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敛财人生[综]. > 第1326章 重归来路(4)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第1326章 重归来路(4)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39 来源:书海阁

重归来路(4)

在这流云坞转了一圈, 从府里的门,走到通往外面的门,这才知道,这所谓的门, 就是一道特别小的黑漆门。重新油漆过的,油漆都没干呢。

门外面是什么?根据林雨桐的记忆,从这小门出去, 就是暗渠。渠里的水从贾家出去,不知道又要绕过谁家,反正水渠上盖着青石板,顺着这青石板走上得有几十米长长窄窄的小巷子,才能通到外面。外面是一些投奔来的贾家姻亲住的地方,距离繁华的荣宁街且远着呢。

但就是一点, 住在这里清净, 特别清净。

邵华就说:“挺好。”她是真觉得好。跟自家独门独院过日子似的。

至于说这所有的房子都盖在水上, 潮湿阴凉是肯定的, 住在这里,冬天不好受,但是夏天肯定是凉快的, 如今只能顾着一头。

从贾家府里这边的门进来, 这头一进, 归林雨桐住。再往深了去, 第二进归两口子住。这第二进的前面, 估计是为了防贼的, 还有一片空地,盖了一排平房。这平房就当是家里的外院。反正跟姚华和余梁要住的那一进,有大门拦着了。关上两层门,住在里面很安全。

林雨桐跟着转了一圈,也说挺好。

地方相对来说,开阔的多。

自家能在贾家住多久,置办了院子产业,自然就出去了。借住而已,这地方就能凑活。

又见有厨房,周瑞家的说:“烧个水热个饭的,也有地方。”

林雨桐顺势就说自己开火,周瑞家的只看向平儿,平儿就笑:“回头叫人把米面油的都送来。”

“不用这么麻烦了。”邵华指了指外面:“从这里出去更方便,不用叫人沉甸甸的扛着粮食走了。”

平儿就不坚持了,再坚持就成了瞧不起人,还道是人家连米面油都买不起。

其实送走了人,背着下人的时候,邵华就跟林雨桐嘀咕:“妹妹身上还有多少银子?”

她摸了摸手上的镯子,实在不行就把这个典当了吧。真就是买不起米面油了!要是只有三口还行,这如今一院子下人,这都得吃饭的。

林雨桐就笑:“嫂子只管安坐,忙着安顿便是了。时候不到,时候到了,那银子自然就长着腿跑来了。”

果然,不一时,送礼的人就来了,络绎不绝的。

贾母面上对余家兄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林雨桐又得了王夫人的眼缘,这给面子的人就多了。王熙凤就说平儿:“别的就罢了,现拿二十两银子,一匣子铜钱,叫人给送去。就说是知道表弟表妹不缺这些个,可这换银票子不也得时间嘛。叫先拿着去使吧。”

平儿就笑:“这还用您叮咛,我已经打发人去了。”

王熙凤就叹:“好个品格样貌,可惜了的,生生没托生到好人的肚子里去。”

有贾母给的两个金元宝,有王夫人送来的衣裳料子两箱子,还有王熙凤送来的银子和铜钱,邵华的肩膀都松了。好歹这打肿脸充胖子,面上是糊弄住了。

邢夫人又送来了一匣子帕子,一匣子荷包。

紧跟着宁国府那边又送了银子二十两,料子一箱,几样水果几样干果。李纨送了两根金簪子两根银簪子,轻巧的很,不费多少金银,就是面上好看些。

又有宝玉黛玉三春送来的或是摆件或是玩件的东西,不过是个意思。

这些银子,林雨桐是不过手的,家里该是嫂子当家,便都叫她收着。

邵华本也不是没成算的人,给了林雨桐十两的银锭子,又倒了大半匣子铜钱,“……这府里的手面大,这些伺候的丫头,该赏的都得赏,别小气。我跟你哥,再想办法弄银子……”

