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混在洪武当咸鱼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孙很忙!

混在洪武当咸鱼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孙很忙!

作者:火红的鸡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3:06 来源:书海阁

虽然朱允熥对王登科和冯朝阳恨得要死,但还真没理由杀这两人。

哪怕是按照大明律,杀这俩人的理由都不充分。

因为这两人只是贪功,还真没有实质性的贪污。

王登科为了给自己这个皇太孙挣钱而违规,冯朝阳则是为了巴结自己这个皇太孙,配合王登科乱搞……

如果非要追究,他这个皇太孙才是第一责任人。

因此,朱允熥只能想法子折磨两人报复,没法动用大明律。

除非他像老朱那般,直接来个皇权特许,杀了也就杀了。

然而,朱允熥跟老朱不一样,他要脸……

朱允熥对兵部那几只鬼轻拿轻放也是基于此。

他们老朱家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朱门酒肉臭,凭啥要求别人勒紧裤腰带跟着他们家干工作?

朱允熥也知道自己这个思想要不得,但他也没办法。在见识了另一个记忆里的某些开国领袖的感人事迹后,他就咋看自家人的做派咋不顺眼。

太宽以待己,严已律人,太双标了……

孔讷本想说教一番朱允熥,却不料被朱允熥拿着自家老祖宗的话给反说教了。

朱允熥引用的那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家老祖宗说了,如果能够求到富贵,就算给人家赶马车他也乐意。要是不能,那就自己想干啥干点啥。

孔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里对自家老祖宗的怨念 999。自家这老祖宗也真是的,没事说那么多话干嘛,搞得自己连辩驳都辩驳不了。

“咳咳……”

“殿下,话不能这么说……”

朱允熥歪着脑袋问道。

“那该怎么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殿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太傅,你家祖宗还说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孔讷听到这话再次傻眼。

这学生没法教了,他说一句就有三句等着他!

“殿下,您好自为之吧,老夫去找陛下去……”

朱允熥闻言翻了翻白眼,满脸不屑地道。

“还以为你真是什么大儒呢,原来就这点本事呀,说不过学生就找家长……”

孔讷刚走到门口,听到这话又折了回来,气哼哼地坐在椅子上。

“老夫不会去找陛下告状的!”

“你们开会吧,老夫旁听总行吧!”

“事无不可对人言!”

“哼哼!”

朱允熥当然想说“不行”,但听到这老头后一句话,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当然可以!”

“但我估计你未必能听得懂!”

孔讷闻言也翻了翻眼睛,心道自己虽说不管事,但在朝堂上也混了几十年,还有自己听不懂的内容?

然而,在朱允熥跟几个师傅开口后,他发现自己还真听不懂。

那些字单独拎出来,他肯定都认识。可一旦连起来,他就听了个一脸大写的懵逼。

“杨师傅,孤这次去江浦县考察供销社之事深感痛心,为何孤已经明确地跟他们说了,这东西不以盈利为目的,他们还拼命地给孤捞钱?”

“难道咱们组织架构出了问题,亦或者精神文明没跟上,没有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这才致使王登科等人枉顾孤的命令?”

由于杨新炉家是江南富户,从小耳濡目染了不少生意经,因此朱允熥平时都是将供销社之类的事情扔给他管。

“殿下,您说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事,老夫跟其他两位师傅也聊过,觉得非常有必要,应该马上提上日程。”

“现在我们文华殿有京城的各种作坊当依托,物质文明方面是肯定不缺的,甚至有些过于富裕了,但精神文明上确实差了点意思。”

“很多人在做事上还是沿用之前的惯性思维,以殿下为中心,以朝廷为中心,从而忽视了百姓的利益诉求……”

孔讷听到这儿实在是受不了了,赶忙打断了杨新炉的话。

“等等!”

“你们聊的是什么玩意,为啥老夫一句话都听不懂啊!”

