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 第1649章 诺奖访谈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649章 诺奖访谈

作者:吃肉的熊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8 13:47:58 来源:书海阁

“第一条是商业落地的前景,通俗点说,你这技术做出来能赚多少钱?”纪天和道。

“我看有观众说这不是废话吗,肯定都抢最能赚钱的项目啊,不赚钱的项目狗都不投。”

“非也非也!”纪天和笑容深邃,“最赚钱的项目我看都不看,我只看那种预期利润在合理范围内的,仅仅可以小赚一笔的项目。”

“为什么?如果一个项目特别赚钱,同时又十拿九稳,投资机会早就被私下瓜分光了,根本不会放到这种公开平台上来。假设我们老大宋河想研发新技术,需要资金支持,朋友圈一吆喝,要多少投资有多少投资,肯定哄抢投钱机会。逻辑有点类似于国内最赚钱的企业,有很多压根不上市。”

“所以回报率过高的项目放上来,基本都成功概率较小,我这人不贪婪,不会去豪赌高风险项目,只做低风险的稳健项目,少赚一点但成功概率高!”

“我最看好的是哪种呢?初出茅庐年轻科研队伍的项目,这种队伍资历太浅,帽子少,手里能调动的科研经费少,所以迫切需要筹钱做项目,同时他们拼劲儿又很足,只要钱够了容易把项目孵化落地。”纪天和道。

“懂了,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团队!”娄景辉认真听,连连点头,“嫁给将军的最好办法,是在他还是个士兵的时候嫁给他。”

“热门项目投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会把回报摊薄,而冷门项目无人问津,才是真宝藏,所谓最好的竞争往往是避开竞争,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纪天和笑道,“人多的大路我不走,喜欢走小路。”

“但初出茅庐的年轻团队确实失败率更高,可能10%的成功率?而成熟有资历的老团队可能高达60%的成功率,大家愿意追热门也是有原因的。”娄景辉询问,“想投对年轻团队就像捡漏,捡漏是硬功夫啊!你怎么成功捡漏呢?”

“这就是第二条秘诀了。”纪天和得意一笑,“天底下的赚钱模式我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信息赚钱,特点是闷声发大财,绝对不能告诉别人,第二种是能力赚钱,哪怕说出去别人也做不到,我要说的就属于这种。”

“星际科研平台是个极其棒的平台,很多人压根没意识到这个平台有多伟大,我判断它很可能让全世界的科研速度提升了30%以上,宋河仅凭牵头搞出这个平台,就足以加冕为科技皇帝,并在科学史上开一个单章记载。”

“以前科研圈有距离有隔阂,大家散布在天南海北,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沟通,偶尔会搞一些学术会议,也只能短暂交流一下。”

“但星际科研平台成了一个日活量极高的学术社交平台,可以24小时和全世界的同行交流,信息也非常透,翻译专业名词非常到位,无缝沟通。”

“平台上经常有人公开问一些学术问题,底下一堆人讨论,我的秘诀就是看那些年轻学者的提问和回答!因为我在这个行业浸泡太久了,一看某人问的什么问题,我就知道他基本功牢不牢,知道他思路是不是灵活有效!”

“每天我会看两到三个小项目,扒项目团队成员的主页,扒二三十个人吧,每个人最多用三分钟左右就能下判断!看他们最近的开贴提问,看他们阅读论文的记录,看他们和同行交流时的思路,看一看我就知道这个学者潜力如何!”

“大部分无名学者其实没开窍,但也有极少数无名学者闪闪发亮,每次平台上的发言都散发滔滔智慧!那我就大胆投资给他的项目,事实证明我看人眼光不错!”

“牛逼,明白你思路了!”娄景辉竖起大拇指,又看向直播镜头,“这办法一般人还真学不来,既要懂专业知识,又得见过足够多的同行,识人足够毒辣!”

“我看直播间里有人问,既然靠的是专业知识,会不会宋河投资科研项目的战绩更辉煌?”纪天和凑近看了看屏幕,“那肯定啊!”

“宋河具体投了多少科研项目我们不清楚,但有件真事。”娄景辉回忆。

“我们团队里有个老同事范桃,她前两年有次来找宋河述职,汇报乘黄研究所的工作情况,正好到午饭时间,俩人就一起去吃了个午饭,范桃边吃边看星际科研平台上的项目,突发奇想让老大替她找个好项目。”

“老大随手翻了两三分钟,漫不经心随便看了看,指着一个项目说这个还行,投点试试吧!”

