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路迷局 > 第235章 天色向晚

权路迷局 第235章 天色向晚

作者:笔龙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5:24 来源:书海阁

="'"=>

从天罗回来之后,二处处长熊叶丽将有关考察情况整理后报了一份给宏叙市长。考察情况中,提到了援建组组长翟兴业在天罗期间与当地食堂女服务员苏琴琴发生不正当关系、帮助天罗乡学校建设安全质量事故作假鉴定等情况。宏市长看了,并不太满意,幸好,他手中还掌握着来自胡小英的那些证据材料。

铁证如山。宏叙知道,这些材料只有几个人知道,连熊叶丽都没有掌握,所以他没有大肆宣扬,秘密保存,给对手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市委常委会上,宏叙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常委们都想,这只不过是宏叙处于被动局面,耍耍脾气而已。谁都没有想到,宏叙扔出的证据,如此确凿有理,这些材料简直已经足够对翟兴业的失职渎职和作风问题立案调查了,更别说什么提拔任用。

市委记谭震林,原本春风满面,以为自己要提拔的人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没想到这会宏叙扔出的这些证据,将他的如意算盘打得粉碎。市委记脸都绿了,他朝秘金超狠狠地剜了一眼。

从天罗回来时,金超就向记谭震林打过包票,经过他们的一番运作,熊叶丽等对立面根本没有找到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所以这次翟兴业的考察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任何问题!现在问题直接摆到了常委会的桌面上!市委记谭震林恨得牙痒痒,却也不能发作。

金超作为市委记的秘,有资格列席市委常委会。在会上,他要时刻关注会议动态,特别是要关注记的动态,端茶泡水、电话联系、置换纸笔等都是他分内之事。谭记剜他一眼的时候,金超正看着记,见他眼神凌厉,如冰凌般彻骨的寒意扑面而来,金超便知道这一次坏事了。当时关于翟兴业没问题的话,说的太满,如今让谭记陷入了被动局面!在记眼中,金超的形象就被打上了“办事不牢靠”的标签。

所有看过材料的常委,相互你看我,我看你,市纪委记高成汉首先发言说,既然有如此确凿的证据,那我建议,对翟兴业的提拔任用得先缓一缓,核实、查处干部是否有贪污腐化问题,是我们工作的职责,我们将对翟兴业在援建组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做一次详细初核,到时候再向市委常委会做一次专题汇报。所以,请市委常委会对翟兴业的进退留转问题至少暂缓到我们调查之后。

高成汉的严谨认真在市委常委之中也是出了名的,而且他是纪委记,对干部的作风问题最有发言权,既然他提出要核查,也没有人表示反对。最没面子的是市委组织部部长魏洋,这次赴川考察是组织部组织的,却没有发现翟兴业任何问题,市长宏叙手中的材料,无疑对组织部工作的严谨性提出了有力的质疑。

市委记谭震林非常恼火,对魏洋说:“魏部长,你派出去的考察组,到底是怎么考察的,为什么连这么重大的问题都没有发现,还将翟兴业作为重要推荐人选拿上来?这几个考察组成员,你要好好谈谈话,这样的事情以后不允许再发生,考察一定要考真考实,这是我一直强调的问题,否则要考察组干什么!”

谭震林这么说,等于是把提拔翟兴业的事情,完全推给了市委组织部。部长魏洋有口难辩,毕竟组织部管干部,干部有问题,怪罪他们也是应该,不管要提拔翟兴业的原意是来自记还是其他领导。魏洋只好唯唯诺诺地承认了自己工作上的失职。

就这样,因为梁健提供的这份材料,援建指挥组组长翟兴业的提拔任用终究黄了a议结束之后,组织部长魏洋把杨小波、樊如等人叫来狠狠骂了一顿,熊叶丽因为在汇报时提出过翟兴业的问题,他也不好多说她。杨小波等人被骂得狗血淋头,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委屈的,这一切实际上也的确是他们工作不到位所致。

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结果出来了,援建组干部的任用暂时搁浅,等市纪委作出调查之后,再行定夺。

胡小英接到了来自宏市长秘的电话,让她去一趟市里。

在宏叙办公室,秘给胡小英沏了茶便出去了。宏叙很舒坦地在沙发中坐了下来。

之前跟了宏市长那么多年,胡小英对宏叙的很多动作都了如指掌,目前宏叙这么舒坦的坐在沙发里,一条胳膊搭在沙发背上,就说明宏市长心情很不错。宏叙朝胡小英看看,笑着说:“小英啊,这件事情,你真的干得很不错!”

