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敛财人生[综]. > 第1026章 悠悠岁月(43)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第1026章 悠悠岁月(43)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39 来源:书海阁

悠悠岁月(43)

黑烟是从西边冒出来的。

老三和老大家的方向, 都在西边。说远也远,路不是直线的距离。平时走着去,肯定是不近的。但火不会按照路的方向烧,中间隔着两道沟梁, 都在一个方向上。老大家那边是麦场。老三家是原来的饲养场。饲养场周围的空地被划分了宅基地,但很多都是空院子,还没盖起房子。人家不会叫地白空着,当做自家的场院晒晒东西, 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农村有啥可晒的?小麦的秸秆, 玉米的秸秆,棉花秆, 花生秧子、红薯秧子……大部分其实都能当牲口的饲料的。所以这都是宝贝的很, 除了一些用来引火之外,都小心的存着呢。

场院里堆着高高的垛。远远看去,跟蘑菇造型似的。下面细上面粗, 顶上还跟草帽似的带着飞檐。有那高的草垛,能堆十多米高。每年夏天,往上搭草垛的时候, 都有恰好赶在雷雨天被雷击死在草垛上的人。但就是这样,依旧每年家家户户都在堆草垛。这玩意对农家来说太重要了。没有干柴,火就升不起来,饭就做不熟。没有干柴, 冬天就得挨冻。因此, 草垛子对家家户户都是要紧的存在。场院里堆着大垛, 院子里堆着小垛。用完了再从场院里往家里拉。这种玩意遭贼的不多,借用一点的情况有,谁也不会真较真。但一下子给人偷了,这真没有。一是偷起来费事,二是你偷来藏哪?那么一大堆的!

要是急着用,或是有些欠缺了,看谁家有多余的,一句话的事,因此,都放心的在场院堆着呢。

这种垛,下面是圆柱形的,一层一层的,得码的整整齐齐,结结实实的。到了最上面,向外挑出去一点,封顶的时候,用从小麦麦粒上脱下俩的稃,在上面铺上厚厚的一层。要是再细致的人,和泥往上面一抹,那就更完美了。

下雨淋不透,刮风吹不倒。就算是被雨漂湿了,也是外围的一点点,将那点拨开,里面还是一样干燥的。

两口子看那火,正愣神了。

清宁‘哎呦’了一声:“不好了……刘燕儿她们在场院躲猫猫呢。”

这种躲猫猫,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怎么玩呢?就是把这种草垛从中间抽空,从这头抽到那头,就跟几十年后随处可见的那种滑梯似的,钻的洞进去,然后从洞里出来从滑梯上滑下去。这种草垛也可以这么玩,把里面抽空,抽出一个能容一个小孩子爬进爬出的洞口,把抽出来的秸秆堆在两边的洞口,小麦的秸秆本来就滑顺,顺着就下来了。就是下不来,朝下一滚就行。反正那么厚,轻软轻软的,怎么摔都不疼。

也因此,一到假期,那地方就成了孩子的乐园了。

如今这孩子,大人不会看着说,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去。四五岁大的,跟着大孩子到处就野去了。大家没觉得担心,说把孩子丢了咋办。也没考虑过说是不是有啥危险。

这地方没什么机动车辆,又不是山沟沟或是到处都是水的地方。几乎是不需要太担心的。

夏天嘛,孩子们在外面玩的晚,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说实话,也就是自家管孩子管的严,清宁才没跟着去。而清平呢,是本来就不爱动。所以,这会子两口子庆幸的事,自家的孩子都在家。

但着火了,不能当没看见啊。

小老太出来了,打发两人:“你们去看看,孩子有我呢……”

两人一人拎着个水桶过去了。

出门家门才看见巷子里都是急匆匆拿着桶和盆往出跑的人。

刘保边跑边骂:“死丫头,跑出去就不知道回来……”她家最小的那个是个闺女,算算年龄都十二三岁了,怕是也在外面玩呢。这会子嘴上骂的再狠,可那心里的着急是骗不了人。

巷子口刘成急着跑,忍冬大着肚子撵出来,“你慢点,燕儿都多大了,还不知道跑?”

事实上,还真是。

孩子们没一个笨蛋,都躲开了。只是这火却越发的旺了。

饲养场老三家的房子还有边上的两三家,都被波及了。

老三家的厨房,是后来何小婉自己盖的草房,这玩意一间火星子,瞬间就着了。

里面的东西也顾不上了,赶紧扑火吧。别再这正房给引着了。

结果是不幸中的万幸,只烧了厨房。

但其他几家就不行了,不是谁都有老二这么大的面子,一声吆喝就有这么多人赶来救火的。赶不及的,都烧的差不多了。

然后,问题来了。

这火是这么烧起来的?

