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军事 > 大国军舰 > 第三百零五章 去东方获得新生

大国军舰 第三百零五章 去东方获得新生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57 来源:书海阁

二毛开窍,把安-225改装之后进行商业运营,这些都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事情了,现在,在他们的眼里看来,这架运输机没有任何的作用,所以,牺牲一下,拆除一些装备来满足其他飞机的使用,也是很正常的做法。

但是现在,秦涛给了他们一个更好的选择。

“秦,你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德米特里向秦涛问道。

秦涛点点头:“我这个人,从来不说谎话。一亿美元,对我们公司来说的确有些多,但是,依旧能承受下来,这样好的一架运输机,如果从此消失,对它来说,是不公平的。”

德米特里点点头:“我一个人无权决定这架飞机的命运,我需要召开会议,在设计局内部统一了意见之后,还要向上级汇报。”

秦涛点点头:“我可以等。但是,也请贵方务必清楚,我只是因为科瓦尔斯基先生的行为而感动,为这架飞机感慨,所以才做出的这个决定。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这架飞机对我很重要,想要提高价格的话,那我立刻就走,这里的事情,也将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秦涛一向都是喜欢收破烂的,他最擅长的是低价收购。

一亿美元,购买这架飞机,绝对是他第一次的大手笔,如果对方要是觉得,秦涛这个肥羊还能宰上一刀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年代的客机还是非常便宜的,一架苏-27战机,现在就能卖到五千万美元,比波音737客机还贵,后世的波音客机,一架也就是七八千万而已。

就算是运输机比客机要贵,但是,那也是军队使用的,民航机队是不会装备客机的,至于安-225这样的巨型运输机,看起来很牛逼,但是,没有客户会需要这种大家伙,所以,根本就卖不上价钱。

秦涛给出一亿的价格,已经不低了。

德米特里点头:“是的,我们知道,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这笔生意能做成,也是我们设计局最大的一笔生意。所以,我们一定会努力争取的。”

“好的,那你们去协调吧,我得和科瓦尔斯基聊聊,他现在的情绪还很激动。”

德米特里走了,秦涛爬上了梯子:“老兄,要不要下去喝几杯?还有,加卢年科,您也一起来吗?”

安东诺夫设计局附近,酒吧。

四个人坐在一起,手里举起了伏特加。

郑明一直在当配角,他还没有从刚刚的震惊中醒过来,对秦涛的大手笔,无比的震撼,所以,现在的郑明也就只能是跟着当陪衬而已,秦涛则是频频举杯,和对面的科瓦尔斯基,以及加卢年科聊着。

“秦,虽然安-225要到东方,让我不舍,但是,相比它被拆掉的命运,能重新飞上天,还是让我很满意。”科瓦尔斯基说道:“这架飞机,绝对不能就这么默默无闻地离开这个世界,它可以去东方,获得新生!”

“如果舍不得,那就一起去如何?”秦涛说道。

一起去?

科瓦尔斯基又被震惊到了。

秦涛笑着,又看向了加卢年科:“加卢年科先生,我买回去这架飞机,还需要飞行员,所以,我也邀请您,带着您的机组成员去东方,帮我开飞机。”

加卢年科也愣住了:“我?去东方?”

“是的,您的技术是最优秀的,只有您这样的飞行员,才能将安-225这种飞机给飞起来。”

(貌似安-225的御用飞行员是德米特罗-安东诺夫,咱们换一下。)

加卢年科的目光犹豫起来。

“秦,你是要把我们都带走?”

“没错。”秦涛说道:“现在,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比其他的军工厂要好一些,但是,依旧危机重重,离开了大毛,你们将失去生产飞机的能力。但是,想要和大毛合作,也不容易,因为,谁都想要更多的利益。”

红色帝国崩塌之后,安-124的生产也就陷入停顿了,大毛和二毛都想要重启生产线,但是,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太多的利益牵绊了,谁都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就拿飞机总装来说,大毛就一直坚持要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星”工厂组装安-124,那安东诺夫设计局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他们在生产之中干什么?

