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敛财人生[综]. > 第1351章 重归来路(29)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第1351章 重归来路(29)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03:39 来源:书海阁

重归来路(29)

原本林雨桐以为,香菱跟薛蟠和离,跟自家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自己也就是提供了一点情报给张道士,刚好也救了香菱的命。如今当妈的接了闺女回去,母女两个托庇在清虚观门下,房舍跟清虚观几乎是靠着的,住的安全不说,也不怕被谁欺负了去。至于薛家给的宅子,只叫人去帮着看着了,如常打扫打扫。而用的人,也多是那些把孩子寄养在清虚观的清苦人家。找了几家老实本分的,老汉婆子小幺就能干的差事,雇了人照看。还有那京城里的铺子,之前那营生都是薛家的,给了香菱之后,甄家不想跟薛家有多深的来往,这买卖自然是不做了。只把铺子租出来,一个月收个百十来两银子的房租罢了。至于南边的田产,封氏暂时托付给了娘家的侄儿。她的娘家也不是小户人家,在姑苏也算是小有名声,没出过当官的人,但家里也出过几个举人秀才。家业虽不算太大,但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上等的人家。自己没了男人闺女丢了之后的日子,若不是娘家接了她回去,也便没有以后了。如今人不凑手,先叫娘家管着,等以后慢慢的培养出自家的下人了,那时候再说。

没几日,张道长找四爷来拿符箓,跟林雨桐说闲话的时候倒是提了,说是甄家母女两人向道心诚,打算闭关三年,谁也不见。

林雨桐就呵呵的笑,然后意味深长的道:“也好……”

张道长心里就一跳,低声道:“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奶奶。”

肯定是甄家知道香菱有孕了,偏偏不想叫跟薛家有一丝的关系。因此,只说是要闭关了,不见人。这不见人好啊,不见人等隔上三四年出来,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对外只说是从族里抱养的,谁管这些闲事去。

再者了,薛家一日日的鸡飞狗跳的,谁还能记得香菱?

这事就是能看破不能说破的事,林雨桐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算是完了。

却不料,没隔几日,薛蟠却上门了。林雨桐避到屏风后没见,这薛傻子进门就给四爷跪下,只道是:“该死该死!冲撞了,实在不是有心的。”

冲撞什么了?

跟四爷道的什么歉?

莫名其妙。

四爷也不扶他起来,只问:“你这一进门就这样,到底是个什么事由我也不知道。”

薛蟠满脸的歉意:“……原不过是去珩兄弟那连襟处吃酒,谁料想吃醉了酒又失了德行,唐突了小姨子……”

四爷的连襟?

是说孙绍祖?

这小姨子?

该是那位余柳?!

连起来的意思是薛蟠唐突了余柳?!

说实话,孙绍祖那边,林雨桐是一点也没关注了。余梅应该是老实了才对。这怎么就又搭上薛蟠了?

薛蟠兀自道:“已经写信给商队管事了,叫他们代我向余参将提亲。之前去原本是要见见余家表弟的,可余家大门紧闭,主子一概不在。想了想,我还是过来请罪……”

呵呵!

四爷笑了笑:“没有姐夫管小姨子事情的道理,跟我请的什么罪。”

“那我给大妹妹请罪去?”说着,就起身要朝内院去,给林雨桐请罪。

四爷一把给拦了:“余家的事,你又不是外人,比旁人知道的都清楚些。内子跟那边的姐妹不合,这事原也跟她不相干。更谈不上得罪不得罪。你既然已经叫人提亲了,那等着结果便是。成与不成的,都不与咱们之间的交情相干。”

听起来,好像跟薛蟠很亲密。

可实际上去是说,不会因为成了所谓的连襟,咱们的关系就更近了一步。

也不知道薛蟠有没有听懂这一番的潜台词,但这位还是没心没肺的笑起来:“我就说嘛,珩兄弟断断不会因为这个事恼了我。”

送走了薛蟠,林雨桐才出来,嗤笑不已:“这孙绍祖当真是能耐,这就攀上了薛家了。”

薛家旁的没有,银子很有两个。另外:薛蟠的舅舅,便是炙手可热的王子腾。

余鉴找了多少机会,想要巴结上王子腾呢,都被余梁和四爷给阻了。如今,却没想到兜兜转转,横生枝节,从这里插了一杠子出来。这么大好的事情,要是余鉴不答应才见鬼了呢。

但就像是四爷说的,就算是联姻了,与自家来说,有什么差别吗?

