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奇幻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四十八章 火山口上

大不列颠之影 第四十八章 火山口上

作者:趋时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4-05-30 00:45:30 来源:笔趣阁

当我1833年第一次造访巴黎之前,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几乎完全是出自于纸面。但是经过了与旺代与布列塔尼保王党人的交谈后,我才意识到,这些保王党人的根基并非是正统派的贵族,虽然贵族在这支队伍当中占据了领导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外省农民的支持,他们是绝不可能与共和派、波拿巴派分庭抗礼的。

回顾整个法兰西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看到,欧洲大陆的中心巴黎在不断扩大,同时,乡村地区的地方自治权在不断萎缩,独立生活的激情和特征不断消失,许多乡村特有的传统消失得越来越多,古老的国家生活正在渐渐远去,直到再也找不到半点历史的痕迹。

乡村不断衰落、枯死,然而整个国家却生机勃勃,而且从未这么生机勃勃过。不过,国家焕发生机的源动力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巴黎。城市被自私垄断,它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并且随时准备牺牲乡村地区的利益。农民好像从整個民族里被淘汰下去,丢在一边。

1780年代的法兰西,没有人会认为法兰西正在衰落,法兰西人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以及北美独立战争中都出尽了风头。所以理所当然的,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国家前途无量,并且将会永远的繁荣昌盛下去。

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带来的却不是稳定与和平,而是带来了大革命。为法兰西定下革命议题的,是法兰西最富有政治素养的三个阶层,即第一等级的教士,第二等级的贵族,第三等级的市民。

他们点燃了革命的火焰。但是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革命的热情一旦被燃起,它会烧往哪个方向就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了。

大革命的实际过程为何与他呼喊的口号如此的不相符?为何创作了《人权论》的托马斯·潘恩在大革命的过程中最终被迫出走?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这些早年曾经狂热支持大革命的不列颠诗人为何最终精神错乱,转而成为了反对大革命态度最激烈的人?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负责执行革命的人和制定革命计划的人并非同一拨人,大革命的理想实际上只存在于最初的那段时间。而在不久之后,它便被一起接着一起的流血冲突、暴力事件消弭在了法兰西的街巷与田野。

大革命时期共和政府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像是他们希望的那样新颖。相反的,在许多地方,它们只是把管理方式换了个名字。事实上共和政府的管理底色依然是波旁的鸢尾花旗,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史就像是一座画廊,但其中原创性作品很少,大部分都是复制品。

共和派急不可耐的废除了宗教和法律,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必须要打倒的旧东西。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准备好一套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道德标准体系。这原本应该是一个给火车头更换零件的过程,然而共和派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是从发明轮子开始做起。

这样行为的结果就是使得全体法兰西人民的精神开始失去平衡,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有什么原则可以参考,也不知道国家应该如何管理。他们凿沉了这艘破独木舟,也理所当然的溺水了。而等到他们发现自己毁坏的旧制度造成了如此恶果时,又急不可耐的去寻找旧制度的烂绳子以便把自己拉上岸。

然而,正因为旧制度已经被摧毁了一部分,他们撕开了最好撕下的那层他们认为伪善的面具,所以他们抓住的剩下部分恰好是最难以根除、最恶毒的残余。教权在这片土地并未消失,而是与政府融为一体,由政府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农民的牛或马丢了,向政府恳求补偿。富裕的人向政府请求贷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土地,获得更多利益。工业家向政府恳求特权,排挤竞争对手。商人对总督透露自己私人秘密,说自己现在有些钱紧,问是否可以获得帮助,至少给自己一些贷款。

法兰西中产阶级对于做公务员的热情和渴望从未如此强烈。当一个人获得了一小笔资金,他会立刻用来购买职位,而不是投资于商业。这种可怜的对公共职位的痴迷,比起行业垄断和农业税来说,对法国农业和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而在获得官职方面,今天的热情比那时有增无减,不过那时和这个时代存在着一个最大的本质差异:那时政府售卖官职,今天的政府则授予官职,今天的人们不用花钱,只要出卖自己的灵魂即可达成目标。

当对自由的热爱被无序的统治与无政府状态重伤,革命的理想也渐渐变得苍白,直到这个时候,手足无措的国家便开始寻找一个主人,以自由为理想的革命最终孕育出了最**政府和一位大独裁者——拿破仑·波拿巴。

这位伟大的军事天才敏锐的嗅到了机会的气息,并且发现了他命中注定将成为大革命的继承者与掘墓人。是谁将拿破仑送上了皇帝之位?共和派会说这都是那些愚昧的外省农民出的力,他们绝不承认是他们自身起到了最大的推动作用。

这个道理,他们在半个世纪前没有想通,而到了今天也依然不会想通。但遗憾的是,我要告诉他们:因为你们的不切实际与自私自利,长期忽视人口占比达到四分之三的外省农民。我已经隐约看见帝国的鹰旗重新插在了巴黎郊外的高岗上。很快,你们就要再次自食恶果了。

亚瑟·黑斯廷斯

作于1848年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大选前夕。

——埃尔德·卡特《亚瑟·黑斯廷斯书信集》

亚瑟走出小巷,巴黎的街头飘起了小雨,冰冷的雨滴拍打在他的脸上,冷热的切换让他的头脑清醒了不少,肾上腺素的退潮也让他逐渐感觉到了肩头火辣辣的伤口。

亚瑟靠在灯柱上,也不理会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自顾自的点燃烟斗。

他正点着烟,巷子里忽然窜出了个拿着小刀的红鼻子劫匪,他们恶狠狠的朝着亚瑟比划着手里明亮的刀片,开口威胁道:“先生,你是想体面一点,还是让我们不体面的动手。”

亚瑟瞥了他一眼,摘下烟斗悠悠的喷出一股烟雾,随后暴起一脚踹在劫匪的裆部:“滚你妈的!劫道劫到老子头上了!”