“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那就请随我去东方,你们能够得到丰厚的待遇,优越的环境,你们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的才能得到发挥?”科瓦尔斯基的目光深沉地望向秦涛:“秦,你是说,你们也要研制大型运输吗?”

“是的,我们国家需要这种飞机,我们也不可能一直采购,所以,以后肯定会研制的,至少也得是尹尔-76级别的运输机。你们去了东方之后,可以先帮忙维持这架安-225的运转,等到时机合适,我们国内的大飞机项目启动,你们就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了。甚至,很有可能,我们国内的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这些项目的预研,等到你们去了之后,就能在自己最期待的岗位上了。”虽然运-20项目是在06年才正式立项的,但是,国内相关部门的预研早就开始了,如果秦涛没有记错的话,在93年的时候,老区飞机公司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大型运输机项目的预研。

现在嘛,有了秦涛给弄回来的那些尹尔-76和尹尔-78,那些技术人员估计已经开始憧憬起来了,要是再从安东诺夫设计局弄一批人回去,那这个研究项目,说不定就能上马了。

“我是安东诺夫设计局培养出来的。”加卢年科此时有些犹豫。

飞行员的培养,就需要消耗大笔的资金,试飞员,那就更是身值等金的天之骄子了,在被培养出来之后,他们就应该把自己的全部,甚至是生命,都奉献给自己的单位才对。

“你是红色帝国培养出来的,但是现在,红色帝国已经崩塌了。”秦涛很不客气。

你感激什么安东诺夫设计局?这个设计局培养,还不是红色帝国的培养吗?现在,那个帝国已经没有了,你为自己考虑,有何不可?

“哪怕你不帮助我们试飞新的飞机,只给我的集团飞安-225,工资也是现在的两倍,而且,每个月的五号之前,就能把上个月的工资发到账。”

理想,信仰,能当饭吃?

于是,在糖衣炮弹面前,加卢年科立刻放弃了那些想法。

“那我愿意去。”

两倍工资!很有诱惑力,当然了,如果要是去西方的话,加卢年科也能赚这些工资,但是,除了工资之外,还有事业啊,去了东方,他还能飞安-225,开着这架大飞机,全世界的飞行,那感觉,绝对不错!

至于秦涛是不是说大话?能花一亿买这架没有人要的安-225运输机的人,怎么可能说大话?

“我也愿意去。”科瓦尔斯基也点头了。

“嗯,你们身边的人,如果愿意去东方的话,都可以去,我随时欢迎。”

一顿酒喝完,秦涛当下就给两人提前发了一笔安家费,看着这两个人屁颠屁颠地离开的背影,郑明终于缓过来了。

“秦总,您这可真是大手笔啊,会不会最后亏本?”

一亿美元,买一架飞机,然后,又花高价雇佣一批老毛子的技术人员,这铁定是赔本的啊。

如果秦涛不是造船的,而是造飞机的,那他买这些还说得过去,现在,秦涛把这架大飞机买回去,能干嘛?

秦涛笑了笑:“亏本?老郑,你是不懂得这种大飞机存在的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二毛醒悟过来之后,把这架飞机修好,然后还换上了西方的航电设备,在01年的巴黎航展亮相,跟着就开始在全世界内接各种各样的商业运输任务了,这架飞机,突然就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器官捐献者,变成了香饽饽,为二毛赚取了不少的外汇。

战略级的超级运输机,干起来了快递生意,照样是能赚钱的。

“什么意义?”

“比如说,某个城市的地铁车头坏了,需要立刻运输个新的车头进去,你说,他们用什么方式最快?”

安-225运输机的大肚子,能够运输各种特殊的部件,超长的,超宽的,超重的,各种装备都能运输。

不管是地铁列车,还是人造卫星,甚至是运载火箭(也就是弹道导弹),都能装进它的大肚子。

只要将它投入商业运营,绝对是能赚钱的。

哪怕就算是运输普通的物资,它也有优势,一架顶别的大型运输机四五架!

尹尔-76也就装四五十吨,这货能装两百五十吨甚至是三百吨,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飞行架次,运费相同的情况下,也能赚钱,因为省了其他架次的飞行人员的开支啊!