当然,这都是背着下人们才敢说的话。

林雨桐就说:“家里要用的人多,叫碧草跟着嫂子吧。我有琉璃和绿琴尽够了。”

邵华愣了一下就明白了,她这是怕贾府的丫头自己摆弄不来。她接受小姑子的好意:“多亏你了。”

林雨桐就又说:“等咱们将来出去住了,买了丫头了,那红珊你也给我。以后在屋里说话,这丫头都得防备着些。还有,屋里的事,别叫这样的丫头服侍……”

邵华马上就明白了,这样的事还得小姑子叮嘱,她给臊的,脸涨的通红。好半天才调整过来,跟林雨桐商量:“这礼怎么回?”

初来是逃难来的,什么都没有。才来没准备,这是情有可原,但是以后还当没这码事,那绝对不行。

所以,这回礼的东西还得预备。这样的府邸,等闲的东西还拿不出手。可如今手里得的这些钱,在这府里过日子还不知道能撑过几日,要是拿这银子置办了回礼,以后又怎么办?

余梁回来的时候,也愁的是这个。

他回来,也带了礼了。贾赦给了一把扇子,据说是好东西,谁知道呢。贾政给了一套四书,没别的了。贾珍倒是实惠,只说赶明儿在府里摆酒,请了朋友来给表弟接风。贾琏给了个空头的人情,“有什么难处,叫弟妹和余妹妹只管去我那边找你们嫂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然后就没有了。

可初来乍到的,人家怎么敷衍都行,可自己对这个码头还得拜。

银子,是不想往出花太多的。什么时候,面子都没肚子重要。

没法子了,林雨桐就跟余梁说了主意。

她拿草纸折叠起来,然后把跳棋和麻将这玩意演示给余梁看。

余梁眼睛一亮,“明儿一早我去办。”

林雨桐本来想叮嘱几句的,想了想还是算了。且看他怎么办吧。

时候不早了,又说了几句,就该去歇着了。

屋里果然不怎么暖和,哪怕是炭盆点着,温度也上不来。

绿琴忙进忙出的张罗,又是伺候林雨桐梳洗,又是铺床拾掇屋子。而琉璃呢,一个人坐在一边的榻上,见林雨桐有人服侍了,就去倒了一盏茶给主子递过去,然后说了一句:“姑娘喝茶。”再然后就又默默的过去,榻上放着林雨桐的旧衣裳,今儿又有送来的衣料,她这是在裁剪着做衣裳呢。

林雨桐只看了看,也没言语,洗了就去睡了。这些丫头,还得观察观察。

第二天一早,得去请安的,顺道得去各房各院拜访。

林雨桐起来的时候,灶上的粥已经熬好了,蒸饺两三样,还有几个小菜。

绿琴一边摆饭,一边道:“是于妈妈,昨儿去大厨房,临时给匀过来的。”

于妈妈,是傻大姐的娘。

林雨桐就叫绿琴:“抓把钱给于妈妈,回头叫她跟大奶奶说一声,该怎么算怎么算,别叫她为难。”

绿琴乐呵呵,奔着钱匣子去了。

林雨桐注意到一边的琉璃,见她连眼角都没抬一下,只安静的在一旁布菜。林雨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很快,她就察觉了。

对两个丫头,她就安排了,“以后绿琴管着屋里的事,琉璃跟着我。”

琉璃似乎很惊讶,但随即顺从的应是。

对这样的安排,两个丫头都挺满意的。

林雨桐又说昨天跟邵华商量好的规矩,院子里的人,没得了主子的允许,不得私自出院子,“咱们院子跟外面连着的,若是传了不该传的话,见了什么不该见的人,坏了府里的名声,几个脑袋都不够赔的。”

丫头们个个称是。

就是贾母也说好,“是得这样。”

其实林雨桐只要是不想家里的下人跟贾府这边似的,到处的嚼舌根。要不然,家里说点话,明儿满府都得知道。

给贾母请了安,又跟着邢夫人去那边,贾赦自然是见不上的,说了几句客套话,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林雨桐却把注意力放在了这边的花园子上。住的偏远,但是奇花异草倒是真不少。她要是记得没错的话,当年那大观园,好些名贵的花草都是从贾赦这边给移栽过去的。

想说折损这些花草,那是不能,府里的下人精的跟鬼似的,能叫你沾了这便宜?

