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军事 > 大国军舰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还有什么事是秦总不知道的?

弹道导弹的拦截需要庞大的运算量,根据目标飞来的轨迹来预判轨道和弹着点,根据己方所处的位置和拦截弹的射程等等来计算最佳的拦截点,这些都计算完毕之后,确定下来合适的时机,发射导弹,展开拦截!

上次击落太空中的卫星,那是提前已经知道了弹道,所以可以从容地展开拦截,而现在,一切都是未知的,真正的模拟实战,状况更加紧急,也更加考验系统的性能。

没错,主要还是考验系统,人在这个时候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一切计算都是系统的,人只是负责从几个合适的弹道里选择最好的,然后发射导弹。

“红旗-19通电自检!”

“发射盖板打开!”

一道道命令在迅速下达,整个舰桥里的气氛紧张而从容不迫。

秦涛站在舰桥上,看着舰桥前面的发射装置,这次还是从前面发射,所以,从舰桥上就能看到发射的场景,不过,冷发射嘛,不如热发射壮观。

小型导弹适合热发射,比如说红旗-16,从发射筒里出来,直接就能俯冲下去攻击目标,而大型的导弹,一般都用冷发射,鹰击-18这种大型导弹用热发射的,寥寥无几,其他的大型导弹,比如说长剑-10,海红旗九,都是清一色的冷发射。

“拦截轨道已经计算出来,有三种方案!”此时,又一个报告声传来。

墙壁的大屏幕上已经把三种方案给挂出来了,其中,最佳方案是红色的,另外两种是绿色的,三个方案给出了三个不同的拦截点,至于哪个最好……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如相信计算机的程序。

“选择第一种拦截方案!”

“第一种拦截方案!拦截数据已经输入导弹!”

“距离发射还有十秒钟,现在开始倒数!”

“三,二,一,发射!”

导弹发射员再次过瘾了,随着手指按动按钮,舰首前端,嘭的一声巨响,导弹飞出了发射筒,同时还冲出了一些燃气。

“看到这些燃气,就知道是咱们的二级活塞式弹射装置。”秦涛说道。

虽然都是冷发射,但是冷发射也是有讲究的。

具体可以参考没良心炮,在很多电影里,射手只要把炸药包塞到油桶里,然后点着,轰的一声,炸药包就飞出去了。

炸药包凭啥飞出去?靠导演发气功?

真正的没良心炮是两层结构,先塞进去一个发射药包,中间放个和油桶切面一样大的圆盘木板挡板,上面再放一个炸药包,炸药包的引线还得塞到下面去。

这样,点燃下面的发射药包,发射药包生成燃气,推动那个挡板,挡板才能推着前面的炸药包飞出去,同时,炸药包的引线还被点着了,然后在空中飞过一条弧线,落到敌人的头顶上,轰的一声爆炸。

把没良心炮竖着放,和这种冷发射的发射装置差不多。

导弹能飞出去,当然是因为蹲在挡板上的,挡板的下方则是一个燃气发生器,需要发射导弹的时候,启动燃气发生器,生成燃气,推动挡板向上,挡板推着导弹,把导弹推出发射筒,飞上天空。

但是,传统的冷发射装置,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挡板并不是一直在推动导弹加速的,随着向上运动,燃气的压力越来越低,挡板的加速度也开始减少,当挡板走到发射筒长度一半左右,就已经起不到推动导弹前进的作用了,在这里,挡板会撞击到缓冲器上,和导弹分离。

随着发射装置加长,这个缺陷也会越来越明显。具体来说,就和蒸汽弹射器面临的问题差不多。

那能不能增加燃气发生器的能量?

这个能量可以增加,但是,增加能量的话,会导致在点火瞬间的推力太大,让导弹的过载增加,影响发射安全。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能让九米长的发射管正常工作,相关技术人员研发出来了双级弹射方式,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气压太小,到了后半段就疲软无力,气压太高,开始启动的时候又受不了,所以,干脆改成双级气缸,两级气缸的活塞面积不一样!