杨新炉听到孔讷这般抱怨,脸上登时露出得意之色。

事实上,他们一开始也听不懂,后来听得多了,问得多了,这才渐渐跟上皇太孙的思路。

朱允熥瞪了眼孔讷。

“老孔头,我们开会的时候,你最好少插嘴。打乱了我们的思路,影响了我们的治国大计,你担待得起吗?”

“我……”

孔讷被朱允熥这一通抢白,直接闹了个大红脸。但他又不愿意抬屁股走人,想着自己就是赖,也得把这一场会给赖完!

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名词也不打紧,等孙子晚上回家,偷偷找孙子问问不就行了?

不过,朱允熥这种跟师傅们坐着闲聊的开会方式,倒是让他非常受用。

这比起奉天殿里,某人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听着大臣们跪着禀告朝政的形势好太多了!

孔讷不知道儒家所推崇的上古圣皇之治是什么,但在他看来,朱允熥这种坐而论道的形式,就算没达到圣皇之治,应该也相差不远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总之,第一次文华殿开会,孔讷的感受非常舒坦,非常新奇,仿佛有种被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受。

除了某个不招人待见的熊孩子,总是挤兑他,想把他给撵走外,就没啥让他不开心的事了。

朱允熥见孔讷还不走,也就懒得搭理他了,自顾自地跟几个师傅闲聊起来。

他这次开会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让文华殿的官员深刻地领会自己的精神,不要干一些跟自己想法相左的事情。另一个是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一套内部的自纠自查体系。

“几位师傅都说说,孤要如何做,才能让文华殿一系的官员认真做事?”

秦亨伯率先发表意见。

“这是千古难题,陛下对待贪官污吏已经算狠了吧,但依然止不住人的贪心贪念。”

“就好比这次事件中的王登科一般,他虽然没贪钱,但他贪功所造成的后果,比贪污还要严重!”

高明闻言冷哼一声道。

“那就杀!”

“杀到他们不敢贪功为止……”

秦亨伯见高明这般说,微笑着闭上嘴巴。他这人不善与人争执,也不愿与人争执。

杨新炉可不惯着高明,直接怼了回去。

“如果严禁贪功,那他们就只按照规定做事,一点都不知道变通,还是会发生害民之举。”

“就算他们不害民,也会害殿下,将供销社办成赔钱的无底洞。”

“皇太孙只是说不指望供销社盈利,但也不希望这东西赔钱吧?”

朱允熥赶忙接过话茬道。

“对对!”

“杨师傅说得非常对,孤只是不指望挣钱,但可没想当那个冤大头。”

“要是真给了他们太高权限,他们敢站在大街上给百姓发粮食、发香皂,而且不要都不行。”

“如果他们把东西发下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也行。就怕他们发了十块香皂,转过头就跟我报一千块香皂的账。”

“到时候东西都发下去了,孤想去查证都没办法!”

“所以,还得防备着底下人这般糟蹋孤,拿孤当冤大头……”

“对了,你们不是都有学生么,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以后秦师傅负责抓生产,杨师傅负责抓销售,高师傅负责监管、查账之类的。”

“我再从锦衣卫调几百个力士过来,协助高师傅监察各地的执行情况。”

“然后给各地发文,让各地都给孤警醒起来。”

“孤虽然不愿意杀人,但把孤惹急了,孤就把他送给皇爷爷,让皇爷爷替孤杀!”

本来大家一脸严肃地开会,朱允熥突然甩出这么一句,直接把会议桌上的几个人笑喷了。就是一直坐在边上看热闹的孔讷,见到皇太孙如此利用老皇帝,也不由笑出声。

好在他混迹朝堂多年,早就养成了脸笑肉不笑的特殊技能,这才强行板着脸,没让自己太出丑。

相对来说,高明等人就不加任何掩饰,笑得那叫一个肆无忌惮。

“皇太孙慎言……哈哈……”

“免得隔墙有耳,被陛下知道,又该责罚你了……”

朱允熥无所谓地摆摆手道。

“没事!”

“这只是皇爷爷的一百个正确用法之一,就算皇爷爷知道也不会生气……”

“孤以后就把这些事交给你们了,若是再出现江浦县的这种情况,孤唯你们是问!”

