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和离也要强,种田走上人生巅峰 > 第13章 跟着老娘去赶集

“娘,咱是先卖这干萝卜还是先卖鸡蛋?”大山问。

周氏跟方氏合计了一下,这会去芙蕖巷有些早,还是先去集市找个地方摆着卖会儿,两个人合伙要一个摊位,到时候她们去芙蕖巷卖鸡蛋,就让大山帮忙看着摊位。

在路口档口找到了集市的管理人员,摊位半天3文,全天5文,周氏说自己摆不了半天,问2文钱行不行,结果被很果断的拒绝了,没办法,他们交了三个铜板,找了一个空地,将框放在那处开始售卖。

“你娘每次来都要跟人还价,这集市的规矩一直如此,偏她喜欢碰壁。”方氏显得有些无奈。

“哪个说的,有一回就只收了2文钱。”周氏哼哼,“我看还得看人,人好就能2文,可惜好人不多。”

春晓在一旁笑,“娘,方婶说得对,人家都是按规矩办事,跟人好不好没关系。”

“我看你们就惯会做好人呢,那一个铜板就不是铜板了?能省自然要省,”她看着周围稀稀拉拉的摊子,吆喝卖菜的居多,还有卖鸡鸭的。

“春晓,娘先带你去铁匠铺看看,摊子让你哥看着,”她将东西往前挪了挪看向方氏,“方妹子,你帮大山看着些,我去去就回,回来了我们再一起去芙蕖巷。”

方氏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娘,这鸡蛋1文钱一个,这萝卜干怎么卖?”大山其实也不常来集市,价格这块他不是很清楚。

“你看情况吧,碰到那有钱的管事就3文钱一斤,碰到那斤斤计较的就2文,你要是拿不定主意,多问问你方婶儿,娘走了。”

周氏带着春晓出了集区,刚刚路上还差点儿被牛车撞到,把春晓吓了一跳。

“这集市可真杂。”

“不杂怎么买得到东西,你以前在你那个婆家不经常来集市吗?”

“我来的少,大部分时候都是婆婆来,周家那头离得远,要坐牛车,一个人一次要2文钱,人来得多不划算。”

周氏冷哼一声,“我看他们把你赶了能讨到好的!以后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有他们受的。”

“娘,好端端的又提他们做什么,铁匠铺离这里有多远。”

“远倒是没有多远,就是要绕几个巷子,你跟着娘走就是了。”二人还没有到铁匠铺先经过了一个棉花作坊。周氏顿住了脚,带着春晓走了进去。

“二位早。”一个中年妇人见他们进门忙走了过来,“是想看看褥子?”

周氏在里头转了一圈,边上正有工人在弹被子,弓弦的声音嘣嘣响,“你们这里的褥子怎么卖的?”

春晓觉得这弹棉花的声音还挺好听的,像弦乐一样。

“褥子你要几斤的,薄褥子有4斤的5斤的都有,最厚的是8斤的,我们这里买卖最是公道,棉花算45文一斤,手工按8文一斤算,你要是按5斤的褥子算,就是265文一床。就看大嫂子你要多重的了。”

“你这棉花要45文一斤?以前棉花不都是40文一斤,你这棉花也太贵了些。”

那妇人听她这样讲也不恼,“这位嫂子,您要是嫌我们这里棉花贵,您也可以自己买棉花过来,我们还是按8文钱一斤的手工算,怎么选都是随你的。”

周氏皱了皱眉,看了看春晓,“咱们还是先去铁匠铺吧,等把那处的事情落实了,再过来买褥子。”

春晓识相点头。

两人与妇人告辞出了棉花作坊。

“这老板也太坑了,40文的棉花要收45文,一斤就多5文,我傻我才在她那里买,咱们先去镇子上几个卖棉花的铺子问问,选那便宜的多买几斤。”

事实是她们很快就被打脸了,逛了镇上的好几家铺子,便宜的棉花都是45文一斤,还有的要50文一斤。“娘,如今天气冷了,这要棉花的多,这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您说得40文热天里兴许能买到。