林雨桐也就是看看,什么玩意这边有,什么玩意是这边没有的。说实话,以前还真没注意过这一方面的事。

一一记在心里之后,就又去了王夫人那边。

被人带着,那边打帘子的却是赵姨娘。不到跟前,林雨桐就对着赵姨娘福了福身。邵华赶紧跟着做了。

赵姨娘赶紧避开,又还了礼,就笑道:“模样好齐整的奶奶姑娘,快进去吧,夫人等着呢。”

王夫人就说:“快进来,昨晚住的可还习惯?”

看着林雨桐又问起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家常做些什么。又看林雨桐的手,见有拈针把手上有做出茧子来了,又是叹气:“姑娘家,动动针线就罢了,家常的还是跟姐妹们作伴说说笑笑的好……”

林雨桐一一的应着,在这边见了一直站在王夫人身后的李纨,就只能改天去给她见礼了。说去看王熙凤,结果人家出门吃喜酒去了,不在府里。自然宁国府那边也是没有人在的。

溜了一圈,大半晌就回去了。

邵华才说,“要不不等你哥了,咱自己先吃。”

结果饭都摆上来了,余梁回来了。大冷天的一头一脸的汗,进了门接了丫头递过来的帕子擦了,就把丫头打发出去了。

这才掏出了一张银票,低声道:“两百两,先收着。你把家里的散碎银子都给妹妹,叫她零花,这些钱你收着。”

邵华愣了一下赶紧接了,那边余梁就道:“昨儿给的那东西,如今算是换成银子了。”

“哎呦!”邵华拿着这银票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小姑子的主意,换了银子该是小姑子的。

林雨桐推了一下:“嫂子收了吧。”她指了指外面的丫头:“如今家里的状况,还分什么你的我的。零用钱也不用给了,够用就行了。”

邵华却坚持把几个银锭子都放在匣子里递过去:“既然不用分,你哥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只管拿着。”

余梁这才点头,说起了事:“回头叫人准备四色礼,我得去一趟宁荣街北头的数老爷家,今儿多亏了那家的珩大爷帮忙。”

珩大爷?

贾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四爷!

四爷这几天一直就注意着呢,瞧见这边有人出来,他就盯上了。见对方在茶馆里打听消息,四爷便凑过去。几句话说的,就都撂了底子。余梁觉得这是贾家同族,至少放心。便打听起了古玩杂物摆件这件店铺。

这些原主的记忆里有,四爷便主动的带着去了。

原来是想卖跳棋和麻将这个点子的。这玩意没什么技术难度,瞧过了,肯定就能自己做。挣一笔快钱便撒手就行了。

于是四爷没叫余梁出面,太扎眼了。他替余梁出面,找了缮国公石家的一个庶房的公子。跟人家说了,这东西得先攒够了一定的数量,然后一次往出卖,不给别人反应的时间先卖完赚上一笔之后再说。

这也对啊!零零散散的卖出三五副去,这边还没做出来,那边满大街都是了。卖给谁去。

然后这玩意卖了两百两,四爷也说行,再叫用好木头给做几样,全当时试验品,瞧瞧再说。给的数量,刚好是够余梁在贾家各房走礼的数目。

其实如今也有牌九这些,但跟麻将还有些不一样。如今一改进,喜欢的人多了去了。

今儿这一趟出去,得了二百两的银子,还省了一笔礼金钱。

可算是把一家子给盘活了。

余梁就说:“……那倒是个热心人,瞧得出来,也真是没什么坏心。”

邵华赶紧道:“回头我准备一份厚礼。”

