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敛财人生[综]. > 第1023章 悠悠岁月(40)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第1023章 悠悠岁月(40)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39 来源:书海阁

悠悠岁月(40)

在丧事上尽其所能, 其实那去了的人真知道吗?也不过是叫活着的人心里好过一些而已。

就那寿材来说, 有多大的区别呢?

最终还不是一样, 尘归尘土归土了。

金家老祖还是一卷席子葬了的呢,又咋的了?

所以,金老大说要准备棺材,人人心里都不怎么舒服, 但谁又不能开口阻拦。尤其是在人家还没说拿啥做棺材的时候。

但要是这么来, 就得提前说明了, “老大准备棺材,这丧事算你们兄弟两人的。但这礼房的事,可就跟老大你没啥关系了。”

没错!这里面存在一个收礼的事。

金老二出其他的钱, 除了棺材以外, 大大小小的直到最后的宴席,都是老二的。那这就是实实在在老二在过事, 礼金自然得是老二的。

这是规矩,谁家遇上这样的情况都是这么办事的。

金满城两口子没有异议,这事就这么办了。

何小婉找林雨桐商量:“咱们给上多少礼金?”

老二过事, 其他人兄弟得给上礼金的。

这个就没数了。

兄弟们差不多都是提前商量,上一样的礼金。

何小婉问完林雨桐, 又看向马小婷,“多少合适?”

马小婷朝后退了两步:“我们又没钱, 多的也没有, 就二十块钱了。”

二十块钱, 不多不少, 中规中矩。

也算是马小婷在这事上没胡说。

何小婉就不好说啥了。去礼簿的时候,妯娌三个一人都上了二十块钱,但私底下,何小婉找了英子,塞了三十过去,“多的也没有,二姐拿着紧着办事吧。”

林雨桐跟英子的关系又不一样,塞了两百过去。

英子也没客气,礼这东西,是不能往出推的。是人家的心意,将来人家有事,你把这礼给人家还上就行。

这一套就暗礼。

也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一套流程。

面子上为了兄弟们看着和睦,就顾着点那个经济能力差点的。但私底下,不过名录的这种钱,人家给多少,都是私底下的事。

这事说是暗的,其实也是半透明的。人家出了力了,事主就不能不叫人知道。不过是低调的隐晦的跟人家说说,然后就成了大家在私底下小声说的秘密。

都说何小婉不容易,男人不在,又挺着肚子,在老人的事上算是替老三尽孝了。

至于说林雨桐和四爷掏的多,这个在大家看来,反倒是成了应该的了。

跟老二家关系最亲近嘛,又都是挣工资的。应该给的多。

至于老五家,众人心里就呵呵了。

马小婷抠唆,别人家有红事白事,他们是很少给人家礼金的。有时候是再地里干了自家的活,完了去有事的人家蹭饭吃。反正一到事上就乱,蹭吃蹭喝不出力,然后还不上礼。该吃宴席的时候从来不落人后。

就是这么一副德行的人,你说人家能说老五两口子啥?

这边事说的挺顺利,也就这么办了。结果老大找了木匠做寿材,用的却是阴干的榆木。

这玩意别地地方有没有用这做寿材的,林雨桐不知道。但就她所知,真是没怎么听说过。榆木和槐木,都有些忌讳,说是榆木尤其是干榆木,爱生一种啄木虫的东堤,而槐木半边为鬼,人到了那头,是下了地狱,不是去了天上成仙得道了。

所以,哪怕这两种木料都好,也都常见,但人们宁肯用不怎么结实的桐木,也不选它们。

木匠一看,都不敢嚷出来叫人知道,那真是要闹笑话的。只悄悄的叫了四爷出去,把事说了。

如今老人等着装殓呢,还能在这当口把事闹出来?

最后还是四爷把木匠叫到自家,用以前做家具剩下的松木,做了一副棺材。

四爷没嚷开,就是不想叫人知道家里的丑事,好歹把老人好好的送走。

结果四爷不说,金老大自己倒是把事给嚷开了:“……榆木的咋了?那谁谁谁用的是榆木的,你看人家后辈子孙,一个比一个发达……哪里有什么忌讳……要这么说,也早该给老祖迁坟了……”一个破草席子就好了?