是自燃的?还是这些孩子们玩火了?都有谁家的孩子,家里是不是应该负责人啊?

毕竟盖个房子,哪怕是两间厦房,都不是容易的事。差不多家家都是借债盖起来的。

孩子站了一排排,都有谁家的?

刘成家的刘燕儿刘敏儿,刘保家的刘婉儿,韩彩儿家的大儿子潘潘,柳成的外甥外甥女,金满城的儿子清丰,老三家的清辉,还有几个,都被熏的乌漆嘛黑的,根本就看不清楚脸。也可能是林雨桐对人家不熟悉,叫不上来孩子的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里面就柳成的外甥外甥女年纪最大,一个十五了,一个十三了。剩下的都还小,尤其是清丰和清辉,这俩还都是只会跟在大孩子后面晃悠的小屁孩而已。

何小婉拉住清辉就打,“一眼看不住,你就给我闯祸……”

孩子打也打了,自家也烧了,赔偿这事,就轮不到她身上了。

这点小聪明她玩的特别顺溜。

这边的声音刚落,那边刘燕儿抱着肚子就哭:“……肚子疼……爸……我肚子疼……”

刘成一手拎一个女儿,撒丫子就跑,“我给孩子瞧瞧去……”我家孩子都病了,还不知道病的多重呢,别跟我提赔偿,你们要赔偿,我还想找那个带头的给我家赔偿医药费呢。

边上围观的就小声骂:“刘家抱来的这丫头真贼……”孩子装肚子疼,不会很到位,捧着心嚷着肚子疼,那能是真疼吗?

机灵的都躲了,鸡贼的都逃了。剩下的,就得认真算一算了。

还剩下几个?

刘保家的刘婉儿,韩彩儿家的潘潘,柳成家的外甥,然后就是清丰了。

这四家,就只老大家的日子不好过、

刘保家原来是地主,当年受了波及了,但如今日子好过了。有那收古董的,都爱到他家去,随便拿出点,日子都过的油水的很。人家还真就拿的出来。

韩彩儿说是半年前跟邱成离婚了,家里的房子,两人的钱都归了韩彩儿,孩子呢,是大的这个潘潘跟爸爸,剩下的那个小的跟妈妈。邱成在县城上班,不可能带着孩子。潘潘跟着爷爷奶奶,其实跟跟着妈妈差不多的。一个村里住着,这边半天那边半天的,就那么过了。邱成那是真能弄钱,这点赔偿,人家也出的起。没瞧见邱成他爸过来带潘潘是怎么说的,“……我孙子没吓着就行,要陪多少,找他老子要去……”财大就是气粗。

还有柳成的外甥,就算柳成那事儿精姐姐的孩子,不说柳成的奶奶有家底,就是柳成看着他姐夫招赘进来对他早年的照顾,其实对他姐是挺照顾的。

就只清丰这边,金老大两口子是真心赔不起。

金满城和李仙儿赶来的时候,都不言语了。人家说一家拿八十出来,这事就算是完了。

可上哪弄八十去。

这些人逼着两口子要,眼睛却看四爷和金老二。

好似双方都等着两人说话把这事给揽过去似的。

可这两人凭啥说话?

金满城看了两弟弟一眼,赌气一般的道:“现在没钱,等工资下来吧。要是等不到……我们拿院子是青砖大瓦的,你们能用你们就拆去。另外,堆了半院子的草席子,你们上梁的时候肯定要用,都拿去。再不够,那就真没办法了。纵火犯才六岁大,你们带去,要打要骂要杀要剐你们随便……”

话都说成这样了,还叫人怎么说?

林雨桐以为这些人不会真干出扒房的事,结果还真是出人意料。

第二天,柳成的姐姐就来报信了,“赶紧看看去吧,那些人要翻天了,要扒你们家老大的房子……”

扒呗。

吃了饭,两人没掺和,直接把金大婶的东西收拾收拾给放到新盖的那小房间去了。没干不要紧,先不住人,先把屋子占下再说吧。

等收拾好了,两人才溜达着过去了。

拆房子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这会子顶多就是拆了围墙。

李仙儿在一边抹泪,也不跳脚的骂了。看见林雨桐和英子也不翻着眼皮看人了,只指着清丰跟两人道:“也不知道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讨债的?”