“范桃觉得老大没细看,挺敷衍她的,也没敢多投,就砸了五万块钱进去,结果一年七十倍!把她悔的肠子都青了,说早知道就梭哈了,后来她又找老大给她看项目,老大懒得帮了。”

纪天和哈哈笑,“没错,要论学术股神,宋河才是真神!有时候我们觉得老大像开了天眼一样,玄乎乎的。”

“但我猜老大不会花太多精力搞这种科研项目投资,因为对于他的资金量来说,那些项目都太小了。”娄景辉解释,“你手里拿着一万块钱,遍地都是能翻十倍的项目,但你手里拿着一万亿,翻十倍的项目没有了!那些能翻几十倍的小项目所需投资额往往很低,对老大来说不够塞牙缝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下一个问题!”卢庚说,“有网友问,击败灯塔医药七巨头之后,是不是乘黄天下无敌了,会进入挤牙膏状态?二位老师是宋河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却在给学生上课,是不是意味着宋河最近没有研发项目?宋河是不是正在休假?”

“怎么可能呢?老大从没把七巨头放在眼里!”娄景辉大笑,“我记得老大公开解释过了,他不把七巨头视为敌人,这问题问的无稽之谈。”

“怎么可能没研发项目呢?”纪天和也笑,“他是科研狂魔,全年项目不停的,以前有合作过的团队评价他搞科研的阵势像打大会战,老大的状态是会战成瘾,永远在做新东西,大家可以期待下次发布会,绝对有好东西出来。”

“我们哪怕做项目最紧张的时候也会抽空给学生上课,用这个来揣测我们的动向,十猜九空!”娄景辉道。

“下一个问题,两位老师接下来是不是考虑评院士?”卢庚继续问。

娄景辉和纪天和一齐摇头。

“不评,老大不喜欢我们去争夺各种帽子,年轻的学生跟他之后,他会明确要求麾下学生别去抢什么优青杰青的帽子。”娄景辉道。

“对,老大这么跟我们说的,普通科研人去抢帽子,是因为得到那些帽子之后,才有机会拿到教职养活自己,才能拿到更多的科研经费来做项目。”纪天和点头,“但我们跟着老大压根不缺科研经费,待遇管够,再去抢那些帽子,只会挤占同行们的机会。”

“是的,我们经费过度充裕,不需要额外去争资源,争到手也用不掉。”娄景辉点头,“我现在想做项目,老大随手拨给我的经费资源也是院士级别的,甚至可能还多一些,你家里有印钞厂,何必再去马路上捡钱呢?”

“下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下次拿诺奖生理学医学奖的会是谁?”卢庚问。

“这个……学术界高手如云,但真成就最突出的,还就是宋河相晓桐。”纪天和笑道,掰着手指头盘点,“上次他们拿奖是因为一篇微不足道的论文,这次拿奖因为返老还童药,那么乘黄人造血要不要拿?神经元机械臂要不要拿?人造器官要不要拿?冬眠技术要不要拿?”

“哈哈哈哈哈,真这么论的话,未来十年别的生物学家没盼头了,全让老大包圆了,然后每年捎带一两个我们小组长或组员,诺奖成我们内战了,变成我们团队各小组的流动红旗了。”娄景辉大笑。

纪天和想了想,“应该不会再发给宋河相晓桐了,拿两次够多了,总要表彰表彰其他学者,其实候选人蛮多的,近二十年生物学在井喷,我也不好说谁能拿。”

“下一个问题,有个诺奖诅咒,很多人拿到诺奖之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新成果了,功成名就之后躺平了,两位老师也会这样吗?”卢庚问。

“不会!”娄景辉和纪天和异口同声。

“我知道历史上曾经把诺奖看的很重,但我们看的不重。”娄景辉道,“过去可能把诺奖当成一个加冕登基般的帝王头衔,但在我们眼里仅仅是个大奖而已。”

“对,一方面我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高手太多了。”纪天和说,“一方面诺奖的权威性也在不断损耗。”

“是的,归根结底只是评委会一小撮人的观点,不是绝对公平的,甚至连相对公平都算不上。”娄景辉说,“理工类的奖还算有点含金量,文学奖和平奖之类的早就臭了,这种臭的心理印象会蔓延,你这个奖有一部分是臭的,另一部分真就那么对吗?”

“没错,真要非常客观地颁奖,宋河不该拿和平奖吗?沙改土农田让第三世界那么多人有饭吃,救活的人百万千万为单位,这不是为和平做贡献?宋河相晓桐不该拿经济学奖吗?《未来经济学》从技术角度入手预测未来经济,简直开宗立派,多少高校在研究?”纪天和道。

“所以我们心态很平,拿大奖了高兴高兴,回去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娄景辉坦然道。

喜欢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