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41章 西瓜熟了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第41章 西瓜熟了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29 来源:书海阁

端午过后两天,蒋文渊为老胡氏请封的诰命下来了。

老胡氏捧着朝廷下发的四品恭人的诰命服饰,激动得眼泪一颗颗滚落。

苦了一辈子,临老了享上子孙福,做了尊贵的诰命夫人。

大家都催着她到室内换上试试。

老胡氏拗不过,便任由儿媳们推着进去了。

当盛装打扮老太太在几个儿媳簇拥下走进大厅时,大家都看直了眼。

蒋老头儿刚打地里回来,锄头还扛在肩上。见到这一幕,眼珠子险些掉下来。

儿媳们打趣他:“爹,咱娘这身好看吗?”

老头儿憨憨的笑:“好看!衬得我跟要饭的似的。”

若不是一块儿睡了几十年,他险些没认出来,这就是自己的婆娘。

老头儿话直愣,惹得儿孙们一片闷笑。

他也不介意,径直放下锄头,凑到老太太身边,上上下下的打量,瞅了又瞅,看了又看。

老胡氏拿眼斜他:“怎么着,不认识了?”

老头儿瞪了她一眼:“你是我婆娘,我还能不认得。”

他伸手抓了抓脑袋,颇有不好意思道:“就是这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跟富贵人家的太太似的。我同你站一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你爹。”

是女人都喜欢被人夸年轻,老头儿的情话虽土味了些,老胡氏听在耳里却十分受用。

她立即得意了:“那可不。

想当年,老婆子我也是十里八乡的一枝花,结果嫁了你这么个憨货,几十的磨下来,如今都老得没法看了。”

“不老!现在也是一朵花!”

“啥花儿?”

“就、就,那……什么……”蒋老头儿词穷,只好用眼神向儿子们求救。奈何他的不孝子孙们都等看好戏,一个个装作不知。

蒋禹清只好出手救场,偷偷的指了指大门口。

蒋老头心灵福至,脱口而出:“喇叭花儿”。

他话音刚落,老胡氏的脸立即拉下来,面无表情的盯着他。

那眼神儿,仿佛要撕了他似的,看得蒋老头儿狠狠的打了个寒颤。

儿子儿媳们则捂着嘴,个个憋笑憋的厉害,身子都在抖。

蒋禹清双手捂脸,一脸挫败。

我能不能收回刚刚夸他有水平的话。我的亲爷爷哎,我指的明明是大门台阶两边,开的风华正茂的芍药。

你居然能舍近求远,看到十丈外围墙上开败的喇叭花。

我是该夸您眼神太好使,还是该说您个妥妥的钢铁直。就这,换个人您妥妥得挨顿揍!

境主大人表示,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老胡氏最终没舍得揍他。大度的原谅了蒋老头。

夫妻一辈子,他那张嘴就没说出过好听话。

再想想,儿子明明是夫妻俩一块儿养的,却只有她得了诰命,他仍旧是白身。

这么一想,老胡氏心里诡异的平衡了。

自打老胡氏得了诰封,村里的老太太们看她的眼神更加羡慕了。

别看老太太面上云淡风轻,心里颇还是颇为受用的。

时不时的就会牵着孙女儿出去溜哒两圈,在收获了一萝筐的赞美话后,再心满意足的回家。

蒋禹清起初还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次数多了,就明白了。

哦,她奶奶这是变得法儿的想让人夸呢,看给她得瑟的。

老太太一辈子不容易,到如今也就剩这点儿爱好了,就由着她开心罢。

日子在欢(鸡)声(飞)笑(狗)语(跳)中一天天过去,很快来到五月中。

田里,打过蔓的西瓜已经开出了朵朵小黄花,甚至有许多已经挂上了指头肚大的绿色小果,胖乎乎的十分可爱。

等再过几天花开齐了,就可以进行梳果了,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颗西瓜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保证品质。