家里的衣裳料子都是现成的,然后几样干果几样水果,再放上二十两银子,这就可以了。她这么问,余梁就满意的点头:“行!你安排便是。”

吃了饭,林雨桐带着匣子就出来了,想见四爷还真有点难。不过好在,如今来往起来,总是能听见点消息了。

说实话,四爷帮了余梁,可余梁也帮四爷给解了难了。

因为家里没银子了,贾数的药要跟不上了。刚好,余梁来了,表礼里带着二十两银子。

这事给闹的,四爷一下子就觉得,这赚钱还是第一要务。

买了药了,又给了钱氏十两银子的当月开销钱,就剩下五两银子不到了。

找桐桐拿钱?

四爷干不出这么没品的事。

正寻思着呢,结果贾瑛进来了:“大哥,学里要叫束修了。”

得!又是二两没了。

钱氏就道:“珩哥儿,不行走一趟东府。瑛哥儿不用去外面的私塾,在家学里也行。省了钱不说,笔墨纸砚也都有供应。”

可贾瑛现在根本就不在族谱里。

以前这贾珩也是老实,一次一次的为弟弟去族里找贾珍,说给弟弟上族谱的事。可那边是一拖再拖的,直接就给打发了。

说到底,还是犯了忌讳也不知道。

贾瑛年岁比贾宝玉大又如何,叫你改,你不改,那就这么拖着。族里只当没有你这个人。

这事四爷原本没想着急着办的,但现在其实倒是一个机会。上不上族学无所谓,但是上不了族谱,这就是一个没家族的人,想下场考试都不行。所以,这是一件大事。

他只说:“这事我有成算,您别忧心。”

然后钱氏心大,果然就不忧心了。

四爷看看手里的银子,还剩下三两。就避着钱氏,给了贾瑛一两,又专门叫把幼娘叫来,又给了幼娘一两,叫两人当零用攒着。

俩孩子倒是高兴了,可四爷手里攥着的,现在也就剩下一两了。

做什么都不够本钱。原本还想着,不行买点好纸好笔好墨,写一副字糊弄贾政去。但现在明显这条道也行不通啊!

干别的也行,没本钱也没事,但这来钱太慢。要是家里再出现点突发状况,手里连个应急的银子都没有。

想了想,便写了几张方子,然后揣着,也不管天气好坏,只管往城外去。

今儿天确实是不好,飘着雪花,雪细细碎碎的,虽然不大,但也冷的邪乎。尤其是往城外的山上去,更冷了。

四爷本来是要雇马车的,结果马车没雇到,碰上柳湘莲。

原主的记忆里,是认识柳湘莲的。一听四爷要出城,他看了看天色,直接下了马,把缰绳扔给四爷,“用完了牵过来就行,我今儿都在汇泉楼。”

出城还是借来的马。要不是碰上柳湘莲,四爷其实都打算租一头骡子算了。

有了马了,出门就快多了。

到了玄真观,好像城外的雪比城里大似的。

这么大雪天的,来的还是贾家的爷们。贾珩往年也跟着同辈过来给贾敬贺寿拜年的,观里的人也都认识。一看是贾家的爷们,不管有事没事,先里面请。

四爷之前把一两银子换成碎银子和铜钱,于是赏了小道士一钱银子,叫他给通报,就说有急事。

有急事,贾敬当然就要见了。

四爷跟张道士还能有的没的假客气半天,但跟贾敬,不管怎么着,人家都占着高位。身份上、辈分上、大家所知道的学识上,人家那都是秒杀原本的贾珩的。

况且,这个人是好忽悠的吗?

靠自己的本事中了进士,脑子有几个是不灵光的?虽然现在还摸不准,这家伙为什么猫在玄真观。但如今有事要办,跟聪明人就不能说废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见了礼,直接把一张方子递过去:“敬老爷,您看看这个。”

贾敬以为是府里的事,皱眉拿过来扫了一眼,倒是意外的挑眉:“好字!”

