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118章 人心之归广陵,如水之归下

舍弟诸葛亮 第118章 人心之归广陵,如水之归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1:11:36 来源:书海阁

九月初三,广陵城。

广陵太守府一大早便人声鼎沸,访客盈门。前院中搭满了临时的遮阳棚,还有仆役往来提供水食招待,好让院中等候的客人不至于狼狈。

三教九流、各式服色的客人络绎不绝,都是等着刘备亲自召见的。

刘备倒也不辞辛苦,自从袁曹开战、大量两淮百姓涌入广陵后,他已经连续多日,每天从早到晚会见宾客。

凡是原本在袁术麾下时担任过官吏的,或者在地方上略有名声、学问的士人,只要来投广陵,刘备都坚持亲自接见,确认其才干。

笼络人心、识别人才、招揽人才这方面的事情,本来就是刘备自己最擅长的。

他现在才一郡地盘,其他事情也不多,日常民政甩手给了诸葛亮、陈群他们操心,人事揽才当然要亲力亲为了。

交涉之后,如果发现对方其实没什么本事,刘备也会至少略给些安家费,让府上仆役安排一顿好酒好菜,至少要有整尾的鲜活大海鲈鱼和鳜鱼,并且留下住处消息。若是没有住处,官府也会帮着安排住处。

若是遇到了可用之才,自然会给更优厚的待遇,而且由刘备亲自陪客吃一顿,送房送田,自不必提。

过去半个月里,倒也确实给他发掘了几个籍贯淮南郡的有识之士,都是很年轻的读书人,有几个甚至尚未及冠,只是最基层的小吏,被刘备自己火眼金睛发掘了出来。

……

刘备看到那铁丝时,也是大为震惊,因为汉朝原本没有这么细软的铁丝,最多只有铁钉,还是要一根根打造的。

诸葛瑾原本的固定式流刺网,主要捕捉深层的江海洄游性鱼类。但对于纯海鱼或者纯淡水鱼,只要没有洄游性,就毫无办法。

“你们把今日名单上那几个干吏留一下,再去把孔明先生请来一同用膳。再把前几天招募到的仓慈、徐奕二位找来,刚才新募用的人里,有几个是他们的老乡呢,一起熟悉一下也好。”

好在诸葛亮及时解答了他的困惑:“将军放心,这些虽是渔船,但我也用了舭龙骨来减轻横摇——另外,这几艘小船全部头尾上翘,将军难道没看出来,它们在中轴上,都是有一根最粗大的木材纵贯头尾的,这就是主龙骨。

ps:因为临时调整了剧情,所以写得很慢,可能有些地方也不太通顺,还更晚了,见谅。过渡章节字数比较长比较杂。

尤其是蒋济胡质这俩计吏出身的,直接就交给诸葛亮安排,他要自己留在身边当个簿计或者书佐都行,或者分一个去芜湖给他哥使唤也行。

“可惜元龙不在此地,元龙酷爱鱼脍,可惜去年我记得子瑜提醒过他一次,说河鱼有虫,不当为鱼脍,纵然非吃不可,也该吃海鱼鱼脍。如今这种新网,只要去海里一拖,满满的都是深水海鱼,岂不美哉?”

