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 第一百零二章 喜迎新春

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第一百零二章 喜迎新春

作者:麻将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7:38 来源:9书院

山前村,赵文牧新家。

赵文牧醒来,只觉口干舌燥。

天色已经大亮,看了一眼床头,人不在,赵静已经起床了。

翻身下床,端起一杯水,大口大口喝着。

甜丝丝的,竟然是蜂蜜水。

嗯?昨晚睡前赵静有冲蜂蜜吗?

好像没有吧?

脑袋有一点发疼,也有一些麻木。

仔细回想一下,赵文牧突然一拍脑门。

麻蛋!

昨晚他竟然被征伐了!

再看看这杯蜂蜜水!

这特么怎么这么像自己每天早上给赵静准备的牛奶。

心爱的女人一夜承欢,疲惫异常。他早上醒来时总会亲亲她的额头,然后体贴地在桌上放一杯热牛奶,这样她醒来第一时间就能喝到。

以示关怀。

他这是被关怀了吗?

走出屋门,厨房里有些响动,看来是赵静在准备早饭了。

“呀,你起来啦!”

看到他走进来,赵静甜甜笑着打招呼。

“昨晚辛苦啦,蜂蜜水喝了吗?”

赵静眼睛都笑弯了,最后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让你捉弄我!

每次把我搞得那么疲惫,然后热个牛奶,故意献殷勤,还要挤眉弄眼的捉弄我!

看她一脸得意的样子,赵文牧顿时觉得这丫头欠收拾了。

他凑近过去。

捏住赵静下巴,强迫她把头抬起来。

然后低下身去。

他并没有用力,赵静也干脆不挣扎,就等着他亲上来。

谁知道赵文牧只是凑近赵静耳朵,轻笑着说了一句:

“阿静,今晚还打算灌醉我吗?要是灌不醉,你可想到会是什么后果了吗?”

说完狠狠亲了上去。

是的,他昨天晚上又被赵静灌醉了。

而且白酒是赵静亲口给他灌下去的。

早晨的小插曲,为美好的一天拉开序幕。

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思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廿四打扫卫生,是一年中最认真、最彻底的清洁。

吃过早饭,把小囡囡安置到书房里,新家的书房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只需要找块抹布象征性的擦一下就行。

赵文牧、赵静穿上一身干农活的破旧衣服,套上套袖,用细纱布捂住口鼻,然后开始仔仔细细地打扫卫生。

屋子里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地面、墙壁、房顶、窗台...所有的地方要么用笤帚清扫,要么用抹布仔细擦拭一遍。

厨房、仓子里也是一样。

室外,院子周围的枯枝烂叶、地面上的碎石子等垃圾全部清理干净,赵文牧还劈了一大堆木柴,仔细堆好放在厨房里。

新房这边整体比较干净,并没有费太大力气。

毕竟只要在家的时候,赵静每天都是仔细打扫过的。

老屋那边就不好清理了。

那边虽然赵静也时常打扫,但住过土坯房子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压根就不存在干净的时候。

它只能做到整洁。

永远不会干净。

不管怎样,二人还是拿着小笤帚,仔细清扫过每一个角落。

还用旧报纸把卧室里的墙壁、屋顶重新裱糊了一遍。

至少看上去顺眼多了。

按理说这个房子带给赵静的大多是一些不好的回忆,然而她却一点也没有不开心。

“小弟,那天你一点都不温柔。”

赵静拿抹布擦着炕沿,有些幽怨的说道。

赵文牧呆愣了片刻。

这才反应过来,赵静说的是二人的第一次。

呃,赵文牧其实压根不记得那一晚的事情。

前世他就不记得,这一世已经相当于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更不可能记得起来。

“呃,媳妇,对...”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赵静捂住了嘴巴。

她摇摇头。

赵文牧伸出脏兮兮的胳膊,把她揽到怀里。

腊月廿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玉皇大帝于腊月廿五日亲自下界,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赵文牧觉得这个传说可能不太靠谱。

毕竟,豆腐也不是人人都能随时吃得起的。

赵文牧提前在吴老二那里预定了两板豆腐,腊月二十五一早他就去把两板豆腐拉了回来。

其中大半分作几份分别给赵学海、赵文林、赵文广、赵文燕送去。

自己留下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

这些豆腐,一半放到室外冻起来,留着后面慢慢吃。

另外一半,要在今天炸豆腐丸子。

豆腐代表着“都福”,是过年时家家必备的菜肴,炸豆腐丸子或者白菜猪肉炖豆腐都是餐桌中最常见的菜。

作为山前村真正的土豪、大户,赵文牧直接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准备了两大桶花生油。