更何况,余鉴扑腾来扑腾去,都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哪怕是巴结上了王子腾。

因为在宫里,四爷和林雨桐就没少给余鉴下蛆。谁不知道他余鉴是个连亲生骨肉说不要都不要的人。这样的人对子女尚且都是如此,你指望他能对君王如何呢?这当官的注重私德,不是没有道理的。

升官这种事,是要报给吏部的。

可吏部归皇上直管的,文官四品以下,或许还能活动活动。但这武将,尤其是跟王子腾有牵扯的武将,将来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每提拔一次,皇上的小本本就记一次。

按四爷的话说:跟这种小人物计较那就是浪费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直接把大树砍了,靠着这大树生存的枝枝蔓蔓,自然也就枯萎了。

知道这个道理,连余梁和邵华对这事也没有过多的热情,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薛姨妈知道薛蟠已经打发人说亲去了,几乎气的背过身去:“……那就是个破落户。跟余家那兄妹不是一回事的,这要是余家哥儿还有个妹妹,这求娶了也没什么。只看那兄妹俩,就知道是一等一的正派人,一等一的精明人。可其他的虽然也姓余,那都是小娘养的。嫁给孙家那个怎么样?你去打听打听,端是个放浪形骸的,连我这个在内宅的妇人都知道,你会不知道?那做妹妹的,不好好的在家里绣花养性,没有兄嫂的答应,跑到姐姐家住成个什么样子?谁家做妹妹的住在姐姐家,还有没有个体统规矩了?”

薛蟠灌了酒回来,脑子不大灵光,直接就怼了薛姨妈一句:“妈还不是住在姐姐家里,这又成个什么体统了?怎么只许妈住姐姐家,就不能让别人住姐姐家了?”

这话可把薛姨妈气了一个倒仰,当天晚上就嚷着胸口疼,请了两趟大夫喝了药才好些。

薛蟠跪到母亲床前,不个劲的赔罪,薛姨妈只不说话。

宝钗瞧着不像个样子,便道:“妈只怕真错怪哥哥了。想是哥哥被人算计了也未可知。就跟妈说的一样,那孙家便没一个正经的人。余家那边跟孙家一个巷子头一个巷子尾住着的,原是最实在不过的亲戚,不也没来往么?也就是哥哥,被人哄的只当是吃酒做耍,殊不知……人家的算计。妈想想,后宅女眷,尤其是做客的后宅女眷,又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跑到男客呆着的地方。哥哥就是再不济,可也从来没有这么鲁莽过……”

“是是是!”薛蟠连连点头:“去别人家做客,再是不敢随便出入人家内宅的。这点道理我还不知道?”

这一点倒也是事实。一般人家,二门的门禁尤其森严,不是等闲会都能进去的。就是贾家这般,二门如同虚设,但薛蟠却从不说跑到女眷呆着的地方这个那个的。就是在东府那边的放浪形骸,也从不去内宅里唐突。

宝钗就说:“那便是了!她一个做客的小娘子,如何碰见哥哥的?”

薛姨妈蹭的一下坐起来:“那这般品行不端的女子,就更不能娶进家门。”

“可哥哥到底是唐突了人家。”宝钗就道:“但也左不过是个庶女。哥哥叫人快马加鞭去……哪怕是多饶几千两银子做聘礼,或是答应一两件难办的事也无妨……只要他们应了,不做正头奶奶,娶回来做二房也便是了。想来,再是没有不应的。”

薛姨妈就有些犹豫:“这就怕将来再给你哥哥说亲,会有些烦难。家里多了个正经出身的二房,谁家的女儿往家里来?”