三人见朱允熥这样说,赶忙起身躬身行礼。

“诺!”

“请殿下放心,微臣等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允熥朝着几人摆摆手,就背着手出了文华殿。三人见状也见怪不怪了,送走皇太孙后就各自忙活去了,只有孔讷一脸不解,心里疯狂地呐喊。

这就完了?

一刻钟都没到,这就开完会了?

“小杨呀!”

孔讷见杨新炉左顾右盼,没好气地道。

“别瞅了!”

“老夫就是叫你呢!”

“我?”

杨新炉心想,我都多大年纪了,你竟然管我叫小杨?

可当他看到孔讷的白头发和白胡子,也只好硬着头皮当了一回小杨。

“唉!”

“衍圣公有何吩咐!”

杨新炉故意不称呼孔讷为“太傅”,就是想提醒对方,自己才是受过皇太孙拜师礼的正牌师傅。

然而,孔讷就跟没听出杨新炉的小心思似的,依然笑呵呵的问道。

“小杨呀,皇太孙往日也这样吗?”

“怎样?”

“就是开会只开一刻钟?”

“不是!”

孔讷听到这话,脸上登时露出微笑道。

“我就说嘛,文华殿这么多事,皇太孙怎么可能只开这么短的会,一定是因为老夫的缘故,这才提前散场了吧!”

杨新炉听到孔讷这番自我感觉良好的话,当场就笑喷了。

“更不是……”

“今天还算时间长的了,平时就是几句话就完事了!”

“啊?”

孔讷满脸的不可思议,这要是放在老皇帝那儿,光是供销社的事,就够扯一个时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然而,到了皇太孙这里,处置的速度竟然比皇帝陛下还快?

“那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做事的?”

“平时是我们三个帮皇太孙批阅奏折,并写下处理意见。皇太孙翻阅的时候,觉得我们处理得没问题就直接写个准字。如果觉得我们的意见不妥,就划掉重写,我们照着执行。”

“还有呢?”

“还有就是随时有事,随时商量,没有固定时间开会。”

“那皇太孙天天岂不是什么都不做?”

杨新炉一听这话当场炸毛。

“谁说皇太孙天天什么都不做了?”

“皇太孙可忙了,每天忙得连睡觉时间都没有!”

“忙?”

孔讷听到这话,脑门上顿时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另外一边,老朱也有同样的困惑。

老朱在跟临安公主哭了一会儿,就在临安的搀扶下去了偏殿用膳。

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人跟什么人吃,又是什么人做的菜。

只要是临安公主做的菜,老朱都喜欢吃。

这不仅是因为临安公主所做的菜,包含着女儿对父亲的孝心,更因为临安公主的手艺,传承自马皇后。

老朱喜滋滋地吃了几口,突然想到大功臣没在,赶忙命人去找大孙。

却不料太监回来禀报,说他大孙出宫了。

老朱一听这话登时不喜,忍不住跟女儿抱怨道。

“你这个大侄子,也不知天天都忙些啥,是一刻都不愿意在宫里待。”

“原来嫌太子府陈旧,现在眼看着都翻新完了,还不愿意留在宫里!”

临安公主可是刚吃了大侄子一波利好的,她夫君和两个儿子的差事,都被朱允熥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听到父亲跟自己抱怨,赶忙替大侄子辩解几句。

“父皇,您这就过于苛责了。”

“咱家允熥孝敬懂礼、聪明干练,那可是上天赐给咱们朱家的宝贝!”

老朱闻言笑呵呵补了一句。

“对你这个姑姑还恭敬,还知道照顾亲戚,给他大姑父谋官职……”

临安公主见父皇这样说,脸上登时有点发烧。

她虽然快人快语,但面皮可不厚。

“父皇!”

“李祺本来就有政才,您当年对他也是颇为倚重的,总不能因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让他赋闲在家一辈子吧?”

喜欢混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混在洪武当咸鱼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