林雨桐看看被拆的七零八落的院子,又看了看李仙儿,“……你是不是又有了?”

李仙儿看看肚子:“有了?”

啥意思?

林雨桐不多说,拉着英子就走。回去的路上才道:“我看你这点时间也不对,要不去医院查查,怕是有了。”

“真有了?”英子摸摸肚子,“这李芬芳那两块钱没白拿啊。”

林雨桐知道是啥意思。规定是规定要么结扎要么上环的。可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上环不是人操作吗?上面派了人下来,在每个村的卫生所做手术。吴和平和李芬芳这两口子说是助手,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两口子动手的,那个上来的人不用那么辛苦,就坐在边上拿着名册做记录呢。不做肯定不行,人家在边上看着呢。但怎么做,却是这两口子说话。私底下收两块钱,能叫这玩意不顶用。那么生下来,这不能说是违反政策。罚款肯定也要,但不多,村上看着要。有的收一两百,有的只收三五十。全看跟村干部的关系了。

不管是张狼剩还是袁改弟,跟金家的关系都不错。这事顶多也就是三五十的事。再不行就是张家那些儿子多到小饭馆蹭吃几顿饭的事。

不管是男是女,这一胎都要生的。

到家门口了,英子才问林雨桐:“老大婆子真是有了?”

八成是。

“咋在那个时候说这个?”英子还不解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为啥说?

这就看李仙儿的悟性了。

果然,这女人没叫人失望,等院子被拆了一半,眼看连最后一间屋子也不给他们留了的时候,她终于悟了。抱着肚子挡在众人跟前,“你们再敢上前一步,我就装死在这里。正好一尸两命……”

本来想过去拉扯的女人也不动了。真要流产了,这就不是拆屋扒房那么简单的事了。把家当赔进去一半还不知道人家乐意不乐意呢。

就有人说:“算了算了!事别做绝了。都是一个村的,平时抬头见低头见的……”

一个人缩了,就没人往前冲了。

不能你当好人,咱们都是坏人吧。

大房就这么地,留下了一间厦房,够一家三口住的。其他地方,连厕所的墙都被拆了带走了。

有跟金老大关系好的,就过来说了:“席子绑住做着围挡,就等当厕所先用着。给屋檐底下盘个炉子就能做饭,凑活凑活吧。”

厕所能凑活,可这过日子呢,厨房就不能凑活吧。

金老大想着不行先盖个草房,好歹是间屋子不是。结果找金老二去了,老二忙着给老三家弄厨房呢。四爷真忙着呢,一是写论文,动不动就闭关了。二是去黄河滩,测水文。

等到孩子们要开学了,前一天晚上林雨桐给清宁收拾书包,准备第二天送孩子去学校报名呢。结果大半夜的,金大婶哭着来了。

有多晚呢?

得有十二点过了吧。她不是个胆大的老太太。城外晚上还是有些冷清,八点都不怎么见人了。这都十二点了,除了风吹着杨树的树叶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

她一到这边就有点怕了。老远的就开始哭着骂了,骂老二呢:“金满川你羞了人了!金满川你个挨千刀子的不孝子。”

这是一边大声哭着给她自己壮胆,一边露个声叫人呢。

能叫谁?

叫她的俩儿子呗。

这半夜三更的,肯定是有事啊。

连小老太都吵起来了,披着衣服上后面来,看孩子叫两口子过去。

结果到了巷子口了,后面金老二跟英子也撵出来了。金大婶一见儿子媳妇,也给胆壮了。本来说着就不嚎哭了吧。人家不!偏哭!

哭啥呢?

又开始哭去世的金老头,也不进巷子了,直接从巷子口过去,走小路往坟场的方向去。

一边走一边哭啊。脚下生风似的还走的挺快。

四个人跟着后面比较傻眼,这不知道这唱的是哪出啊?

那个坟场不是深嘛,刚过了老大家那个被拆的七零八落的院子不久,最多也就是过了有五十来米的样子吧。金大婶往地上一坐,拍着坟头就哭啊,“你咋走了呢……你走了谁管我哩……留下些不孝子能活活把人气死……”

林雨桐差点笑出来,她那明显是怕了,不敢朝里面走了。

金老二憋着笑过去,“妈!错了!这不是我爸的坟!”