劫匪捂着裆部倒在地上哀嚎大叫,亚瑟正准备转身离开,岂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叫喊声。

“亚瑟,你抓住他们没有?”

亚瑟扭头一看,那正是一路追踪他而来的维多克和大仲马。

亚瑟闻言,低头看了眼地上的劫匪,啐了口吐沫道:“劫道没有前途的,我给你指条明路,你应该去当刺客。”

大仲马一路跑到亚瑟的面前,黑胖子两手支着膝盖弯腰连连喘着粗气:“亚瑟,地上这个是?”

“你说呢?”亚瑟也不直接承认,而是用苏格兰场蓝龙虾一贯的招数暗示道:“伱觉得我为什么会撂倒他?”

维多克见到这个情形,也惊喜道:“老弟,真他妈有你的!这都让你抓住了?看来这下你可得巴黎出名了!”

“不,维多克先生。”亚瑟微微摇动着脑袋:“这全是布雷奥克侦探事务所的功劳,我只不过是您雇佣的临时工。”

维多克闻言先是一愣,旋即颇有些感激的拍了拍亚瑟的肩膀:“老弟,这种功劳你都愿意让给事务所?”

“不然呢?”亚瑟闷头抽着烟:“难道我一个不列颠人,还能凭借这个在法兰西当上警务大臣吗?维多克先生,干完这一单对你来说应该足够了吧?”

维多克喜不自胜的连连点头:“老弟,我可是沾你的光了。咱们布雷奥克侦探事务所这下子肯定能一炮打响!”

亚瑟摘下帽子扇着风:“人就交给你们了,我得赶紧找个诊所包扎一下伤口。”

“没问题,你放心去。”维多克末了还不忘加一句:“你的医药费归事务所报销。”

亚瑟见维多克如此踊跃,倒也没有拒绝,而是施施然冲他扬了扬帽子告别。

劫匪看到大仲马与维多克冲他一拥而上,吓得说话嘴唇都哆嗦:“叫人,叫人是不是?别以为就你们有人,我的弟兄也在附近,我喊一嗓子到时候大伙儿谁都别想活。”

维多克听到这话不止不害怕,反倒冷哼一声,一脚揣在他的胸口:“喊!我倒要看看你们团伙有多大规模!”

大仲马看到维多克对劫匪拳打脚踢,连连劝说道:“维多克先生,差不多得了,您这都快赶上保安部的刑讯逼供了……”

亚瑟顶着巴黎街头的细雨一路向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走了没多远,便看见一群疾驰而过的龙骑兵和跑步前进的国民自卫队士兵,不消多说,他们肯定也是去追刺客的。

亚瑟也不想和他们多言语,因为他今晚的心情实在糟糕。

这种时候,他忽然又感觉在伦敦当警察其实也挺好的,最起码那个时候他有明确的目标和纪律要求,用不着表露自身的政治立场,面临良心拷问时,也总能拿《内务条例》来骗骗自己。

现在,他才慢慢懂了塔列朗当初和他说的那些话的真实含义。

不能在血的面前,在痛苦的场面面前,在显而易见的证据面前保持镇静,就成不了外科医生。

不在激情面前保持冷静,就成不了坚强的人,不能在事件当中无动于衷,就成不了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

他确实不是当政治家的料,他只适合干警察,做一个卑微社会公器的感觉其实挺好。

亚瑟一路冒着雨往回走,忽而抬头望向漆黑的天空。

伦敦的天空阴雨朦胧,巴黎的天气也没有多好。

“是……是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吗?”

马车停在了亚瑟的身边,窗帘中伸出了一只拿着手帕的细嫩的手。

亚瑟转头看去,那是一张熟悉的脸,她看起来有些紧张,也许还有些惊喜的味道。

“您是没带伞吗?可以先拿手帕擦擦脸。虽然我听说伦敦由于经常下雨,所以伦敦人一般是不喜欢打伞的。但是您这样在街头行走,回去以后会生病的。”

亚瑟盯着她的脸看得出神,直到看到德莱赛特小姐脸都红了,这才回过神来摘下帽子致谢道:“感谢您的关心。”

他接过手帕,在脸上抹了一把,便又把那张用金线绣着名字的手帕递还了回去。

德莱赛特小姐见到他这个样子,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您和您的仆人走散了吗?万幸您没出事,今晚凯道赛公馆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您不介意的话,可以搭我的车,您住在哪儿,我可以顺路捎您一程。”

亚瑟听到这话,颇有些诧异的问道:“不,我当然不介意,但是您……您的丈夫难道不介意吗?”

“丈夫?”德莱赛特小姐红着脸回道:“爵士,我没有丈夫,今天是我父亲陪我来的。不过他在今晚爆炸发生后,被叫去开会了。所以,现在车上还是有空座。”

亚瑟听到这话,思索了一下,最终还是礼貌的问了一句:“我不太清楚巴黎的情况,不过您这样的未嫁淑女,可以和我坐在一起吗?”

德莱赛特小姐连连点头道:“当然可以!我有男仆陪同着,又不是和您孤男寡女在一起的。巴黎的风气没有伦敦那么保守的。”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感谢您的慷慨。”

德莱赛特小姐让马夫给亚瑟开了车门,亚瑟登上马车,车轮再次转动了起来。

亚瑟先是打量了一眼这处布置温馨的车厢,坐在车厢里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德莱赛特小姐唠起了今晚的事件。

“您今晚没有受伤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