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 第98章 给人,必须给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第98章 给人,必须给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29 来源:书海阁

接下来,蒋禹清一一指出大家的不足,一点点纠正。

从怎么搬运伤员,怎样紧急止血,怎样给伤员分级绑色,军医和医徒们怎么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以及怎样分病区管理等,手把手的教。

这一教就教了三天。

硬是把个乱糟糟的伤兵营给整得井井有条,训练有素。

在此期间,将军们也安排将士们在正常训练之余,分批次接受一些粗浅人战场紧急救护培训。

正如小县主所说,他们多学一分本事,将来在战场上活来的机会便会大上一分。

能活着,谁又想死呢!

蒋禹清第一次培训取得初步的成果,因着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她不得不离开了。

临走前,她告诉军医们,年后她会在肃州府开一家医馆。将军们已经同意,让他们明年分批次去她那里学习天医术。

军医们顿时高兴坏了。

蒋禹清离开大营时,不仅是几位将军,但凡有空的将士们都来大门口送她。

蒋禹清背着她的小药箱骑在白小十背上,朝他们大力挥手:“大家伙快回去吧,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之后调转鹿头,同秦夷简派来护送他的几位将士一起走了。她不走,他们便一直站在营门口不回去。

这几日天气晴好,又没有马车这个累赘,一行快马加鞭不过两天时间就回了府衙。

夫妻俩搂着女儿好一阵亲香,又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见女儿好端端健健康康的,方才放下心来。

护送蒋禹清的几位将士,第二天天一亮就归营了。

蒋禹清接着又跑了趟长隆皮货行和鼎泰丰成衣行,催促他们务必快些。回家后又同她爹要了几个人,派去草原那边去买些羊回来。快过年了,她想给大营的年夜饭多加个菜。

蒋文渊只问了一声,就爽快的给了人,不仅如此还自掏腰包,多给了她一些银子,算是他的一个心意。蒋禹清欣然接受!

京城。

且说皇帝收到蒋文渊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折,着实惊了一惊。好家伙,这是折子吗?说是本书都有人信,这也太厚了。

腹诽归腹诽。

皇帝还是打开认真看了起来。他是越看越心惊,脸色也一会一变,最后简直拍案叫绝。

合上折子后,他长长了吐出了口气,语调轻快道:“去,宣户部尚书张修、工部尚书文无忌、司农寺卿金耀林进宫。”

小太监领命,速速走了。

没过多久,几位进宫的大人就在半道碰上了。

金耀林朝张、文二人拱了拱手道:“二位大人,可知陛下找我等进宫所谓何事?”

张修道:“听说是肃州那边又来信了。”

众人顿时了然。

上回肃州增平县的事情一出,皇帝雷霆大怒,把前任肃州知府又提溜出来,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监察不力,下属犯下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云云。

这位仁兄本来就因政绩考评为“下下”而被贬成了某个同样偏僻地方的同知。

这下好了,连同知都做不成了,直接被贬成了七品县令。听说,是抹着泪儿走的。

这会儿都快傍晚了,陛下还请他们一道进宫,想来并非什么小事儿。

几人进了御书房,行了礼,皇帝把那本书一样的厚的折子放在几人前面:“看看,再说说你们的想法!”

几人凑一块,才看了一半儿,御书房内就掌了灯。直到脚都快站麻了,方才看完。之后对视一眼,均是面露佩服之色。

折子上写了他到肃州后,暗访巡察下属各个县后,一路所见的风土气候人情。

哪个县是什么地形地貌,土地土质如何,水源是否充沛,出产什么东西,又有何不足。

并跟据该县的风土气侯土质特点做出了今后三年的详尽规划打算,称之为“三年计划”。

其中就提到了,明年将会在肃州各县试种两种耐旱耐贫的新粮种,并且兴修全州的水利。

修水利需要大量的银钱,这方面蒋文渊也考虑到了,介时将以新粮种及其深加工技术为担保,向全国招商引资。

这个“招商引资”他们隐约知道,就像曾经青州侯在青州的水果滞销时,以水果深加工技术吸引其他大商贾入股,创办食品工坊那样。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不得不说,这确是个好办法。

最后归纳总结“肃州百姓苦久矣,臣,磕请陛下派遣数位精通水利和木工的人才来肃州,以助肃州百姓一臂之力。”

全篇将近二万来字,没有一句废话。

“几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

张修立即道:“给人,必须给!”只要不是朝他要钱,一切都好说,况且这位的计划不得不说,大有可为。这家伙,是个真有大才干的。

文无忌附议,水利方面本就是他工部事情。

至于金耀林,更是举双手赞成。新粮种这种事情,怎么能少得了司农寺呢?

