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36章 我养你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第36章 我养你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29 来源:书海阁

次日初一,村里的父老乡亲相互串门拜年。

第一波来的是族里和村里的孩子们。孩子们结群结队的来,拜年说吉利话。除了寻常的花生瓜子和饴糖等,蒋老头和老胡氏还每人给了一个五文钱的利是红包,图个吉利。

之后便是村里的大人们。李得顺不喜这些打量的眼神,回自己的房间去了。小团子怕他孤单,就拉着他去后院的参观菜地。

李得顺这才知晓,他们每日吃的青菜就是出自这里。看着这些绿油油,长势茂盛的蔬菜,李得顺大为惊奇。

不愧是种出红薯这种高产粮的人家,大冬天的连蔬菜都养的这么好。

前些天因为下雪,家里人怕菜被冰粒子冻死,给每一厢地上头都搭了一个草顶子。

谈不上保温,只要淋不着雪,这些菜就能活下来,顶多长的慢点。

因为这段时间家里人多,蒋禹清怕菜不够吃,常常让她爹娘打掩护,给蔬菜们浇灵泉输送异能,这才及时的保障了蔬菜的供应。

下午来拜年的少了。

小团子便跟着哥哥去村里拜年。

兄妹八人,每到一家都会受到大家的热情的招待,尤其是蒋禹清。

她还不知道,自己早就在诸位村民口耳相传中,成了大家心中的福星,招财童子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因而每到一家,长辈们都会把自家舍不得吃的花生糖果点心什么,拼命的往她的小包包里塞。

后来,就连兔毛披风的帽兜里都装满了吃食,着实让周围的小孩子们羡慕坏了。

这些吃食,她只留下了极少的一点。其余的,在路过杨婆婆家时,都拜托哥哥留给了杨家的两个孩子。

初二,外家的女儿回娘家。往年的这天,蒋家都是是空荡的。因为明日李得顺就要启程回京,所以蒋家的儿媳妇们都自觉的把回娘家的时间往后推了推。

蒋老头父子几人则陪着李得顺在村子周围四处转了转,一边絮叨着,哪片田是种稻子的,哪片田又准备今年种红薯。

吃过晚饭后,大家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启程回京。

蒋家也在收拾明天给李得顺的东西。

他们家草根出身。既无金银珠宝,也无古董字画。能回送的只有自家产出的土仪。

糍粑、年糕、米果子,蒸好的米粉肉。老宅院子里去年摘的大柚子来一筐,马蹄来一篓子,就连后院带泥的各色青菜也拨了一筐,塞了满满的一马车, 可谓是十分接地气了。

青州离京城有两千多里地,路上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住上驿馆或客栈的。糍粑之类的东西耐放,休息的时候随便点堆火烤上一烤就能吃,饱腹又方便。

相处了半个月,大家或多或少都处出了些感情。尤其蒋家还是难得一见的厚道良善人家,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大家都有些不舍。尤其是李得顺。

老太监难得的喝多了,拉着蒋老头呜呜咽咽的哭。

“老哥哥啊,我是真羡慕你啊。妻贤子孝,儿孙满堂,坐享天伦之乐。”他哭了一会又道:“我李得顺别看着表面风光,实际苦命啊。

我七岁,我七岁就被我爹给卖了,卖进了宫。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了家,除了银子一无所有。以后等我死了,连个摔盆的人都没有。”

老太监酒后吐真言,哭的是真伤心。

蒋老头儿虽然同情他,可这辈子也没怎么安慰过人。磕磕巴巴的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招。

脑壳一热,嘴就秃噜了:“不怕,我给你摔盆。不,不对,应该是让我儿子给你摔盆。”

这家伙比自己还小两岁,自己给他摔盆别说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听上去就像是在咒他早死。大过年的不吉利,呸,呸,呸!

李得顺听进去了,眼前顿时一亮。迅速的盘算了一下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或许出宫后真可以搬来这西津渡同蒋家作邻居。倘若自己有个什么事儿,以蒋家人的仁厚性子,他们必不会袖手旁观。

嗯,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

正好,蒋禹清小团子吭哧吭哧的抱着一大包什么东西过来了。小太监见此十分有眼色的接过团子抱着的东西,顺带把团子也拎进门来,省得她再爬一次门槛了。

李得顺见小团子来了,也不哭了,怕吓着她。忙拿帕子擦干净了鼻涕眼泪道:“哟,我的小乖宝啊,你这是又给我拿了什么东西过来,这么重。”

团子说“药药!”

打开一看,里头都是他曾经用过的药。其中五瓶舒筋活血片,五十片伤湿止痛膏。这是怕他回去后,旧伤又会复发,连药都给她准备好了。

明明丁点大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可人疼。于是,李得顺又哭了。

他抹着泪同蒋禹清说:“乖宝啊,李爷爷舍不得你阿!你说,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乖的孩子。要不,你跟我去京城吧?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买!”