人家才知道金老大这么能耐,打算给他爸用榆木的。

金大婶就是那暴脾气,一下子给炸了,“那等将来,你干脆把我往河滩上一扔,别管算了……丧了良心的东西啊……你爸这辈子最对得住的就是你了……”

这个劝那个劝的,老大家两口子也不敢说话。

等孝服做好了,都穿戴上了,然后多出一套来放在炕角。那本该是老三的。

四爷起身,叫了老二到外面,“……我去一趟派出所,临出丧的时候,叫他们把老三带来,送一送……”

老二抿着嘴,点了点头,“要是实在难办,别强求……”

这事说不上难办。

四爷脱了一身的孝服,交代了林雨桐一声,就出去了。

派出所都是老关系,这事也都听说了。

那所长就说:“……谁能想到出了这事……我跟你说……这有些事它还真有些邪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四爷看他:“出事了?”

所长低声道:“金怪在我们这儿好好的,一直都没出岔子。结果就是前天晚上,大半夜大概三点多钟吧,金怪在梦里大哭大叫,哭到啥程度呢?反正是我在办公室睡着呢都给惊动起来了。一所值班的过去看啊,人躺在那浑身汗湿的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那哭声真跟鬼哭狼嚎似的,把人好不容易晃悠醒了,结果起来就跟困兽似的,暴躁的很,肉拳头打在墙上,两手都是血。我还当是得了啥了不得的病了,结果天亮瞧着还好……问他咋了,只说是做的梦不怎么好,心慌的很……控制不住脾气……还叫我把他关在里面,别放他出来……他那样我也拿不准是咋了,就打发人去,说实在不行叫你二哥来一趟,这可好,派人过去回来说,大叔就是那天晚上去的,就是那个点,三点多的时候……”

你说这叫人心里能不发毛吗?

要说是巧合,这也太巧合了。

所以说,心存敬畏总是没错的。这事上解释不通的事太多了。

“……能不能叫明儿出来一趟,当儿子的送不了爹妈一程,这辈子心里只怕都过不去这个坎子……”四爷递了烟过去,低声道。

“前后一个小时,你看成吗?”所长接了烟,“上午十一点半起丧,我把人给带过去,把老叔送到陵地里,看着入土了,不回金家,我们的人再把人带回来……”

四爷点头,这已经算是通融了。是冒着风险的。

要不然一级一级的往上报,再给批,等批下来了,只怕也都耽搁了。

就这么说定了。

四爷指了指外面:“我去见见他……这事得我来说……”

老三一见进来的四爷,蹭一下就站起来了,“你……怎么来了?家里是不是出事了?”说着,就盯着四爷脚上的鞋,脸上的血色一下子就退了。

四爷出来没穿孝服,但鞋却没换。鞋上除了脚跟那地方露出黑鞋面以外,其他地方都缝了一层白布上去。

家里的父母二老,如果一老过世,白布就不能把鞋面全裹住。等到另一老过世了,这鞋才会全裹了。

关系越是亲近,这露出的鞋面越少。亲儿子媳妇闺女,只留脚后跟一点的地方。侄儿外甥这些,就都是裹住一半就行了。

只这一双鞋,老三啥都看明白了,“是爸还是妈?”

“爸!”四爷说了,就过去攥住老三的胳膊,“明儿出去……好好的把爸送走……别闹事……”

老三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对着家的方向,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哭的呜呜的。

第二天起丧的时候,两个穿着便服的,带着老三回来了。

并没有给戴手铐,算是给足了面子。

但这几天几夜的折磨,叫老三看起来狼狈急了。面颊枯黄,额头铁青,胡子拉碴,脚步踉跄,看着灵堂前面摆放的照片,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爸!”就趴在灵堂前,一个头急着一个头的磕,鲜血顺着额头往下流。嘴里一句一句说着对不起,一声一声喊着儿子不孝。

看的人不由的心酸,眼泪顺着脸颊流。

金西梅在她家静静的听着,然后静静的流泪。金家没有报丧来,但有粮和有油两口子还都去了。外甥也是孝子,正儿八经的给披麻戴孝去了。

金家没拦着,但也没搭理。

郑家有些尴尬。

尤其是金老三回来送葬的时候,更尴尬了。

金大婶扑过去抱着老三:“老头子啊……老三回来送你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吧……”

