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263章 豫州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第263章 豫州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29 来源:书海阁

到了蒋国公府门口,大家都已经在等着了。

一行人扶老携幼,浩浩荡荡的往御街走去。

此时暮色渐浓,一轮白玉盘般的圆月,渐渐升起。街上已是人声鼎沸,游人如织,摩肩擦踵,好不热闹。

御街两边撑起了高高的灯架,放眼望去,一片灯火通通明。四处欢声笑语,一片节日的喜庆。

景衍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蒋禹清,一家三口悠闲快乐的观灯。碰上喜欢的花灯也会上去猜一猜灯谜。

太上皇落后几步,同蒋文渊走在一处,十分得瑟的同他说:“早些年咱们一块来逛花灯的时候,我说要同你家结亲,你还不乐意。

怎么着,乖宝还是落我家了吧?要我说呀,这缘分都是天定的,你阻止不了。”

蒋文渊白了他一眼,并不是很想跟他说话。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太上皇这样的,让人特别想打他。

众人在御街逛了逛,又一路往宝月湖走去。那边的景色要更加漂亮一些,还可以坐船游湖。在湖面上观灯赏月看风景,也别有一番意趣。

路上遇到臣子,对方也只是行了礼便默默离开,并不打扰。

到了宝月湖边,这里也十分的热闹。 沿湖的街道上全是各式各样的花灯。

湖面上飘了许多游船画舫,也都是灯火通明,更有丝竹声隐隐传来。

这些游船画舫有的是私人的,也有些是租来的,还有些是京城里有名的花船。以供有钱的大爷们更好的寻欢作乐。

但凡看到那些披红挂彩,装扮得十分浮夸华丽的的船只,十有**便是花船。

景衍也派人在此处租了一艘画舫,众人在湖边游玩了一会,便登上了画舫,游湖赏月去了。

蒋禹川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才子,除了书读得好,还精通音律。尤其吹了一手好笛子。

尤记得小时候在青州过年,她彩衣娱亲,给长辈们跳舞,还是哥哥们给她伴奏的。

他的笛声活泼欢快,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令人闻之忘忧。她嫂子赵颜感叹:“若非我怀了身孕,定是要给夫君舞剑一曲的。”

美妙的笛声引得不少人向这边张望,甚至还有雅士闻之抚琴和鸣的。

蒋禹清看得是津津有味,不禁感慨,论风雅之事还得是这些古人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面上的游船和画舫越来越多,而且都向着一个方向聚集而去。

却原来宝月楼为了宣传自家,除挂了满湖岸的花灯外,还在临湖的水榭里举办了一场歌舞表演,听说还请了京城最有名的胡姬来跳胡旋舞。

行船的途中,因为各家画坊的掌船人技术都不一样,所以难免会有撞到一起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人都是一笑而过,并不曾放在心上。

但也有格外较真的,比如在他们前方不远处的两艘画舫就是。

刚开始撞船后,只是互相指责。到后来一言不合竟然发展成了全伍行。打斗中还有不少人落水,着实叫人看了直皱眉头。

景衍微蹙了眉,对沧海和无涯说:“去看看。大过节的别扰了大家的心情。”

沧海无涯应了声“喏”,于是运起轻功飞身而起,如两只燕子般轻巧的掠过水面,飞到那两艘画舫上去了。

一番呵斥和打斗后,这两艘船上的人全都老实了。然后各自把正在水里挣扎的人给捞上来。

沧海无涯又飞了回来,说这两家正是前几天在京城打架斗殴的,那个纨绔子弟的家族。

因为各自的孩子挨了板子被罚去挖河道,心情郁闷,所以趁着过节出来游湖,想散散心。

没成想冤家路窄,竟然正好碰上了对头家的画舫,这才打了起来。

景衍斥道,若是再打架就全部去陪那两个纨绔子挖河道去吧!

两艘画舫上的人,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陛下。

而且打架的事情,还让陛下看了个正着,魂儿都快吓掉了。于是匆匆的行了礼,请了罪,赶忙让家丁把船给划走了。

刚打发走两个不省心的,景衍和蒋禹清便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所乘的画舫,船底下有些不对劲。

两人神识一扫,竟发现,船底下有两个黑衣人。正拿着家伙什在凿船底。

于是不动声色的对几个侍卫使了个眼色,伸出食指,指了指船底下。

侍卫们少懂 ,吆,这是又有送菜的来了。

沧海无涯,有为无名立即分作两队,从船的两头悄悄的潜下了水。其他的家人们仍然一无所知。

然而,离的蒋禹清和景衍最近的蒋文渊,还是发现了他隐晦的动作。于是靠过来悄声的问女婿:“怎么了?”