刚刚工作的时候,燃气的压力很高,先进入第一级活塞圆筒机构,这个第一级的面积小,所以产生的压力也不是很大,能推动导弹平稳上升,等到了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度,随着第一级气缸的气室容积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低,这个时候,高压燃气通过圆筒上的进气口进入第二级活塞圆筒机构,这第二级的活塞面积更大,所以,哪怕气压已经降低,推力依旧够大。

简单来说,就是基本公式,F=P*S,压力等于压强乘以作用面积,开始压力大,就用小面积,后来压力小,用大面积,这样,整个冷发射的全过程中,发射装置都能推动导弹持续上升,这样一直上升到顶部,全过程都在做功。

对于这种大型导弹来说,推力做功不够多,还真打不出去,九米长的发射管是东方唯一具有的,全球独一份,这种发射管的技术,也只有东方能给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同时,二级气缸的弹射装置,也有其他的改变,比如说气体排放方式的不同,原本只是在弹射气缸的尾部开孔,等到活塞到达相应位置,燃气开始释放,现在改成了活塞彻底冲出气缸顶部后,从活塞和圆筒的缝隙处释放,所以大大提升了做功的效率。

这也意味着,在发射的时候看气体的溢出,就能确定是哪种发射装置,不过,也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知道。

随着双级气缸弹射,巨大的红旗-19导弹离开了发射筒,向天上继续上升,李平凡的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那枚导弹,准备下达下一个命令。

冷发射,如果弹出去了,导弹没有点火怎么办?

以前的蜂窝煤发射装置,是向外侧倾斜的,这样万一没点火,可以直接落到海水里,但是现在的发射装置不行,巧克力的发射装置都是垂直的,不可能倾斜,否则下面就撞上了。

如果没点火,那就赶紧来个左满舵啊!导弹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也是选择使用前面发射装置的原因,看得清楚。

不过,这种事情没有出现,导弹向上蹿出之后,尾部冒出来了一股火苗,然后加速向上升!

发射成功!

大家伙没有兴奋地呐喊,毕竟,和上次发射的鹰击-18不一样,这次是攻击,不仅仅要发射出去,还得能命中目标才行!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向上不断爬升,那个目标的亮点也在飞来,这一刻,秦涛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仿佛不是在军舰里,而是在卫星发射中心。

琼州那边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有这样的场景,只不过,那个屏幕更大,那个空间更大,但是现在,就算是空间小一些,感觉也是一样的。

咱们造军舰的,也要玩航天了?

这种错觉只持续了几秒钟,秦涛就听到了报告声。

“一级火箭脱落,速度达到了一千五百米每秒!”

“二级火箭点火,速度进一步上升!”

这特么就是发射火箭好不好,只有火箭才会有一级和二级的说法!

导弹想要达到足够高的速度,那就得想方设法的减轻自身重量,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定律,减轻自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没用的壳子扔掉,这就是现代防空导弹的基本思路。

就拿红旗九来说,只有单级火箭,烧完了就整体脱落,关机速度只有一千八百米每秒,到了红旗9B,使用了两级设计,外壳从钢换成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关机速度提高到了三千米每秒,所以作战的距离翻了好几倍。

但是,对反导任务来说,这种速度依旧不够,所以,从红旗九发展到红旗十九,又用上了很多先进技术,比如说更加强悍的固体推进剂,外壳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等,这样的两级火箭发动机,可以把导弹推到更高的速度。

而且,原本使用的是破片战斗部,为了获得最够大的杀伤半径,弹头的重量高达上百千克,而用了动能战斗部之后,不需要有炸药,重量减轻到了几十千克,这样射程自然就更远了。

“二级火箭关机,速度四千米每秒!”

“动能战斗部和弹体分离!”

“动能战斗部在按照预定轨道飞行!”

屏幕上,两条亮线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屏幕上的亮线似乎还在按照原来的轨迹走,实际上,红旗十九亮点上的悬浮框里,很多数字在飞快地跳动着,代表着这种动能战斗部在不停地调整姿态,为最后的精确碰撞做准备。

当年,某人骄傲地宣称击落了太空中的苍蝇,实际上,不过是用核弹来摧毁核弹,是一种两败俱伤的行为,而现在,使用动能战斗部精确撞击,才是真正地击中了太空中的蚊子!

两者飞行的空域都是外太空,在迅速地接近,接近。

突然间,有其他的电磁波也照射到了这边,然后开始聚集起来更多的电磁波!

有了新的观众!

不过,动能战斗部没有因为旁观者就惊慌失措,它还在按照自己之前设定的轨道正确地飞行着,它继续调整姿态,最终迎上了对面飞来的东西,然后,狠狠地撞上去!

太空中没有空气,无法传播撞击的声音,太空中没有光的散射,所以,碰撞带来的光芒仅仅持续了一瞬间,仿佛太空中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依旧宁静,只有一些碎片飞向大气层,然后变成流星。

“成功了!”

“成功了!”

055上,所有人都兴奋地呼喊起来。

“立刻打开卫星通信系统,我们要向首都汇报这个好消息!”李平凡兴奋地说道。

卫星通信刚刚打开,里面就传来了武胜利的声音:“我代表首都领导,对你们的成功表示祝贺!”

等等!

