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奇幻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三百零四章 菲尔德的分析

大不列颠之影 第三百零四章 菲尔德的分析

作者:趋时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5-26 00:22:57 来源:笔趣阁

不论何种坏事,欲抓那作恶之人,先得去找出能从那件坏事中得利之人。你不在了,能对谁有利呢?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从口袋里掏出小笔记本,夹着其中一页朝着亚瑟轻轻挥了挥。

亚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但今天发生的事情,已经没办法让他用简单的利害去衡量刺杀事件纠集的利益方。

如果从私人恩怨层面上来说,嫌疑最大的显然是前议员伯尼·哈里森与治安法官乔治·诺顿。

但偏偏现在他身上还挂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

如果从利物浦特派缉私监察专员的角度来考虑,想要弄死他的人包括不满港口管制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这些公司并不专指利物浦协会里的那些,更包括拥有世界各地皇家专营权的巨型公司,例如不列颠非洲公司、不列颠西印度公司、不列颠莫斯科公司等等。

这些掌握大量垄断专营权力的贸易公司虽然无法与19世纪末期才出现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大型垄断商业联合体相比拟,在法律和实际层面上,哪怕是他们当中的领头羊东印度公司依然得向议会低头。

但是谁要是因为这些公司在议会面前低头,便把他们当成慈眉善目的良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以总部设在伦敦利德贺街的东印度公司举例,这家成立于1600年的公司在从伊丽莎白一世手中取得了东印度地区21年专营权利,也收到了替王室开辟前往东印度群岛、马来半岛、明朝海岸和日本列岛贸易航线的任务。

而在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初,他们开辟航线的任务其实并不顺利。探险船队屡屡遇险,东亚的海盗也远比他们想象中还难对付。就连公司的骨干成员,不列颠知名探险家约翰·戴维斯也战死在了一次和日本海盗的火并之中。

而到时间来到第八年,甚至于国王都已经不再对开辟东方航线抱有希望时,东印度公司却突然传来喜讯。经过一轮轮的血拼与不懈努力,公司船队正式在印度的苏拉特登陆,并在孟加拉湾附近的一座小城建立了第一座工厂。

收到这个消息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大喜过望,为了褒奖东印度公司,他向对方颁发了一份无限期特许状,并宣布该许可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

而为了保护东印度公司来之不易的成功,詹姆士一世甚至派出外交官造访印度霸主莫卧儿帝国,并以定期提供欧洲珍宝为条件,成功与莫卧儿皇帝贾汗吉尔达成外交协议,确认了东印度公司可以在莫卧儿帝国境内定居和建立工厂的权利。

有了这些合法文件的保护,商业版图迅速扩张的东印度公司没过多久就以猛虎下山之势将经营印度许久的葡萄牙商人打得满地找牙。

而在东印度公司春风得意之时,英国国内却爆发了光荣革命。由于他们的主要资产都集中在印度地区,所以竟然毫发无损的渡过了这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纷争。

不止如此,为了争夺东印度公司这只能下金蛋母鸡的支持,不论是护国公克伦威尔还是想要复辟的英国王室,都向他们抛来了橄榄枝。

克伦威尔提升了他们在议会中的地位,而复辟的查理二世则更胜一筹。

他直接针对东印度公司颁布五条法令,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土地、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与宣战、签订和平条约以及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

而授予东印度公司这些权力,几乎无异于宣布东印度公司公司即国家。

虽然东印度公司一直对外宣称它不是政府,但实际上它此时就是一个独立于英国政府的政府。

而本着有权不用王八蛋的心理,东印度公司很快就组建了属于公司的独立武装力量,并在厉兵秣马几年后悍然发动了被称为英国-莫卧儿战争,但实质上却是东印度公司VS莫卧儿的战争。

不过,刚刚成军的东印度公司武装力量显然在高估自己作战能力的同时,又低估了莫卧儿帝国的实力,以及那些在印度吃了他们暗亏的法国商人与葡萄牙商人对同行的怨恨程度。

在鏖战4年,挨了一堆法国和葡萄牙军火,且英国国内政局也因为光荣革命动荡不安无力援助他们,牙都咬碎了的公司董事会终于死了心。

在125位主要股东的压力下,公司在召开紧急董事会后,宣布将会及时止损,与莫卧儿帝国握手言和,而言和的代价则是赔偿对方15万金卢比。

这一仗打的东印度公司元气大伤,而从光荣革命中回过神的王室和议会也终于发现,咱们是不是对这家民营企业太过纵容了一点?

但是东印度公司的无限期特许状毕竟是经过合法程序颁发的,而且他们也一直保持着盈利,直接收了他们的专营权无论从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是说不通的。

但这点小困难显然是难不倒各位都想去印度发财的‘英雄豪杰’们的。

本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大伙儿很快就想出了一条另辟蹊径的阴招。

虽然没办法吊销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但是议会可以放开其他公司进入印度贸易的权利嘛,这不也等于实质上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地区的专营权吗?

