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102章 【俺要报官,有人造反!】

大宋泼皮 第102章 【俺要报官,有人造反!】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赵霆如今很缺钱。

方腊叛乱,他弃城逃走,导致杭州城破,转运使与通判身死。

宋徽宗在得知后,勃然大怒。

若不是因为祖制规定不杀士大夫,只怕宋徽宗会当即下旨斩了赵霆的狗头。

赵霆也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于是贿赂了童贯、梁师成等一众大臣帮忙说话。

硬生生将他弃城逃走,歪曲成是他主动出城劝降,结果那方腊却趁机攻城,这才导致杭州失守。

不过赵霆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为了填饱童贯、梁师成等人的胃口,他在杭州辛苦搜刮的钱财,全部送了出去,还倒贴了十几万贯,一时间成了穷光蛋。

上任青州之后,他自然要把这笔钱赚回来。

可惜济南府那边有张叔夜盯着,赵霆只能收敛性子,结果一年多下来,只落了个五千余贯的孝敬钱。

如今,终于等到了机会。

趁着王黼征收丁身钱,赵霆疯狂捞钱,根本不管青州百姓的死活。

短短时间,便积攒了数万贯,但他仍不满足。

眼下,任何捞钱的机会他都不会错过。

那临淄县的徐主簿赵霆也有所耳闻,号称路过的野鸡都得丢下一身毛,这么些年下来,想必也积攒了不少家业。

因此,他自然想分一杯羹。

刘宓沉吟道:“此事只怕不好办,眼下松山岭一众匪首已授首,人证物证俱无,死无对证。常玉坤若是不上道,一口咬死了是石宝所为,我等也不好强来啊。”

闻言,赵霆不由皱起眉头。

就在两人商讨之际,一个衣衫狼狈的男人,来到益都城外。

此人名叫李桩,乃是临淄县都头李柱的胞弟。

李桩恨极了韩桢,自从大哥被韩桢杀了之后,家里便一落千丈,没多久老娘也病逝了。不提刘都头手下弓手三天两头来找麻烦,到了后来就连西市那群烂泥一样的泼皮都敢打骂他。

昨夜侥幸逃过一劫后,他亲眼看到韩桢带兵进了县衙。

反正这临淄县也呆不下去了,李桩干脆把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来州府报官。

也合该他走运,一路上竟没遇到野兽和匪寇,后来天亮了,在路上遇到一队行脚商。

其中一个行脚商见他可怜,便让他搭了一路牛车。

看了眼益都郡高耸的城墙,李桩闷头就往城门里走。

没走两步,便被城门口值差的士卒拦下。

一名士卒伸手道:“可有凭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宋时期对百姓流动的管控限制,反而是历朝历代最严格的。

唐时百姓出离居所百里,就需要路引了,而到了北宋,这个范围被缩小至八十里。

北宋的路引唤作凭由,想获得凭由,需找里长作保,随后去县衙登记,道明出门的缘由,审核通过后,才会发放凭由。

若是没有如期而归,县衙便会拿里长问罪。

因为里长是保举人。

正是有连带责任,所以里长一般不会轻易保举,这也就导致了百姓出行受到了极大限制。

如果没有路引出门,一旦被衙役、巡检等抓住,则会被当作强盗流寇处理。

李桩摇摇头:“俺没有凭由。”

嗯?

没有凭由?

值差的士卒顿时双眼一亮,一把揪住李桩的脖子,狞笑道:“好胆,你这犯下命案的贼人竟还敢回来,当真是自投罗网!”

他们最喜欢遇到没有路引的人,一旦抓住,便可随便安上一个罪名,然后扭送去官府领赏钱。

这种人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会走路的铜钱。

李桩大喊道:“俺不是贼人,俺是来报官的!”

“哼,还敢拒捕!”

另一名士卒可不管那么多,冲上来一拳砸在男人肚子上。

这一下,让李桩疼的整个人缩成一只大虾,口中止不住的哀嚎。

两名士卒唤来同僚顶差后,便一左一右押着他往府衙走。

途中,见李桩有挣扎的迹象,两名士卒又补了几拳。

一路来到府衙,值差的衙役见了,好奇道:“怎地了?”