宝钗摇头:“妈还当跟甄家把婚事了结了之后,哥哥还会有什么好亲事不成?当日要娶的是咱们家,为了给哥哥脱罪,愣是说跟甄家是自小就定下了娃娃亲的,这般的亲事,都娶进门了,甄家倒了,咱们说和离便和离了。当日,我便劝妈说,这事不能如此,偏妈不信,定是要叫和离。可外人会如何看呢?是不是也怕将来他们家有个意外,咱们也这般的薄情?天下的好人家多的是,家财丰厚者不知凡几,又何苦冒这个风险呢。因此上,这往后,高门大户的闺女是不要想了。只找个门当户对,性情好且知礼的,行事爽利能管的了家的姑娘,纵使门第低上一些,也是无妨的。若是这么想,娶个二房,倒也不是要紧的事。两害相权取其轻,除了这样,却还能如何?若是不认账,余家那边倒是好说,那兄妹未必乐意妹妹做二房。可那孙家最是没皮没脸,倘或是不合心意的闹将开来,没脸的倒是咱们自家。”

薛姨妈连连点头,只说宝钗这话很有道理,又骂薛蟠:“还不按你妹妹说的办。”

薛蟠却不动:“妹妹只想着其一,便没想着其二。那余家再不济,余家的老爷也还是个参将。正经的五品官身。还有余家的表弟,也是七品!不说珩兄弟,就只孙绍祖,没有实职,那也是身上有爵位的。那姑娘纵使是小娘养的,是庶女,可也是官家小姐。可咱们家呢?”

商户人家!

宝钗的脸蹭一下就红了,只扭脸不言语。

薛蟠就道:“我若娶了那姑娘,可能好处不见得多。可这要是弄进门做了二房,便是把余家的脸往地上踩,只怕跟余家和珩兄弟那边,也便是有了嫌隙了。这本来勉强算是亲戚,是咱高攀着人家交往的,如今弄的人家妹妹成了小妾,他们倒是成了小妾的娘家人。哪里还算是正经的亲戚……如此得罪了人,又当如何呢?是!我舅舅,我姨丈家都能给咱家一些依仗,可那珩兄弟……妈和妹妹怎么就知道,舅舅和姨丈姨妈肯为了咱们得罪人家。咱们家有什么?可人家有什么?这些事,妹妹又可曾想过?”

这?

薛姨妈越发的左右为难起来。女儿说的有道理,也确实是为了这个家着想。内宅之中,这么安排是合适的。

可儿子说的,又未尝不是道理?男人家在外面行走应酬,想的又跟妇人们想的不同。

最后,还是以外面的大局为重,这婚事就这么着了。

余家这亲事答应的利索,一来一回一个月的时间,余鉴还专门派了管事来跟余梁说话。意思是嫁女的事,权权委托给他。

余梁能答应么?

嫁余梅的时候,写给余鉴的信还都没回呢。

余梁躲到皇庄去了,邵华以供着痘娘娘为由,也来了一个避而不见。

结果余家没见到人,又跑过来见林雨桐和四爷。四爷在皇庄上跟太上皇种水稻去了,育苗正到了要紧的时候了,他哪里有在家的工夫?

林雨桐呢?不是进宫了,就是这个王府那个王府去了,就是在家,她也以这样的理由推脱了。

来了不下十数次,就是没见到人。

这余梅也是个恨的:“他们不管,我们还都不嫁了?”她冷哼一声:“认我们是二五,不认我们是一十,有甚差别?嫁!只管嫁!”