可等看了方子的内容,他蹭一下就站起来了:“这方子……”

“这是一高人所配的方子,中和了丹药里面的丹毒,吃了对人百利而无一害。”四爷给的是桐桐配出来的方子。因为需要的药材都颇为名贵,所以,谁没事配那个干什么。桐桐自己有的是办法用常用的药材配出好药来,因此,这配出来也只是配出来了。

现在,要是拿一般的药材所配出来的方子,这位也不能信。他也没那个技术炼的。

所以,一看方子上的药,就重视了。再一斟酌方子,越看越妙。

但很快的,他意识到这不是全部。什么火候加什么成色的药,这也很要紧。但是方子上却什么也没写。

贾敬将方子放在怀里,看四爷:“珩哥儿?”

“是。”四爷点头,应了一声。

“你想要什么?”贾敬就闭上眼睛问道。

四爷又从怀里掏出一沓纸来:“有三件事。”

贾敬又睁开眼,盯着那一沓纸,然后‘嗯’了一声:“我能办到?”

“举手之劳。”四爷回了一句。

“那你说。”贾敬说着,就盯着四爷的眼睛。

四爷与他对视:“第一,麻烦敬老爷帮家弟取个名字,家弟十年又一,要上族谱了。”

贾敬皱眉,这里面必然又是有缘故的。哪里有十一岁的孩子还没有上族谱的。他皱眉,起身走到一旁的小案边,提笔写了一个‘瑕’字,然后取了他的私印,直接盖上了,然后递给四爷。

有这东西,贾珍不敢不办。

四爷收了,这第一件事,人家算是做到了。于是又说起第二件事:“小子想要当日敬老爷所念的书。”

这些东西,贾敬更不往心里去。但还是多看了四爷两眼:“没想到,贾家还出了你这么一号人物。也罢了!随后我写个条子叫人去办吧……留在府里,也是平白玷|污了孔孟之道。”

这就算是应了。

四爷分出一半的纸又递过去:“这是炼制法门,您收好。”

贾敬接过来瞧了瞧,心里就有数了,这是真的。虽然不知道丹药出来是什么效果,也没真的成功的炼制出那种传说中的丹药,但是失败他是失败过无数次的,对的没见过,但是错的一眼能瞧出来,瞧不出错的地方,大概就是对的吧。

他也把东西收起来,却看向四爷手里的另一沓:“还有什么难办的,一并告诉我。”

想要四爷手里另外的方子。

四爷却施施然的把方子收起来了:“这个,等下次有事情要求您的时候,再拿给您。”放长线,钓大鱼。

“你不是有三件事要求我吗?”贾敬盯着那沓子纸,眼睛都冒着光。

四爷却轻笑一声:“第三件事就是我现在缺点银子花用……”

贾敬就盯着四爷看,半晌突然笑了一下:“方子给我,要多少银子你开口。”

四爷但笑不语。

贾敬明白了,这是等着自己随便给多少,给了银子,就算是自己下的定金。要不然,可不好说了。这是既想要银子,还想求着自己给办事。压根就没想过把剩下的给自己。

“好小子。”贾家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他连起身都没起身,直接从案子的下面取了一个匣子,直接扔给四爷:“去吧!我等着你再来求我。”

四爷接了匣子,也没看,只道:“想等到长生不老的方子,那就最好别吃你原先的丹药。”

“老子又不想死。”贾敬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四爷还真不希望贾敬死的那么快,现在好些事,还得从贾珍手里过。贾珍那东西就是个混不吝的,想跟他掰扯道理,那是做梦。既然掰扯不明白,那就不费事。那小子见了贾敬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怕着呢。自己能请的动贾敬,他就得敬着、偏着、哄着。

出了玄真观,直接上了马,进了城就先去了票号,开了匣子看了看,里面数额不等的银票子,林林总总的,得有小一千两。

足够的!

