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 > 第一百二十三章 风油精的威力

用完晚膳,苏青青检查了一下小诺诺的背书情况。

张氏家的院子里,顿时传出了让人羡慕的朗朗读书声。

在现代被黑粉称作“九漏鱼”的苏青青,到了大唐倒成了文化人了,冒充个隐者之后都没人怀疑。

不过也是,就她默出来的删减版的《三字经》,便足以让她把知识分子人设立稳了。

大唐现在的启蒙书,还只有《千字文》和《太公家教》等。

而初中水平的数学知识,也足以让苏青青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算术。

比起九九乘法表都不会背的绝大部分底层人民来说,苏青青所掌握的知识,冒充寒门士族是毫无问题的。

士族与底层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掌握着学习知识的渠道。

但凡大族,都会由最强的一支出钱办起族学。家族里哪怕是落魄的子弟,甚至是孤儿,也可以来求学。

因为这样只要家族里有一个成才的,家族的地位就能延续。

像贞观时期的宰相马周,就是自小家贫,父母早亡,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但他家好歹算是个寒门,还有书可以读,最终成功逆袭,凭着出众的才华登上天子堂。

而普通农家和底层商贩,连个读书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好的私塾和书院,都是被士族垄断的,别的圈层里的人,想进去得挤个头破血流。

无论中外,在古代的时候,知识都太可贵了,想学到知识太不容易。

很多时候就看投胎技术,最差至少是个寒门,祖上富贵过,家里有祖传的书籍,或者族里有补贴的族学,那你才有希望更上一层楼。

生在农门的想要翻身,那可太难了。

初唐和盛唐时期,因为科举制的发展,朝廷倒还曾大力推广过乡学。

武德七年曾下诏:诏诸州县及乡,并令置学。

开元正当盛世之年,也颁布过关于乡学的新诏令:其天下州县每一乡之内,里别各置一学,仍择师资,令其教授。

从这些史料中可知,在盛唐以前,乡学多为官学,师资力量和各项资源都是有保障的。

理论上来说,这一时期懂得读书重要性的农民,可以全家勒紧裤腰带,把自家聪明的小子送进乡学去学点知识的,万一就鲤鱼跃龙门了呢!

但安史之乱后,各地势力割据,一切就都走向了衰落。

到现在晚唐,乡学早就都变成了私学,乡绅之家的家学便是了,这些地方可不对普通农民子弟开放。

不说正儿八经的科举知识,就是出去混口饭吃,学点在大唐来说属于下九流的工匠的活,还得给人当好几年免费学徒工。

苏青青教小诺诺的课十分随性,进程很慢,基本上就是早上教几个字,晚上再让他背一背,巩固一下。

全天当老师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

这也不是苏青青偷懒不认真教,而是小家伙毕竟才四岁,放现代都属于不要求念书识字的年龄。

真要教快了,小家伙也是转头就忘。

像王勃、骆宾王这种三岁识字,六七岁作诗论典的牛人,整个初唐一共也就四个,被称为“初唐四杰”。

普通的孩子智商哪有这个水平,能把话讲清楚,不要含着口水说天书,就算是同龄人的佼佼者了。

听小家伙背完今天新学的内容,苏青青便放他去跟隔壁院子跑来跑去的兄弟俩一起玩耍,她开始自己跟着小蛮练声乐了。

学了没一会儿,蚊虫便开始“嗡嗡嗡”扎堆。

现在天渐渐热了,岭南道的蚊子,也逐渐凶了。

小孩子肉嫩血甜,蚊子就围着他转,小诺诺一连被咬了几下,随便一抓就变成指甲盖那么大的蚊子包,且还越抓越痒,跑了回来在娘亲怀里求安慰。

苏青青取出装在小葫芦里的风油精,院子里顿时飘荡起一股清凉草本之味。

她给小诺诺在蚊子包上涂了些。

也许是千年前的蚊子没有试过各种蚊香和驱蚊水的厉害,尚未进化,顿时被风油精散发的味道熏得退避三尺,哪怕苏青青实际只给小家伙涂了一点点的量。

“哇!青青小姨,我不痒了!”小诺诺开心地叫。

苏青青淡笑道:“不痒就好,别再用手抓了,知道吗?”

“嗯!”小诺诺重重点头。

“苏娘子,这是什么好宝贝?奴闻着清清凉凉的,精神都好了几分。”娜丽丝好奇地问。

“风油精。”苏青青回了一句,把小葫芦的塞子塞好,收了起来。

“风油精?”娜丽丝和小蛮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迷惑。

两人一个被家人卖给了行商,从西域翻山越岭过来,走过荒漠与戈壁,才活着来到大唐。

而一个是自己向往大唐文明,跟着女蛮国向大唐朝贡的队伍漂洋过海,历经风浪才到大唐。

两人一路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是都不曾听闻过风油精的名声,也没闻过此香味。

这飘散在空中的香味能提神,非常清新舒适,而且蚊虫看起来十分惧怕这气味,都不敢围上来了。

只是一点点就有如此浓郁的效果,要是卖到长安去,肯定会引起人们疯抢的。

苏青青没有详细解释风油精的功效,这东西作用大着呢,简直是居家旅行必备神药。

在现代是非洲人民的心头宝,被称为东方神药。

风油精最早脱胎于万金油药膏配方,是宫廷御医的方子。

后来几经辗转,传到胡子钦时,他重新配制了药膏方子。而胡文虎、胡文豹两兄弟,在父亲传授的配方基础上,经过研究与创新,最终成功创制了居家必备的万金油。

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商人陈锦利,为了利益编造了一个德国科学家威尔汉出来。

他推出了一款叫风油精的产品,并在产品说明里解释风油精是德国科学家威尔汉发明的,他向他买了配方。

但实际上那个所谓的德国科学家威尔汉,根本查无此人。

这个逐利的陈锦利,耍了小聪明,在当时全世界都信奉德国人严谨的工匠精神时,以德国科学家为噱头,为自己的风油精做包装罢了。

就像黑人牙膏跟黑人没关系,左宗棠也不会做湘菜左宗棠鸡一样。

风油精真正的配方来源,不是什么德国实验室,而是华夏产品万金油,属于万金油的山寨版!

喜欢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全网黑后,她穿梭大唐小渔村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