于是,又是一个月,人家余梅就把妹妹从那‘租住’的院子里嫁出去了。

琉璃叫人打听了消息回来跟林雨桐说:“……那姑娘是个糊涂的,愣是被善姐的妈跟姨妈给糊弄住了。出嫁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把善姐儿当成陪嫁的丫头带走了。”

善姐儿伺候去了,进了薛家的门。这王熙凤抬抬手,她就成了薛家的人。

只怕这去了薛家,目的不单纯呢。何况,善姐儿不是善茬子。

这亲事结的,薛家也很尴尬。你说这喜帖是给余家还是不给余家,又给不给林雨桐这边送。

反正娶了是尴尬,不娶纳回来也是尴尬。

最后,是薛姨妈亲自来瞧林雨桐,说了许多的话,意思就一个:咱两家是咱们两家的事,跟娶谁不相干。

又有薛蟠亲自去找了余梁和四爷,得!这事就这么着吧。

余梁把话说到头里,咱们还是这么处着,以后成了亲,夫妻之间有什么事,不用来说,他是不管的。

薛蟠连连点头,就说咱们还是兄弟,嫡亲的表兄弟。别的都不论!

如此,薛家结亲的时候,林雨桐和邵华那边准备了一份礼送过去,至少面上都不那么难看了。

而对林雨桐唯一的好处就是,占着的宅子能收回来了。这玩意今年特别好租,今年秋闱明年春闱,好些个考生提前来京城,这种小院子尤其好往外租的。

这事打发下人去就行了,这时候天正好,她带着孩子在家启蒙呢。

自己做了许多的卡片,跟幼儿启蒙似的,告诉他一二三四五,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这小子是个好动的性子,早上起来倒腾着跑跑跳跳他不嫌弃烦,但这么坐在这里,叫他念书,死活都坐不住。林雨桐没法子,叫人把卡片挂一串,绑在柱子之间。林雨桐写一个字,教他认一个字,然后再叫他跑去,从挂着的卡片上把字找出来。顺带的,还把加法练了。比如一加二该是多少,你去把答案取来。就跟瞧着小狗答题似的。

这么大的孩子也就是个聪明的小狗的水平。

幼娘在一边帮着他作弊,她也不管。然而是发现同一道问题,哪怕他不会算,算不明白,但是问上三遍之后,他便记住了,再不会犯错。哪怕这个问题是隔上两天再去问他,他也记得住的。

那林雨桐便也越发不拘者他的性子了,只满院子的瞎跑。只是孩子只一个,连个玩伴也没有,未免有些孤单。幼娘说过两年该去请个先生到家里授课呢,林雨桐却觉得,到了该启蒙的年纪,就送出去叫他上学去。

张家的族学就是极好的。

她这么一说,幼娘就羞红了脸。

但其实,四爷和林雨桐未必送孩子到别人家附学。

四爷回来的时候,林雨桐就跟她说孩子的事,蕴哥儿大概也知道是说他呢,坐在炕上拿着勺子一口一口的扒拉饭,还不时的看爹妈一眼。

说到上学,林雨桐就叫问问,看哪里的先生好。尤其是如今的塾师,就怕把孩子的灵气给磨没了。

四爷还看她:“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去,还想着附学?咱们请个先生在家里开蒙便是了,想找好先生的,自然会来咱们家附学,还怕孩子没玩伴?”

也对!

加上怡哥儿,这都两个孩子了。

将来贾瑕家少不了也要添孩子的,光是自家的孩子,就值得请个好先生。

这事跟四爷一说,四爷就往心里去了。林雨桐也就不多管了。

恰巧,那边邵华又有了,不能在城外住着,再者,余梁如今也没那么忙了。于是,林雨桐便把怡哥儿给接过来,一个孩子是看,两个孩子也是带,刚好,叫孩子们一块玩,她顺便也就给启蒙了。邵华只来看过一回,瞧着孩子姑姑带孩子带的挺好的,只把奶妈并丫头往这边一送,也不管了。要是晚上来得及回便回,要是来不及回,想在他姑姑家住,便叫他住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小孩子就爱跟小孩子玩,俩小子都能把后院给翻一遍。