何小婉大着肚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不知道是哭金老头,还是哭她的自己的委屈。

有那主事的,就赶紧拿了丧服,帮着给老三换上。

忙忙张张的,这就出丧了。

看着老人入土为安,老三也被带走了。临走前摸了摸何小婉的肚子。啥话也没说。

就好像是一瞬间的时间一样,老三给人的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眼睛熬的通红,眼珠子却黑亮的很,闪着饿狼一样的光。

郑有粮只看了一眼,就缩了脖子。

瞧着怎么有些渗人呢。

老二皱眉喊了一声:“老三!”

老三一扭脸,对上他二哥的眼睛,身上的戾气慢慢的消散了,然后吵着何小婉和他手里的清辉看了一眼。

金老二微微点头,老三才看四爷,扯着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这才转身离开了。

清辉闪着眼睛看着远走的背影,问他妈妈:“那是我爸爸吗?”

大半年的时间,叫孩子已经不太确定了。

何小婉点头,说是。

清辉却扭脸看向一圈男男女女的人,耳中杂乱的很。

这个说:“以前混蛋,现在后悔也晚了。”

那个说:“谁说不是呢?看留下这娘儿们多可怜。”

孩子不明白这些人说的是什么,但也大概明白,他们说的都不是好话。

何小婉捂住孩子的耳朵,不再叫他听了。

林雨桐轻轻叹了一声,这看似已经化解的危机,其实留下的后遗症是无穷的。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丧事办的很体面。因为是老二过事,一个村子不敢说都来了吧,但至少惊动了八成的人。可见其乡性如何。再加上四爷和林雨桐的关系,周围这些单位都有表示,只不过两口子不是事主,上的礼金当然是不多,但也不算是少的。加起来可算是不比不小的钱。

丧事办完了,李仙儿守在礼簿门口不动,支棱着耳朵听着呢。听到底花了多少,收了多少。

一共是花了不到五百块钱,但是收礼就收了一千二百多,这还不算是有那暗地里给上的礼呢。比如林玉珑上了五十,林玉健就上了五十,但私底下,林玉健又塞了英子一百。

反正是李仙儿粗略的算了一下,老二家这回净赚了差不多一千左右。

在八十年代中期,这一千块钱是实实在在的大钱。

顶的上工薪阶层两口子一年的年薪了。

就是这么个一个概念。

这也是老二的乡性好,再加上英子的娘家得力,几方面加在一起之下,才有这么多的。

李仙儿能后悔死。你说哪怕是从老四张嘴借上两百块钱呢,这就算是俩兄弟一起办事的。那这会子是不是就能均分那一千块钱了呢。

肯定是啊!

一想起这一千块钱从手指缝了溜走,李仙儿疼的慌。

丧事完了,不等于事情就完了。

有金老头在,金大婶这边就不用管,反正老两口子过日子嘛。

如今只剩下一个了,这个老娘的赡养问题,就该提上日程了。

孟家的舅舅都没走,就说为了说自家姐姐这养老问题的。

金老大说,“该我养,妈以后跟着我……”

这态度是没问题的。

但金大婶不同意:“不用你养,你连你自己都养不了,还能指着你啥?”老大为了啥,她心里明镜似的。她自己还有一亩二分地呢。谁养她,这地就归谁种。在家上她还不是不能动弹,在家里养猪养鸡看孩子做饭打扫卫生,啥事都能干。他这不是想养妈,是想找个老妈子。

金老二要说话,金大婶直接给挡了:“我哪个儿子也不跟,就自己过。只那一亩地我种的过来,打的粮食也够我吃了。以后你们兄弟四个,每月一人给我一块钱,够我买油盐酱醋就行了。老三那份……等他回来再给……”不能给老三添负担。说着把清平往前推了推,推到英子跟前,“孩子以后你们两口子管……如今也上学了,好管的很……”然后吸吸鼻子,把坐在炕上玩着的清辉抱起来,“小婉都八个月了,快生了。肯定顾不过来,清辉我留下,啥也不用你给,孩子跟着我过活……你顾着肚子里那个小的,再有你妈给你帮衬,这日子也能过……”

李仙儿把清丰往前推了推,“妈,叫哥俩做个伴!”

