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113章 带你们去看看京城

四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今年是蒋文渊任肃州知府的第六年。

其实早在三年前的他的任期就满了,可肃州百姓舍不得他走。在他三年任期将满的时候,联合写了万民书送上京城,硬生生的将他留了下来。

蒋文渊也舍不得这里的百姓,就又留了下来,这一任就是六年。

今年就是第六年了,只怕这回,肃州百姓就算再上万民书,也留不下来了。

来肃州的第四年,蒋禹川回了青州老家参加了乡试,并一举夺得解元,这一年他十三岁。同年,他进入了国子监学习。

与他一同参考的大哥蒋禹江也考了零州府乡试的第五名,蒋文渊以“蒋国公”之名,将侄子一同举荐进了国子监。

兄弟俩一同住在京城的蒋国公府。

行二的蒋禹河在勉强考了秀才功名后,竟然偷偷留书出走,跑出去投军了。

他还算聪明,知道他三叔在肃州,也不敢来西北,就跑到了东南沿海,说要去打倭寇,可把他娘给气得,扬言要和他断绝亲子关系。

三哥蒋禹湖志不再读书,考上秀才后也没有再继续读下去,而是选择了经商。蒋文渊干脆去信家里,把家里所有的产业都给了他来打理。

他也是七个兄弟中,唯一娶了亲的。

那姑娘蒋禹清也认识,甚至算得上是半个红娘。正是当初在济州府遇到的陈盈盈。

当初师徒俩借宿于陈府,无意间听陈盈盈的爹陈家主感慨零州的东西好,只是苦无门路,搭不上话。蒋禹清离开时,就留了个纸条,帮了他们一把。

后来有一次陈家主去青州拉货时,陈盈盈也跟着去了,不知怎么的竟然跟蒋禹湖相互看对了眼。蒋禹湖喜经商,陈盈盈也出身商贾之家,别说这两人还真是天造地设的地一对儿。

成亲的时候,蒋禹清还特地跟着她娘陆氏回了趟青州参加他们的婚礼。

蒋家现在也不搞必须先哥哥再弟弟那一套,家里的长辈们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只要有人愿意成亲就行,不用管先后。

不然都跟老大老二似的,以没有意中人为由不肯成亲,那可咋办?所以能成一个是一个吧!

用蒋老头的话来说,这些混小子们一个两个都是来讨债的,成个亲都不省心,还挑三拣四的。

哪像他们那会儿,能娶上个暖被窝的就不错了,只要不缺胳膊不少腿,哪管什么美啊丑的,反正吹了灯都一样儿,能生孩子就行。

这话儿正好让老胡氏听见了,老太太那个气哟,大扫帚当即就招呼上去了。老头儿被追得满院子乱窜,若不是大伙儿给拦下了,脑壳上指不定会多出几个包。

至于行四和行六的几个,目前还在陆外公的学堂里读书,最迟明年也要下场了。

蒋禹清舅舅家的两位表兄,大表哥陆怀已经考中举人,如今进了四大书院中的白鹿书院读书。小表兄陆瑾也考中了秀才,在青州县学读书,明年也要下场考举人了。

总之一切都还算不错。

三年前,她二师兄郭解也已经娶了亲,并于去年喜得一子。蒋禹清亲手刻了一枚加强版的平安玉符送给孩子做满月礼。

至于三师兄,他同公孙子姝两人拉拉扯扯这么多年,终于在去年底修成正果。

他成亲那天,邱神医那个高兴啊,说终于把这压箱底的货给清出去了,差点就砸手里了。直把大家伙儿笑了个半死。

又是一年秋风起。

当院子里的树叶又落下来的时候,蒋禹清知道,他们家离回京已经不远了。一番斟酌后,返京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三。

陆氏已经在打包回程时要带的行李,这次回去后,怕是要长住京城了。

邱神医从来是小徒弟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至于陆邑,他直言更喜欢肃州的自在,不愿回京城。

况且这里离万剑山庄也近,他媳妇儿若是想回娘家了,也方便。蒋禹清尊重他的选择,直接把这里的和安医院托付给了他。

至于其他,诸如温暖毛纺工坊,蒋禹清也都一一作了妥善安排。

临行前,蒋禹清沿着整个肃州飞了一圈。先去了看了“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大沙漠。

之后转道去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

再往东飞到了沙青县的黑枸杞种植基地,再度给它们施放了一次生机。

转东南又到了增平。可惜舅舅陆平章在三年任期满后,被调回了零州任知县。因为那里离家近,可以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公外婆。

