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 第626章 程昱誓死战 河北乱象生

当初曹操南征之时,襄阳的情况有多乱,现在的河北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人争吵了半天,也没得出了结论。

不过总的方法就以下三个。

第一个方法就是议和。名为议和,实为投降。暗中有这个想法的不在少数,不过仅有两人当众提出,估计还是某些人推出来做试探的。

这个方法很快就被夏侯霸和程昱等强硬派给踩了下去。

第二个办法就是会兵一处,寻求决战。没有人反对,不过支持的人寥寥可数。毕竟这要是输了,可就一败涂地了。

至于第三个办法,就是迁都。迁到巨鹿以北。

当然,理由并不是张谦“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套。而是要想尽办法延长刘备的补给线,收缩集中己方兵力。更重要的是,让轲比能的人和刘备大军有接触的机会。

轲比能和刘备是隔着冀州的,曹丕自然不会放任他的大军从邺城附近穿过,谁知道他会不会脑子一冲动,来个鸠占鹊巢。

曹丕派出的使者希望轲比能从太原出兵,但是轲比能认为那边不是刘备的主力,没有出兵的价值。是的,绝对不是因为赵云镇守在那里。

此时提议迁都的这些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那就是他们往北退之后,轲比能才不会有借口拒绝出兵,刘备的压力将分散到他们与鲜卑身上。

“所以,程卫尉和华相国也是赞同迁都的?”

曹丕病榻前,此时只站有程昱华歆两人。

“魏王,此非为偏安一隅,实乃力图长远之策。”华歆艰难的是说道,“河南被夺,上党失守,邺城已非久守之地。”

华歆的意思就是,现在迁都是逼不得已,不迁不行了。

“程卫尉也是这个意思吗?”曹丕很勉强的问道。

“臣不支持这么做。”程昱和华歆进来的时候还很犹豫,但此时却下定了决心。

华歆也有些奇怪的看着程昱。

“臣一直在想,纵使刘备手下有能人猛将,但我大魏也不缺乏奇人异士,为何南阳不利却兵败至此呢?即便是以我大魏现在的实力,也胜过全盛时期的袁绍,为何一众官吏却人心惶惶,似乎灭亡就在当下?”

程昱的话不尽属实,现在的曹魏地盘人口上虽然不输袁绍全盛时期,但是兵锋上却无法比拟的。更何况,袁绍时期,周围的敌人是一盘散沙,但现在的刘备是一只庞然大物。

不过程昱的话仍旧很值得思考,说的没错,至少现在的曹丕还坐拥整个冀州,加上青州兖州地区北撤的人口,实力并不弱,为什么士气却颓废成这样?

“因为人心有异。当初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有人都希望拼搏出一条出路,他们敢打敢战;但是几十年的战争让他们明白,战争带来的只是死亡。与其无止境的争斗,不如安安心心种田。于是乎,他们不再去区分你我,而是谁强,他们就依附于谁。”

“此时,魏王若是迁都,那便是告诉北方的百姓,刘备不可匹敌。这样的情况下,魏王不仅收缩不了兵力,而且会军民溃散。”

程昱说的这番话,曹丕自然明白,事实上,曹操占据整个北方的时候,各地诸侯百姓已经有这个苗头了,不仅荆州刘琮选择了投降,连蜀中刘璋也表示了臣服的意思。

若不是赤壁失利,天下说不定早就姓曹了。

曹丕此时倒是有意效仿当初的刘备,退兵,然后与轲比能合作。但是曹操兵败赤壁的原因并非一种,刘备会犯曹操当初犯下的错吗?刘备会,那他帐下的诸葛亮张谦呢?

“那依仲德之意,眼下该如何行事?”华歆问道,程昱的话并不难理解,关键的是,眼下未必有比迁都更好的办法。

“战,而且是死战!洛阳已经丢失,再坚守荥阳已经毫无意义,当召回于禁的大军,驻守河内,然后依据河水天险,围绕渡口与关羽诸葛亮进行激烈的对抗。我们可以不胜,但是必须让诸葛亮明白,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必须留下无尽的鲜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华歆难免侧目。

“此事容孤考虑考虑,你们先出去吧!”曹丕说道。

出门后,华歆问程昱,他知不知道,现在的状态下要逼将士死战多么的不容易。

程昱反问了华歆一句,“相国知道在下当初是怎么守住东阿的吗?”

华歆无语。

有的人对敌人狠,有的人对自己人也狠。

或许程昱此番想的是要以军士的妻儿父母相逼,再以督战士兵紧随其后,以此来做到狙击敌军的意图。

接下来的几日,河北地区开始出现流言。说刘备嫌弃河北百姓臣服曹操多时,要将整个河北的百姓贬作奴隶,如果有人敢在他们攻打城池的时候抵抗,刘备就会下令屠城。

又有言论称,刘备只认可南方的百姓是汉人,北方百姓已经从贼多时,断腿屈膝久了, 非是忠义之人。

群体意识总是呆滞的。真正底层的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多远,他们哪里知道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要让他们就此跟刘备拼了也不可能。他们抵抗不了,但是会跑。

曹丕为了抵御南方的军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原本的屯田民夫早就背负了重重的田税,也就黄巾之乱时的悲惨生活才让他们忍受这样的生活,此时这些连腰都直不起来的人又如何上的了战场?

不少河北百姓开始逃逸。

而张谦诸葛亮的舆论工作自然也没停下。

当张谦听说河北发生的事情之后,立刻就挥笔写下了一首同情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正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谦写完就将此诗以无名氏的名义登于报纸之上,发往河北。

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许多官员世家纷纷上书,请求曹丕撤销强征令。

虽然曹丕信誓旦旦跟众人保证,他征兵的目标一直是家中男丁多者,而且一旦应征,家中可免不少赋税。

但是底层的官吏都被上面的征兵征粮红线给逼疯了。

大的家族他们惹不起,只好把贫苦的家庭往死里逼。

至于免赋税?不可能的!今年的免了,明年的你总得交吧?

此正是:麻绳装挑细处断。

……

喜欢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