秦涛从来都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次既然遇到了,当然就要利用起来了。

而且,如果不是怕被人关注的话,甚至还能飞到尼特卡基地去,把那些飞机啥的,直接塞进安-225的大肚子里去。

拆开翅膀的t-10k,妥妥地可以塞进去两三架。

当然了,这些都是畅想,一切还都依赖于二毛的决定。

反正,对秦涛来说,这架飞机不是非要不可的,如果他们想要当香饽饽,那就留着自己用,等着以后被炸毁在机库里算了。

秦涛等了三天,就在他打算离开的时候,德米特里终于带回来了好消息。

相关手续都已经办妥了,只要秦涛付款,安-225就是秦涛的了!

得到这个消息,秦涛大喜,立刻走流程付款,然后请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人将这架飞机启封,重新检测,同时请郑明协调国内,等到安排好之后,这架飞机就直接飞往国内!

安东诺夫设计局也是一片欢腾,卖掉这架飞机,他们也将获得一大笔的资金,为他们接下来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至于全部给进步设计局?

进步设计局要一亿,难道他们就要给一亿吗?当然不行了,也得讨价还价,这笔钱还有其他的用处。

“秦总,您真是大手笔,没有想到,你手下的集团,不仅仅在造船方面这么出色,也有意涉足航空领域啊!”在基辅的酒店里,一场庆祝的宴会热闹地进行着,德米特里兴奋地向秦涛说着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参加会议的,不仅仅有设计局的人,还有不少二毛的上级领导,也都来这里庆祝了,由于走的是明州船舶集团运输公司的名义,所以,大家伙都知道了秦涛的身份。

明州船舶集团,这几年是很厉害的,给暹罗国造航母,给自己的海军造双体导弹艇,民船方面有天然气船,现在还在改装航母公园,这个集团的崛起,让人羡慕不已。

“是啊,秦总,你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一个人好奇地向秦涛问道。

秘诀?秘诀当然是踩着红色帝国的尸体了,当然了,这句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我们打开国门的时间很早,所以,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走了十几年,想要发展壮大,那就得想尽办法,适应这个市场竞争。”秦涛说道:“我们的运气也比较好。不过,我同样相信,经过几年的发展,贵方也会重新恢复活力的!我也祝愿,安-225的二号机能在几年之后,飞上天空,让我们的这架飞机不再孤单。”

祝愿嘛,当然要说得好听一些。

“秦,你们是市场竞争的佼佼者,能够给我们出一些主意吗?如果我们想要发展壮大,该怎么办?”德米特里问道。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所以,我对这些也不能说精通,不过,我觉得,贵方如果要是想继续发展,是不能离开大毛的,同样,大毛也离不开你们,虽然现在不是一个国家了,但是,你们各个军工企业之间,如果还能建立起来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德米特里点头,秦涛说的这个,其实正是他们想要做的。也是二毛所有的军工企业想要做的。

根据他们的统计,有五百家大毛的军工企业,依赖二毛生产的零部件,而二毛也有大量的零部件依赖大毛提供,他们如果能合作的话,一定能实现双赢的目的。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俄乌联动。

“同时,如果要适应市场竞争,那么,就需要在油耗,舒适性等方面有所提升,这种安-124级别的运输机,并不适合投入民用市场。”秦涛继续给他们出谋划策,这样也能拉近双方之间的友谊。

“是的,我们接下来,计划研发的安-38,安-140,还有安-148,都是轻型的,我们将会以多用途和省油为主。”德米特里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当然了,贵方也可以和东方合作。”秦涛说道:“我们东方也很欢迎你们。如果能去我们东方开设工厂,那就更好了。”

去东方开设工厂?当听到秦涛这样说的时候,在场的一个人兴奋起来:“秦总,您欢迎我们去东方开设工厂?”