王熙凤来的时候,就见林雨桐躺在树下的躺椅上,边上的小几上放着果盘,她自己只看着两个滚成泥猴子的孩子直乐呵。

“你倒是会享受。”她眼里带着几分羡慕,要是有个儿子,她也就万事足了。

林雨桐叫人搬躺椅:“你也来享受享受。”

王熙凤摆手:“我出来是有事,顺道跟你讨点果酱。我家那姐儿出痘了,在家供着痘娘娘呢。”

林雨桐忙叫人去取:“打发个小丫头来,我难道不给你?还值当你这么巴巴的跑来。”

王熙凤躺下只叹气:“如今你是金贵人,等闲都见不到你的人。老太太请了你三五回了,只不过去。可是我们哪里得罪了你?”

林雨桐当然不乐意过去了。皇后有喜了,肚子大了自然就瞒不住了。到了贾家,少不得要听贾母和王夫人念叨。也不想想,跟自己念叨能有什么用呢?难道不叫人家皇后生孩子了?

这事一出,贾母和王夫人心里定是悬着的。要是有了嫡皇子,这元春哪里还有什么出头的机会。要是不指望着元春,又少不得要念叨宝玉和黛玉的婚事。

林家一直是避而不谈,这态度就已经非常明确了。这一年里,她也能见黛玉两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警幻的事,黛玉并不见对宝玉有多深的情愫。往常她也是不听这些事的。倒是非常有兴致的把林家的藏书阁收拾了出来,各种的书籍分类整理。孤本得另外收藏,放在外面的都是手抄本的。别的事一概的不沾手,林家人也纵着她。杨哥儿找书还找到四爷这里,借了家里的孤本回去给黛玉誊抄,完了再把书还回来。

贾家说宝玉身子不好了,叫黛玉回去瞧。黛玉就央求了杨哥儿去贾家探望。

为这个事把林彤玉气的跳脚,在林雨桐面前也不掩饰,只说是贾家无礼,哪里有叫人家的闺阁小|姐去看他们家的爷们的。

之前林雨桐倒是也见过宝玉几回,说实话,再叫贾母把宝玉当病人的耽搁下去,他真就成了个病人了。

在王熙凤面前,林雨桐也不瞒着这个事,就直说了:“……十几岁的孩子,学学便是了。我觉得娘娘想的就挺好。发奋上三两年,纵使科举出不了头,可这读了书,人必然就清明了。若是有个秀才或是举人的功名在,这也便是一道护身符。只一味地等着娘娘……娘娘能如何?那宫里是什么地方?是想要如何便如何的?!人家承恩侯府的孩子,还都出门去求学呢,难道皇后不及你们家娘娘尊贵?”

王熙凤斜眼看她:“你如今越发的敢说话了?”

林雨桐嘲讽的笑了笑:“好话不好听,好听的话却未必是为了你们好的。看见了不说心里过不去,说了偏偏又不讨喜,你说我干嘛非要往你们家去呢?”

“罢罢罢!不去便不去。我来原也不是来做说客的。”王熙凤低声道:“娘娘怕是也不想叫宝玉被太太拘在屋里,凡是出去,稍微晚一些回来,必是要兴师动众的找的。如今,娘娘叫宝玉并姐妹住到园子里去。”

林雨桐摇头,轻笑:“娘娘也是糊涂,这嫂子小叔子自家的姑娘亲戚家的姑娘住到一个园子是怎么回事?”

王熙凤愣了一下:“这么说,二丫头她倒也不是那般的木。前儿才说叫搬,结果她过来跟我说,她还有许多的活没做完了,日子太紧了,便先不搬了。来来回回的折腾,怪麻烦的。我当时应下了,倒是没多想,你如今一说,我倒是明白了。她是以绣嫁妆的名义拒了避嫌了。怪倒是大嫂子也说住园子里,兰儿上学不方便,她不搬了。原来根子是在这里呢。那这倒是不怕了!三姑娘原跟宝玉是一房的兄妹,不防事。四姑娘还小,更是碍不着。想来薛家的姑娘和史家的姑娘瞧这样子,也便不搬了。如此,倒也好!”

