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军事 > 大国军舰 > 第一千七十五章 怕什么反垄断调查

大国军舰 第一千七十五章 怕什么反垄断调查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57 来源:书海阁

“我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我现在要说的是,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DDR2的生产授权,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不要投产这种内存?”郑胜英看向下面的人,纠结专利费做什么,那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支出,现在要决定一款新规格的内存芯片是否上马,这个对整个线代电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内存规则又是东方人制定的,如果我们跟了东方人的脚步,那就会继续助长东方人的影响力,我建议不跟,我们要跟着美国的标准走,英特尔肯定会推出新的内存标准的。”一名技术人员开口。

“没错,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跟在东方人的后面走,这简直就是在助长东方电子产业的壮大,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要帮助美国,打败东方人!”

“哼,跟着美国有未来吗?最先进的芯片技术在东方。”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跟在美国后面,我们还能有市场吗?我们线代电子靠什么继续发展壮大?管他是东方还是西方,我们只管赚钱!”

“哼,短视,这完全就是短视!当初如果我们全部都支持英特尔的RDR内存,东方的DDR内存会发展起来吗?现在东方人又提出来了DDR2标准,我们不能再跟进了,谁都不跟他们玩,看他们孤掌难鸣。”

“不跟进?那就看着肉进入东方人嘴里!现在,一根512兆的DDR2内存条价格已经达到了三百多美元,生产一根内存条,就能赚两百五十美元以上的利润!最近五年内,预期平均每年的需求五千万根以上!我们哪怕只占据其中五分之一的市场,那就是二十五亿美元的盈利!各位,我们现在每年的盈利只有四十亿美元左右,只要上一条DDR2内存的生产线,我们的利润就能增加一半!”

会议室里的众人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要跟着西方的脚步走,拒绝继续走东方路线,一派是赚钱第一,有奶便是娘。

如果继续下去,那这次会议又会发展成为争吵!郑胜英皱着眉头,看向身边的人:“金大川,你说一下你的看法。”

金大川,线代电子旗下的内存生产厂负责人,刚刚在众人争吵的时候,他一直都没有发言,现在听到了郑胜英的点名,犹豫了一会儿,才终于开口。

“各位还记得我们国家的芯片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大家伙都停止了争吵,将目光望向了他。

“83年,三行电子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建立起来了第一个芯片工厂,使用的是最先进的6英寸晶圆生产线,当时的英特尔、日立和NEC这些工厂还是非常谨慎的,只是开始试生产6英寸晶圆。在第二年,三行电子就决定投资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从此就进入了全球芯片领域的一线阵营。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三行电子继续采用大胆激进的投资策略,曾经连续五年在晶圆生产上投入巨资,最终成了全球领先的内存生产企业,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他们却选错了方向,从此一蹶不振。”

东方的芯片生产最初也是从三行电子获得的技术,64兆的内存就是三行电子手把手的教会的,但是之后,东方就开始发力了,由于光刻机等领域里迅速突破,结果就反超了三行电子。

虽然其中出现了诸如三行电子工厂失火等事情,但是三行电子的没落,最终还是因为和东方的对立,没有去选择东方的技术路线,而线代电子却在闷声发大财。

“方向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是芯片厂,不是慈善机构,如果只是因为某些心理因素,选错了方向,最后导致了我们线代电子走上了和三行电子一样的道路,那谁来承担这个结果?”

“我们现在有DDR内存的利润,已经足够我们获得不错的利润了,我们怎么会走上和三行电子一样的道路?”

“各位,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没错,DDR内存是主流,但是以后,肯定会被更加先进的内存代替的,你们认为英特尔能引领行业吗?我可不认为英特尔能打败龙芯公司。”

就在此时,有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总经理,刚刚得到消息,AMD公司已经决定选择DDR2内存作为下一代内存标准,他们将会首先在高端的处理器上集成这种内存控制器。”

AMD公司也站队了,这个公司是最早向东方妥协的,甚至干脆连生产都交给了东方,现在在美国,AMD处理器的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英特尔,毕竟有制造工艺上的优势。

既然生产交给了东方,那技术路线上也得向东方靠拢,东方用什么,他们就用什么。

至于美国人什么态度,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一部分芯片的生产问题,毕竟他们也是有先进芯片的需要的,靠AMD公司来喘口气,然后等着英特尔发力,不过事实和他们想的不一样,AMD是活的很滋润,但是,英特尔却要倒闭了,要不是有政府投资,英特尔早就没了。

“五年之后,DDR2内存就会成为主流,如果我们不跟进,那东方扩大了晶圆生产线之后,可能他们自己就能完全生产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们自己生产,不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吗?”

