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255章 重回肃州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第255章 重回肃州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29 来源:书海阁

南匈奴归降大夏。至此,大沙漠以东所有的土地全部归属大夏所有。

为免夜长梦多,景衍在公祭的次日,就调集了三千兵马,去往察布盐湖。

同时飞鸽传书给京城,让工部调派擅长采盐的专业人手过来。

且说太上皇收到儿子的信,是既高兴又生气。

高兴的是他儿子儿媳妇有本事。本来只是下江南私访一趟而已,谁知道这一出去就打下了一个国家。

现在又弄回来一个足够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盐湖回来。

开疆拓土的同时还能大把的捞钱,他真是做梦也能笑醒。

生气的是小两口带着他的宝贝大孙子,把他们老两口撇在京城,自己满世界的浪,真是让人嫉妒的牙痒痒。

可甭管怎样,该干的活还得干。

满朝的文武百官中,最苦逼的莫过于工部尚书。

因为出行在外的陛下和皇后娘娘三天两头的写信回来,要他们派各种专业的人手去这里去那里。

而最高兴的就数户部尚书蒋文渊了。

孔雀国就不必说了。除了被宝贝女儿收进灵境里的,孔雀国库和皇室的所有宝贝外。

光是金银矿和宝石矿就有十几座,而且听说都是刚刚才开采没多久的。

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金银宝石,运回大夏。

现在又多了一座大盐湖,这盐湖就相当于是一座永远也开采不完的巨大金山。

他昨晚上做梦都梦见大夏国库里的银子多的溢出来。

他绝对是大夏开国以来最富裕,腰杆子挺的最直的户部尚书。

于是蒋文渊雄起了,走路的时候,昂首阔步,满面笑容。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是国库又满了。于是乎,在许多他看不见的角落里。

一些官员们纷纷在说着小话:“我刚刚看到蒋大人笑得特别开心,志得意满的。

那谁,你不是要去找他批钱吗?赶紧的,这回去,准能给你批了。”

那小官立刻高兴起来:“真的,您没骗我吧?”

“嘿,我骗你干啥啊。这会估计已经有不少人去找蒋大人了。你再不跑快点又得等下回了。”

那小官一听,把手里的东西往案上一丢,揣上条子拔腿就往户部公署跑。生怕去的晚了又被别人给抢了先。

小官去的时候,户部公署已经围了好几个拿着批条儿的等着了。

蒋文渊拿过第一个看了下:“XX府XX县,修水渠,全长七十六里,预估银钱XXXX两。”

这事儿,上个月地方就已经上了折子了,工部那边审过没什么问题。

上个月因为陛下正在打孔雀国,他怕花费的银子多,就没敢批,这会儿倒是可以放心大胆的批了。

于是在他的条子上准了个准子。那位山羊胡子的官员,拿着条子欢欢喜喜的走了。

第二个,是另一个府的某个县,修县里的官道。上上个月雨大,发了山洪把官道给冲走了好长一段。

县令征了民夫暂时把路垫起来了。

可泥巴路不结实,经常冲走,每年都要修好几回。

他想申请一笔银子,买水泥把官道的事情给彻底给解决了。

高层上回也讨论过,确实可以把路给好好修修。

他宝贝女儿说过,要想富,先修路。路好了,事什么事情都好做。于是大手一挥,准!

第三个,要钱修桥的,准!

第四个:“嗯?给菩萨塑金身?那些泥胎是能保佑当地百姓个个平安康健还是能保佑他们都发财?”

来人蠕动着嘴唇有些心虚道:“不、不能!”

蒋文渊把那破条子往他面前一拍,直接爆粗口:“既然不能,你跟我说个屁!

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都能拿来哄钱,你以为国库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赶紧给老子滚蛋!”

第五个,“某某府辖区内许多退役的老兵。因伤病所限,生活困难,急需帮扶。”

蒋文渊食指在案桌上磕了磕,扬了扬那条子,对那个官员和声悦色道:“这确实是个事儿,且而是个大事儿。

既然要帮扶,就不能只帮扶一地。这事儿本官做不了主。

这样,你回去后,把此事写成折子上奏,朝会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过后,才能做决定。”

那官员大喜,连忙拿着条子回去了。

蒋大人既然如此说了,那此事极有可能会成,他还是赶紧回去写折子要紧,别耽误事儿!