景衍摇了摇头低声说:“岳父不必担心,不过是两只水耗子罢了。”

蒋文渊一听便放了心。女儿女婿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两只普通的水耗子而已,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想来,他们这些年来东征西讨的,灭了那么多个小国。各国难保不会有些未清缴干净的余孽,人家报复刺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因此,只是叮嘱他们务必要注意安全。

四卫下水没一会儿就上来了,冲景衍和蒋禹清抱点了下头:“水耗子已除,爷和夫人且安心游玩。”

景衍点了头“辛苦,赶紧下去把身上的水弄干吧。”一场危险就这么消弥于无形之中。

众人乘兴而来,即兴而归。

回程的路上,随处可见同行而归的马车,街道两边还有许多人在放烟花。

绚烂的烟火,照亮了小孩儿欢快的笑脸。有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中秋过后各自忙碌。

沧海来报,前天晚上的黑衣人有眉目了,并非是众人所想的他国余孽。而是从前贩卖走私军火的狄家人。

他们的头是狄家的义子。说是义子,其实就是从前狄家家主的私生子。因为一直养在外面,并不为外人所知。因此狄家覆灭时,他才能侥幸逃过一劫。

此人脑子不大够用,却是有几分愚孝,总想着刺杀了帝后为父报仇,只可惜所做的一切不过蚍蜉撼树,死不足惜。

此事既已了结,夫妻俩再次打算南巡。

出行前一天,蒋禹清特地去了一趟泰安农庄,问邱神医可愿再跟着一起去。

邱神医自然是愿意的,他说过,小徒弟在哪,他就在哪。况且小徒弟有随身灵境,他也不用吃赶路的苦。

天气好的时候就出外头来逛逛,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呆在灵境里琢磨琢磨药草,这日子再美好不过。

蒋禹清有心带着其他几位老人一起出门,但没一个肯的。

蒋老头舍不他的地和他的牛,说:“我老头子就爱在这里种地,哪也不去。我都这把年纪了,瞎折腾啥。万一死上路上怎么办?不去,不去!”

蒋禹清:“......”老头儿的嘴里三句不离他的地和牛,“死”也变成了他常说的一个字。就挺无语的。

至于她奶奶老胡氏。她跟蒋老头吵了一辈子,也互相扶持了一辈子。蒋老头不去,她也不去。将夫唱妇随贯彻到底。

“乖宝,奶奶老了,走不动了,待在家里挺好的,还有人聊天。你们出门在外,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听到了没有?”

蒋禹清连连点头称是。

她又去问李得顺。老太监乐呵呵的说:“乖宝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同你爷爷奶奶的想法一样,不想走了。搁家种地挺好了,这样的日子我从前还过不上呢。”

至于秦老将军——老将军身体倒是不错,嗓门儿也亮:“快拉倒吧。

我年轻的时候,四处率军征战,哪个犄角旮旯没去过。到老了,好不容易过几天安生日子,你个小娃娃还想折腾我,不去不去!”

夫妻俩南巡最不爽的就是太上皇了。没见过谁家的太上皇,还天天干着皇帝的活儿的。

不过他也知道儿子儿媳这是为了大夏的长治久安,因此即便再不爽,还是得放他们南下。

临行前他抱着孙子,一万个舍不得:“我的宝贝大孙子哎,你可千万别把皇祖父给忘了呀。要经常给皇祖父和皇祖母写信,知道了吗!”

小家伙猛点头,在他脸上亲了一记:“记住啦,我会的。”又是好一番依依不舍之后,一行人才出了皇城继续南下了。

上次南巡他们走的是东线,而且走了一半,就去了吐蕃。

这次他们打算从中部走。他们此次的线路是先到冀州——豫州——徽州再到吴州,之后继续走东南沿海。

中秋节过后,白天的秋老虎依然厉害,晚上却凉快了下来。

一行人顺顺利利的穿过冀州,走到了豫州。

豫州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是大厦有名的粮仓之一。又身处大夏中心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前面几朝,更有将都城定在定在此州的。

此时官道两边的田里种满了大片大片的玉米和黄豆。若是冬春两季,田里种的基本都是麦子。

豫州产麦,百姓们的饮食亦以面食为主,各种面食那是做的相当的精致和地道。 什么烧饼、胡辣汤、锅盔,灌汤包和各色的面条及特色的羊肉汤等等,应有尽有。

勤劳智慧的豫州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这天临近中午的时候他们到了靖环县城。

靖环县是豫州境内的一个小县城,并不如何富裕,不过百姓温饱倒是无虞。

众人挑了一家还算干净顺眼的小饭馆停下准备吃饭。

此时小店里已经坐了不少人,见他们这一行,虽然穿戴打扮都十分低调,但是通身的气势一看就不像普通人。

再看看他们停在门口的马车和精壮马匹,暗道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贵人,竟然这般气派。

这家小店里除了面食,竟然还卖烤羊肉串和烤羊腿之类的。

大家点了自己喜欢吃的主食,蒋禹清又让店家再上一百根羊肉串和两只烤羊腿上来。

在座的都是大胃王,不用担心吃不了。就算吃不了也不要紧,还能打包走,放在灵境里,既不会失温也不会变质,留着以后吃。

小店的老板难得遇到这么阔气的客人,十分高兴,还送了他们两碟子花生米,并一盘小咸菜。

众人吃饱喝足打包了剩下的肉串出得门来,正要上车离开,突然奕奕拉了拉她的衣角:“娘亲。”

蒋禹清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不远的墙角处,蹲坐着的两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