“应该是出于反垄断的需要,如果全部由他们生产的话,那西方肯定会启动反垄断调查,所以他们才会授权我们生产。”金大川说道。

“现在,我认为,为了给AMD公司的处理器配套,DDR2内存项目可以上马,也必须上马,大家觉得怎么样?”

赚钱才是第一位的,什么立场问题,还是以后再考虑,咱们也是给美国市场提供先进的内存!

“不过,现在DDR内存条的利润比较稳定,我们不能放弃这种内存的生产。”一名高管说道,好吧,他们可以接受上马这个项目,但是他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眼前的利益。

“那是当然。”郑胜英说道:“我们需要新建一条12英寸的生产线,我认为,把这个生产线设立在美国更好,你们觉得呢?”

设立在美国?听到这句话,大家伙略微沉思了一下,就纷纷鼓掌叫好,没错,就该这样!

线代电子因为生产DDR内存,已经让某些美国人不满意了,现在如果继续跟进DDR2项目,那就更是会引来很多抨击,但是,如果要是去美国投资设厂,那就是另外一种含义了。

去美国建厂,可以给当地带来利润,给当地纳税,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销售到美国市场,正好和AMD的处理器搭配使用。同时,整个工厂都像是给美国当抵押品一样,美国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们一定会全力支持的。

“我们预计,这次投资会超过五十亿美元,不过为了我们今后的发展,这笔投资还是值得的。”郑胜英继续说道。

“五十亿,用得了这么多吗?”大家伙很是好奇。

东方在电子技术上发展很快,工艺始终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其他公司也不是吃素的,大家伙的制造工艺也在进步。

现在的DDR内存,已经在使用0.13微米的制造工艺了,而且非常成熟,更加先进的90纳米的工艺制程也在研制之中,内存条又不是中央处理器,用不着什么65纳米,甚至是45纳米技术,有0.13微米就够了啊。

花个十亿二十亿投资个芯片厂已经不少了,现在居然要花费五十亿,怎么可能?

“这种改进的DDR2内存要求更低的发热量,所以最好要用90纳米的工艺,这个工艺也是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中的,这五十亿美元之中,有二十亿都是用在芯片工艺的研究上。”

他们必须要研究出来这种工艺制程,毕竟东方90纳米的处理器早就量产了,现在恐怕已经有了更加先进的工艺,DDR2内存条也需要这种工艺,他们如果还捣鼓不出来,就怕要步步落后了。

“没错,研发90纳米的工艺很重要,这笔钱咱们必须花!”

大家伙没有意见,一致通过。

“我们这个工艺已经研发了很久,还有什么不成熟的吗?”也有人不解。

金大川开口:“光刻机和刻蚀机都有相关企业研发,但是还有很多材料不成熟,比如说氟化氢、光刻胶、含氟聚酰亚胺等。”

随着芯片工艺的不断进步,需要的材料也是越来越好,以前用的光刻胶在提升的工艺制程上已经不好用了,会导致良品率大大降低。

“既然这样,我们能不能从东方采购光刻胶?他们有成熟的工艺,也应该有合格的光刻胶等产品吧?”

“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产业链,一切能自己生产才是最好的,如果把这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恐怕会受制于人,尤其是东方。”

“既然我们都被选作为避免垄断的竞争对手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能采购的先从东方采购,先把我们的生产线拉起来,以后等我们自己的成熟了,或者是其他西方工厂能提供了,再替换上也不迟。”

郑胜英思考了一下,然后点头:“没错,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先用他们的,这样能减少我们的投资,反正其他芯片厂肯定也需要解决90纳米工艺的生产问题,这些材料他们自己也得能生产,我们就不用投入宝贵的资金搞这种研发了。”

她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东方,崇明岛,华亭第二造船厂。

“只有弱者才会害怕什么反垄断调查,我们就算是挤垮了所有竞争对手,谁又敢来指责我们垄断。谁指责,我们就给谁断供!”秦涛笑呵呵地说道。

丛菊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是啊,我们从来都不害怕这些,不过,您确信他们会研发新的液货围栏系统?”

秦涛说的这个反垄断调查,可不是芯片上的垄断地位,而是造船业上的垄断地位,是液化气船上的垄断!