取了五十两出来兑换了碎银子和铜钱,出来把柳湘莲的马给还了。进去找掌柜的打听,知道柳湘莲跟冯紫英几个,正在楼上喝酒。他也没惊动,花了十二两把这伙子今儿的账帮着结了,又叮嘱他们帮着把马喂了,就直接走了。

那掌柜的自然不瞒着,进去把事情就说了。

这么给面子的事,柳湘莲就说:“怎么不请上来喝一杯?”

掌柜的就说:“珩大爷说,家里还有事,就不打搅了。改日设宴,请诸位大爷。”

那边冯紫英等人又问柳湘莲这好好的请客又是个什么缘故,柳湘莲才道:“就是借了一回马。原本是想着瞧着琏二哥哥的面子,谁晓得还是个有牌面的人,这不是有眼不识泰山嘛。”

几个人就说,下回一定请来坐坐云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有了钱了,四爷先买碳,给自家买了,还给余家买了不少。直接叫给送过去了。

邵华就说,这珩大爷可真是敞亮人。

看看,还了人家二十两银子的礼,结果给送来五十两银子都不止的碳。

余梁就觉得再说还人家人情的话,就有些不识抬举了。人家这是跟你打算认真交往的架势。就说:“回头等忙过这一段时间,咱们都去,也该拜拜人家的父母了。”

林雨桐心里还嘀咕呢,心说四爷也不知道打哪弄的银子。

她知道四爷手里肯定没钱,要是有钱早就借着名头,用更高的价格把余梁之前拿出去的东西给买下来了。没买,而是帮着牵线搭桥,就知道,他手头不是一般的紧。

正琢磨着有什么机会把银子给四爷递出去呢,甚至都想着,实在不行,晚上翻墙出去的可能。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弄到银子了。

行!只要有银子,就受不了罪,这就行了。

家里安顿好了,暂时不用为吃饭养家的事犯愁了,于是,四爷拿着手里的条子找贾珍。

贾珍这回没有慢待,而是亲自迎到门口:“哎呀,珩兄弟啊,正说要去找你呢。快快快,里面请。”

四爷就知道,估计是贾敬写信叫贾珍给自己送书了。这小子摸不准他爹的意思。

他就带着几分惶恐:“珍大哥折煞小弟了。”

贾蓉今年都十四五了,跟贾珩年纪差不多大。刚娶了秦可卿,还在新婚燕尔。

这家伙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年纪上跟贾数也都差不多大了。可要是放下身段的时候,那真能放下身段。

偌大的宁国府,只有贾敬当年的院子,有书房的。其他的地方,还书房了,不够羞先人的。

贾珍带四爷进去,屋里就是酒宴,来来回回的丫头小厮穿梭笑闹。

他试探着问四爷:“见太爷去了?”

四爷就说:“父亲前些日子身子有些不好,求了张道人,想了想,又去求求太爷,看有没有什么丹药……”

为这个的!

“太爷可说什么了?”贾珍亲自给四爷倒了茶递过去,十足的紧张模样。

四爷就笑:“也没说什么,就是问了一些文章上的事情,太爷说还有几分悟性。又问还有没念书这些话。珍大哥也是知道我家里的境况的,哪里能静心念书。父亲病歪歪的,连弟弟的族谱这都没上呢。”他伸手把纸条递过去:“还是太爷给取了名字,我这次来就为这个的。”

贾珍也不知道这贾珩读书到底如何,但要是自家老子看上了,那向来是差不了的。只给些书,给了便给了,放在家里也是发霉。

他抬手接过纸条,见了上面的名字,心说,这小子长大了也终于开窍了。反正叫什么都行,就是别跟宝玉犯拧。

于是特别利索,拉着四爷就起来,两人去了祠堂,在族谱上把名字添上,就算是完了。

出来的时候贾珍还跟四爷说:“别怪我这个大哥,这家也难当。”

是说上面还有老祖宗看着,不好叫老人家不高兴。

四爷客气的应了,只说怎么会见怪之类的客套话。告辞回来不久,就被送来了五车的书。堆满了整整一间房。光是归拢出来,就得些时间。

贾家聚族而居,有点风吹草动的可不都知道了。

这贾数一房巴结上了东边府里,一时之间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这个来打探那个来问候。不说内宅女人这个那个的,光是贾家的爷们,贾敕、贾效、贾敦、贾璎、贾璘这些高一辈平一辈的,还有那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蔷贾蓉这些小一辈的侄儿,一个个的都奔着来了,见了就叫叔叔,一个个的都开始自称儿子。亲的不得了!