胡小英知道宏市长指的是翟兴业的事情,见宏市长心情好,就佯装撒娇地道:“宏市长,你是不是在怪我啊?”宏叙说:“我说你干得不错,怎么在怪你呢?”胡小英说:“宏市长只说我这件事干得不错,其他事情,我是不是干得不好啊!如果有,宏市长一定要当面给我指出啊!”

宏叙一听,用手指点了点胡小英:“你这个小英啊,你要我说你什么事都干得很好啊!那好吧,我对你在长湖区的各项工作表现,总体都是很满意的。”胡小英赶紧道:“谢谢宏市长的认可!”心里就乐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胡小英又向宏市长汇报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宏市长都表示了肯定,然后又问道:“小英,你上次说,关于翟兴业的那些证据材料,是你们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收集到的?”

胡小英说:“是的,我们区委组织部的副部长梁健。上次您问我我们区到底派谁去参加市委组织部考察组比较好,我推荐了他。后来您跟组织部去说了,他此行也算是你钦点的。”

宏市长贵人多忘事,许多事情过去了就忘于脑后,此番想起原来梁健是自己钦点了去四川的,很有些得意:“看来,我们俩都没看错人。”胡小英说:“宏市长从来就没有看错过人啊!”宏叙不无得意地道:“看人这方面,我倒还真有几分本事,你说是吧?”胡小英说:“那是肯定的。”

宏叙说:“这个梁结办事,又有原则性,保守秘密方面也很不错。其实,这样的人才,真的很适合当秘啊!”胡小英其实早就预感到宏叙在物色新的秘人选。目前跟随宏叙的陶秘,毕竟也已经跟了好多年,该放到其他岗位谋个一官半职了|为重要的是,宏叙对陶秘并不是太满意,陶秘在有些方面比较生硬,灵活机变不够。胡小英当然也希望宏叙能够找到一个好秘,但一想到要把梁健送到市里去,胡小英又有几分不舍。毕竟,若能将梁健留在组织部,对她掌握长湖区的干部人事权很有好处。

胡小英说:“宏市长,我知道梁健的发展潜力大,所以我才把他从十面镇党委委员岗位调到了区委组织部当副部长,分管干部工作。他能有机会到市里跟着领导工作,当然是好事,但我还需要他在组织部做好几件事,帮我把干部工作的底子打好了,我才能放他走。否则,他一走,长湖区的干部工作又要全部回到周其同和朱庸良他们手里了!”

宏市长说:“你放心,我不会一下子就对你来个釜底抽薪的。你在长湖区这口锅子,刚刚开始要烧开,这也是一个关键时期,这一点我心里有数。况且,市政府选人,也需要多方面考察了解,也有一些程序,我会给你一段时间的。”胡小英说:“谢谢宏市长,你能想到长湖区的干部,其实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

宏市长笑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我真开口时,你就不能找理由回绝了!”胡小英说:“宏市长真要人,我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啊!”

天色向晚。在云葡萄酒庄之中,其他员工都已经走了,只剩下酒庄老板沈鸿志和酒庄销售经理蔡芬芬。

沈鸿志从红酒架上,取下一瓶二十五年陈的云葡萄酒,对蔡芬芬说:“芬芬,把这瓶开了吧,我们喝一杯聊聊。”蔡芬芬接过了红酒,用启瓶器打开了,在两个杯子中各斟了小半杯,递给沈鸿志:“沈总,请。”

沈鸿志拿过了酒杯,与蔡芬芬的酒杯碰了碰,一口把杯子里的酒喝下,说:“你说,你表哥,真是因为清廉才这样做的?”蔡芬芬说:“我想,除了清廉,再找不出其他的理由来说明他不需要钱了!”