首都领导是怎么知道的?

秦涛很是好奇,等到李平凡回答完毕,结束通话,他才终于有时间来问:“李舰长,那边已经提前知道了?”

“对啊,我们这次相当于是一次考核,当然得有监考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监考?”

“秦总,您该不会不知道,我们在南边某个地方,有一座远程警戒雷达吧?那座雷达完全能监控到整个东部和南部沿海,我们这次实验,整个过程都在监控之中。”

地面上建立的远程警戒雷达?这一瞬间,秦涛的脑子里就想到了铺路爪,该不会是和那种大家伙一样吧?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就建造过7010远程预警雷达,占据了一面山坡,采用相控阵体制。”李平凡说道:“后来由于技术落后,整个远程雷达基地都被废弃了,最近一两年,为了能更好地探测太空,我们国内在几个地点,都建造了全新的地面大型相控阵雷达站,用的是我们已经成熟的主动相控阵体制,性能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秦涛睁大眼睛,自己还真不知道,居然还有这种事?

“至于南边这座,宽度30米,高度24米,建造在一座大楼上,用的是X波段,据说用了上万个T/R组件,不过说来也奇怪,其他地方用的都是P波段,只有这个,用了X波段。”

不同的雷达有不同的波段,P波段虽然远距离的东西看不清,但是在空气中衰减小,用来作为远程警戒雷达最合适,但是,其中一座却改用了X波段,这是为啥?

秦涛笑了笑,看来,有一些人和自己一样,能未卜先知啊,或者说,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咱们先用同样的波段,等到以后,他们如果想要搞铺路爪,那咱们也有波段一样的,而且功率更强,让他们的雷达彻底失去作用。

这些远程预警雷达,都是随着红旗-19成熟起来之后建造的,毕竟,不管红旗-19自带的雷达多么厉害,也不可能有几千公里的探测距离,这种只能靠先进的大型相控阵雷达来实现!

这种雷达不能动,只能固定在建筑物侧壁上或者是山坡上,但是,它们有着巨大的搜索距离,可以提供远程预警信息,弥补防空导弹系统自身的缺陷。

上级对反导很看重啊。

“看来,今天的任务是结束了,接下来该回去了吧?”秦涛说道。

“秦总,接下来还有新的测试项目。”

“什么项目?”

“舰载无人直升机自主起降。”

无人直升机?秦涛皱了皱眉头,咱们明州集团好像没研制过舰载无人直升机啊,咱们研制的都是固定翼无人机,在航母上起降的,不过,己方又不可能把所有的装备都给研究出来了,总得给其他兄弟单位留点肉吃。

“相关部门给咱们研制的,代号WZ-6,这种无人机长度9.56米,最大起飞重量1.6吨,续航时间8个小时,能携带25公斤的任务载荷。”

25公斤!这种小巧的直升机有什么用?只能是用来进行战场侦查了。

“咱们关键测试的是高精度导航系统,这种无人机要具备全程自主的起降能力,白天已经测试过了,现在进行夜间测试。”李平凡说道:“直升机就在后面的机库里,秦总您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当然。”秦涛来了兴趣。

从军舰内部向后走,穿过了后面的导弹发射筒,就到了尾部的机库区。

055是万吨大驱,后面的直升机机库当然也非常大,此时,里面可以看到两架直升机。

一架体型巨大,一架体型小巧,两架飞机的外形有着鲜明的对比,就像是巨人和小矮人一样。

这架大型直升机当然是直-18.

虽然直-20已经出来了,将会成为海军的主力直升机,但是,这种直升机也只是十吨级的,主要装备052,055的甲板更加宽大,尾部的起降平台长度25米,宽度更是超过了20米,所以,完全能起降尺寸更大的直升机,在设计的时候,就能搭载直-18.

相比直-20,直-18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3.8吨,可以携带五吨的载荷,这种能力是直-20比不了的,但是,由于体积庞大,以前的时候,只有航母和两栖舰才能携带,驱逐舰没这个机会。

现在,055有机会携带这种大型直升机了!

秦涛看向了直升机尾部,在那里看到了一个收起的平板,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架预警型。

“我们的055以后要作为编队的核心力量,在高风险地区航行的时候,就可以起飞预警直升机,提供最重要的低空补盲能力。”李平凡说道:“海军的防空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携带反潜型直-18,只要一架,就能承担起来重要的反潜任务。”

两个机库,平时怎么搭载?一架预警型,一架反潜型是最合适的!

当初为了001航母专门开发出来的预警直升机不会浪费,以后为055的核心编队保驾护航!

另一边的直升机,相比之下就太小了!

喜欢大**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