不过,变软之后,倒刺的安装就有了点小问题,也不能再用竹刺,因为不耐久,折断后重新补缝很麻烦,所以诸葛亮目前用的是容易弯折缠绕的铁丝。

而且刘备本来就不在乎品种,他更在乎的是流刺网那巨大的产量。

——

坐在船上一边等航行,诸葛亮一边拿出渔网实物给刘备展示。

蒋济、胡质这些人,将来当然会有字,但现在确实还没。太年少了,属于刚刚入行的年轻税务统计小吏。

刘备粗略一扫,就发现这一网至少又是数石的渔获!估计都快接近十石了。

说句良心话,这些人哪怕是让诸葛瑾这个知道历史答案的穿越者、亲自来广陵郡主持人事工作,都未必能想到和发掘。

这一次的改进,却是把这些短板都补上了。

刘备也连忙一起介绍,唯恐冷落了对方。说此人倒是徐州人,名叫徐奕,算起来反而是诸葛兄弟的半个老乡,琅琊东莞人,也是前两年因为徐州战乱、南下去扬州避祸。

这让刘备很有成就感,每日不辞辛劳,越干越有动力。

全世界最早的锁子甲技术,根据考证大约也要公元5到6世纪才有了,而且东方文明早期是不太用锁子甲的,所以汉朝当然没有锁子甲。

“愚兄虽无别的本事,但一个人是否有才干信义,我还是看得出来的。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嘛,这些士人都各有所长,用好了就是不小的助力。”

不过,哪怕只算上现有的新品种,也已经很让刘备意外了。

只能说,在没有人会捕捉江海深层渔获的时代,生态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诸葛亮注意到还有一两个新招揽的人才,似乎并不是“淮南同乡”,便低声向刘备询问。

孔明,日后可让他辅佐陈长文,管理新增流民在射阳泽周边的围垦屯田。毕竟眼下流民日多,长文一人渐渐忙不过来了,以后就让长文专管水利、灌溉,而孝仁帮他管围垦、圩田。”

其中还有一两条巨大的金鲳鱼,只可惜非常罕有,因为金鲳鱼这种很扁的鱼类,一看就是深水海鱼,诸葛亮的网还是不够深,只有极个别运气不好游到相对浅水的才被抓了。刘备跟这些新招揽的人才一起吃喝了一顿,说了很多关心勉励的话,然后才把他们遣去各自办差、熟悉上手新工作。

诸葛亮:“倒是有点思路,不过可能要等几天,或许可以把家兄请来,一起商议一下。”

在后世要卖几千块一条的好几尺长的长江刀鱼,如今简直就跟后世的带鱼一样常见。金灿灿的大黄鱼,也同样因为此地距离长江口不远,所以可以看到。

其实以我度之,就算丢了体面,如果能换来吕布退兵,曹操应该也是不在乎的,曹操怕的,应该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就算丢了颜面,吕布也不能给他个准信。

诸葛亮讲解清楚了新式流刺网的全部原材料革新后,船也很快驶到了江心,诸葛亮就让渔夫直接开始撒网,然后他在旁边给刘备解说原理。

刘备一一给众人介绍,还笑着说仓慈、蒋济、胡质都算是同乡,以后要好好交往,也是他乡遇故知了。

“孔明的想法,有时还真让人难以捉摸,无论是龙骨船,还是不用花什么工费就能拉出铁丝,这些工巧之术,怎么看都像是为了打造军械用的。但孔明却总是能偏偏先在民用上找到用途,然后一边试炼一边还赚回本钱、甚至能缓解百姓饥馑……”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一惊一乍的样子,却忍不住有些得意:“放心,这不是一根根锻打的,是把柔软的熟铁打好后,直接用一块有一排排大小逐次缩小孔洞的铁板,钳住铁的一头往另一头猛拽。

要不是刘备原先已经被固定沉底式的流刺网震惊过一次,这次他怕是直接要惊得合不拢嘴。

但他担心曹操不再信任他,我也担心元龙再去许都会不会有风险,所以我合计着要不要我们也派使者去许都斡旋,就当是帮曹操和吕布当个和事佬?

所以刘备立刻惊呼:“这渔网居然用如此昂贵的倒刺?不能再用竹刺么?这点铁料虽然分量不大,值钱不多,可要把铁打造得这么细,工费绝对不少吧?还要打造这么多根?岂不是跟船匠造钉子一样靡费?”

