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83章 郊迎三百里

舍弟诸葛亮 第83章 郊迎三百里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1:11:36 来源:书海阁

二月底,柴桑东郊,彭蠡泽畔。

已经搞定了降军收编的诸葛亮,这几日终于开始着手大哥吩咐他的最后一件工作——熟悉水利治理的勘测。这活必须在他启程出使刘备前彻底掌握,否则到了那儿,被陈群一请教,就得立刻抓瞎。

好在诸葛亮本就对自然之理非常感兴趣,也愿意鼓捣实务之学,几天下来,倒是没觉得疲累。

汉朝的彭蠡泽,面积比后世的鄱阳湖还大得多,但水位同样很浅,枯水季和丰水季,湖面面积差距也非常大。

冬天降雨少,就会露出大片的淤泥湖底,初夏水最多,又会全部淹没(所以要初夏去看庐山瀑布)。

此前枯水季,诸葛瑾就吩咐人趁着水位低,把岸边一些丰水季时低于湖面不多的位置,用淤泥堆填垫高,确保丰水季时也能高出水面,就形成了圩田。

而所需的泥土就从更低的位置挖,这样湖区的容积和灌溉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圩田非常肥沃,都是积年的湖底淤泥堆起来的,起码三五年不施肥都能持续丰收。

搞圩田的施工量其实并不大,因为淤泥很软很好挖。

只是普通人测不准水位落差、海拔高度,经常堆填不到位。如果有精于水利勘测的老手把关,情况就会好很多。

而诸葛亮显然就是“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大哥给他的数学和光学物理卷轴,他早就学完了,纸面应用题也刷过了,就差动手实操。

再临阵磨枪实战练练,不说超越近代人,但超越唐宋时期水文勘测高手的水平,那是绰绰有余的。

造圩田的难度,相比于修运河、修闸门,那绝对是小儿科级的。但所用的光学水平测量原理却是一样的。

诸葛亮验收了一下圩田后,又试水了几道沟渠、想人工调蓄水位修点缩小版的水渠闸门,把该试手的工艺都练练,有问题就近请教大哥再查漏补缺,前后十天工夫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

这一天,诸葛亮总算觉得自己的治水手艺,勉强可以出师了。

他准备收拾收拾,把要还给刘征南的五千士卒和战船,也都筹备停当。随船带足军粮,后日就能拔锚起航,顺流去广陵出使了。

因为是“验收手艺”之日,诸葛瑾也难得抽出全天时间陪着弟弟,确保弟弟真的学进去学扎实了,兄弟俩一直在城外的圩田和灌溉渠忙活,到傍晚方回。

前些日子太忙,诸葛亮也没精力注意其他生活细节,连每天赶路进出城都是在走神想自己的事。

如今心情大定,再赶路时便如走马观花,东逛西看,便注意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

诸葛亮看到,一片刚刚整顿好的圩田,有农夫在用大哥去年发明的那种“剪刀式挖洞播种机”播种,还有耕牛在拉着一种样子略微奇怪的犁在挖沟。

诸葛亮跟农事水利打交道了十几天,对农具创新自然也正在敏感期,所以一看到那犁就停了下来,重新脱掉鞋走进泥地里,仔细观察了一下。

看着看着,他忍不住问耕地的农夫:“老人家,此犁是何人所作?为何我在别处从未见过?你们柴桑人用此物多久了?好东西啊,破土时比别的犁犀利不少。”

那些农夫原本也不在意田埂道旁有马匹路过,听诸葛亮主动搭话,众人这才抬起头来。

他们看到诸葛亮面容、服色,以及远处的诸葛瑾,不由连连在泥水中下拜,好在众人耕地本就光腿,倒也不虞弄脏了衣服。

“二公子为何戏弄老朽!此犁不是校尉所作,为我等抢回了笮融之乱耽误的农时,柴桑百姓谁不感戴恩德?”

那老农解释完后,又对着诸葛瑾继续下拜,最后还是诸葛瑾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诸葛亮这才愕然,倏地扭头看向大哥。

诸葛瑾忍不住笑了:“这是十几天前刚做出来的。你近日醉心于水利勘测,每日路过城外田园,都没注意到么。”

诸葛亮这才释然,随后又有些技痒:“是刚造出来么?难怪了。如此说来,此物或许还能改良得更省力,大哥你试过了么?”