以后去黄河滩下,总不能带着孩子吧。真顾不上。

“不带!”金大婶将脸扭向一边,“你们自己带去。我顾不过来。”

这话也是实话,清辉那是不管不成,没老三在,老三媳妇又得下地,又得看顾孩子,大的不算大,小的生下来那是真小,要不是亲家母肯帮衬,她就得过去跟老三媳妇过。总得把孩子看顾大吧。一个都管不过来,还要再塞一个?

不是当老人的心狠,实在是没办法了。

按说日子想舒坦,跟着老二老四过,都是舒坦日子。可不能啊,清辉跟着奶奶过日子,那是理直气壮,可跟着奶奶,奶奶又靠着叔伯,他其实还是靠着叔伯过日子的。老二老四不会说话,英子和桐也都厚道。可这对孩子将来并不好,平白受了人家的恩惠,等长大了他对叔伯有半点做的不到的地方,那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死。

这么想着,她摸了摸孙子的脑袋,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过,带着孙子。给老三把孩子给看顾大了。

李仙儿不高兴,先抱着清丰脚下生风,气冲冲的出去了。

马小婷看了清辉一眼,也一样不高兴。住在一个院子里,她不是很喜欢孩子闹腾,也拉着脸出去了。

金大婶跟看不见似的,催老大和老五:“老大,天晚了,你媳妇带着孩子乌漆嘛黑的咋走,你也走吧。”又说老五,“你媳妇烧炕去了,她那眼睛,不怕摔一跤……”

老五先老大一声,赶紧跑出去了,嘴里还喊着:“婷儿……放着,我来,你去炕上暖和着去……”

何小婉默默的摸了摸婆婆的炕,早凉了。她微微叹了一声,起身出去了,给婆婆烧炕去。

屋里就剩下老二两口子跟四爷和桐。

金老二才把礼金收回来的一千块钱塞给老娘:“妈,拿着吧。留着傍身。”

一千块钱,婆孙俩花用,很是能撑几年。

林雨桐也拿了一千递过去:“别舍不得吃用,我们不在跟前,您留着备用。”

金大婶从老二的钱里抽了五百,没要林雨桐给的钱,“你们在省城,花销大。在家里的日子好过,到地里捡一把柴火就能把饭做熟,随便找到野菜就能对付一顿。就是过不下去了,邻里给一把米也饿不死人。你们在省城不一样,抬脚动步都是钱。清宁要上学,清远要吃奶粉……要孝顺不急在一时,你们好好的就行了……我在住着,还能饿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坚决不肯要。

“有这五百就够我们婆孙生活五六年的了。”金大婶起身把钱收起来锁了。

转眼过年了,春节到了。

春节家家户户都该贴对联的。但对于金家来说,已经连着好些年没贴了。

家里的丧事一个接着一个,先是老太太,再是老爷子,一个不到三年,另一个就又接上了。

不到三年,不脱了孝,家里是不能贴红对子的。

贴黄对子行,但都觉得没有了那份喜庆劲,干脆就不贴了。

别人家都有心情过年,金家这祸事一件接着一件,哪里有什么心情。

家里都没怎么收拾,大人也都没添置新衣裳,过的有点没滋没味的。

像是清平和清宁对死亡是什么,还没多少概念。等人没了很多天了,突然发现再也找不见那个人了时候,才慢慢的反应过来,原来死了就是再也见不到了。

小老太说,清宁偷偷的问她说:“您会死吗?”不等回答,又对着手指说:“那我不想叫你死……”说着又想起爷爷了,“你看你要是死了就跟爷爷一样,就见不到我了……见不到我你想我该怎么办……”

逮着空了,林雨桐就跟她说:“爷爷能看见你的。爷爷想你的时候,就能看见你。他再天上看着你呢……”

“那爷爷是去了太空了吗?”跟着她爸听国外的广播,半年下来,简单的对话能听懂的。国内很少有这种太空之类的读物给孩子,但四爷听了会翻译给孩子听,她对这个东西是有一个简单的概念的。