一旦明年袁术治下更海量的流民往广陵涌,刘备也有相当的把握,靠围垦开荒扩大射阳泽圩田、治理盐碱地和大规模捕海鱼这三招,把新来的人口接住,不至于出现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

“孔明,我忽想起一事,刚才一直无暇说起。元龙昨日又来信,说曹操和吕布之间,就封官换退兵的事情,还迟迟未能展开谈判,似乎是曹操有所顾忌,怕丢了朝廷体面。

但八个人一天,就能生产出够数百人吃一天的食物。

刘备看了一眼,这东西跟原先那种竹篾片做的流刺网原理形状也都差不多,但材料已经改成了麻纤维束的。

按照这种每船四个渔夫、两船八人就能拖网的作业方式,一天哪怕只拖两三次大的,至少是十石以上的收获。只是一开始造网造船造配套器械的投入比较大。

看了上午大家的反馈,外交戏大家还是愿意看的,只是觉得主角地位高了,容易被盯上,那就换个人。

而刘备没得挑,只能是有什么用什么,管你世家还是草莽,总共就那么点人。

毕竟要在江河里撒网捕鱼,用那种不能形变的硬质材料肯定不行,还是得换回软的。

其中第一步就是用有很多孔的拉丝板把熟铁拉成铁丝,然后卷成一个个小铁丝环,互相扣在一起,就形成了锁子甲。

反正袁术治下军民,今年就已经开始出现“河蚌依赖率暴涨”的现象了,再这样不治生产横征暴敛,明年留在当地的百姓,河蚌依赖率只会越来越高。到了广陵这儿吃鱼肉配粗粮、麸糠配廉价叶菜,绝对比吃贝类好多了。

至于诸葛瑾之所以知道这种技术,显然是因为前世游戏打多了,在里专门有一段战役纪录片,就是介绍城堡时代的锁子甲是怎么造的。

安排完一切,刘备就跟着诸葛亮出城,去长江边的码头视察诸葛亮造出来的新渔网的效果。蒋济胡质也当个小跟班,各自骑了匹温顺的小马跟着。

我这两月负责造船兴建水军,就想尝试我大哥跟我分析过的‘龙骨船’,只是时日尚短,不敢贸然拿大船、战船做实验,就先用小渔船练手。此船虽然狭长,但也比旧船更抗风浪。待我再摸索几个船型,就可以把海船也造成龙骨船了。”

而这仅仅是两条船联网拉一趟的收获,哪怕算上行驶到江心以及返航的时间,也就三个多时辰,而且开出来一次显然不会拉一网就回去,肯定会拉到满载而归。

刘备对此当然是不反对的,他巴不得诸葛瑾再来跟他会晤一下,诸葛瑾自去年腊月离开后,平定了豫章,也占了半个丹阳,把叔父的地盘搞得风生水起,但刘备已经十个月没见过他了。

汉朝人原本的撒网,也就捞捞水面以下最多两三米深的浅水鱼。距离水面五米以上的,那就只能靠钓了,那是一片从未被人开垦过的原生资源。一来我们派人去,不会被曹操记恨,二来这也是顺势为我们争取更多利益、官位。毕竟吕布与天下诸侯关系都不好,都恶其反复无常,唯有我们算是对吕布有恩,吕布偷了我三个郡,我尚且以德报怨!可以凭借这份恩德人情,帮曹操开这个口。”

但最近被孙策征辟,他不想给孙策这种残暴之人效力,就又逃过江想回老家。结果撞上刘备在广陵不辞辛劳亲自面试、广招贤士。虽说刘备本意是针对最近流入的袁术治下士人,但也把这些回乡本地人覆盖进去了。

诸葛瑾也万万没想到,二弟当初跟他切磋闲聊时,问起铁丝的便宜造法,最后居然是为了造流刺网上的铁刺,要是被诸葛瑾知道,估计也会感叹一时的明珠暗投。

但偏偏刘备本人亲自来主持这项工作,再加上刘备的识人之明、亲和力与观察力,再加上极度勤奋的求贤若渴,竟被他大浪淘沙找出了不少或出身寒微、或小吏起步的才干之士。

所以这项技术,是诸葛亮几个月前,跟大哥学习切磋时,从大哥那儿得到的启发。

刘备:“哦?那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不过,一想到陈登,他就想起自己今天还有正事没跟孔明磋商呢,正是关于陈登和向许都朝廷派使者的事儿。