“那是当然,不管是安东诺夫,还是进步设计局,大家也都知道,东方目前的航空发动机还是薄弱的,如果你们能够去东方开设工厂,那一定会打开市场的。”秦涛看向了那个提问的人,刚刚在晚宴上,已经认识的人,进步设计局的负责人菲德尔-米哈尹洛维奇-穆拉夫先科。

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在扎波罗什市建立起来了第29工厂,此时,给工厂配套的设计人员和工厂是在一起的。

在残酷的战争中,工厂搬迁到了后方,等到二战结束之后,他们回到扎波罗热,设计人员独立出来,组建了第478试验设计局,由尹夫琴科领导,洛塔列夫担任当时的m-26发动机的主任设计师。

到1966年,第478试验设计局改名为进步-扎波罗热机器建造设计局。这家设计局的辉煌也开始了,他们设计的发动机,装在了安东诺夫、别里耶夫、尹留申、图波列夫、米尔和雅克列夫等各种飞机上。

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当然就是给安-124和安-225研制的d-18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参考了劳斯来斯rb211的结构,大胆地采用了三转子,全世界就这么两款而已。

如果没有这种发动机,绝对不会有强大的安-225运输机的出现。

同时,它还设计了其他的发动机,比如说给米-26这种超级直升机研发的d-136涡轴发动机,也是由他们设计的。

红色帝国崩塌之后,进步-扎波罗热机器留在二毛的手里,对二毛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可惜,二毛除了败家,就不会别的啊!

1994年,设计局改名为尹夫琴科-洛塔列夫设计局。到2004年时,才改为后世尹夫琴科-进步机械制造设计局这个名字。

在老毛子的军工体系里,设计局负责设计,配套工厂负责建造,给进步设计局配套生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马达西奇工厂。

现在,设计局和工厂,几乎就是一体的了,他们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秦涛给他们提出来了一个让他们几乎无法拒绝的建议:去东方,开设工厂!

这绝对是双赢的。

东方缺乏先进的发动机,尤其是这种大型运输机使用的发动机,所以,当年运二十虽然已经定型了,但是,生产却依赖于大毛提供的d30发动机,如果要是引进了安-124上的这种d-18t发动机技术的话,那两台就够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了,运输机配四台发动机,是出于可靠性的考虑,但是,只要有了发动机,再造更大的,和安-125同级别的,也没有问题啊。而且,这种发动机提高一下燃油的经济性和寿命啥的,要是能用在民航客机上,那国产的大客机,也就有希望了啊!

对于目前的进步设计局和配套的马达西奇工厂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西方有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肯定是不会选择他们作为合作伙伴的,他们的市场,就在东方!

“贵方政府,欢迎我们过去吗?”穆拉夫先科问道,他还有一些顾虑。

“当然欢迎,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发展之中,需要大批的人才,贵方的工程师如果能去东方,那一定会受到我们的热烈欢迎。”秦涛说道:“如果目前我们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的话,那我们明州集团,也愿意分出一部分资金来,和贵方一起组建联合工厂。”

对方怕的还是钱的问题,在秦涛这里,钱不是问题!

有钱豪掷一亿美元购买一架吃灰的安-225,当然也有钱组建一个合作工厂,共同生产先进的发动机了。

对秦涛来说,这的确有些不务正业,但是,给祖国解决航空工业的心脏问题,那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这个方案,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就在这时,一名领导开口了,将处于热情中的穆拉夫先科给泼了一头的冷水。

去东方开设工厂,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进步设计局和马达西奇工厂说了不算,甚至可以说,这关系到国家的战略问题。

“我们友谊的双手已经伸出,现在,就看贵方的态度了,现在,让我们为以后合作顺利而干杯!”秦涛说着,举起来了手里的酒杯。

干杯!

众人全部举起了酒杯。

在一次次的合作中,秦涛是那个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人,郑明甘愿当做绿叶,来衬托秦涛这朵花,因为他知道,秦涛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着巨大的意义的。

如果把二毛这里的航空工业引进国内,对祖国的航空工业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啊!

可惜,进步设计局不设计战斗机发动机,否则的话,歼十、歼十一的心脏问题就能给解决了。

在这场宴会上,秦涛做出了邀请,至于以后的合作,那就等待机会了,这种事情,是不能着急的,不过,诸如购买马达西奇的股份直至并购这个公司的方案,如果秦涛有发言权的话,那是一定会反对的,不切实际。

喜欢大**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