一个士卒笑道:“今儿个运气好,捡了个钱丁儿!”

钱丁儿是他们之间的黑话,专门用来形容李桩这类没有路引的人。

“真是走了狗屎运。”

衙役撇了撇嘴,神色羡慕。

李桩这时觉得肚子没那么疼了,猛地抬起头喊道:“俺是来报官的,有人造反!”

造反!

那衙役顿时一个激灵,呵斥道:“你可想仔细了,造反乃是大事,若是敢谎报,定不轻饶!”

李桩彷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赶忙摇头:“不是谎报,不是谎报,真有人造反。”

衙役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见他虽狼狈,但衣着还算得体,心下便已信了几分。

这回儿轮到两个士卒傻眼了,到嘴的鸭子竟然飞了。

不过事关造反这等大事,他们也不敢胡来,只得松开李桩。

“你且随俺进来。”

造反这等大事,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衙役能沾染的。领着李桩先是找到了班头,班头得知后,又找了都厅……一路兜兜转转,最后才由幕客报到赵霆那里。

“造反?”

赵霆端着酒杯的手抖了一抖。

自从经历过方腊造反后,他就听不得这两个字,每每听到,心里就一阵发慌。

刘宓也被吓了一跳,两人对视一眼后,赵霆吩咐道:“先将人带到大堂,本府随后就来。”

两人整理了一番朝服后,匆匆来到大堂。

端坐在案桌后方,赵霆朗声道:“伱乃何人?”

男人兢兢战战的答道:“俺叫李桩,临淄县人氏,家兄曾是县衙都头。”

临淄县?

听到这三个字,赵霆与刘宓双眼一亮,立马来了精神。

“何人造反?”

“不晓得,许是县中泼皮韩二。”李柱摇摇头,语气有些不确定。

赵霆顿时怒了:“不晓得你便来报官?竟敢消遣本府,来人,拖出去打二十棍!”

李柱慌了,赶忙哀嚎道:“知府老爷恕罪,借俺十个胆子,也不敢消遣老爷。”

紧接着,李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昨夜的见闻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赵霆又询问了一些细节,李桩都一一作答。

深吸了口气,赵霆转头问道:“今日可曾收到临淄县的折子?”

“不曾!”

刘宓摇摇头。

赵霆目光闪动,故作惊怒道:“治下之所发生叛乱,如此大的事竟敢瞒报,他常玉坤想干甚么?”

他心里很清楚,确实是有农民造反,并且还杀进了县城,不过并非是那什么泼皮韩二。

但那常玉坤也不干净,竟然与匪寇暗中勾结!

与刘宓对视一眼后,赵霆瞥了眼下方诚惶诚恐的李桩,摆了摆手:“此事本府已知晓,你且退下罢。”

李桩却没有立刻离去,畏畏缩缩地说道:“知府老爷,俺揭发有功,可有赏钱?”

“领他去拿一贯赏钱。”

赵霆朝着幕客吩咐道。

待到他们离去后,刘宓面色古怪道:“这常玉坤的胆子当真是不小。”

“你觉得该如何?”赵霆问道。

刘宓沉吟道:“且不说造反已被平定,咱们捞不到什么功劳。就算能捞到,顶多也就喝口汤。”

“是这个理。”

赵霆点了点头。

常玉坤选择知情不报,就代表这个功劳捞不到。

就算以勾结匪寇的罪责办了常玉坤,顶多就是增添一笔不疼不痒的功绩。

“倒不如以此拿捏常玉坤,狠狠地……”

刘宓说着,做了个捞钱的动作。

见状,赵霆轻抚胡须道:“正合吾意!”

他二人一个知州,一个通判,在得知下辖知县与匪寇勾结后,第一反应竟不是想着办案,而是趁机捞钱。

着实离谱!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北宋的官吏糜烂到了何等地步。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