不止如此,议会为了防止进入印度的公司会被东印度公司的体量打垮,还亲自下场立法成立了一家名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新公司来和老东印度公司打擂台。

而感到危机的东印度公司股东们则着急忙慌的赶忙凑了几十万英镑吃进了这家空壳新公司的股份,不止如此,他们为了向政府表忠心,董事会连夜头脑风暴,最后终于推出了历史上第一条公司格言——Auspico Regis et Senatus Angliae(奉英格兰/盎格利亚王者与议会之命)

不过虽然东印度公司再三要求公司员工认真领会格言意涵、认真贯彻格言精神,并再三强调‘国王和议会指挥公司’是东印度公司建立的根本原则,但这终究是挽回不了国王和议会的心。

当国王和议会发现新公司在印度的发展不如预期,更无法影响到老公司的垄断地位时,小心思便又活泛起来了。

而察觉到事情不妙的东印度公司这一次则抢先一步,提出了新公司与老公司合并的方案,并邀请殖民事务部、财政部与贸易委员会深度参与公司改组,议会则负责监督。

最终,在东印度公司不情不愿的吃下政府硬塞过来的320万镑贷款,新老公司的合并方案顺利通过议会审核。

而作为回报,议会则‘慷慨’的把印度的垄断专营权还给了它。

虽然按照老许可状的规定,这权利本来也是应该属于它的。

不过抱怨归抱怨,在解决了分赃不均的问题后,英国政府很快便在外交和军事上再次给予了东印度公司全力支持。

在外交阵线上,东印度公司从莫卧儿帝国的手中取得了在孟加拉地区的关税免除权力。

在军事上,大批正规皇家海军与陆军军官被派往东印度公司部队任职,而这些在印度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预备役军官们,也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

例如以3000兵力击败7万莫卧儿军队,并征服了孟加拉地区的罗伯特·克莱武。又或者是以7000兵力强袭4万迈索尔王国法械军队,并取得胜利的威灵顿公爵。

正是有赖于政府的这些帮助,东印度公司才得以成长到今天的体量。

但是东印度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平衡却一直非常微妙,每当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爆发冲突,为了获得稳定收入,政府都会松一松它脖子上的缰绳。

而一旦到了和平时期,议会和内阁几乎天天都在琢磨着该怎么才能把缰绳往回扥一扥。

在1784、1786、1813年的三份法案通过后,这位昔日的商业巨无霸的机构设置虽然比起从前变得更加庞大臃肿,但是回过头来,它却悲伤地发现,自己的脑袋上不止多了一个印度管理委员会,甚至还被设置了一个印度总督。

不止如此,他的商业职能还在被议会不断地剥夺压缩。这只金蛋母鸡的贸易额虽然一直在稳步上涨,但是利润上涨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开支的增幅。

而开支大幅度增长的最大原因便是,为了响应上级管理部门的号召,它们在印度增设了许多对公司自身毫无收益的地方管理机构。

亚瑟从前和莱昂内尔这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少爷聊天时,就曾经说起过东印度公司的事情。

从犹太少爷的口中,亚瑟得知,目前的东印度公司身上总计背负了接近1000万镑的债务。虽然他们的贸易额依然很大,但是利润已经被精于算计的议会压缩到了一个极其微薄的程度。

偶尔碰到贸易行情不好的年份,东印度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里,利润呈现负增长甚至出现赔钱的状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以说,在1813年彻底失去印度地区的垄断专营权力后,如今的东印度公司就如同一只惊弓之鸟,稍微来点动静就能把它们给吓到。

为了捍卫自己的商业利益,他们并不介意玩点小伎俩,比如说,发动一场战争什么的。

或者说,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各种风波,东印度公司如今都已经被议会整出条件反射了。

他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对待议会,我唯唯诺诺。对待印度佬,我重拳出击!法国佬和葡萄牙的商人要是敢掺和,我就连他们也一起捶了!

东印度公司敢于在印度掀起一场战争,但是刺杀一位苏格兰场警司,而且还是伦敦的特派专员。说实话,他们还真未必有这个胆子。

毕竟1813年颁发给他们的20年特许状马上就要面临续期了。

议会平时正找不到借口捶他们呢,他们如果自己撞枪口上,那简直就是瞌睡了就来枕头,不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两边都求之不得。

东印度公司这个大哥都这样了,就更别提非洲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等小弟了。这些公司的共识就是平时别瞎折腾,否则议会那边一个管理委员会再外加一个总督的大帽子盖下来,谁他妈都扛不住。

想到这里,亚瑟忽然眉头一皱。

本来被他排除在怀疑范围内的利物浦协会又被他列入了可疑名单。

利物浦协会因为港口隔离不满刺杀他,是第一层。

东印度公司刺杀专员,借此诬陷利物浦协会,是第二层。

又或者是,利物浦协会故意把刺杀做的这么粗糙,以便让我和伦敦起疑心,最终误以为这起案子是东印度公司想要诬陷利物浦协会,从而在东印度公司许可状续期使绊子,这是第三层。

难道就到此为止了?