蒋禹清还没说话呢,蒋老头儿不乐意了:“什么,不去不去。你个糟老头子,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拐走我孙女,不行,免谈,你明天还是快点走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蒋禹清知道这两老头玩笑呢,笑眯眯道:“不去。爷爷,留下。”我不去京城,要不您老留下来吧。

老太监道:“留来下谁养我啊?”

小团子拍拍胸脯,豪气云干道:“我、养!”

李得顺瞬间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

次日,蒋家人起了个大早。

吃过早饭,李得顺的车队正式起程返京。蒋家人一直将他们送出青州北城门外。

临别前,小团子把一个小匣子递给李得顺:“礼物,给,小哥哥。”里头是年前买的一套猴子捞月的套娃,十根去了皮,用白色糯米纸重新包装过的棒棒糖,并一个刷成红色的,机械动力的木制小玩具车。

李得顺接过匣子,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依依不舍道:“东西一定帮你带到,你也别忘了李爷爷。等到今年秋天,你爹爹上京时让他一并带上你,到时候咱们爷孙两再聚聚。”

“好,乖宝、记住了。看,爷爷!”

“真乖……”

送走李得顺后,蒋家人一直崩着的那条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家里住着这么尊大佛,他们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好在,最终没出什么差错。

归整一天后。

初五,蒋家三辆马车同时出发,分别驶向了三个不同的地方。蒋家的儿子们陪媳妇回娘家喽。

蒋文渊夫妻昨天就派人递了信回来,说今日带孩子回门。他们到的时候,陆氏的娘家兄嫂带着两个孩子已在门口等着了。

双方见了礼,进到内堂。蒋文渊又带着妻儿恭敬的给岳父母磕了头。

陆老秀才看着眼前一表人才的女婿,老脸笑成一朵太阳花。

当初便看他不像池中物,没曾想这女婿还真不是一般的争气。原以为他考中探花,便已是极好了,没曾想当上县令不到半年,他竟然封了爵。虽只是县伯,不能世袭,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现在走出去,谁不说他选女婿的眼光好。这事儿陆老秀才能吹一辈子。

男人们在前厅说话,陆氏便同亲娘嫂们在房里说体已话。

陆氏的娘郭氏道:“如今女婿已经封了爵,按制,母族和妻族是可以请封诰命的。女婿有没有同你说过,他要请封谁?”

陆氏道:“三哥说了,先给我婆婆请封。她老人家操劳了大半辈,是时候享享儿孙福。

至于我,三哥说,如今形式大好,只要我们家不出错,封妻荫子是迟早的事,让我不要着急。”

郭氏点头:“是这么个理。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凡事还有个先来后到呢。

那是他的亲娘,女婿又是个孝顺的,肯定先为你婆婆请封。

娘今儿个跟你说这个事,就是怕你一时想偏了,钻了牛角尖,同女婿离了心。”

陆氏不依道:“娘——在您心里,您女儿我那种小心眼子的人吗?”

郭氏不客气的吐槽道:“说的你好像很大肚似的,也不知是谁……”话还没说完就被陆氏捂了嘴。

陆氏生怕旧时的糗事让她娘给秃噜了,颇为着恼道:“娘,求您别说了,在大嫂面前给我留点面子成吗?”

“呵——!”

陈氏看着面前的小姑子,这两年是越发的滋润水灵了。

明明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还保留着从前在家当姑娘的天真。可见这些年,夫家待她是极好的。

这一点,郭氏也发现了。当娘的,不求女儿多富贵,只盼女婿一心待她,多些体贴,没有旁的污糟事就够了。

大人们在屋里说话。

蒋禹清就被哥哥和两位表哥带着,参观他们的学舍。

陆外公家是座两进的大宅子。后院自已家住,前院是学堂。

有四间教室,一间先生的休息室,此外还配备了饭堂、杂物间、茅房等。

中间是个平坦宽阔的蹴鞠场。休息时,学生们可以自由组队在此蹴鞠,增强体魄。甚至每个月还有一场蹴鞠比赛。赢的队伍,可免半个月的学费。

来这里的读书的学生,都是附近村里的,家境都不算富有,半个月的学费也算是很大的诱惑了,因此学生们之间的竟争也十分激烈。

陆老秀才觉得,科考途中,光有学问,没有一个好体魄也是枉然。所以,他很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原来只有三间教室,自打蒋文渊考上探花后,来这里的求学的学子越发的多了起来,后来又新开了一间。

此时学堂放了寒假,故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只有整齐的案桌。蒋禹清甚至还到哥哥的位置上坐了坐。

参观完教室后,几个哥哥又带着小团子来到了村子里一户养兔子人家,给妹妹买一对儿雪白的小兔子,准备带回家养着玩。

几个人高兴的提着兔子笼往回走,迎面正碰上一个女人,边磕瓜子边往这边瞅。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