走到宁荣街上,人缘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只是跟家里说起给入族谱的事,只名字的事,钱氏有些不满:“明明瑛哥儿比宝二爷要大。”

四爷没跟她解释那么多,有些道理,说了好像她也总不能明白。他就给定下来了,“小名英哥儿叫着,等大了取个表字带个瑛也成。但现在,别叫这个名了。”

也不想想,就是要下场考试,这不也得得族里知道。要真是谁想使坏,一句半句坏话就能毁了前程。

十一岁的孩子对此还没有太大的执念,只怏怏不乐了两日,四爷说给买个小马驹,这事就彻底的给抛诸脑后了。

林雨桐再次听到四爷的消息,还是在贾母这里。

买了图样的店铺做了跳棋和麻将送来,林雨桐和邵华就开始回礼了。许是做这种东西不需要整块的料子的缘故,所以,送来的东西,都是上好的材料的。如果细看纹理,像是做了大件家具剩下的边角料。

给贾母的这一套,是乌木的。给贾赦贾政用的是香檀木的,给邢夫人王夫人用的大叶紫檀的,给贾琏贾珍用的是小叶紫檀的。给尤氏、王熙凤、李纨用的都是楠木的。像是三春宝玉黛玉贾环包括贾琮贾兰和大姐儿,都是跳棋,雕刻成花朵样儿的,生肖样儿的,都是紫檀柳的,各都送了一套。就是姨娘们,也用黄花梨给做了一套明显小很多的那种,能玩就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东西学的快,上手两把就都会了。

内宅里最缺乏就是打发时间的东西,这东西送出去,在贾母房里就开始玩了。

以前他们推的那种牌九,也又碰啊吃啊之类的,不过没这个这么全活。

立马就开了一个场子这个上那个上的陪贾母玩。林雨桐在边上教了这个教那个。

牌桌上嘛,就说起了闲话。说敬大老爷瞧中了珩哥儿,把书都都送了云云。

贾家别管嘴上说的如何,其实真是挺稀罕读书人的。一说还有被进士老爷看中的,那这铁定就都高看了两眼。

林雨桐就明白四爷的银子是打哪来的了。肯定是忽悠贾敬那假道士给忽悠来的。

贾母这会子都想不起来贾珩是哪个,一听说家里的事,就叹气,也是嫡亲嫡亲的宗亲呢。

亲个屁!

照王熙凤那个算法,肯定出五服了。

不过贾母还是叫鸳鸯:“打发人去,赏哥儿二十两银子,两身衣裳,叫好歹上进些。跟他说,别叫进来磕头了,不耐烦这些个。”

鸳鸯领命,打发人去了。

随后邢夫人王夫人又打发人每人赏了十六两,言说不敢跟老太太比。

林雨桐就忍不住想笑,真想看看四爷被人赏了是个什么表情。

把这边应付完了,回去的路上她就琢磨呢,心说,四爷把银子都赚回来了,自己这头,总得像个法子把这家里的日子给过下去吧。如今那点银子,别说置办家当了,就是日常开销也不知道能撑多少日子。这个做生日,那个过寿的。今儿她要摆宴,去的时候不好空手,明儿那个要赏花,去了也得带上手信。算算这个开销,应付的过来吗?

所以,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借着这个在贾府的便当,赚点银子。

想到赚钱,她的心就不由的跟着飘摇,也不知道扬州那边如何了……

喜欢敛财人生[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敛财人生[综].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