当初明州造船厂为了能发展起来,决定从法国引进LNG液化气船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薄膜的液货围栏系统,最关键的就是殷瓦钢的焊接工艺,当时是花了大价钱的,不过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正确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液化气船是明州造船厂最赚钱的项目,哪怕就算是到了现在,依旧是最赚钱的项目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整个华亭第二造船厂都在造液化气船,不过由于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液货围栏系统,所以已经不需要向法国人交专利费了,赚了的都是自己的,同时,明州集团还把这种液货围栏系统授权给国内所有的造船厂,谁想造就造,就这样,东方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气船生产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都开始重视起来环保,液化气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东方的造船厂靠着这种船型,赚了很多钱,发展壮大得很快。再看看对面,虽然南泡菜国的液化气船也在不断地建造,但是他们就是赚个辛苦钱:一条船的利润只有百分之十,但是得把百分之五的利润给法国人交专利费,只剩百分之五的利润,实在是可怜。

东方没有和他们打价格战,毕竟东方的造船业需要有足够的利润支撑,钱少了不干。

南泡菜国会一直坐视这种事情发生吗?

当然不会,他们肯定要研发自己的液货围栏系统,既然明州集团可以做到,他们又有何不可?

但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研发,是不是有些巧合了?秦总哪里来的这种判断?

“我原本也不确定,但是今天,我看到了这篇报道,就觉得差不多了。”

丛菊接过来了秦涛手里的报纸,在这个年代,还读报纸?不过,看到报纸上全部都是不认识的文字,丛菊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秦总,我只会英语和法语,日语和韩语正在学习,但是还没有学好。”

这是南泡菜国的报纸!

秦涛笑了笑:“这个我也看不懂,不过我有翻译啊!来,许秘书,给咱们翻译一下。”

“论高锰钢的特性。”许正阳读了起来:“高锰钢是含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四锰元素的钢材,这种钢材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良好的耐低温特性和耐磨强度,就算是在零下两百度的超低温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

“这个和咱们的殷瓦钢一样啊。”丛菊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想要将天然气液化,就得让它在零下163摄氏度的环境中,而和液化天然气直接接触的部位,就需要能耐低温才行,尤其是自身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殷瓦钢有这种特性,就被拿来制造液化气船的液货围栏系统了,而现在,高锰钢居然也可以!

“不对,如果高锰钢也能搞,那为何以前没有人用?”

“别着急,许秘书,继续读。”

“高锰钢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突然遇冷的时候,塑性会变低,导致更加脆弱,目前,我们已经通过技术研发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管是原本的钢材表面或者是焊接的位置,都不会因为突然遇冷而出现断裂等问题。”

丛菊点头:“这篇文章的目的性很强,看来南泡菜国人是铁了心要搞自己专利技术的液化气船了。”

“是啊,这可是他们送上门来的好机会,咱们得把握住。”秦涛说道:“他们用高锰钢最大的目的还是降低成本,毕竟高锰钢这东西便宜多了,一艘17万立方的液化气船,咱们的建造成本得在1.5亿美元左右,售价两亿美元,而如果用高锰钢的话,价格能降低到五千万美元左右,他们也售价两亿的话,那就能赚1.5亿美元,当然了,他们更有可能的方式是降低价格,打压咱们的造船企业。”

丛菊有些不理解了:“这还是好机会?”

当然是好机会了,秦涛对线代汽车下手,对线代电子布局,都没有去动线代重工,没有去动他们的造船业,原本打算慢慢来,没想到,对方居然送上门来了!

“没错,就是好机会,从现在开始,我们提高液化气船的报价。上浮百分之二十。”

丛菊更是不明白了:“如果要和他们竞争的话,我们不是应该降低价格吗?这样提高价格,只会把客户都逼到那边去啊。”

“没错,我就是要把客户都送到他们那边去,他们会使劲给客户推销这种全新的液化气船,还会降低一些价格来抢我们的生意,就让他们去抢,十艘二十艘的,越多越好。”

丛菊终于反应过来了:“秦总,他们的技术有缺陷?”

造船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都是有交付日期的,过了交付日期就得赔偿,过了一定时间客户就会弃船,到时候,损失就都是造船厂的。

如果要是十艘二十艘的天然气船都无法交付的话,那这个造船厂肯定得破产啊!

用户对于全新的技术肯定是有顾虑的,但是,东方这边提价了,客户也是没办法,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找南泡菜国啊,南泡菜国那边又希望推出这种全新的船型,获得市场认可,这样几乎是一拍即合。

然后,南泡菜国的造船业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等到他们的造船厂倒闭,还造个屁的航母啊。

喜欢大**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