次日,皇帝又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情,获得满朝文武一致通过。于是皇帝下令工部和司农寺两部,各酌选人才二十名,年后立即起程赶赴肃州报道。

肃州。

买羊的事情安排妥当后,蒋禹清立即从灵境里弄了一堆的药材出来。装作是在外面买的样子,用马车拉回了大院。

大营的将士们手脚冻伤的厉害,冻疮膏必须安排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蒋禹清手把手的教姑娘们把药材切片、碾碎,再熬煮做成了一罐罐冻疮膏。

正好,派去买羊的人,也赶着二百多头羊回来了。

蒋禹清把这些冻疮膏同新做出来的两万双靴子一起,赶在过年前让她爹派人一起送去了玉门关大营。

且说秦老将军收到下属禀告,说灵惠县主又派人送来二百多头羊和一批治疗冻疮的药物及物资后,顿时眼眶微红。感慨这个小姑娘是真有心呐!

负责送东西去的是蒋文渊的一个幕僚,道:“我家县主说了,她在大营之时,劳诸位将军和将士们对她照顾有加。

她无以为报,只能买几头羊,希望能给将士们的年夜饭加个菜。并让在下提前代为拜个早年,祝贺大家新年安康!”

秦夷简道:“也代我向你家县主和侯爷问个好,谢谢他们!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秦夷简的地方,老夫万死不辞!”

那幕僚一拱手道:“好,在下定当带到!天寒地冻,老将军和诸位将士们请回吧!”说罢,转过身,打马走了!

再不走,他怕自己忍不住流泪。

风雪中,肃州迎来了又一个除夕。

在这个新年来临之际,几个粮店米铺的掌柜们,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店里的白面竟然卖脱俏了。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

而且,来买的绝大多数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虽然都是二三斤,三五斤的量,不多,却也足够做一顿白面馒头或是一顿儿素馅饺子。

看样子,年景在变好了,明年或许可以多进些货!

同样的,其他的商家,也都觉得今年年前的生意好做不少,这可真是个好现象呢!

新年里,蒋禹清也只有年三十到初二,在家待了三天。初三就带着闫嬷嬷和二玉跑到了大院子那边。

她的那些毛线都染好色了,是时候把毛衣之类的弄出来了。

蒋禹清上辈的女红手艺,很一般,严格来说,只会最基础的针法。甚至从未织成过一件毛衣,只织过两双手套。

就这,还是福利院安排的外活。

她拿着特意请人削制的毛衣针,开始教姑娘们如何起针,如何加减针,及一些最基本的几种针法之后,就任由她们自由发挥了。

在女红方面,古代女子们的天赋简直就是天花板级别的。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她们不仅学会怎么样织毛衣,甚至还发明好几种针法,织出来的花纹格外的漂亮。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什么毛衣、围巾、手套、袜子、帽子之类的都就出来了。

其中有一个名叫“罗织”的姑娘,真不愧她的名字,织的东西又快又好又漂亮。

她说,她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这可比认字和辨别药材强多了。

蒋禹清心中一动,觉得将来她可以开一间毛线铺子,把这姑娘放过去当师傅教人们学织毛衣绝对行。

其她人若是有别的天赋也行,并不一定非要限制她们学医。本来,她的初衷,也只是想让她们都有个安身之处。

她当时就同罗织说了自己的想法,罗织十分高兴的表示,如果她真开了毛线铺子,她愿意去当教授织衣的师傅。姑娘们都很羡慕罗织的本事。

蒋禹清道:“也别羡慕她,以后你们若是也有别的兴趣或是特长,也可以跟我说。我尽量把你们都安排到合适你们的岗位上去。”姑娘们欢喜的应下了。

上回弄来的毛线并不多,现在开店的话,肯定不够。但是给自家的亲朋好友们做身衣服的毛线还是够的。

于是蒋禹清就托姑娘们,给自家的父母和远在京城的师父师兄及帝后太子和青州老家的亲人等,各做了一身毛衣毛裤,外加围巾手套袜子等配了个全套。

蒋文渊的最先织好,上身后直呼又轻又暖,可真真是个好东西。

听说,这些都是那绵羊毛织成的,蒋文渊对来年草原那边养绵羊的事情又重视了几分。

这样新奇又好用的东西,不但她身边的闫嬷嬷和二玉喜欢,就连她娘身边的四个丫鬟包括她娘陆氏在内都起了浓厚的兴趣。

蒋禹清只好新自去找了罗织过府,教她们织毛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织好的东西越来越多。蒋禹清把东西一套套装好,贴上名字,分别送往了京城和青州老家。

她想等东西到的时候,京城那边冷还能穿个一个来月,老家那边暖和,怕是只能试一试,就只能收到箱底等到今天冬天再穿了。

喜欢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