沈鸿志沉吟:“他不需要钱?他家里什么都有吗?”蔡芬芬转了转眼睛,说:“我表哥家里,要说温饱吧,那当然是有的,但要说富裕,也算不上。他父母都在衢州老家,而他自己一个人在这里闯荡,以前还有家庭,有房子,可如今离婚了,人财两空,他自己租了一个房子住。”

沈鸿志说:“这就对了啊,他应该是亟需用钱才对啊,不管是买房子,还是赡养父母,都需要用钱的啊。”蔡芬芬说:“我也不知道我表哥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是他,我就赶紧在正常工作之外,多搞些副业,多挣些钱,买个房子,再把父母接过来才对。”

沈鸿志突然灵机一动:“你看这样行不?”蔡芬芬说:“怎么样啊?”沈鸿志:“最近,我放你几天假,你回衢州老家去一趟。”蔡芬芬高兴地道:“沈总你什么时候这么关心员工了啊?”沈鸿志朝她瞥了眼道:“我不是一直很关心你们嘛!”

蔡芬芬只好吐吐舌头:“是啊,沈总一直都是很关心我们的。”沈鸿志道:“你回衢州老家之后,去看看你表哥的父母,顺便把我们要给梁健的钱,给他们两位老人了!你表哥不收,你表哥爸妈收了也一样,等于是他收了。有些领导他们本人是不收钱的,但他们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收,这也很普遍。如果这笔钱没有被退回来,那也就等于你表哥默认了我们的礼物。”蔡芬芬说:“沈老板,你还真有见识。不过你这样累不累啊,为送点东西,让我专程跑一趟衢州!”

沈鸿志说:“你表哥在长湖区,虽然称不上是位高,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权重。他管干部,很多领导巴结他还来不及呢!只要有你表哥这块牌子,我们的云葡萄酒绝对可以在长湖区畅销无阻。”蔡芬芬还是第一次听人把表哥说的这么厉害,心里多少有些开心,笑着说:“那行吧。过两天我就回去一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沈鸿志摆摆手:“别过两天了,明天就动身吧。”

梁健从四川回来后,多次去拜访过区委记胡小英,但委办主任陈政都说胡记在忙。凭梁酵胡小英的关系,他原本也可以直接跟胡小英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约个时间。可他没有这么做,有时候对领导,就要像对领导的样子,没有紧急的事情,就该上门去拜访。

他去了三次,区委办主任陈政不可能不告诉胡小英,否则他这个委办主任也不用当了。当然,据梁健了解,陈政的委办主任,很快要当到头了。朱怀遇将取而代之。但梁健相信,陈政肯定将他来过的事,告诉了胡小英。

既然胡小英没有找他,说明她肯定在忙什么事情,还来不及见梁健。

终于,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区委办主任陈政的电话过来了,言简意赅:“梁部长,胡记让你去一趟她办公室,你赶紧着,她在等你!”

推开胡小英办公室虚掩的门,一眼便看到胡小英坐在老板桌后审阅文件。陈政给梁健倒了一杯水,便出去了。胡小英在文件上签了一个字,把笔轻掷入笔筒,抬起头来说:“终于签完了,现在,当一个区委记看看文件的时间都消耗多少啊!开开会的时间又要多少啊!真是文山会海,想静下来研究研究问题,真是没有时间!”

梁健笑笑说:“是啊,当一个区委记,首先要有比常人好几倍的体魄,比常人强几倍的精力。不过,我看胡记气色还是挺不错啊,应该没什么问题!”胡小英下意思地摸了下脸:“是吗?气色还行?”梁健说:“很好啊!”