清平心里,天上是个非常浪漫的地方。那里有王母娘娘,有嫦娥仙子,有七仙女,这得益于跟着奶奶听来的神话故事。

但清宁对天上的理解更具象,那就是个还等着人类需要继续探索的未知区域。

清平说爷爷成了神仙了,清宁说不是,是去了太空了。

还小声的问林雨桐说:“……要是我将来能去太空,是不是能见到爷爷……”

孩子的赤子之心总是叫人动容,她点点头,“是啊!等你能去太空的时候,爷爷会高兴的……”

那么大点的孩子,或许根本不明白悲伤是什么,但她们会想念,会记挂。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

过了年,收拾心情,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在走之前,得先跑老三的案子。移交检察院,然后再是法院,这次流程走的很快。判了足足八年。

肯定都是有法可依的,可每个罪过都是按照上线判的。

要说法院一点情绪都没带,这也不可能。

这件案子法院没少吃挂落。

这个结果下来,金家人都是手脚冰凉。这个判决,比想象中的重的多。

不等金家的人见,人跟快就移交给监狱了。

监狱离县城并不远,是在市区的一个镇子上。从县城过去,坐车也不过一个来小时而已。

刚移送过去,四爷和林雨桐就开车就看了一次。

金老三心态很好:“放心就是了!我知道轻重。八年而已……八年而已……一晃眼就过去了……”

四爷比划了一个‘四’,“好好的!我说的话算数。”

这事按时自己最多服刑四年的意思吧。

老三看着两口子离开,才被狱警带回去。走到半路上,朝监狱大门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慢慢的闭上眼睛,然后笑了。

牢房的门就在眼前了,狱警推了他一把,“快点,别磨蹭。”

他的眼神一闪,到了牢房偷偷的摸了摸被狱警推的地方,正好是衣服上的口袋。摸进去,不用往出拿就知道,是钱。还都是大面额的钱。

隔着牢房的窗户往外看了一眼,狱警伸手把大檐帽往下拉了拉,然后转身离开了。

原来老四说的并不是虚话,他竟是手脚麻利的做到了这一步。

也许在里面的日子不会那么难熬才对。

出来后,四爷叹了一声,“这次是欠了明光的大人情了……”

明光是军转政干部,恰好监狱那边的监狱长,是他的老部下了。这是安排起来对人家来说也不过是一个电话的事。

这也是四爷肯把上面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人家的一种回报吧。

可这么来来往往的,牵绊必然是会越来越深。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那都是以后的事。有的是时间从容处理。

比起来自然还是当下的事情要紧。

当下有什么事情呢?

当下除了清远会叫人了以外,就是开学了,四爷又得跟着他的导师到处跑了。

而林雨桐呢?

林雨桐看着不停的把他的眼镜往上的扶的导师,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导师问说:“想好毕业以后要干什么了吗?”

林雨桐该怎么回答呢?

“我是带薪上学的。”她这么说。

带薪上学,那毕业之后,就得回原单位效力。

要不然单位培养你干什么呢?

导师好像是一点也不意外:“当官比做研究适合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听不出褒贬。

林雨桐试探道:“您是不是对我有什么安排?”

“要是有出国的机会,你去不去?”导师问了这么一句。

当然不去了!

拖家带口的,当然不去了。

再说了,小老太当时说的那么慷慨激昂的,自己怎么可能现在就出国呢。

对自己来说,出国真没什么吸引力。

她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我真不能去的,老师。”

原以为导师会责怪,没想到他倒是笑了,“还算是懂事,不是那心口合一的。”

没明白是啥意思,出来之后碰到周扬,她低声问了,“老师今儿是咋了?”

“李怀要出国了。”周扬叹了一声,“这事是他瞒着老师申请的。”

啊!?

导师秦国对学生出国并不怎么支持。他十几岁就出国了,在国外呆了接近十年。是总理亲自写信从国外请回来的人。因为总理的关系,在那个年月,并没有受多少罪。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治学和研究。好容易带研究生了,结果学生里出现了跟他理念完全不同的叛徒。

两人正说话呢,就听见办公室里传来老师自言自语的声音:“怎么会想着去了就能学人家的东西,不想着靠自己,总奢望别人能施舍,这都什么毛病?耻辱!”