“嗯?!”金大婶蹭一下站起来,“错了?”

“可不错了吗?”金老二赶紧拉着人往回走,“行了大半夜的,家里孩子还都小,英子肚子里还有呢,上这地方来,您也不说忌讳。”

金大婶把儿子一推,也不要她扶了,走的倒是快,还催英子和林雨桐,“谁叫你俩跟来了?”

这是说只想整治儿子不想整治儿媳妇。

回去也去的是老二家,两口子把清平在家锁着呢。

进了屋坐下,四爷才说了:“有啥气消不了,非得大半夜的折腾?这事我们听见了,要是我们听不见,您咋办呢?一个人上坟上?”

你当你妈傻?

不是看见你们出来,我敢去吗?

不过嘴上没说,还是一副气哼哼的样子。

林雨桐算是看出来了,这是真被啥事给气着了。气的躺下都睡不着,非得起来把这气给撒出来才行。

老五在家,都不拿老五撒气。看来还是有理智的,主要是那边的孩子小,怕把孩子给吓着。老大呢,又是个动不动半夜就惊厥过去的人。她更不敢折腾。

能折腾的也就是这俩了。都能想象的出来,四爷不在,老三进去了,老二在家过的是啥日子。

说了几句闲话,才说到正题。

气成这样,到底是为了啥?

说起这个,金大婶的眼泪就又下来了,瞪着眼睛看金老二,“这里没外人,你说句老实话,你跟小婉到底是咋回事?”

嗯?

啊?

啊!

这话的意思可就丰富了。

问大伯子跟小婶子是啥关系,还当着英子的面。您到底想说啥?

英子都懵了:“妈啊!您这是打哪起的话头啊!”

自家男人是啥人,她清楚的很。哪里有什么花花心思,还是跟自家的兄弟媳妇!要知道谁这么造谣,她非得把对方的舌头给揪下来不可。

这事小事吗?

绝对不是!

真要是有这事,叫英子如何自处,叫老二这边的清平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怎么自处?叫老三知道了,这兄弟得成了仇人。叫人家小婉知道了,更没法做人了!那边还有俩孩子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闲话造的太脏,说的太缺德了!

金老二面色铁青:“谁说的?你说出来,这事不能这么完了。”老三不在,地里的重活得他干。厨房被烧了,得他这个二哥给帮着盖起来。要不然叫老三的媳妇带着俩孩子咋过日子。这怎么就传出这种闲话了呢?

林雨桐也说:“人家何家,在咱们村上那也是家大业大。别看小婉只一个弟弟,还文质彬彬的,但你看人家堂兄弟多少,叫人知道这么给她们家姑娘造谣,看会不会撕了他。”

四爷也说:“我二哥是啥人,谁不知道。别人还没说啥呢。咋到了妈你这,就信了?你怎么不大嘴巴抽他!”说着,看着金大婶就道:“你可别说,这事是老大跟您嘀咕的?”

金大婶就不言语了,低着头抿着嘴,气的浑身都颤。

也不知道是信了生老二的气,还是没信在这里气老大造谣呢。

一看她这表情和反应,得了!四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事果然还是老大搬弄的是非。

英子气的直接站起来,“我去问问,我去问问他金满城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

金老二一把拉住,反扭脸问金大婶:“他把这话还跟谁说过?”

“没有!”金大婶保证道:“我骂他了,他不敢对外说的。”

金老二这才对英子道:“这事不能闹!你坐下。”

这事是不能闹。

找金满城闹了,本来别人不知道的,也都闹的人尽皆知了。没事也说成事了。

不管是不能闹的人尽皆知,就是除了眼前的这几个人,谁都不能叫知道。包括何小婉在内。要不然,这得多尴尬!

金老二低声道:“就是老大那里,妈,你去跟他说道理。别叫他知道我们已经知道是他搬弄的是非,要不然那人肚子里搁不下三两香油,迟早得秃噜出来。你就跟他说,你从来就不信,也不许他胡说,要敢再说半个字,你就找村上,把他们赶出村去。反正户口也不在村上。只当没他这个儿子……”

“这事,就咱们五个人,烂到肚子里,以后谁也别往出提。”金老二颤抖着手掏出烟,“妈,你大儿子那人,您心里也有数了。我对他算是仁至义尽了……我这次放过他,不是为了他,也不是顾着您……我是为了老三……为了老三将来出来就有浑浑全全的一家人的……”

金大婶捂着嘴压抑着哭声抽泣起来,她心里又何尝信了?