大家都是年轻人,而且其中有三人都是原本在袁术地盘上不得志的,算是刘备简拔于微末,自然没有那些久负盛名世家名士的臭毛病,说话都比较直来直去。

即使是早期锁子甲出现后,当时的人也没有立刻研发出拉丝板造铁丝技术,至少又过了一两百年的演化,对应东方要唐朝中前期,世界上才出现了最早的拉丝型锁子甲。

对此,元龙倒是建议说,他想近期去曹操处再出使一次,为吕布求官,顺便诱导吕布兑现承诺、得官后便调转矛头跟袁术反目。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解说,也是摇摇头:“还是太靡费了,以后要给百姓推广,还是让他们自筹竹篾吧。”

想到得意之处,刘备又不免想起了在吕布那儿过潜伏苦日子的陈登来,

刘备不愿耽误时间,就早早吩咐庖厨多准备一些分量的精美饭食,然后吩咐身边近侍:

因为用到了两条船,船和船之间可以空开一些距离,几丈甚至十几丈,渔网逆着江水兜鱼的截面积,也就暴涨了至少一个数量级——在此之前,汉朝渔夫都只有单船抛网,连拖都没法拖,更别说诸葛亮这种两条船拉开了横扫过去。

钢板上的小孔会把铁丝越变越细,然后再用更小一圈的孔拉,多拉几遍就造出这种很长的细铁丝了,用的时候再斩断成一小截一小截的,所以工费消耗并不大。”

不过要论算学一道,天下哪有比得上贤昆仲的?以后让他二人边干边学,跟在你们身边打打下手,或许能有更好成长。”

其实刘备在跟徐奕初次交流的时候,也没看出来这人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具体本事。但他只是揣摩了对方的履历,确认对方没说谎、是拒绝了孙策的征辟后逃回故乡的,就果断决定用他了。

转眼一上午就过去了,眼看就要用午膳。刘备还依稀记得,昨晚诸葛亮派人来和他说,今日午后、广陵潮退潮之后,要邀请他去江边视察新式的可以用渔船拖着的流刺网捕鱼。

反正蒋济胡质比诸葛亮还年少,他们原先地位也非常低,不会觉得被轻视的,反而会觉得这是主公看重他们,让他们跟着算学大师练本事。这种年纪的年轻人,有的都还在给达官显贵家的子弟当书童呢。

毫无疑问,这个拉孔式造铁丝的技术,也不是诸葛亮自己发明的,这个时代还没如此逆天的工艺。

不过放心,诸葛兄弟都不会去许都,诸葛瑾也不会去邺城,诸葛亮名声还不大,官位还低,我会让他先升个合适的职位,然后稍微跑跑,略写一下。

近侍立刻领命而去,大约一刻多钟之后,诸葛亮就被找来了,他刚好在调试新渔网,也还没吃呢,倒也不费事。

唐宋以后的大船普遍有龙骨,所以迎来了航海技术的飞越,这也算是一个穿越者几乎人所共知的小挂了,诸葛瑾当然也知道,条件合适的时候,他也会想办法去开。

只是曹操占着朝廷的名分,有无数人给他挑挑拣拣,曹操哪怕不用名士,唯才是举的寒士也够他用了。

然后诸葛亮就果断下令收网,一群渔夫又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把网渐渐拖上来。

新式流刺网底部还是有配重,确保底部那根纲绳尽量往深水处拖,而顶部依然有浮筒,确保网口迎水的面积扯得更大。

他很想请陈登吃一顿四尺长的九月秋刀,还有新鲜的金灿灿大黄鱼。

诸葛亮:“那也未尝不可,如今这次本就是做实验,求诸上而得中,求诸中而得下,一开始要求高点总没坏处。”

