蝗般在宽阔的广场上飞射而过,无数人纷纷中箭倒地。

双方士兵挥舞着武器,激烈地厮杀在了一起。

刘彻统治大汉将近五十年,期间绝大部分的年份都在开战。

漫长时间的熏陶,让大汉成为了一个极度尚武的国度。

即便是刘据从市场上临时征集,派发武器的商贩们,此时也同样红着眼睛,挥舞着刀剑嗷嗷杀敌,下手一个比一个更狠。

别忘了,商人可是最容易被征兵的“七科谪”之一!

在别的朝代当商人,数钱就行。

在大汉当商人,赚钱之后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赶紧请人来指点武艺,将来应征上战场才能多几分保命的希望!

此刻,这些商人们怀着想要立下从龙之功的梦想,他们的斗志甚至堪比要立功脱罪的刑徒。

在这种旺盛的士气带领下,刘据带着这几万临时组成的军队,整整和刘屈氂所率领的三辅各地正规军厮杀了五天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命不断消逝。

成千上万的尸体在长乐宫西门之外堆积,鲜血犹如流水一般汨汨流入街道旁边的排水沟中,无数苍蝇围绕着排水沟飞舞,景象触目惊心。

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军队奉刘彻之命赶到。

大汉和大秦一样,一直奉行的都是“强干弱枝”的国策。

以关中一地兵马,镇压天下!

这些关中军队源源不断地加入战场,让刘据方面的劣势越来越大。

刘彻还派出了大量人手,带着加盖皇帝玉玺的各种诏书潜入长安城中散布消息。

许多原本在拼命作战的人,得知刘据竟然是在和皇帝刘彻作战后顿时丧失斗志,纷纷逃离战场。

终于在第六天,刘据一方彻底坚持不住,全面溃败。

“走!”

刘据心知已经没有任何胜利机会,带着少部分随从宾客逃亡。

一路来到了长安城的覆盎门,却看到城门紧闭。

司直田仁率领一队兵马正在把守城门。

刘据对着田仁大呼。

“我乃大汉太子,眼下要出城,速速打开城门!”

田仁犹豫片刻,大手一挥。“都让路,开门让太子殿下出城!”

很快,城门打开,刘据等人仓皇逃出。

一名守城的士兵颇为不解地开口道:

“田大人,城中皆知太子谋反,为何您却将他放走?”

田仁目光深邃,缓缓道:

“太子毕竟是陛下的儿子,也是天下人的储君。”

“陛下既没有废掉太子,那就说明事情还没有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我作为臣子,怎么能擅自给陛下做决定呢?”

刘据离开没多久,丞相刘屈氂和御史大夫暴胜之就带着朝廷大军追击而至。

“什么,你竟然把太子放走了?”

刘屈氂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气坏了,当场就要拔剑斩杀田仁。

一旁的御史大夫暴胜之赶忙拉住刘屈氂。

“丞相,田仁是两千石大员,应该由陛下处置。”

“我们不能越俎代庖啊。”

刘屈氂这才回过神来,冷声道:

“立刻将田仁拿下,送去宫里交给陛下处置。”

“其他人随我继续追击太子,一定要将其擒获!”

此时,刘彻的御驾终于回到了未央宫中。

随着刘据的败逃,皇宫乃至整个长安城的控制权再度回到了刘彻这个皇帝的手里。

但刘彻坐在已经属于他将近五十年的华贵宫殿里,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悦的表情。

整整五天的内战,数以万计大汉子民的阵亡,选定了三十多年的继承人悍然谋反,这一切都给刘彻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金日磾快步而至,对着刘彻禀报。

“陛下,皇后还在椒房殿中!”

刘彻愣了一下,随后怒从心起,冷笑道:

“好啊,这个贱人竟然还有脸待在宫里?”

“立刻下旨,让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把这个贱人的皇后玺绶给朕收回来,废了她!”

椒房殿中。

卫子夫端端正正地坐着,身穿一袭白色长袍,面前的长桌上整齐叠放着皇后凤冠和玺绶。

“据儿还是失败了啊,陛下果然不愧是大汉有史以来最强悍的皇帝,不愧是我卫子夫的男人。”

卫子夫自言自语了一句,看着面前惊恐不安的宫人们,温和地笑了笑。

“只是苦了你们,跟着本宫经历这桩事情,将来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无妄之灾。”

“都走吧,别留在这里,对你们来说是祸事。”

等众人都离开后,卫子夫不再迟疑,站上了凳子。

梁柱上,早有三尺白绫打结悬下。

卫子夫手握白绫,脸上终于闪过一丝悲恸。

“据儿,逃吧,逃得远远的,永远不要被你父皇发现。”