胡小英莞尔一笑:“你可不能对我说假话啊,整个区里,我能指望对我说真话的人可不多!”胡小英这话算是一句掏心窝的真话,梁健点了点头说:“我不会胡说的。”

胡小英满意地朝梁健笑了笑:“梁健,我跟你说啊,领导还真是看上你了,我上次的猜测没有错唉!”梁健惊讶,问道:“你是说宏市长?”胡小英点了点头说:“是啊,宏市长跟我说了,像你这样会办事的人,很适合给领导做秘,上升的空间也会大一些。”

拒上次胡小英就提起过,但听说宏市长亲口说了,梁焦是颇为惊讶。自己曾经在乡镇苦逼七八年,被乡镇党委记压在下面,无法动弹。如今时来运转,连市长都对自己青眼有加。这个官场真是充满了机会、充满了变数、充满了惊喜。如果能成为宏叙市长的秘,对他来说,又将是一次重大的跳跃。但梁健并没有表现的受**若惊、忘乎所以。毕竟到目前为止,胡小英都还没有表态。所以,梁健平息跳动的心肺,对胡小英说:“到哪里都是工作,至于上升空间有多大,这也是未知数。我觉得如今在区委组织部工作,胡记对我又这么关照,我已经满足了。”

说着,就瞧着胡小英。胡小英也正看着自己,他也不回避她的目光。

两人的目光交织,胡小英的心里不由一阵荡漾。特别是梁秸才说的那句“胡记对我又这么关照,我已经满足了”,让胡小英心里一阵满足。梁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胡小英对梁健的感情很复杂,在她心目中,梁芥有着三种身份:一是好的下属。他能力很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转变局势,给她带来惊喜。二是不错的后辈。梁健比胡小英小了十来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梁健是很有培养前途的后辈,也是胡小英笼络在自己周围的一个年轻干部,对今后自己的事业肯定大有裨益。三是救命恩人。梁健曾经在电梯事故的危机时刻,将自己从生死关口救了出来。对于救命恩人,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为人家做再多的事情也是应该的。

正因为这三重身份,有时候让胡小英也很是纠结。比如,这前两种身份,与后面一种身份有时免不了有冲突。对于下属和后辈她应该有的是关照,而对于救命恩人她也许会生出更加复杂的感情。比如有时候,与梁健目光相对的时候,她会猛然心跳加快,甚至想为他付出一切,只要他需要。

拒胡小英是区委记,但同时她也是一个女人。面对梁健这样年轻有魅力的男人,有时候就会有些想法。即便梁健提出要她这个人,她也不会拒绝吧。这么想着,胡小英脸颊上顿时浮起两朵娇羞的红云,掩饰道:“如果,真有为宏市长服务的机会,你会去吗?”梁健这时候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说道:“宏市长有秘,应该不需要我去。”胡小英说:“宏市长的秘跟着他的时间也长了,也是时候该调整一下岗位了。”梁健说:“我服从组织安排。但如果真有一天我要离开长湖区,我也会想念这里,特别是胡记。”

胡小英心里又是一动,她说:“别傻了,我告诉你,如果真能为宏市长服务,坚决要去。况且,我也不会一辈子都在长湖区工作,我也肯定要回到市里的。如果你先去了市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肯定也会有帮助。”梁健说:“我知道了。”胡小英说:“但,这件事不会这么快。在你离开长湖区之前,我还需要你帮我做好一件事!”梁健问:“请胡记吩咐。”胡小英说:“把长湖区的干部队伍理顺。”梁健说:“说到干部工作问题,我正好有一件事要向胡记汇报。”

胡小英有些警觉:“是什么事?”梁健就把部里那次碰头会的情况讲了。胡小英沉默了一会儿说:“朱庸良到底想要搞什么?”梁健说:“他无非是想把干部权抓在自己手里。”胡小英说:“分工问题和干部酝酿问题,倒是你们部里的事情,我这个区委记也不好管的太细。梁健,对这个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梁健没马上回答,双手捧着茶杯,转动着,里面的茶叶也跟着动起来。胡小英没有催,而是耐心等待着。过了一会儿,梁健抬起眼睛,说道:“胡记,你看这样行不行?”胡小英看着梁健等他说下去。

梁健说:“长湖区干部队伍的状况我们也是清楚的,岗位少,老资格、年龄大、干劲乏的干部占据了很多位置,资历浅、年纪轻、有干劲的干部,却没有位置。最近从中央到省、市委组织部,都提倡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能不能来一个‘腾龙大换鸟’,采取一种方式,把一批慵、懒、散的领导干部换下来,将一批优秀年轻和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推上科级领导岗位,为我们长湖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胡小英认真听着,期间也点了几次头,直到梁健说完。胡小英说:“你这种想法很不错。但你刚才不是说,朱庸良要把你手中的干部工作权力分散吗?到时候提出任用干部的初步人选时,如果你做不了主,被朱庸良抢占先机,怎么办?”梁健说:“这事情,我考虑过了。”胡小英:“说说看!”

