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473章 蔡瑁:夏侯渊,今之白起也

舍弟诸葛亮 第473章 蔡瑁:夏侯渊,今之白起也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25:48 来源:书海阁

七月初六,汉阳城。

这座位于江北汉南、江汉交汇夹角处的县城,是六年前才建起来的。

当时关羽和诸葛瑾奉朝廷旨意,刚刚灭了杀害天使祢衡的罪人黄祖,随后刘表不得不捏着鼻子跟刘备平分江夏郡,仓促建了这座汉阳县新城,作为其治下那部分江夏郡的治所,并交给长子刘琦管理。

六年多倏忽而过,刘琦也没什么建树,也没有立功,就平平淡淡守着汉阳城过日子。

如今他更是忙于内斗,连父亲的继承权都未必拿得稳了。去年二弟刘琮娶了蔡瑁的女儿后,蔡瑁张允蒯良蒯越,都已经全力押宝扶持刘琮,让刘琦的地位越来越危险,他只能选择投靠玄德叔父作为外援,以求保住在荆州的地位。

刘琦投靠刘备的具体时间,是去年三四月间,如今已过去一年零三个月了。在初投玄德叔父时,玄德叔父倒也给了他一批军械支援,但随后因为刘琦的地盘处于和平地带,周围也没有敌人,双方没什么可继续合作的,军事上的交流也就归于沉寂。

刘琦都已经习惯眼下混日子的“新常态”了,没想到这天傍晚,部将苏飞却突然来报,说江南岸有刘备军的舰队渡江北上,还有使者坐快船先至,已在城外求见。

听说有舰队前来,刘琦下意识还是紧张了一下,他这几年防务可是松懈得很,主要是也没觉得玄德叔父会偷袭他。又听说有使者,刘琦才重新安下心来,暗暗安慰自己:

“怕什么!大惊小怪……玄德叔父肯定是有紧急要事相商,说不定就是为了之前曹贼攻打张鲁的事情……”

平复好心情后,刘琦立刻换了一副温和的表情,吩咐苏飞:“既是玄德叔父来使,还不快快请进来!以后不必请示我,有使者来就先放进城好好款待,再论其余。”

苏飞领命,连忙出门策马直奔城楼,不一会儿就把刘备派来的使者徐庶接进城,直接护送到刘琦的江夏太守府。

刘琦才刚刚穿戴好,收拾整齐,也没来得及远迎,只是在太守府门口迎接了徐庶。

刘琦非常客气,拉着徐庶的手就往里走:“元直先生别来无恙,快请快请,玄德叔父派你来,必有要事?”

徐庶逊谢一番,跟着刘琦步入正堂,分宾主坐定,然后就开门见山,把刘备的顾虑说了:

“……大公子明鉴,我主听说张鲁被曹操击败,与孔明、士元先生商议后,都担心夏侯渊破南郑后,顺汉水而下,夺取上庸、房陵,从而威胁襄阳、樊城。

上庸对襄阳有上游之利,景升公可不能坐视其被曹贼夺取啊!大公子身负荆北重任,当自告奋勇,为父分忧。只要大公子愿意出兵,张将军奉我主之命,愿意借还四千荆州老兵,为大公子助战——

这些荆州老兵,都是当年黄祖麾下旧部,曾随苏都督一并被我军俘获,随后归顺,也算是荆州本地人。让他们暂时重归苏都督帐下指挥,想必也能发挥出不俗战力。另外,我军还愿意资助大公子精良军械数千套,请大公子勿疑。”

刘琦原本是浑浑噩噩的性子,对这些军事上的事情不熟。被徐庶这么一番讲解,又对照着地图指点示意一番,刘琦才紧张起来。

“原来汉中之失,对我荆州也可能有如此大的影响……若非先生言,我军几乎自误!蔡瑁张允之流,怎么就不提醒父亲、趁张鲁覆灭抢占上庸,为襄阳获取上游屏障!”

刘琦越想越后怕,忍不住拍打桌案,恨恨咒骂蔡瑁张允,“多亏了先生,我这就去襄阳……呃,让机伯先生帮我传话,向父亲陈明利害。”

徐庶听刘琦话到嘴边,居然还改口了,不由暗暗摇头:这位大公子,明明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亲自去襄阳,向景升公当面陈明利害,怎么事到临头,又要靠伊籍帮你传话呢?你就这么没自信,不敢当面跟父亲据理力争?

徐庶并不知道刘琦如今在刘表心中的地位,究竟下降到什么程度了。但徐庶以常理度之,他认为除非刘表已经病重到不能理事,否则刘琦去襄阳能有什么危险?蔡瑁还敢撕破脸谋害他不成?