不过是心里没底啊,就怕那不着调的真说出啥,叫老三出来兄弟反目夫妻成仇啊。

老二忍下了这口子,事情就好办了。

金老二和四爷送金大婶回老宅,林雨桐就回家了。

小老太守着孩子还没睡呢。问啥事,林雨桐就说了:“……金满城那人啊……一般的娘们都没他是非多……为啥闹出这一出呢?一是老二在兄弟们中间遮了他的风头了,心里不爽快。二是老二给老三家盖厨房,没搭理他。”

小老太就说:“老二忍的对!”

背着大人面向墙躺着的清宁睁着眼睛,听的似懂非懂的,就是大伯诬陷二伯,二伯为了三伯忍了呗。她脑子里只想起两句话来:……兄弟不忍失爱敬……忍得骨肉存人伦……

这件事彷如风过无痕。真就没人再提起过。

谁也不知道,这事一忍就是三十年。而在三十年之后,又会酝酿出怎样的风波,如今就更不是人能预知的出来的。

第三天,九月一号,早早的吃了早饭,林雨桐和四爷带着清宁去报名了。

老二两口子顾不上去,直接把清平给塞过来了,叫两人带着一块去。

太平三村是个大村子,小学办的不错,是整个镇上的中心小学。教育质量来说,都说有些县城的小学都比不上。

小学离家里不算远,就在公社的后面。从家走到学校,以孩子的小短腿来衡量的话,得十五分钟左右。实在是不算远的。

学校是小老太当年捐钱之后,从里面拿出一部分前给新盖的。一共两列三排的教室,正中间是礼堂会议室和校长的办公室。其他的都是教室。每个教室中间,都会夹着两三间小点的房间,既充当老师的办公室,又充当宿舍。

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二三十人不等。

连学前班也安排在小学内部。在最后面的一排教室里。

带着俩孩子进了学校,进门以后的花坛前面,靠着个黑板。黑板上写着需要交纳的费用。

小学一年级,学费28.6元,书本费12.5元,杂费3.2元,总计:44.3元。

边上的家长就议论呢,咋这么多呢?二村那边才要三十八,这多出来的几块是啥意思啊。那个说不要书本行不行,我家老大用过的,老二能接着用。虽然是一个班的吧,交的费用还都不一样。很多就是不要书本,我们家孩子借书完全可以。还有赊账的,过来给老师写个欠条,保证这个学期内把钱给学校叫了,先叫孩子过来上学就行。

甭管家里有钱没钱吧,孩子们出来个个都穿的整整齐齐的,哪怕不是新衣服,但也都洗的干干净净。书包呢?大部分都是自家做的布书包,斜着背着。有的是新做的,也有的是用哥哥姐姐淘汰的。大部分都是那种用碎布头拼接起来的五颜六色,谁也不笑话谁。反倒是清宁和清平这种,一人背一个双肩背包,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第一天报名不上学嘛,回来清宁就不愿意了,觉得双肩包并不好。带着拉链,没人家那种直接塞的方便。小老太拿帆布给另外做了一个,她倒是觉得挺美。

小皮鞋也不穿了,就穿布鞋,“跑起来不方便。”

最叫林雨桐觉得不得劲的,就是孩子早上上学,得拿一个扫帚。分清洁区,去扫地。

上学的时间也不是什么七点半八点,小学一年级,六点半得到校。先是早自习半个小时,然后值日生打扫卫生,教室以及校园,其余人去操场,上早操。七点半就得上课,上到九点半,放学。这才回家吃早饭。

中间的早饭时间,一个半小时。孩子们在路上稍微逛荡一下,吃饭的时间就比较紧了。

所以导致林雨桐和四爷的作息也得跟着孩子改了。以前都习惯七点吃饭的,如今只得等着孩子回来再吃。

中午饭也跟着推迟,得到两点半以后。

然后三点半去学校上自习课,一直到晚上的六点半放学。孩子们才能回来。

回来头一天晚上,别的作业肯定没有,就是包书皮。

四爷拿白纸出来,说拿这个包吧。清宁非不,“人家都说要拿报纸包。”

报纸包的能好吗?

林雨桐偏不,把去年单位发的挂历拿出来,给清宁包完了,又把清平的拿过来,一起给包了。

这玩意不比报纸好用?