怕让人或是牲畜霍霍了,蒋禹清还特别嘱咐他爷爷每天派人过来瓜田守着,顺便拨拨草什么的。

至于红薯育苗田那边,扦苗已经在四月底的时候,就下发到了百姓手中。

如今已全部成活,并且长势良好。

种植户们把这仅有的一亩红薯田当成了眼睛珠子,甚至自发组成了巡逻队,每天三班倒,一天十二个时辰看护着。

就怕错个眼就人给偷了或是叫不长眼的畜生给霍霍了。

至于那二十位羽林卫,结束使命后原本是要回京复命的。

蒋文渊上了折子到京中,硬把他们给留下,调到大庄子那边去守稻子了。

如今,大庄子种的水稻长势极好。

长工们说,他们从未见过长势如此好的稻子,苗子又粗又壮,爆芽又多,看着就让人稀罕。

蒋禹清也去过两次,嘱咐他爹务必密切关注着,若有生虫的迹象,马上告诉她,她可想办法防治。

日子按部就班的过着。

邱神医三五不时的就会带着蒋禹清上山采药。老头儿说,放着满山的好草药不采,那是暴殄天物。

渐渐地,西津渡的村民们也知道了。

蒋禹清竟然拜了一位老神医当师傅学医,而且这位老神医就住在蒋家。于是乎,本着求近不求远的道理,家里三五不时就有人找上门求医。

来的人多了,难免不方便。

蒋老头大手一挥,干脆把一进院,靠近大门的两间厢房打通,做了个小诊室和药房。

邱神医给村民们看病的时候,就让团子在旁边看着。

甚至让她亲自上手把脉,分晰脉象病因,再开出合适的方子。

邱神医再根据徒弟的方子, 一一指出她辨证中的不对,君臣佐药的不足。

她本就是有前世的基础,再有邱神医这般手把手的教,两相一融会贯通,当真是进步神速。

喜得邱神医时常在背后跟她爹娘夸她是个奇材。真恨不能当场给祖师爷磕几个响头才好。

总之,扁鹊谷不仅后继有人,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邱神医是那种得了宝贝自己藏起来的人吗?

当然不!

他还写信给他的徒子徒孙,甚至整个扁鹊谷的门人们得瑟。

到处说他新收的宝贝小徒弟有多聪明,多可爱,于医之一道上有多么奇才。

当然这事儿蒋禹清是半点不知情的。

以致于很久之后,蒋禹清在外行走时,莫名其妙的受了到来自多方医者的挑战,虽从未有败绩,但也足教她头秃。

再后来她知道这些麻烦,都是她那个得瑟的师傅给她招来的时候,气得她恨不能立即跑回家把老头儿绑起来打一顿。

六月中的时候,蒋禹清巡田回来说,西瓜还有两三天就可以陆续收获了。蒋家的大人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

六月十八这天,蒋家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包括邱神医和几位农官。

再加上丫鬟婆子小厮在内几十号人,拿了萝筐、稻草和请人专门用稻草编成了网套赶着几辆马车和骡车,浩浩荡荡的开去了瓜田。

二十多亩瓜田,打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滚满了圆溜溜的大西瓜,十分震撼,丰收的喜悦萦绕在每个蒋家人的心头。

蒋禹清率先下田,曲指在西瓜间敲了敲,最后选了个完全成熟的,示意他爹摘下来。

蒋文渊掂了掂手里的西瓜,好家伙少说得十七八斤重,真是个大家伙。抱到田埂上,拿刀切开,绿皮红瓤,一股清甜的味道直窜鼻尖,引得人直流口水。

蒋文渊麻溜的将西瓜分成数块,一人分了一块。吃进嘴里,瞬间便满足了。当真是又沙又甜,汗水丰沛。刚刚升起的暑意,也瞬间消弥无形。

这么多人,一个瓜远不够分的,蒋禹清又挑了几个,让每个人都吃了个尽兴。

蒋家种出了番邦才有的贡品西瓜,这是大事。尤其是家里还有司农官住着的情况下,自然是不能瞒着的上面的。

因此,这第一批瓜得送去京城进贡给皇帝陛下。

因为路程遥远,进贡的西瓜还不能选全熟的,必须是**分熟的。这样的西瓜虽然没有全熟的甜,但是耐放。

因为是第一次种西瓜,怎么分辨西瓜是否成熟,熟几分,除了蒋禹清就只有蒋文渊有经验。

蒋禹清是因为种的多,后者纯粹是因为吃的多,每次吃之前都会习惯性的敲敲瓜,吃出来的经验。

因此这选瓜和带徒弟的重任就落在父女两个身上。

两人每人带三个徒弟,手把手的教怎么选瓜,其余的帮着搬运,挨个儿用密实的网套套好,装筐的时候,再用稻草一层层隔开。

筐子搬上马车后,再塞上稻草,务必做好防护,以免在运输途中损坏。

这批总共选了三车瓜,装好车后,立即快马加鞭送进京。

其中,两车进献给皇帝。

另一车给李得顺一筐,景衍一筐,这是团子点名要送的。

再给镇国公府一筐,秦珏一筐,这两家则是蒋文渊交好的。

路过府城的时候,再给零州知府李政和零州通判罗仁各一筐。

这两位都是蒋文渊的顶头上司,往京城送东西是怎么着也不可能绕过他们去的。

说是三车,其实加起来也就几十个。

实在是西瓜太大了,一个半人高的大萝筐,一筐也只能装五个,一车只能装六筐。

送走这批瓜后,蒋家又摘了一批全熟的,分送给亲朋好友。

比如陆氏的娘家和林氏的娘家各两筐,蒋文喜的师傅那和朱氏的娘家大伯那里各给了一筐。

昔日同蒋文渊交好的同窗、县学师长及交好的府邸等,都有送。

另外,蒋家族学的先生那里也送去了一筐,全村不分同姓外姓,家家都送了一个,可谓是极其大方了。

送的时候还告诉他们,要是愿意的话,可自行留种。

如此一来,西津渡的村民们更是大赞蒋家仁义,蒋文渊的声誉因此更上一层楼。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