卫子夫深吸一口气,将脖颈伸进白绫中,一脚蹬倒了椅子。

“阿青,去病儿。”

“若你们还在,那该多好……”

她身体飘飘荡荡,最终定格。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刘长乐和刘敢带着大队人马冲了进来,只看到卫子夫已经逐渐变得冰冷的尸体。

【刘据逃亡后,躲藏在了湖县。】

【此时的刘彻,极为愤怒,派人全天下搜捕刘据。】

长安城中,刘据博望苑里的所有宾客,全部都被处斩。

给刘据出主意的太子少傅石德,株连全族。

护北军使者任安,明明知道皇帝刘彻正率军和刘据交战,却在五天的战斗中不发一兵一卒,是有二心;司直田仁,明知刘据造反叛乱而不逮捕,心怀异志,两人一同腰斩。

凡是追随刘据和朝廷大军战斗的,一律按照谋反罪灭族。

被刘据胁迫不得已追随刘据的,发配敦煌郡戍守,三代人内遇赦不赦。

战斗虽然已经结束,在长安城内的杀戮却一直没有停息过。

四座市场的门口堆满了尸体,整座城池之中的民众、官员全部都惶惶不安。

“逆子,这个逆子!”

“他竟然敢背叛朕,朕要杀了他!”

“朕不但要杀了他,朕还要杀了所有人。”

“这天下所有人都觉得朕老了,那所有人就都该死!”

建章宫寝殿中,不断传出刘彻的怒吼。

霍光和金日磾两人站在宫殿外,面带忧色。

霍光缓缓道:

“你听说了吗?暴大人也自杀了。”

金日磾表情沉重地点头。

御史大夫暴胜之,在长安五日激战中协助丞相刘屈氂,为平定刘据的叛乱立下大功。

但仅仅是因为在城门处给放走刘据的司直田仁说了一句话,刘彻就勃然大怒,当场痛骂暴胜之。

暴胜之惶恐之下只能选择自杀,为妻儿家族避祸。

金日磾道: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个办法劝劝一下。”

此时的刘彻已经不再是那个英明睿智的千古大帝了。

年迈带来的衰老和病痛不断地折磨着这位大汉皇帝,让他变成了一个猜疑成性,暴躁易怒的老人。

若是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长安城乃至整个大汉境内,没有任何人是安全的!

霍光一咬牙,开口道:

“我去劝陛下。”金日磾一把拉住霍光的袖子。

“你疯了?太子的事情陛下没有牵连到你,你就应该烧高香了。”

“这种时候你还敢去劝说陛下,你是活不耐烦了吗?”

“卫氏已经族灭,难道你想让霍氏也因为你而步卫氏的后尘?”

霍光脸色变幻不定,怒道:

“那我能怎么办?难道作为臣子,眼睁睁地看着陛下变成这种样子,却什么都不做吗?”

金日磾双手握住霍光肩膀,沉声道:

“冷静,霍光!”

“一直以来,你都是最有主意的那个人。”

“只要冷静下来,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到办法!”

霍光沉默片刻,呼出一口气。

“我明白了。”

【两天后,就在长安城依旧被无尽阴云所笼罩的时候,一份来自壶关三老令狐茂的上书送到了刘彻的案头。】

随着镜头展现,文字也显示在画面中。

“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地安,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子乃孝顺。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

“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缪,是以亲戚之路鬲塞而不通。”

“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

“《诗》曰:‘营营青蝇,止于籓。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

“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

“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

“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

刘彻看着这份奏疏,脸上的纠结、愤怒明显开始消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刘彻毕竟是华夏历史上最有能力的皇帝之一,当他看到了令狐茂的奏章,终于从长久的猜忌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了整个巫蛊之祸的悲剧其实就是由自己亲手引发。】