大公子的懦弱,终究是会让他在父亲那儿丢分,付出代价的。

可惜疏不间亲,徐庶也只能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一个人在自己亲爹面前都懦弱,外人是帮不了的。

不过,出于军事层面的考虑,徐庶还是委婉地补充了两句:“大公子谨慎持重,对景升公出于纯孝,事事请示,固然很对。但军情如火,如果汉中乃至巴西全部沦入曹贼之手,夏侯渊是随时有可能对上庸产生野心的。

希望大公子在请示的同时,先做好出兵的准备,这样景升公一旦决策,军队也能立刻开拔,避免拖延。”

刘琦点点头,他知道徐庶是为他好:“这是自然,只要驻军不离开江夏郡地界,提前做些准备,也是我职权之内的。至于磐弟和黄中郎那边,我也担些干系,提醒他们预做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磐和黄忠驻扎在江陵,属于南郡,他们理论上是不从属于刘琦的。不过一年多前,刘琦投靠刘备后,刘备给了刘琦不少军械援助,也给了黄忠明马宝甲。

刘磐和黄忠受了刘备恩惠,心里也是有数的。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自发预做准备。

……

刘琦这边一番安排,当晚就连夜派出使者,直奔襄阳,一天后就赶到了。

使者直入伊籍府中,把大公子所求跟伊籍和盘托出,伊籍当然也不敢怠慢。

次日一早,就去荆州牧府求见刘表,把刘琦的担忧转述了一遍,递上刘琦给父亲的书信,也附上了他自己的看法。

刘表已六十六岁高龄,须发全白,精神比去年愈发委顿,很多日常政务已经无力处理。听说伊籍是给刘琦传话的,刘表首先便有几分不喜:

“如此大事,他既然有看法,为何不亲自来襄阳面议!难道父子之间,往返奔波一趟,还能让他掉几斤肉!”

伊籍不好劝解,也不敢说“大公子就是怕襄阳被蔡瑁控制,来了容易有失,落下把柄”,只能用其他话委婉劝解。

过了一会儿,等刘表情绪平复,也看完了刘琦的信,总算能就事论事,伊籍才慢慢把利弊分析了一遍。

刘表耐着性子听完,也能确认大儿子和伊籍确实是为了荆州的事业,这才点头。

“既如此,事不宜迟,即刻给琦儿回复,准他督军收复房陵、上庸,慑服申耽申仪兄弟——对了,他可有说,要用何人为将?”

伊籍一指刘琦的书信:“大公子的使者说,他书信中应该有写。”

刘表揉了揉太阳穴,又拿过信看了几眼:“真是老糊涂了,看信都没看全,原来是举荐黄忠、苏飞为先锋,那便依他吧。”

刘表对伊籍还挺满意,看样子伊籍只是听了刘琦使者的口述,然后代为转述,但并没有偷看父子之间的书信。

当天刘表就正式回复了刘琦的请求,允许刘琦带兵北上,也允许刘琦暂时借调刘磐和黄忠的部队。

……

不过,刘表的回信刚送走没多久,这个消息就传开了——很显然,就是蔡夫人经常在刘表身边刺探,听了夫君的每一项决策,都会回去问问弟弟,看蔡瑁有什么见解。

而蔡瑁听说姐夫允许刘琦出兵,连忙纠集了蒯越,又想来反对。

刘表原本都有些乏了,今日仓促间做了这么重大的决策,他哪里还有精力处理更多政务?但蔡瑁哭丧着脸求告,他也不得不听。

只见蔡瑁一上来,就说出了一番半路跟蒯越商量好的台词:

“主公!上庸不过余赘偏僻之地,处于群山之中,没有多少田地人口。我荆州物阜民丰,为何要争抢如此穷山恶水之地?若是因此得罪曹操,引来曹操报复,岂不是反而为荆州招祸?”

蔡瑁这番话,并没有让刘表信服,刘表反而用嫌恶的眼神看着他,似乎在恼怒妻子把消息泄露给小舅子。

不过一旁的蒯越,立刻引经据典打配合:“使君,蔡将军所言虽然粗浅,但确实不无道理。战国时,平原君劝赵王:大军力战,积年未必得一城,今能骤得十九城,为何不受?

但赵王听了平原君的劝、接受了韩人冯亭所献的上党郡,结果如何?引来了秦军报复!打了长平之战!最后廉颇、赵括兵败,死者四十万众!

今之曹操,犹昔之暴秦,今之张鲁,犹昔之弱韩,今之上庸,犹昔之上党——而使君犹昔之赵王,大公子犹昔之平原君,不可不查啊!而今之夏侯渊,犹昔之白起!

夏侯渊性情暴烈,平生吃不得亏。哪怕曹操老奸巨猾,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夏侯渊辛辛苦苦打下汉中,上庸却被我军捡了,他是一定会报复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蒯越能言善辩,一番话连续引经据典,终于把名士出身的刘表,说得犹豫了起来。

刚才蔡瑁的劝说,虽然意思是一样的,但蔡瑁粗鄙无文,刘表根本不鸟他,不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而蒯越的层层递进排比气势磅礴,显然更对刘表胃口。

好在,作为刘琦说客的伊籍,始终没有放松警惕,他今日献策完后,就没有离开荆州牧府。

因为刘琦派来的信使,单独给了他一封私信,据说是徐庶所写。

里面有提醒他注意蔡瑁一党的反扑阻挠,还写了一些可能用得上的反驳理由。

伊籍来之前,就已经反复读熟,融会贯通。

喜欢舍弟诸葛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舍弟诸葛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