他已经跟另外几家说过了,今年炸货统一在他家炸。

所以一早另外几家还有赵子孟、赵子婷两个小朋友全赶过来了。

用树枝、秸秆把火生起来,

就开始炸各种东西。

有炸鲤鱼、炸藕合、油条、肉丸子、豆腐丸子、麻花、糖琪子。

赵子孟最喜欢吃的是盐伍儿。

就是一小条肥肉裹上糖和面,用油炸好。

又甜又香,小孩子都喜欢。

后世这玩意儿渐渐就消失不见了,毕竟肥肉慢慢不受大家待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在这个年代,生活水平低,一年吃不了多少油水,各种油炸食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小零食,都很受欢迎。

赵文牧炸了整整一天,每一样都放满了两三个大篦子。

这些足够吃十天半月的,春节期间招待客人时,端上几样,再现炒两个菜也就够了。

十分方便。

光是这些炸货,就已经比他们往年的年夜饭都要丰盛了。

去年的年夜饭?赵静不愿意回忆,那时候她刚刚生完小囡囡,自己一个人带着囡囡等到十一点多,赵文牧也没有回家。

最后是刘素芳、刘秀梅过来把她们娘俩接回老宅去的。

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

生产队今年批准屠宰四头猪,足足是往年的两倍。

即便这样,想买现杀的猪肉也得提前预定,不然根本买不到。

好在赵文牧现在面子很大,杀猪的人家直接给他预留了两条大猪腿和一副完整的猪下水。

他还去供销社买了半只羊回来。

经济欠发达时一年只吃一次肉故此称为“年肉”。

有条件的人喜欢购买猪头过年,图的就是喜庆的年味,一个猪头能做好几道菜,凉拌猪头肉,黄瓜拌猪耳朵,爆炒口条等。

赵文牧喜欢吃猪头肉,但不喜欢一整个猪头。

看起来有些瘆人。

即便这样,他还是预定了一整个猪头,直接由杀猪的人家做熟后给他送来。

祭祖用的。

二十六中午,抱着小囡囡,赵文牧、赵静带着食材干脆去了赵学海那儿,又把赵子孟、赵子婷喊来,还有赵文君在这儿,几个人吃了一顿杀猪菜。

满嘴流油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看着赵子孟油腻腻的袖子,赵文牧替他屁股担忧。

毕竟他穿了一身过年的新衣服。

腊月廿七,宰年鸡。

过年鸡肉自然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

今天赵文牧背着小囡囡,带着赵静一起去赶集。

他们不止要买鸡,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干果、调料等等一样都不能少。

还要买新的碗筷、鞭炮、对联、过门钱,所有过年会用到的东西,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全都要买。

反正这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能买到的东西种类也不多。

腊月二十八,蒸饽饽。

在今天,赵文牧不但要蒸大馒头,还要做年糕、蒸豆包。

齐鲁人民人对蒸年糕、饽饽情有独钟。从腊月廿五后,就要开始蒸饽饽了。

过年的大饽饽,要比平时吃的大很多,突出一个节日的喜庆,和团团圆圆的感觉。

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口味香甜,特别受家中的小孩喜欢,而年糕不仅有黄色还有白色年糕,寓意着黄金和白银。

不止有大饽饽,还有大面鱼。

活好的面包裹着红糖,放在木质模具里,轻轻按压,让面团表面平整。

然后轻轻取出面团。

惟妙惟肖的面团小鱼便出现了。

跟糖三角、大饽饽一起蒸熟。

过年期间,一般是不会蒸饽饽的,都是提前蒸好。

反正冬天里,馒头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变质,热一热就能直接吃。

还是突出一个词:方便。

腊月二十九,贴春联。

贴对联自然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全国各地都一样。

赵文牧家的对联是他自己手写的,往年都是请赵学磊帮忙书写。

今年赵文牧主动请缨,原本大家还只当是个玩笑。

然而当他工工整整的笔触落于纸端的时候,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虽然大家不知道什么样的字才叫做好,但赵文牧的字一定称得上好看!

其实赵文牧的字,还真跟艺术不太沾边。

他人生最后的十多年里,时常抄写一些佛经或者到家典籍,用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小楷。

日子久了,一手簪花小楷也称得上是美观。

至少糊弄一下山前村民没有问题。

春联中“福”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就是“出门见喜”。

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福”字。

在贴“福”时赵文牧还喜欢将“福”倒过来贴,以代表“福到了”。

窗户上贴的是雄鸡报晓的窗花,这是赵静亲手剪的。

赵文牧不舍得贴,非要收藏起来。

无奈之下,赵静多剪了几张。

时间一点一点悄悄流逝,农历鸡年即将来临。

喜欢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