周氏叹了一口气,“越是钱少的时候越是不经花,行吧,这样看来那铺子还算公道,等会儿就在那里买好了。”他们转了几个巷子,春晓终于看到了她娘说的那个铁匠铺。

周氏跟铺子老板打听铁锅的价钱,铁锅也是有大小的,就他们做饭的那种中号锅最便宜也是1两银子一口,而且要6天后才能拿货,如果要现成的就要一两二钱银子。

家里都是用的两口锅,方便做饭烧水,但是春晓这个情况暂时肯定就只先要一口锅,周氏与春晓商量后决定还是预订划算,反正这几天也是在家里吃。问了锅之后,又问了菜刀的价,菜刀要600文,也是要预订,4天左右拿货。

钱都是要提前给的,周氏拿了一两六钱银子给老板,双方约好6天后来拿货,铁铺老板给了她们一个收条,这笔交易就算是完成了。两人订好了锅原路返回,又来到了棉花作坊。

那妇人早就料到她们会再来,“怎么样,嫂子,是不是要打床褥子?”

“你们这里有现货吗,现货价格是不是一样的?”这褥子可是立马就要用的,等不了。“你要多重的褥子,有一些有,有一些没有,要看多少斤两了?”

周氏想了想,“要一床4斤的,要一床6斤的。”

那妇人在心里过了一遍,“4斤的有,6斤的没有现成的,5斤跟7斤的有现成的。”

周氏咬了咬牙,“那一床4斤的一床7斤的要多少钱?”

那妇人叫了一个年轻人过来,就见那年轻人拿着算盘珠子啪啪打了几下,“11斤,583文。”

春晓也在心里合计了一下,是这个价儿没有错了。

“老板,你看我们买了两床被子,收560文怎么样?”周氏还价。

那妇人摆摆手,“不成、不成,老嫂子,你一上来就还了我20多文这怎么成,这棉花的价格你肯定也打听过了,我们就赚几个微薄的手工钱,你要是要,我就给你把那3文钱给抹了,收你580文钱。”

周氏自然不依,又与老板讨价还价了一番,最终将价格订到了575文,并约好了离镇的时候再来拿。

“娘,怎么买两床褥子,还买7斤这么厚的!”两人东西订好了准备回集市。

“再过个把月该下雪了,冬天冷的很,全靠被子御寒,你个女娃本来就怕冷,前不久又受了寒,可不能再冻着了,那7斤的你垫在下面,4斤的加上你自己那床应该暖和了,四斤的天热也能盖,懂不懂?”

“还是娘你想得周全。”

听到这里周氏又叹气,“你是没有孩子,有孩子你就什么都能想到了,不过没有孩子也好,若真有孩子,怕是也要留在周家母子分离,真是万幸了。”

两人来到集市,找到了自己的摊位,这会儿出摊的人明显比刚才多,“怎么样,卖出去了多少?”周氏看向大山。

“娘,这卖鸡蛋的太多了,都是一个价,这么久就卖了10个蛋,萝卜干也没人要,就方婶子家的新鲜菜还卖了一些。”说着他掏出了10个铜板,“喏,钱都在这里。”

周氏看了看方氏,又看了看升起的日头,“走吧,咱去芙蕖巷碰碰运气。”

“你们的东西都买完了?怎么也没有见拿东西回来!”方氏见他们的背篓都是空的。

“刚去订了口锅跟被子,其他东西等会儿还要细细逛呢。”周氏看向大山,“东西我们先拿走,你就蹲在这里把这个位置守好就行了,要是不成,我们还要继续回来摆的,这地儿我们交了钱,你可千万守住了。”

周氏叮嘱好大山后,背起装东西的背篓,跟张氏一起四人又走出了集市。他们走过了一条正街,又绕了两条居住筒子,终于来到了一片居民巷子。

“这里就是芙蕖巷?”春晓以前确实没有来过这里,一旁的杜鹃对着她点头,“是芙蕖巷。”

这居民巷子的路很宽,屋子也建得整齐,门面建的也大,确定是富人区无疑了,不时还有马车穿行。马车是很金贵的出行工具,用得上马车,那就是实打实的有钱人了。

“咱们去哪?”每次来这里,方氏都有些慌,总觉得与这片有些格格不入。

“咱先转转,看看哪个屋子后门门房开了就去问问,问问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周氏其实也没有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淡定,但两个人总要有个人拿主意。

他们就在巷子里转,碰到一家后门门户开着的,她们上前敲门里面就来了人,问他们做什么,知道他们是卖蛋的,说了句不要人扭身就走了。他们又继续转,这回的人家要蛋,但是只要20个,30文钱,看到方氏背篓里的菜也来了兴趣。周氏见那家要菜,便将这单生意让给了方氏。并跟方氏说分开转转,方氏同意后周氏便带着春晓去了巷子另一边。

春晓看见有一户人家正开着门跟一个拉着板车的老汉攀谈,”娘,咱要不要过去问问?”