【只是,碍于皇帝的威严,刘彻并没有立刻颁布旨意赦免逃亡在外的太子刘据。】

【这也导致了刘据的最终悲剧。】

刘据逃离长安后,隐藏在了湖县泉鸠里的某个太子宾客亲戚家中。

这家主人家境贫寒,便织卖草鞋来奉养刘据。

刘据对此心怀愧疚,得知自家宾客中还有另外一人也在湖县,而且非常有钱,就派人去找,希望能获得足够的金钱度日。

然而,这名富有的宾客见刘据已经失败并被全天下通缉,果断向当地的地方官举报,出卖了刘据。

八月辛亥日(初八),地方官李寿、张富昌率领当地衙役、民兵围捕刘据。

房屋的主人为保护刘据,举家和官兵格斗,被杀。

刘据心知无法逃离,万念俱灰之下,自杀身亡。

跟在刘据身边的两个儿子也同样在此遇害。

【刘据的死,是刘彻统治时代最大的悲剧。】

【刘据虽能力不足,政治智慧不够,但其人谨小慎微,宽仁慈和,依旧是刘彻死后最合适的继承人。】

【若刘据能顺利继位,依旧有希望将汉朝从穷兵黩武,国威加于四海,百姓却饿毙于荒野中的困境中恢复过来。】

【刘彻一手任用江充发动的巫蛊之祸,不但让他失去了最合适的继承人,同时也导致大汉内部史无前例的巨大动荡。】

【随着调查的不断进行,巫蛊之祸彻底被证实是江充奉刘彻之命对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一派的打击陷害,让刘彻这个皇帝的威望在天下人的心中降到了谷底。】

天下人开始纷纷上奏章给刘据鸣冤。

其中,守卫汉高祖刘邦祭祀庙宇的郎官田千秋之奏章,最为一针见血。

“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乞陛下圣裁。”

刘彻看着这份田千秋的奏章,默然良久,叹息道:

“是朕错了。”

【刘彻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

【曾在泉鸠里围杀刘据的地方官,后来也被刘彻以其他理由处斩。】

【刘彻又下令修建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以表示对刘据的哀思。】

【巫蛊之祸不仅仅改变了眼前的汉朝,同时也对大汉的未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看到这里,大汉世界中,作为皇位上的汉武帝叹了一口气。

“原来这就是巫蛊之祸。”

卫青平静地坐在汉武帝身边,开口道:

“阿姊是大汉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皇后,不应该落得这种结局的。”

汉武帝看了一眼卫青,突然道:

“你似乎对朕不满意?”卫青摇了摇头,淡淡道:

“臣只是想说,臣若是在的话,一定会护住阿姊安危。”

汉武帝笑了起来,道:

“即便是和朕作对?”

卫青转头,视线和汉武帝接触。

“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但阿姊是臣的亲人。”

“保家卫国,保护家人本就在保卫祖国之前。”

“若连自己的亲人都保护不了,卫青还有什么脸面去说其他的事情呢?”

汉武帝啧了一声,道:

“卫青,你这番话很大胆啊,你就不怕朕发怒了,当场将你拿下。”

卫青微微一笑,道:

“臣现在并无官身,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列侯,陛下想要将臣拿下,无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殿中陷入寂静。

“陛下也是皇后姨娘的家人。”一个声音突然从宫殿门口传来。

两人同时转头,看到霍去病坐着轮椅,被刘据推了进来。

汉武帝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无语。

“没有朕的旨意,谁让你们进来的?”

霍去病呵呵笑道:

“金日磾那小子确实不太好说话,所以臣直接把他打晕了。”

“不过,那不是重点。”

说着,霍去病指了指金幕。

“都看到现在了,陛下还觉得太子殿下是真心想要造反的吗?”

汉武帝呼出一口气,缓缓摇头。

“据儿的确只是被……朕,逼到了绝路。”

看到这里,汉武帝已经完全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归根结底,刘据从来都没有主动对刘彻做什么,只是安静等待着登基的到来。

是刘彻过于旺盛的猜疑心,最终导致发动巫蛊之祸,将刘据逼到了不起兵就只能等死的地步。

但凡刘彻在甘泉宫时能和刘据多一点沟通,但凡刘彻派的是霍光而不是那个贪生怕死的黄门太监,历史上的巫蛊之祸恐怕都不会导致如此巨大的损失,以父子相残的结局落幕。

霍去病点了点头,正色道:

“所以请陛下放心,有臣和舅舅在,陛下父子之间永远都不会和金幕中一样兵戎相见的。”

“姨娘更不会落得金幕中的悲惨结局。”

汉武帝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这是好事。”

说完,汉武帝看向刘据。

“据儿,朕和你过去的确是缺乏足够的交流。”

“现在,朕明白你的心情,也能理解你了。”

刘据跪在地上,颤声道:

“孩儿之前无知,对父皇的英明政策随意质疑,实在愚蠢。”

“将来若是孩儿侥幸继承大位,定会在舅舅、母后和表哥的督促下,继续保持父皇的治国之策,让大汉在父皇引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汉武帝安静听完,露出了笑容。

“如此甚好。”

霍去病露出灿烂笑容。

“为了庆祝这样的好事,咱们今天是不是应该好好喝一杯?”

汉武帝和卫青看了一眼躺在轮椅上的霍去病,异口同声。

“不行!”

霍去病的笑容冻结在了脸上。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