西域发现一个特大盐湖的事情传开。官盐的价格开始大幅下降。

由原来的五文一斤(取唐代数据),下降到三文一斤。

直接受益就是黎民百姓,因此个个喜笑颜开,大赞朝廷办实事儿。

皇帝好,带出来的朝廷才会好。朝廷好,百姓们都日子就好过。

且说采盐的技术人员到了察布盐湖后,也被这里丰富的盐矿资源惊呆了。

这里的盐根不需要像东南沿海一样,为了取盐,需要一点点灌海水晒。

这里直接就能用瓢舀,用锄头挖。只需要再净化提纯过滤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于是,很快,大片大片的盐田就开始在军队的帮助下建了起来。

为了更好的将察布盐湖的盐运往中原,景衍更是动用了军队,采购大量的水泥,修整肃州到察布盐湖的道路。

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后,景衍和蒋禹清也准备起程回京城。

途经肃州府城,蒋禹清自然是要停下来看一看的。

这里是她曾经生活了六年的地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毫不夸张的说,她在这里住的时间,比在青州老家和京城住的时间都要多。

不仅仅因为蒋禹清的长相,还有白小九和白小十这两只兽,太具有辨识度了。

尤是在他们没有做任何伪装的情况下。因此,他们一行人刚到城门口的时候,就被守城的将士们给认了出来。

守城的将士激动的跪地行礼:“参见陛下万岁,娘娘千岁,太子殿下千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将士起来后,欣喜地看着蒋禹清,咧开一口大白牙道:“娘娘,欢迎回家。”

只一句,蒋禹清眼泪就起了雾:“谢谢,难为你们还记得我。”

那将士就笑:“记得,怎么不记得。肃州人记您一辈子。”

进了城,街上有许多人一眼就认出了蒋禹清,纷纷惊喜的大喊:“是郡主,是郡主回来了哎。”

“什么郡主,现在皇后娘娘,是娘娘回家来了。”

“我这不叫习惯了嘛!”

大家纷纷的围上来同他们问好,蒋禹清也乐呵呵的同大家打招呼。

这时,街道两边突然响起了阵阵爆竹声,一阵接一阵,这热闹,堪比过年。

这是迎欢他们的女儿回娘家的爆竹。

在肃州人心里,蒋禹清和蒋家人就是他们的救赎。

“娘娘,国公爷和夫人好吗?世子好吗?”

“好,他们都好。我父亲也想你们,他常说肃州就是他第二个故乡,若是以后致仕了,就回来肃州看看,小住一阵。”

百姓们于是高兴了:“那感情好!”

走到知府衙门的时候,现在的肃州知府和夫人已经候在门口了。

见了礼,将一行人迎进了府内。等景衍同他谈完政事后,蒋禹清请求知府,她想去后院看一看。

知府自然知道皇后娘娘这是怀旧了,笑呵呵的说:“后院的一切都没有动,就是为了有一天娘娘回来时,还能再看上一眼。”

蒋禹清立即笑了:“那感情好。”

一行人在知府夫妇的陪同下,进了后院。

多年过去,当初他们一家在院子里种下的蔷薇花早已经爬满了墙。

可惜现在已经过了花季,只能看到葳蕤的叶子,可见历任知府都将它们照顾的很好。

蒋禹清指着蔷薇对儿子道:“这些都是娘亲小时候,跟你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种下来的。”

她又指着那架小秋千道:“看到那个小秋千了吗?

这是你外祖父亲手为娘亲搭建的。奕奕要上去玩玩吗?”

“嗯。要玩!”娘亲小时候玩过的,他一定要玩玩。

蒋禹清于是把儿子抱上秋千,轻轻的推着他。

景衍看着满园子的花和蔬菜,感慨地对蒋禹清说:“那场大战后,你受伤(反噬)颇重,昏迷了好几个月。我求了父皇出京来看你。

那会四周都是花丛,你小小的一只,就地躺在院子里,一动不动。

安静地就像是遗落人间的小仙子,我每天都跟你说话,给你读书,讲故事。

庆幸,在父皇宣我回京前,你总算醒了。”

蒋禹清就笑:“是啊,现在想起来,好像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后面陪着的知府夫妇,仿佛听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陛下爱重娘娘,他们是青梅竹马。

没曾想,娘娘受伤昏迷期间,太子殿下竟然千里迢迢的,专门从京城来看娘娘。

那会儿,肃州可还在打仗。看来,陛下对娘娘的情谊,远比他们相象的还要来的深。

大家在知府后衙待了二刻钟就走了,婉拒了知府夫妻留饭的好意。

众人去和安医馆的途中,途经菜场门口的肉摊。

白小九突然伸出爪子轻轻的拍了拍那案板,低低的叫了一声。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