好像是挺好用的。

清宁高兴了,洗洗睡了,第二天要上学嘛。睡觉前把衣服叠的放在枕头边上,把闹钟上好,还从她的匣子里摸了两毛钱带上,“我明儿去买酸梅粉。”

零花钱带两毛是奢侈的事。好些人家一家人过日子,一天也花不了两毛钱。

小老太把钱没收了,“只许给五分。”

五分够干啥的?

放学回来兜里装了五根粘牙糖。细细的一根,每个都独立的封在塑料里。你说要几根,人家给你数几根撕下来。红的绿的黄的。她还想拿回来跟清远一起分享,被林雨桐给拦了,“你正换牙,吃那个,不怕粘掉你的大门牙?”

才不怕!

啥都喜欢尝试一样。

正在这里贫嘴,门口清平又喊了,“……宁宁……去喝醪糟,我带鸡蛋了……”

市场门口,有挑着担子卖醪糟的。五分钱一碗,不带鸡蛋。要加鸡蛋,得一毛钱。要是自家带鸡蛋了,那就只收五分钱就行。

其实英子那边也有醪糟,很好做的。可孩子偏偏喜欢喝人家担子里挑着卖的。啥营养也没有,喝一碗回来尿两回,啥也不剩了。

清宁一听声,应了一声就跑出去了,出去了才回头喊:“我跟我姐一会子就回来。”

然后俩孩子刚走,就听见那边刘成家骂孩子的声音:“馋痨鬼!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是吃你爸的肉还是喝我的汤……”

怕是刘燕儿和刘敏儿听见这边喊了,也想去喝一碗醪糟,被忍冬给骂了。

孩子们一天花上五分一毛的,算是非常奢侈了。不是家里的宝贝孩子,都舍不得给孩子花这一份钱的。

林雨桐最是见不得忍冬骂俩孩子,反正是只要孩子在家,横也骂竖也骂,就不见消停的时候。

农村都是这环境,看不惯也不能拦着人家教育孩子。她就是那样的教育方式,谁能说啥?

安顿好孩子的事,四爷安排人收玉米了。嫩玉米长的饱满了也摘,直接往城里发。如今卖嫩玉米的还少,城里基本不见。有老家的亲戚了,还能托人要点,要不然,可不好找。

林雨桐呢,安排陆陆续续来的了实习生了。

如今的大学生,那真是埋头做学问的。并不那么不好管理。只要看着他们,别叫出事,别叫女学生在这边被欺负就行。

张狼剩家的五儿子,可不是啥好东西。见了女学生就跟苍蝇似的,就想围过来。

林雨桐就叫了他到边上,只说了一句:“你再敢打歪主意,你信不信我把你一家老老少少全送进去。这话你可以直接跟你爸说,就说是我说的。信不信随你们!”

张狼剩当天晚上就过来了,大侄女大侄女的叫着,“……老五那就是个混球。我跟你保证大侄女,学生娃在咱们这里的安全,一点问题都没有。我跟你爸当年的关系,那都是铁打的。我的命都是金家爷爷给救回来的。咱们这交情,大侄女,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出不了岔子。”

林雨桐虎着脸:“不是我不念情面,你们家小五真是胆大包天了。你知道我老师是什么人吗?那是当年ZL亲自写信请回来的人。他的报告和信件,是能直达天听的。他的学生到了这地面上,不说好好的表现表现,敢过去骚情。当年严|打枪毙了多少人,老叔你是知道的……”

“那是那是!”张狼剩擦了擦头上的汗:“我保证不出岔子,要出了岔子……”

“出了岔子就晚了。”林雨桐半点都不松口。

张狼剩就看四爷,“大侄子,你看这?”

四爷笑了笑:“老叔先回去,我跟她说说……”

张狼剩这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把一瓶酒一包点心放下,出门了。

四爷送人回来,才问林雨桐,“张家真的过分的很了?”他是不怎么知道村里的事。

林雨桐摇摇头:“那倒是没有,换谁上去估计跟张狼剩都差不多。就是张家这父子几个,在男女事上,有点荤素不忌。我是防患于未然。”

“怕这个啊?”四爷就笑:“那把这些地痞无赖都调开就行了。”

“调哪去啊?”林雨桐问他。

“调黄河滩去。”四爷皱眉,“咱那点庄稼啊,可是招了不少贼。”当地离得近的村民,都快把那庄稼当他们家自己的了。地大看管不过来,大白天的都敢有人去偷。

这些地痞无赖正好!看谁强的过谁。

喜欢敛财人生[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敛财人生[综].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