“走。”周氏带着她凑到了跟前。

那门里的人看到她们凑上来,“二位是有什么事吗?”

春晓这才看见门外的板车上放着一车子的木炭。

“管事的,我们是附近村里的农户,家里的鸡生了好些个蛋,想问一下您这边要不要?”周氏说得十分客气。

那管事模样的人看了他们一眼,“那你们先在边上等一等,等我把这炭收了再看看你们的蛋。”

“行,行。”周氏高兴,“您忙您的,我们等着就是。”

两人靠墙站着,卖炭的老汉又开始与那管事讨价还价,“刘管事,这炭价一向都是60文一斤,怎么突然就55收了,您这样,我100斤就要少半两银子。”

“我们夫人说了,你这个炭烧的没有去年的透,有一些还冒烟,能给你这个价还是看了以往的面子,你就说你卖不卖吧,卖我们就55收,不卖我们也不强求。”

那老汉叹了叹气,“我这拉都拉来了,难不成还让我拉回去。”

“你要是不愿意,可以去周边看看,看看其他人家有没有收的。”

春晓看的出,这管事也是个和气人,并不是那仗势欺人的性子,大概这炭的质量真的不尽人意吧。“算了,来都来了,55文就55文吧,麻烦刘管事找个人过过秤。”

“你等着。”那姓刘的管事进去又叫了两个人过来,没多一会儿就把板车上的炭卸下来过了秤,“总共是213斤,总共是11两715文钱。”他让一个人去账上支银子。

“这卖炭可真是赚钱,就这一车就十多两银子。”周氏在一旁咋舌,心中羡慕不已。

很快,拿钱的人就回来了,那老汉领了钱拉着板车走了。

刘管事处理完了收碳的事,这才转向她们,“来,我看看你们的蛋。”

周氏一听,忙将背篓卸了下来,“您看看,我这蛋个头可不算小,都是好蛋。”她掀开挡布,拿了一个鸡蛋放在手里,“您看看,品相是不是不错。”

那刘管事看了看蛋点了点头,“还行,你总共有多少?我们收3文钱两个。”

周氏一听,这怕是要不少,“我出门前数了数,总共有128个,卖了10个,这里还有118个,您是全要了吗?”

“全要了,家里人多,吃得也快,那我给你算算钱,118个蛋,总共是177文。你是要碎银子还是全要铜钱。”

“随您方便,我不挑。”周氏笑了笑,“管事,我这里还有些萝卜干您要不要?炒着吃或者煲汤都是极好的。”

管事看着她也笑了,“老嫂子,萝卜干就不要了,你这蛋若是好,下次还有我如果需要还会再收的。”说着就给了她一钱碎银子跟几串铜板,“收好了,咱们钱货两讫。”

周氏高兴的收了钱,“多谢管事了。”

两人离开后,周氏背着人点了点钱,“看见没有,在集市卖一文钱一个,在这里能多大几十个钱,而且卖的快,不知道你方婶他们卖的怎么样。”周氏将铜板放在背篓底下用布压好,“跟人家卖炭的比连个零头都没有,真是让人眼红哦。”

“那炭也是太贵了些,棉花也才45一斤呢,棉花还轻。”春晓还是第一次知道炭价。

“那能一样吗,我听说烧炭很要些技术的,弄不好就烧坏了。人家赚钱也有人家的道理。”

“不就是木材吗,山里到处都是。烧坏了能有多大损失。”想到这里,她脑子突然灵光一闪,烧炭?她是不是也会?想着想着脑子里有些记忆就涌现了出来,哎呀,不行,她得回去试试,这个可以挣钱啊。

喜欢和离也要强,种田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和离也要强,种田走上人生巅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