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260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后头的几个衙役赶紧上前拦住,这才没闹人命来。

其中的一个衙役从床单上撕了块布下来,让那男人把头上的伤口草草的包了。将这对奸夫淫妇一并锁拿到了衙门。

到了衙门,衙役们就把刚刚在寡妇家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顿时满堂哗然。

高家三人被锁拿到县衙,高家坪的也跟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这回听到高大桩果然当了绿头龟,顿时个个大骂他活该!

为了个千人骑万人压的婊子和野种,居然生生的逼死了自己的媳妇儿和三个亲生的孩子,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高老头和高家的老虔婆也懵了,他们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孙子不是他们家的。

他们白给人家养了这么久的孩子不说,只怕背地里没少被人看笑话儿。为了娶孩子他娘进门,还搭进去一个儿媳妇和三个亲孙女。这都是什么事儿呀?

正在这时候,义氏带着三个女儿登场了。她们的出现给高家坪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活见鬼了。

高家三口更是吓结巴了,一边大喊着有鬼,一边连滚带爬的想要离开此处。却被一拥而上的衙役,死死的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义氏走到高大桩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一家三口,面无表情的说:“你确实该害怕的。如果我们娘四个不是被恩人救起,这回还真就成鬼了。”

高大桩这才明白过来:“你,你们没死?”义氏冷笑一声。撇开了头去,一个字儿都不想和他多说。

几个孩子也都当没看见他。在她们的幼小的心里,除了她们的娘亲,她们的爹和阿公阿奶早就死绝了。

义氏来到老虔婆面前“啪啪”两耳光打在她脸上,恨恨道:“这两耳光是给我和我几个女儿打的!”

老虔婆跪在地上,捂着脸一脸的不敢置信。反应过来后立即开始哭天抢地:“来人啦,儿媳妇打婆婆了啊,太没天理啊,救命啊,老婆子要被打死了呀!”

气得县令拿着惊堂木重重的往案桌上一拍:“肃静!再敢扰乱公堂,仗十下!你以为这是你家么,容得了你一哭二闹三上吊!”

老虔婆立即不敢嚎了。

义氏拿出一封状纸,跪在地上,状告高家人多年来一直虐待她和三个女儿。甚至为了一个寡妇和的奸生子,合谋要将明媚正娶的发妻和三个亲生女儿发卖。 差点逼死她们母女四人。因此,要求大人判她和高大桩和离,三个女儿归她。

高家三口自然是不肯。但人证物证俱全,容不得他们抵赖。况且县令早就得过上头的吩咐,这样三观不正,有违人伦的事情,绝不可姑息,当从重处罚。

于是判了义氏和高大桩合离,三个女孩归义氏。

按律“发卖正妻者,仗一百。”虽未卖成,义氏母女却差点因此而死。

因此,另判了高大桩五十大板。高家两老亦是主犯,但考虑到他们的年纪,于各判了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并赔银三十两给义氏母女,以赔偿义氏这么多年来在高家所受的苦楚,以及三个孩子的抚养费。

判决一出,高家三口顿时嚎啕大哭,嚎叫着“大人饶命”。然而没有人同情他们。

至于那位寡妇......朝庭虽然鼓励寡妇再嫁,但像这位风流寡妇,同时与数名男子通奸,并携子逼婚。

险些逼死人家原配和原配所生的孩子,所作所为着实令人不耻。

按大夏律:诸奸者,仗三十,徒二年。”听到对自己的判决,风流寡妇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至于被高大桩砸伤的那个寡妇的并头,因为牵涉到另一桩盗窃案子。则被县令押进大牢,立案另审了。

判完了,也该行刑了。

高家三口和风流寡妇被衙役的按着,扒了裤子噼里啪啦就是一顿板子,个个叫的跟杀猪似的。

然而没有人同情他们,相比这几个畜生对义氏母女做的,他们受的这点不过是毛毛雨。看得人心里十分痛快。“好日子”还在后头等着他们呢。

等着吧,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蒋禹清也在公堂上看热闹。

等打完板子之后,她晃晃悠悠的走到高大桩的面前,俯身看着他们,一脸疑惑:“为什么非要生儿子不可呢?你们家有皇位要继承?”

闻言,大家一片惊讶之声。不知情的都觉得这女子太过大逆不道,这样的话也敢说。

县令则是抽搐着嘴角一脸无语的看着蒋禹清。暗道娘娘还真的是一如既往的......耿直。

那边蒋禹清又说了:“女儿又怎么了?女儿就不是人了吗?好好的养着,将来三个女儿留一个在家招婿,给你们养老不好吗,不也一样传宗接代?