那你大概是想多了。薛家估计是要搬的,史家的湘云更是要搬的。

林雨桐想起什么似的问:“史家如今还在京里?”

王熙凤看她:“这话可真是问的巧了,还真没有你不知道的。上个月叔父来信了,不知道是不是史家的两位侯爷求到了叔父的跟前,叔父信中还叫我们家那位爷带着人去给老关系送了礼,怕不是史家两位侯爷就要出京了。只是到底是安排在哪里,倒是不尽知。”

那就对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见林雨桐说史家的事,就道:“史家要是这么拮据的过下去,也未必就不好。非是作死的往上靠。真要心里清明,早收拾东西回金陵去了。守在家里闭门谢客,躲上几年,说不得还就叫他们躲过去了。偏不!许真是穷日子过怕了,扑腾着只想要实权,还奔着王子腾去,这就是不自量力的找死。”

“还没打算对王子腾如何?”林雨桐就问:“是不是边境不稳?”

可不就是吗?

“东南海疆摩擦不断。”四爷皱眉:“尤其是靖海侯撤回京城之后,那边民心有些涣散。”林雨桐一时倒是也不知道如何说了。

上辈子闻家基本是死绝了,只剩下单单一个独苗。那时候回京城,只觉得闻家惨烈。但如今情况又不同,闻家的撤出来,是朝廷的决定。但难免叫人觉得是不是朝廷对西南有放弃的心思。

其实,怎么可能就放弃西南,就怕有人兴风作浪误导百姓。

正想着呢,就听四爷道:“说句公道话,这事原本也不与靖海侯府相干。可这西南一闹起来,王子腾就上本,保举安南王返西南……”

安南王安南王,这安南的名号怎么来的,必是祖上平定了南边而得来的。这种人心散,叫安南王去西南的提议……可真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好。

要说这个提议有理没有?有!总得有个举足轻重的人去西南稳定人心吧。

可这里面有没有王子腾的私心?要说没有也没人信啊!四王八公捆在一起,利益交错,根本就是一个整体。偏偏的,太上皇对这些事如今不管,皇上有多有忌惮,而当年的太子遗孤到底也没有找到。

把这一连串的连起来,正隆帝心里焦灼不焦灼?

林雨桐就有些明白了,她就低声道:“只怕皇上会答应,叫安南王去西南,却不会给兵权的吧。只要他不轻举妄动,只坐镇的话,拖上两年也便是了……”

说到底,朝廷没有军饷打这场仗。

四爷点点头,正隆帝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才说元春省亲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呢,猛的一看,这些老勋贵还真有些老树发新芽的兆头。

两口子说着话,那边蕴哥儿吃完饭了。今儿余梁回来了,把怡哥儿带回去了,这小子没有玩伴了,比较蔫吧。

四爷点了点这小子的鼻子:“明儿带你逛街去,可好?”

孩子没在外面见过世面,终是长不大的。

于是一家子三口,吃过早饭就出发了。林雨桐得带着围帽,也不要轿子,那玩意颠着更不舒服,还不如马车呢。一家人上了马车,能去哪里?

不外乎戏园子古玩铺子首饰铺子这样的地方。孩子瞧见什么都稀罕,四爷只管叫买,这小子被他爹抱着,欢喜的什么似的。到了首饰铺子,还拿人家放在外面的金光灿灿的首饰往林雨桐头上插:“给……给娘……好看……”

知道什么就好看!

两人逗孩子,正乐呵呢,就听到一声打招呼的声音:“贾大人。”

扭头看过去,竟是个长的极为清秀俊美的少年,见他对着四爷行礼,四爷只是淡淡的点头,林雨桐就知道,这不是什么要紧身份的人。

却听四爷说:“今儿你怎么出来了?王爷今儿不在家?”

