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 第601章 历书何所定 辽东事烦忧

秦汉有太史令,专掌观察天象、推算历法。

一年起于何日,终于何时?

何时春耕,何时秋收?

何时养蚕,何时打猎?

这些都需要借助历法。

古代有农官,汉末多有典农校尉,目的就是为了传达农时,敦促百姓劳作。

值得一提的是,历书,在古代又被称为“皇书”,因为它只能由皇帝颁布,并且昭告天下。

事实上,古代王朝更替,或者皇帝需要发布重大改革时,都会派人重修历法,以示正朔。

汉初实行的是秦朝的历法;

到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修改并颁布了太初历(八十一分律历),当年改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西汉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实行三统历。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行四分历。

……

张谦的这个提议无疑搔到了刘备的痒处。

最关键的是,发布历书不像是登基称帝那么僭越,即便世人品一句“刘玄德之心——路人皆知”,刘备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而当百姓拿着皇叔印发的皇书时,百姓心中谁是天子还不明确吗?

“如今各地历法不同,有继续沿用三统历,也有使用四分历,我听说几年前常山国刘长史(刘洪)还推算出了新的历法,名为乾象历。子让觉得我们该使用何种历法呢?”刘备问道。

张谦可没研究过这些,哪怕让他把最熟悉的阳历搬出来,张谦也定不出哪一天是元旦。

“主公,我就出个主意,具体是采用旧历,还是研究新历,主公还是找专人负责吧,想来西至巴蜀,东到江东,也不缺少精通天文历算的大才。”

张谦记得阆中就有好几位。

“当务之急,是先修订一部可供明年中原百姓使用的历法,为了防止大部分百姓不认识字,必须把关键的日子,用标志性的图画标出,如此一来,百姓定然知道何时雨水,何时夏至。”诸葛亮说道。

“对对对!”刘备也觉得自己有些着急了,即便要颁布新历,也不用急在一时。

“不仅如此,这历书的空白之处,还可以印上主公的治民之策,包括赋税,水利,惠民,刑罚等等。”诸葛亮补充道。

“这不就是变相的‘约法三章’吗?”马良惊奇的说道。

律法从制定到颁布,再到普及,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是通过历书潜移默化,却可以很快的深入人心。

而当人心顺从刘备的治理之后,城池又怎么抵挡的住南面的大军呢?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今日始知矣。”刘备感叹道。

有了张谦的这个建议,诸葛亮接下来安抚兖州徐州南部百姓又多了几分把握。

刘备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紧接着,又聊起对河北用兵的事情。

张谦叹了一口气,“原先和孔明吹嘘拿下洛阳易如反掌,没想到兄长守住了宛城,孔明拿下了江东合肥,我却被于禁所阻,险些还害了孝直性命。”

张谦的话里既带着几分真诚,又有几分炫耀的意思。

“洛阳可不是新野小城,破城岂能以日计算?便是三两年之功,也是正常。子让莫要被以往战绩所惑,若是心中对自己要求过高,难免被心火所煎熬。”刘备劝道。

“主公说的极是。若不是我连累了先生,恐怕洛阳早已被先生攻破。”马良有些自责的说道。

“季常说的哪里话,要不是季常将曹丕大军引与一处,此番又怎么能大获全胜?”

刘备此时是志得意满,看谁都是心满意足。

“主公,季常,你可不要被子让这副假惺惺的样子给骗了,他这么说,定然是心中有了妙计,我看,大家与其安慰子让, 莫不如为夏侯惇祈祷的好。”诸葛亮脸藏在羽扇背后说道,说完就在不停的笑。

张谦握紧了拳头,牙齿咬得生硬,气呼呼的说道:“孔明啊,其实我有一法,不仅可以引来天火,还可以招来雷电,本来刚才你称呼我一声先生,我是准备传授给你的,但是现在,我心情不好就给忘了。”

这下子诸葛亮笑不出来了。

刘备摇了摇头,这二人斗法他是拦不住了,关系越深,斗得越狠。

不过既然诸葛亮这么说,还有张谦也没否认,刘备也对洛阳的战事放心了下来。

“孔明,子让,我听说曹丕重新启用了程昱,似乎大有与鲜卑辽东合作的意思。”

原本刘备得知曹丕重病不起,还十分的高兴,后来听说,曹丕居然好转,还雄心勃勃,这让刘备十分难受。

“主公,如今的鲜卑势力已经超过了匈奴,如果不加以处理,不出五十年,对中原的危害甚至会超过历史上的匈奴最强盛时期,所以此番若是曹丕能说动轲比能出兵,那自然是最好,省的我们去草原上追剿他们。”诸葛亮颇为严肃的说道。

刘备本就是北方人,自然知道北方百姓受异族侵扰的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辽东那边?”

“我听说公孙渊还在荆州?”诸葛亮问道。

“是的,据我所察,公孙渊此来不仅有充当说客的想法, 恐怕也存了避祸之心。”马良回答。

张谦对辽东并不熟悉,如果不是来到这个时代做过一点功课,他甚至不知道“怀异”的公孙渊此时还是个少年。

不过从马良说起他与公孙渊接触的一些言语,张谦也察觉的出,此子锋芒毕露,是个野心勃勃之辈。

“辽东往外,还有高句丽,高句丽之外,还有扶余,那里水域辽阔,沼泽丛生,寒冬之际冰寒异常。若是公孙氏开口索要辽东之外的土地,主公或可允诺了他,但是辽东之地,早已列归郡县,岂能再行封国。”诸葛亮说道。

听到诸葛亮这么说,张谦有些诧异,他记得小时候学到的是“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东北虽然冬天冷了点,但是资源应该是非常丰富的。

不过想想也是,就和现在的南方一样,湖南福建往南,绝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人居住,更别说东南亚那些地方了。

张谦心想,等到天下太平,恐怕光是中原恢复人口就得两三代人,然后除非中原的人地矛盾到了一定地步,否则,百姓们绝不会去苦寒湿热地方开拓。

张谦有时候就在想,不是中原的百姓没有开拓进取之心。

而是最强悍的那批中原人一直在抢夺最适合生存发展的土地,只有战败的那些人才会跑去边边角角啊!

张谦在想,现在打天下,众人是同心协力。但等到天下平定之后,他要把人骗去东北、岭南搞开发,那是不是难度有点大?

顺人心事易,逆人心事难!

愁!

……

喜欢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