梁健说:“朱庸良唯一能够控制干部推荐权的办法,就是让王兆同和江海宏听他的话。王兆同和江海宏都会听他话的唯一原因,是常务副部长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一旦这个位置的人选定了下来,对王兆同和江海宏来说,都没有了悬念,他们也不一定会支持朱庸良了!”胡小英说:“那么,你觉得由谁来担任常务副部长比较合适?王兆同,还是江海宏?”梁搅不犹豫:“我觉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行。”

胡小英惊讶地说:“不是他们两个?你是说你自己?我恐怕……”梁较紧说:“当然不会是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我都资历太浅了。我的意思是,直接从外面平调一个干部进来。上次的碰头会上,朱庸良已经向部委承诺,说这个常务副部长,肯定会从内部产生。因此,王兆同和江海宏就怀抱着希望,对朱庸良言听计从。若是从外面平调一个进来,王兆同和江海宏会怎么想?”

胡小英不由为梁叫好,说:“他们会认为朱庸良已经失去了掌控力!”梁健说:“是啊,他们肯定会认为朱庸良言而无信,被他耍了。这样一来,两人失望透顶,对朱庸良的话贯彻起来也会大打折扣。”

胡小英瞧着梁健,暗暗心惊他虽然年纪轻轻,看起来也憨厚,但官术策略却不容小觑z小英说:“不从部里产生,那么常务副部长这个职位,你有更好的人选吗?”

梁健答道:“人选倒是有一个。”

胡小英看向他:“谁?”

梁健答道:“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城。”

胡小英下意识地轻声念叨着“宋城”的名字。

梁健说:“宋城在宣传部也有十来年时间了,年龄、资历都比王兆同、江海宏老,他有乡镇党委副记的经历,更重要的是,他是2002年并区的时候,从市里派下来的干部,如果要提拔宋城,肯定没有多少人有想法。王兆同和江海宏也拿不出反对的理由。”

胡小英轻拍着沙发的扶手,说:“我怎么没有想到宋城呢!”

梁健说:“在工作上,宋城对党群工作也熟悉,担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从业务上来说,应该没有太大挑战。”

胡小英轻皱娥眉,说“宋城这个人,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只是一点,我之前答应了朱庸良,常务副部长从组织部内部产生。如果这时候,安排宋城担任常务副部长,就是言而无信了。而且,这样一来,从一开始,朱庸良和宋城的关系就会很紧张。”

梁健看着胡小英的眼睛,坦然说道:“胡记,对朱庸良这种人言而有信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而且,干部人事权本就在于区委记,朱庸良也奈何不得,反而可以借此事给他一点威慑,让他以后乖乖的!至于,朱庸良和宋城的关系,这一点不必担心。朱庸良是周区长那边的人,而宋城是我们的人,阵营不同,利益不同,关系自然好不了。”

胡小英又缓缓点头。梁健又说:“关于干部队伍的‘腾龙换鸟’,我觉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一次竞争性选拔。采茹大基层乡镇街道和部门党委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筛选出一批优秀干部,然后对这批干部以笔试面试、实绩考核的方式,甄别出一批干部,结合前期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就把长湖区大部分优秀干部掌握在手中了。到时候要用哪个,就可以在其中挑选。这种竞争性选拔的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发挥鲶鱼效应,让基层干部看到希望,营造想干事者有舞台的良好氛围,会受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广大干部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有时候也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杠杆,有了干部群众这个支点,其他再强大的势力都能被撬起来!”

喜欢权路迷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权路迷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