后面还有几层?

大仲马看见亚瑟越皱越紧的眉头,止不住发问道:“亚瑟,你想什么呢?脸都皱的和千层饼似的。”

亚瑟闻言,向后一靠,长叹一口气:“亚历山大,我被夹住了。不瞒你说,我现在看谁都像幕后凶手。实话告诉我吧,这几个波兰人是不是伱雇的?”

“我想杀你还需要雇人吗?”大仲马拔出手枪耍了个枪花:“我要是出手,你都到不了利物浦。”

海涅也捏着下巴猜疑道:“说回来,今天这事儿也是怪了。今天咱们这一行人里,有拿破仑家族的成员,有美国鼎鼎大名的文豪兼公使馆秘书,还有我这个不能为普鲁士所容的伟大智者。凭什么杀手就专奔着你来呢?你的身价难道还能比我们三个人绑一起还高?”

路易闻言,只是拍了拍海涅叮当作响的口袋:“就目前来看,暂时是的。海因里希,你还是先把这一兜子金币花完再批评吧。揣着别人弄来的钱,说这话不硬气。”

亚瑟倒没有在意他们的话,他们还有心思拌嘴,最起码说明大家伙的情绪状态都挺稳定。

不过说回来,站在这里的,基本都有比较强的心理素质。

大仲马在巴黎发动过‘恐怖袭击’。

路易参加了意大利的烧炭党起义,而且他本人还是从奥地利镇压军队的炮火声中死里逃生的。

哪怕是最次的海涅,在老家杜塞尔多夫的时候,出门遛弯屁股后面都得跟几个普鲁士秘密警察。

有了这种经历,遭遇一次刺杀对他们来说好像确实算不上什么大事。

他的视线一转,目光忽然对上了刚刚完成对犯罪现场调查的菲尔德警长。

这位由亚瑟一手提拔上来的刑事犯罪侦查部门得力干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亚瑟见状,开口问道:“查尔斯,你发现什么了吗?”

菲尔德见亚瑟主动问起,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道:“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长官,如果用我们处理刑事案件的经验来看,这场暗杀不符合正常凶杀案的逻辑。”

亚瑟闻言,轻轻的嗯了一声:“你有何见解?”

菲尔德开口道:“通常来说,如果犯人真的是处心积虑想杀掉一个人。那么他一定会选择尽可能隐秘、不易察觉的杀人方式。只有那种一时兴起的街头口角,才会诞生出如此骇人听闻的激情杀人方式。

按照您教我的案件调查方式,一桩凶杀案通常都是由于私人恩怨或是金钱等利益引起的。从私人恩怨方面来说,您和那几个杀手素未谋面,而且这不是一场谋杀而是刺杀,这种当街杀人的方式,通常是地位不占优势的人孤注一掷时才会使用的,就像是那位刺杀了首相珀西瓦尔的那个破产商人贝林罕。所以他们肯定是受人所托前来刺杀,这一点我不反对。

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雇主,才会要求他们使用大庭广众之下当街行刺这种方式?而且还不给自己的杀手提供任何帮助,以致于他们要孤注一掷干走出选择这种愚蠢的刺杀方式?最重要的是,这几个波兰人还在动手之前大喊您的名字,就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要杀的是您一样。

如果换位思考,我是那个想要杀掉您的雇主,我肯定会要求这些杀手最起码得趁着天黑的时候动手。比如说晚上在旅馆楼下放一把火,又或者是埋下炸药什么的。

如果做的更精细一点,我可能还会考虑先调查是哪些餐馆负责提供金狮旅馆的餐食,然后再伺机在您的餐点里面下毒。现在利物浦正值霍乱爆发期间,如果杀手使用一些不好化验的毒药,大伙儿肯定会以为您是死于霍乱。这样设计暗杀计划的话,不止高效安全而且还不容易暴露。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这帮杀手完全是反着来的。

这说明,杀手背后的雇主有可能根本不在乎能不能要了您的命。他要的就是有人拿着枪来到利物浦随便开两枪,嘴里再吼上一句‘我要杀了黑斯廷斯’。虽然我不能肯定我的推断就是正确的,但是目前我们眼前呈现的所有信息都在告诉我,他们要的好像真的就是这个。”

亚瑟听到这话,眼睛也不由慢慢睁大,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了。

“这……你倒是给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这还真应了那句话,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那帮人想要的是这个新闻效应,那或许我们应该再等等,他们应该会自己送上门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