诸葛瑾无奈摆摆手:“要改良肯定还有提升空间的,但暂时没这个精力了——要不是笮融来犯、害得咱柴桑县坚壁清野耽误春耕。

我也不至于因不忍见百姓受苦,花这个精力。不过最后效果也就那样,只抢回了五六日农时。

如今春耕季快过去了,也不用急着改,等来年春耕之前能弄出更好的便行了。这些东西,暂时也要保密,不要乱宣扬,毕竟还没改好呢。”

毫无疑问,诸葛瑾试图弄的新犁地工具,就是唐宋时的曲辕犁了,不过他也不是农业专家,也不知道所谓直辕犁曲辕犁到底外形具体什么样,所以只能是根据力学原理,大致揣摩实验。

最终造出来的东西或许还没到唐朝曲辕犁的省力程度,但确实比汉朝原本的犁好用些了。如果能好好搞,也算是一个开荒省力神器。

诸葛亮听了大哥的解释,倒也不再急于求成,只是自言自语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今过了春耕季,确实不用急,还有大半年时间呢。我此去还有别的要事先忙,等闲下来,倒能为兄长分忧。”

诸葛瑾当然乐于锻炼锻炼弟弟,连忙说:“你真想做好此事,先把我这次为你准备的最新两个卷轴学完,一卷是算学的,‘矢量合成和分解’,你已经学完了三角函数,再学矢量应该容易。

学完了矢量之后,才能理解不同倾斜方向的力的合力怎么算,那卷物理的‘受力分析’,才能彻底大成。两卷都学完之后,你就试着融汇这些力学巧思,或许能改良出更省力的结构。”

如前所述,诸葛亮跟大哥会师之前,数学水平相当于初三毕业,而物理水平连初三都不到,只是把初中的光学部分学完了,力学只学了个皮毛。

就是因为力学部分的受力分析,是需要矢量数学工具的,没有数学基础,物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现在要研究简单的机械设计,要进行精细的力学分析,也是时候把高一数学的矢量部分加进去了,然后把剩余的初中力学也逐步加上。

诸葛亮对于又领受了两卷密卷,倒也没觉得苦恼。

反正对他来说学密卷就跟别人打游戏差不多,是一种娱乐消遣。

这次有了“改良曲辕犁”这个任务目标摆在前头,学习了新知识就能直接用上,他就更有动力了。

……

两天之后,柴桑城北的长江码头。

做好了全部准备的诸葛亮,带着战船队和还给刘备的五千士兵,以及负责一路保护他的陈到,登上了船,拱手跟大哥告别。

诸葛瑾最后叮嘱了二弟一些注意事项,还吩咐二弟保管好他的书信,见到刘备注意哪些话该说哪些要考虑考虑。

诸葛亮表示自己会见机行事,不用担心。诸葛瑾也就没再废话。

以弟弟的智商,再多嘴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了。

船队很快起了碇石,诸葛瑾目送弟弟顺流而下,消失在长江天际线上。

诸葛瑾慨叹一声,知道自己后续又有得忙了,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再也没有二弟帮他搭把手。

豫章郡战后的内政种田工作,还有一大堆没处理。

笮融被消灭后,即将从南昌押运回来的巨量缴获财物,也要重新入库清点,规划利用——阿亮这个好用的数学人才走了,账目方面就只能苦一苦两个妹妹了。

好在诸葛芷诸葛兰跟着弟弟也学习磨练了两个月算学和记账,哪怕远不如诸葛亮厉害,但也超过了一般的钱粮官,谁让诸葛家的算学教材牛逼呢。

不过,即使财务和账目可以包给人,诸葛瑾本人还得处理后续讨伐祖郎的后勤筹备、各种突发事件。

还得分出精力,接洽阿亮即将从荆州招揽来的才智之士,给他们分配官职、帮他们顺利上任适应岗位……

诸葛亮给庞统等人的书信,是在诸葛亮本人启程前十天,就已经让人送去襄阳了,算算日子如今也快送到了。

如果对方立刻启程的话,从襄阳回来的航程最多六七日便能到,诸葛瑾实在是忙得可以。

不过如果庞统肯来,以他的智商,应该也能很快就帮上忙。自己也可以适当调教调教,让庞统能力提升一下。

想到这一点,诸葛瑾终于没那么郁闷了。

……

话分两头,诸葛瑾送走弟弟、忙于部署新一轮种田内政和备战后勤的同时,

诸葛亮一路无事,顺流而下,可日行一百五十里。短短四天便驶过了芜湖,即将抵达牛渚。

坐船无聊的时候,诸葛亮早就习惯了看书,学大哥给的密卷——这已经形成惯例了,当初从荆州回豫章途中,他不就一路把因式分解和二次方程学完了。

而这一次,他也当仁不让,专注研究了四天,就把高一数学的“矢量”这个课题学光,并且能灵活应用,融会贯通。

“就这?也就是概念比较新颖,引入了一套新思索之法,难倒是完全不难。好,那便一鼓作气,剩下还有两日应该能到广陵了,我就把大哥给的‘力的合成分析’也学完!”