刘备拍着大腿叹息,很想立刻在陈登面前装个逼。

拖了一会儿之后,他倒是有些担心船会不会翻,因为两条船拉开后,渔网的拖重各自集中在每条船靠内的一侧,好几次江浪稍稍变大一些,船开始横向摇晃,刘备心里就感觉有些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些客人中,甚至有个别比诸葛亮还年少,估计才十五岁左右,也算是早成了。诸葛亮看着对方长相,就觉得太年少不太靠谱的样子,而刘备却很放心,低声和他说:

刘备看得很认真,原来诸葛亮这次的操作,居然要用到两条渔船,还是各自拉着网的纲绳一端,然后抛到江里,逆流行船,用江水把网冲开。

诸葛亮听说徐奕还算自己半个同乡,倒也有了点兴趣,跟对方稍微聊了几句。

毕竟这些人才的早期经历谁会注意到呢,诸葛瑾脑子里也没长数据库,不可能什么都先知。

从这个角度说,刘备的唯才是举,倒是跟曹操没什么分别,刘备这边一样有很多三教九流出身的人。

“这位是仓慈仓孝仁,原为淮南郡户曹掾,颇知劝农屯田之事。只因不忿袁术横征暴敛、竭泽而渔、搜刮无度,五日前弃官来投。

“这么多?而且还有这种金灿灿的海鱼?还有如此长的江刀?”

然后刘备又介绍了几人,都相谈甚欢:“这两位是蒋济、胡质,虽尚未及冠取字,但也有点算学基础,分别在下蔡、合肥为计吏,我已考察过了,倒是颇为公正细谨。

虽然旁边还有战船跟着,就算船翻了也有水性很好的侍卫把他们救上去,而且刘备诸葛亮自己也是会游泳的。

刘备正在沉思之际,渔网已经越拖越重,诸葛亮估计到船的侧倾幅度微微有些加大了——那种感觉,就像草船借箭时,一侧船舷已经被箭压得沉重下倾差不多。

诸葛亮听了之后,不置可否地说:“派使者去许都,自然也是可以的,不过愚以为,还当辅之以其他方略。而且我和家兄,肯定是不会再去许都了。另外派人即可。”

刘备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所以他看完后自然是愈发惊奇:

现在诸葛亮负责水军建设,战船打造,诸葛瑾当然要把这些宝贵认知提前跟弟弟分享,少走弯路。

刘备立刻起身,拉诸葛亮坐他旁边,然后趁着开吃之前,帮诸葛亮介绍了几个跟他年龄差不多的人。

刘备看得啧啧称奇,虽然还不知道收获如何,但光是这霸气的架势,就让他很放心:收获绝对不会少!

刘备一边说,一边起身领着诸葛亮,站起来转了一圈,跟众人喝酒,喝一个给诸葛亮介绍一个。

刘备的想法也很简单:孙策肯征辟此人,肯定有点过人之处,对方拒绝,说明还是个有气节的。既然如此,先当人才储备放着,自己慢慢观察发掘其长处好了,反正又不是给不起这点俸禄。

那仓慈算是今日客人中年纪最大的了,但也不过二十来岁,应该不超过二十五。他见刘备如此尊重诸葛亮,连忙主动敬酒,诸葛亮也点头回礼。

到时候主角守家,作为主线来写,二弟双线操作略写。

几人很快就到了码头上,诸葛亮也拉着刘备先上了一条比较大的新渔船,然后吩咐旁边的几艘渔船全部都启航,往江心驶去。

至于带鱼那种深水鱼,虽然后世不值钱,但如今诸葛亮也没法捞到,同样是深度不够。

喜欢舍弟诸葛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舍弟诸葛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