之后又到了津马县,来到了惊马岭。在这里,她和爹爹从大营借兵,剿灭了盘据在这里的土匪,解救了十七位可怜姑娘。

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如今,她们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成了和安医院的铁娘子、活招牌。甚至还有几位找到了终身幸福。

她又去了下陈邑,当初被鞑子屠戮焚毁的那个村庄。曾经她在这里答应过一位母亲,要替她和她腹中的孩子报仇,她做到了。如今,斯人已逝,这片土地业已有了新的主人。村子外边的田地里,也都种满了茂盛的庄稼。

他们都是近几年,陆续从玉门关外迁进来的少数部落的遗民,亦或是从南方地区迁来,被水患毁了家园的百姓。

如今他们重新扎根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或许就是将士们用生命守护这里的意义。

离开下陈邑后,她又去了铜罗关六十里外的那片缓坡处。

这里的灌木杂草或许是因为有了那五千多血肉做肥料,长的格外的茂盛。蒋禹清甚至看到有沙鼠在其间出没,它的洞口处,隐隐可见锈迹斑斑的弯刀碎片。

戈壁果然是埋葬一切罪恶的最好的坟地。

最后的最后,她再度来到了玉门关外的墓地。就像从前那样,在每个墓碑前都摆了鲜花和酒,陪着他们坐了很久很久。

这里留下了她两辈子最难以忘怀的情感,那些血与火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离开墓地时,她取出了一个垫了白色绒布的大木盒,用法术从每个坟头取了一小撮泥土放进木盒中,竟也装了满满一盒。

她轻轻的抚了抚盒子,轻声道“战友们,我带你们去看看繁华的京城!”

八月初三,蒋家人起程出发的日子。为免又出现像青州的那一幕,蒋文渊不得已只好带着家人于凌晨离开府衙。

谁知方一打开大门,就被满大街的火把惊住了。百姓们像是早料了这一出,竟是连夜打着火把默默的守候在他的府衙外。

见他出来,纷纷跪地。

蒋文渊吓了一跳忙挨个扶起大家:“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凉,这都是做什么!快回去吧,回去睡觉去。”

百姓们不起来,一个老伯流着泪道:“大人不能再留下来了吗?”

蒋文渊红着眼摇了摇头道:“我已连任两届六年,不能再留了。这于制不合!”

老伯也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又道:“愿大人此去京城,步步高升。若有空闲,就请带着夫人和公子郡主回肃州来看看,肃州百姓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的。”

“好,一定回来。肃州也是我的第二个家!”蒋文渊哽咽道:“快回去吧,夜里凉,可不要着了风寒了。”

老伯哭着道:“大人为了我们肃州百姓殚精竭虑,尽心尽力这么多年。就让我们送送大人吧!”

旁边的百姓也帮腔道:“大人,就让我们送送您吧!这是我们唯一能为您做的!”

“好!”蒋文渊忍着泪,他知道,自己不走,他们是不会起来的。于是果断的下令,上马车出城。

马车动了,百姓们大喊:“山高水长,大人一路保重!”沿途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好容易马车到了城门口,只见城门大开,守城的士兵亦齐齐单膝跪在两边,齐声山呼:“恭送大人,恭送郡主。山遥水长,一路保重。”

蒋文渊泪流满面。出了城门,他带着全家下车,对着肃州府所有送行的将士和百姓,跪下深深的做了一揖。

“保重!”看着车队渐渐远去,直到消失不见,肃州百姓方才依依不舍的抹着眼泪返回城中。

天亮了,马车在一片荒野里停下来短暂休息。蒋文渊情绪很是低落,他是真的舍不得这片土地,舍不得这里的可爱的百姓。与其说他成就了肃州,肃州又何尝不是成就了他。

若是可以,他愿意一辈子留在这里当知府,可是他不得不走。皇帝陛下催他进京,已经催了两次了。

陆氏倒了一杯水递给丈夫,故作轻松的安慰道:“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回来看看就是。说实话,我也很舍不得后院那些地呢。这几年我养的可肥了,种的东西收成一年比一年多。”

蒋文渊握住妻子的手:“好,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回来看看。”

秋高气爽,道路通畅,车队一路顺顺利利的出了肃州府,直奔京城而去。

京城。

皇帝看着秘卫递来的纸条:“渊,夜半离肃,百姓持火把沿街跪送。渊含泪跪谢!”

夏景帝长叹一声,做官做到蒋文渊这样儿,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青州时,三年时间让全县百姓家家吃饱饭,户户有余粮。

在肃州六年,又硬生生把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寒之地,打造成了“塞上江南”,成了大夏又一个粮仓。从此,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大夏何其有幸,能得这样一位良臣。

夏景帝甚至已经开始畅想,蒋文渊做了某部尚书后的美好未来了......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