这少年腼腆的一笑:“王爷进宫了,小的出来走走。”说着,又对着林雨桐行礼,“夫人安好。”

林雨桐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从首饰铺子里出来,林雨桐就低声问:“谁啊?王府的亲戚?”

“蒋玉菡。”四爷低声说了一个名字。

林雨桐不由的朝后瞧了一眼:“忠顺王真是……”

四爷点了点她,不用问都知道她想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忙道:“不是!”

林雨桐松了一口气,心道:直郡王当年可没那种毛病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书上可不是那么写的!

四爷轻笑:“这样的戏子,能跟那些人家的子弟相交,往往能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

所以,比探子都好用。

林雨桐恍然:果然还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四爷回头又看了一眼,低声道:“那铺子是薛家的。”

林雨桐也回头看过去,要么说脑子不机灵的就得本本分分呢,你看,皇家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他们的手段,总是让人防不胜防。

出来逛了大半天,蕴哥儿的兴致依旧不减。回家还直嚷着明儿还去。

去哪啊?

你爹能有多少工夫陪你逛。

哼哼唧唧的,只到四爷答应十天后还带他去,这才洗澡,然后光溜着自己钻被窝睡觉去了。

四爷上班去了,林雨桐又得开始她的应酬。先是打发人去瞧瞧王熙凤家的大姐儿,回来只说是孩子没大碍,这才罢了。

又有黛玉叫人送来一箱子花笺,说她今年自己做的,如今得了,分了一半给林雨桐,剩下的谁都没舍得给。林雨桐哭笑不得,又拾掇了自家种的果菜,叫给她送去了。

琐碎的事情没完没了的,又叫人把递进来的帖子拿过来,看有没有特别要紧的,这总要过一过的。没想到倒是翻出来一张署名为钱通的帖子。

钱通这个名字,林雨桐没听过,但这钱姓就不能大意。

钱氏的娘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林雨桐也不知道。她就叫了幼娘来,问她这钱通可是舅家的亲戚。

幼娘摇头:“钱家早些年都已经回西北了,跟家里也少有往来。还真不晓得是不是?”

可这莫名其妙的,也不能说不认识的人就来下帖子。

叫了门上的人问了,这才说:“瞧着不是本地人,只说是亲戚。投了帖子就走了。”这上哪问去?

帖子上只有一个地址:东三胡同。

得!万一是呢。这可是正经的亲戚,不能马虎的。

钱氏如何先不论,这亲戚上门了,闹不好还是娘舅那边的,这就不是说装傻能混过去的事。有时候是麻烦,但这再麻烦横不过一个‘礼’字。

不能叫人指摘的。

结果一打听,还真是!

钱通是钱氏的侄儿,家里遭了难,来京城里投奔的。又因着好些年不联系了,也不好直接上门。先递了帖子探探路。

说起来,这钱通的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往上的年纪了。带着老婆孩子,租住的院子,也没就指靠着这边如何,据说满世界里找活干呢。他能写能算,出门给人当账房先生,维持生计。瞧着人也还行,林雨桐少不得亲自登门,这个态度是要做到的。

本以为就是一家子意外来的亲戚,岂不知竟也不是毫无瓜葛的人家。

这钱通的老婆姓张,再想不到是哪一家的人!她说起自家的娘家一副惭愧的样子,“说起来跟贾家也还沾着亲的。我那兄弟跟尤家的姑娘定了亲,那宁国府的当家奶奶便是我这订了亲的弟妹的姐姐……”

脑子里绕了一圈之后,林雨桐想起一个人——张华?!

这还真是没想到,林雨桐心里也是无语,不过随即又想,若不是跟贾家有这样那样的瓜葛,钱氏当初也不会嫁给贾数。

她这时候才更加清晰的意识到,这大家族枝枝蔓蔓的,到底有多庞杂……

喜欢敛财人生[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敛财人生[综].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