何苦呢,折腾半天结果一无所有,真为你们感到悲哀。”

随后她站起身对着众人说道:“我是京城和安医院的大夫。受过邱神医的亲自教导。不管你们信不信,今天我把这话摆在这里。

神医曾跟我们说过,生男生女从来都不是女子的事情,而是由男子决定的。俗话说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女子是一块地,男子就是下种子的农夫。你自己种的是豆子,还能指着的地里长出瓜来吗?”

众人闻言,又是一片哗然。神医天下闻名,他们自然是相信的。

一个妇人一拍手掌,大声说:“就是,我娘家侄女原先嫁的那家,也是连生了三个女儿。婆家骂她光插稗子不插秧呀,把她给休了。

她后来改嫁到了后头的婆家,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儿子。如今想来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自家不积福德,还怨女人,老娘呸!”

妇人的话一出,大家顿时议论纷纷,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一切尘埃落定。蒋禹清问义氏,今后有何打算?义氏说:“我有个姑婆,她早年远嫁到了府城,无儿无女。

老姑父前几年去了后,就一个人生活。前两年她回了老家,见我过得不好,问我可愿意跟她去府城生活。

我那会儿对姓高的还怀了指望,就没答应。如今想来,倒底是我太年轻,太想当然了。

姑婆怕是早就看透了高家,这才想带我脱离这苦海的。所以我打算带着孩子去投奔她。我有手有脚,只要不懒,我相信总能养活自己和几个孩子的。”

蒋禹清点了点头:“你自己有打算就好。正好我们也要去府城,你们便同我们一路吧!”

“多谢恩人!”义氏顿了一下又问:“恩人,您可知道那个孩子怎么样了?”

蒋禹清赞赏的看了她一眼说:“放心,他被送回他生父的家里了。听说孩子的祖父母也只有他父亲一个儿子,也只有这一个孙子。对孩子很是喜欢!”

“那便好。不这父母再混账,孩子总归是无辜的。”

由此可见,义氏是个十分善良的女子,孩子的母亲给她们带去不少痛苦,可她却很清楚的将她和孩子分开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蒋禹清才会想要帮助她。

为了带这母女四人一起走,蒋禹清还特地去“雇”了一辆马车,一路将她们送到了府城。义氏按按姑婆当初留下的地址,果然找到了姑婆家,是个不错的小院子。姑婆也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听闻侄孙女的遭遇,老太太抱着娘儿四个狠狠的哭了一顿说:“你这孩子,从前就劝你离了他们家,你偏不听。如今差点叫人害了性命,真是造孽。

如今,哪都不要去 ,就搁我这儿住着。咱们娘儿几个,作个伴!”

安顿好了义氏母女,大家终于松了口气。临走前,义氏带着三个女儿给蒋禹清一行磕了三个响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恩人受我们母女一拜!”

蒋禹清受了她们一拜,否则她怕这个善良的女人一会子都记在心里。

过了代州,就是晋州。这两日接连下小雨,蒋禹清只好待在马车厢里。又因为昨晚上,折腾的有些晚,她这会儿有些昏昏欲睡。

景衍一边看书,一边揽着她,以免她打瞌睡时磕到车厢。

路上,看到一个身形佝偻,穿着件破蓑衣的老者背着篓子,拄着拐杖蹒跚的行走在路边。篓子里装着大半背篓的野菜。

景衍叫停了马车,伸出头问老人:“老人家,您这是上哪去?”

老人似乎没想到还有坐马车的贵人,会跟他说话,停下来愣了好一会,方才抹去脸上的雨水道:“去镇上卖野菜,家里没米了,想换些米!”

景衍抬头看看天侯,雨势渐渐的大了。此去前方的小镇还有十多里,就老人的速度,等他走到小镇上,怕是早就散集了。这么些野菜又卖给谁去?

景衍问老人家里都还有谁?老人伤感的说:“儿子早些年死了,老伴儿也走了,如今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

蒋禹清在马车停的那刻就清醒了,于是拿了一块肉,一小布袋子米,换下了老人全部的野菜。

老人高兴极了,往他的背篓里放东西的时候,蒋禹清趁他不注意,又放进去一小包铜钱,有个五百文的样子。

看着老人高兴的返程,景衍轻轻的叹了口气:“民生多艰。我身为大夏的君王,却不能让我的每一个子民都吃饱饭,心里惭愧啊!”

蒋禹清安慰他:“可是我们已经在努力了不是吗?”

景衍握着她的手,拇指在她手背上无意识的摩挲着:“回去后,我便下旨。

凡我朝天命(五十而知天命)以上,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每月发一斗米(小斗:设定为二十斤),三十文柴薪钱。”

蒋禹清便笑:“那我便替他们谢陛下隆恩了,只是我爹该头疼了。”

景衍在她额上印下一吻,笑着说:确实!不过岳父可能比谁都高兴,他是个好官。”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