诸葛亮把学完的密卷收好,正要抽出第二卷。脑中则幻想着自己学完之后,就可以把曲辕犁改良得更高效,说不定还能造出更多造福苍生的新农具。

然而便在这时,负责保护他的陈到忽然冲进船舱,对诸葛亮示警道:“先生,下游有水军逆流迎面而来,规模不下于我们,尚看不清旗号。”

诸葛亮微微一惊:“我们现在是靠南岸还是北岸?来人走的是南岸还是北岸?”

陈到:“都是北岸,南岸有孙策水军,校尉吩咐过,一路都要走北岸,宁可招惹刘勋、张多,不可招惹孙策。”

诸葛亮眉头一皱:“我们走的北岸,孙策还会眼巴巴特地来拦截不成?若是袁术,他纵然兵多将广,但刘勋的长江水军却孱弱。玄德公据广陵、扼运河,岂会让袁术强大的淮河水军进入长江?”

陈到这才察觉到不对劲,摸着胡子说:“这么一说,确实有蹊跷。”诸葛亮:“让士卒备战,但也别惊慌失措,继续保持沿着北岸航行,等看清来船旗号,再做处置。”

陈到领命而去,又观察了一盏茶的工夫,双方船队相向而航,接近得很快。

陈到终于看清对面似乎打了袁军旗号,心中一惊,但很快又发现对方也玩了换旗的把戏,把后将军旗号降了,换上征南将军旗号,陈到这才大喜松了口气:主公居然派人来那么远接应?

他也不敢过分放松警惕,只是先把好消息告诉诸葛亮,表示有人来迎接,但嘱咐诸葛亮别出舱,以免一会儿有流矢。

双方就这么继续靠近,对方果然全无敌意,越来越近,陈到终于确认是友军来迎接。

双方船队相距不过百步,对面的船也开始掉头,准备并行顺流而下。

为首船上,忽然有一个锦袍将领出舱,站在甲板上一边拱手一边吆喝:“来者可是诸葛孔明?汉征南将军宜城亭侯领扬州刺史刘备,特来迎接。”

陈到直到这一刻才大惊,他原本还以为是主公派了个水军将领来迎,没想到亲自来了。他立刻连滚带爬冲回船舱,把消息跟诸葛亮说了。

诸葛亮连忙放下《合力分析》,颇为惊讶地走上甲板。

而陈到已经抢先帮他介绍,扯开嗓门大吼:“主公!我是陈到啊!诸葛先生在此!”

诸葛亮也终于看清了刘备,扯着嗓子回礼:“将军礼贤下士,天下罕有!山野散人,岂敢当将军数百里出迎。”

刘备此时已吩咐舵手继续把船靠近,得以看清对方容貌,果然与子瑜有六七分相似,但脸并不长。

而且那不似的三四分,恰恰都是往更俊朗飘逸的方向不似的,慨然有神仙之状。

刘备只觉心驰神往,哪怕原本对宋氏和子瑜曾经说过的话有过怀疑,此刻也都烟消云散,拱手说道:“备从令兄、令堂处,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会,不胜荣幸。

此番只因江南诸县,自芜湖以下,多有孙策水军滋衅,恐惊扰了先生。故而亲率水军逆流三百里来迎,不曾想还是来晚了些,先生已行至牛渚,方才邂逅。”

刘备说着,见两船已靠得很近,连忙示意陈到扶着诸葛亮退后,然后吩咐挠钩手搭住对面的船慢慢拉紧绳索,架上锥头跳板。

两名水性好的亲卫率先跳过船去,然后刘备也在亲卫护持之下跳过船去。

诸葛亮看到这一幕,竟有些感动。

他回忆起两个半月前,自己和大哥重逢那天,在彭蠡泽湖面上,水波明明比这长江之上要平静得多。当时甘宁也想拿出挠钩搭板跳帮,但大哥千叮万嘱让船队先靠岸。

大哥的稳妥当然很对,但刘将军今日的表现,显然更加难得。

诸葛亮:“山野散人,年少轻狂,实在当不得将军大礼!”

刘备:“子瑜先生于我兄弟袍泽,有存亡继绝之恩,先生亦天下大贤,备虽忝列高位,岂敢以名爵相上下!先生且回舱内同坐!”

喜欢舍弟诸葛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舍弟诸葛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