周扬低声道:“研究经费有限的很,老师这样的人都得到处找人,求爷爷告奶奶的求研究经费,更何况是其他人……说真的,在国内,单纯的想做研究,如今的环境并不算好……”

原来还是没钱闹的。

带着一肚子心事回家,就见小老太的状态不对。

给清远蒸鸡蛋羹呢,一个鸡蛋竟然给碗里把水给兑满了。

“奶——”林雨桐抱着清远,叫他的小脚踩在她的腿上,出声提醒了一声小老太,“您这是**蛋汤呢?”

“哦!”小老太愣了一下,赶紧把水瓢给扔了,对着碗啧啧不停,“可惜了的!”

林雨桐看她:“怎么了?昨晚没睡好?”

不应该啊。

小老太的作息一直规律的很。

她盯着小老太,等着回答。结果人家跟没听见她问话似的,改**蛋汤去了。

清宁趴在一边的桌子上正在写啊喔呃,见妈妈问老太呢,嘴里就‘嘬嘬’有声,跟叫狗似的发出那种声音来。

林雨桐看过去,心说闺女这是叫自己了吗?不知道的还当是叫黑子呢。

清宁伸出小手半遮着嘴:“今儿家里来人了……找老太了……”

“谁啊?”她没出声也用嘴型问了。

清宁摇摇头,然后放下笔凑过来,嫌弃的把清远的伸过去要揪她小辫子的手扒拉开,才道:“……有人给小老太送钱了……可多的钱……”

谁能给小老太送钱呢?

林雨桐心里有了猜测,那位在美国的故人只怕也是不好了吧。

她扒拉了闺女的头发,“赶紧写作业去。”

清宁鼻子皱了皱,对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态度有些不满,撅着嘴嘟囔:“写完了……”

“写完了?”林雨桐瞥了一眼满拼音本的aoe,好吧,是真完了。“你的大字写完了?”

小丫头耷拉着脑袋,踢踢踏踏的去书房了。

等小老太把饭做好了,小丫头拿着作业出来了,“写完了。”

清宁的毛笔字写的已经有些骨架了,上面写是他爸给布置的功课,“会背吗?”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

这丫头的记性极好,有时候林雨桐真怀疑这孩子的是人家说的双脑子。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听过两遍的,差不多就能复述个大概来。

不说过目不忘吧,感觉也差不了多少。

林雨桐又问她谁是刘伶?谁是陈灵?叫她说那些生平事迹,四爷在教给她认这些字的时候,肯定是说过的。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 ,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泰始二年……”说着,就掰扯指头算,“应该是公元二二六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后卒……”

林雨桐看着当算筹的小肉手,眉头微微一挑,这计算能力自己好像都有些不及。

这孩子四爷教导的时候比较多,林雨桐照顾清远根本顾不上,也是知道四爷亲自教导根本就不用担心,她都不太清楚四爷都教给他闺女啥了。

好像拿着拼音本学什么啊喔呃是有些不搭。怪不得每次一叫写作业,她就各种的不高兴。

她的眼神在这丫头的高额头上多看了两眼,才问她:“你爸为什么叫你拿百忍歌练字?”

小丫头脑袋耷拉上了:“我顶撞老师了!”

“嗯?”林雨桐的眼神严厉起来了,“顶撞老师了?”

清宁肩膀缩了缩,“就那几个字母,唠唠叨叨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谁受得了?”

你学会了不等于别人也学会了。

那些自命不凡的学生老师不爱同学也未必喜欢。

连聆听老师说话的耐心都没有,难怪他爸叫她每天写这个呢。

林雨桐指着她写的这页纸:“你记住了这句话……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给我牢牢的记住……”

当年你爹把‘戒急用忍’走哪挂哪,数十年的数着佛珠磨炼心性,你这才哪到哪。

清宁低着头,低低的‘嗯’了一声,不敢说话了。好半天才道:“我都跟老师道歉了……”

林雨桐将手搭在闺女的脑袋上,轻轻的拍了拍,光智商高还不行啊,这人要想过的滋润,事事都能通达,这情商比智商要紧的多。

所以啊,丫头,你且有的跟你爸学呢……

喜欢敛财人生[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敛财人生[综].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