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132章 【扩军】

大宋泼皮 第132章 【扩军】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还不等韩桢去查看军械,就见军营库房的账房哭丧着一张脸走过来。

见状,韩桢好奇道:“怎地了?”

来到近前,账房立刻哭诉道:“县长,你可要为俺做主啊!”

“到底发生了何事,详细说说。”

韩桢神色怪异。

难道这厮被有龙阳之好的士兵给办了?

“前两日县长让他们存钱,确实有不少人存了。可那帮丘八太过分了,刚存没多久,便有人来取钱,取得也不多,十文、二十文的。取完之后,又立马存入库房,如此反复数次。”

账房愤愤不平道:“县长你是知晓的,俺平日里虽清闲了一些,可也不是没差事干。若只是一个士兵如此,便也罢了,但几十上百号士兵俱都以此为乐。天天都这般,那俺甚么事儿都不用干了。”

听完之后,韩桢心下已经明白了。

士兵的心理能理解,对他们来说,把钱存在钱庄,哪有握在自己手里放心。

虽说心中觉得韩桢不会贪他们这点钱,但还是会忍不住犯嘀咕。

于是,便想试着能不能取出来。

发现竟然真的能取出来,立马再存进去,反复几次后,才彻底放心。

甚至有些士兵以此为乐,毕竟军营中的生活枯燥乏味。

但问题是,一个士兵这样没什么,可几十上百号士兵都如此,账房就受不了了。

取钱没那么简单,账房要先核对存款票据上的防伪标志,接着核对士兵信息,最后还要对口令,确认无误后,才会放款,同时记账。

否则出了岔子,韩桢会寻他问罪。

对账房来说,这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恰巧这时校场上的对练已经结束,韩桢挥手道:“你随我来!”

领着账房径直来到校场高台,韩桢朗声道:“先别休息,我说个事。”

士兵们纷纷排好阵型,目光齐齐投向他。

环顾一圈众人,韩桢正色道:“前两日为了照顾没有家人的弟兄,让伱等将钱存在库房,随取随用。此举本是为了方便弟兄们,你等心有疑虑,可以理解,但也不能三番五次的存取,甚至以此为乐!”

指了指身旁的账房,他继续说道:“洪账房每日也需做工,帮你等存取乃是情分,你等却戏弄于他!”

闻言,不少士兵心知理亏,默默低下头。

韩桢厉声道:“从今往后,再有将士存取,便收取一文钱费用。这一文钱我不会要,而是给洪账房的辛苦费,你等可有意见?”

一文钱手续费不算多,但却能杜绝士兵们以此为乐。

“没有!”

士兵们齐齐高呼。

洪账房则一脸感激,连连作揖道谢。

“我话讲完,散了罢。”

韩桢摆摆手,招呼聂东朝着三十多车军械走去。

掀开盖在木车上的牛皮油布,韩桢拿起一件半身铁甲,仔细打量。

虽是半身甲,但重量也不算轻,足有十七八斤。

并非是一整块铁板,而是由数百片鱼鳞般的甲片堆叠而成,覆盖的范围只有前胸、背后以及两肩,剩下的部位则都是皮甲。

莫要觉得皮甲就没什么防御力,自个找一块干皮子,用刀砍砍就知道了。

一旁的聂东也拿起一件观察,同时口中点评道:“这些铁甲有些年头了,应是神宗皇帝时期所造。”

韩桢好奇道:“怎么看出来的?”

“如今锻造的铁甲与神宗皇帝时期略有差别,首先是鳞甲排列的手法,其次便是如今的铁甲内里多了一层棉,能起到卸力的功效。”

聂东解释一句后,继续说道:“这些铁甲有修缮的痕迹,不过匠人的手艺很高明,不影响使用。”

“不影响就行。”

韩桢摆摆手,对这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不在意。

两人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将三十多车军械全部检查了一遍,并从中挑出了几十件以次充好的军械。

轮到最后两辆木车时,韩桢掀开油布,不由微微一愣,语气不确定地说道:“这是投石车?”

整辆投石车被拆卸开数块,不过还是能大致看出来。

“没错!”

聂东点点头。

韩桢问道:“威力与射程如何?”

聂东答道:“需十五人操作,至多可投百斤重物,射程在九十步左右。威力么,尚可。”

九十步?

韩桢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古人以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所谓的一步,等同于后世的两步,大约相当于一米五,九十步换算一下便是一百三十五米。

老实说,韩桢对这个射程很失望。

别说三弓床弩和神臂弩这种大杀器了,就是普通二石七斗的强弩,射程也在一百八十米之外。

这东西也就攻城时,打打顺风仗还行。

一旦城池防备力量充足,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韩桢忽地问道:“你在边军多年,可曾听说过回回炮?”

“回回炮?”

聂东一愣,仔细思索片刻后,摇头道:“末将不曾听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好罢。”

韩桢面色惋惜。

回回炮号称冷兵器巨炮的巅峰,乃是元军征战天下的大杀器。

元军覆灭南宋,回回炮乃是头号功臣。

根据《襄阳守城录》中记载,回回炮的射程为二百五十步,约四百米,这远远超过了襄阳城护城河与壕沟的宽度,可投一百五十斤重的巨石,且操作比之投石车更加简洁,需要的人手也更少。

检查完军械,韩桢吩咐道:“军械已至,明日我准备扩军。”

听到扩军两个字,聂东顿时双眼一亮,忙问道:“县长打算扩招多少?”

“三千人!”

韩桢答道。

这三千人新兵入营后,原本的七百名老兵,其中一半都会得以升迁,充当队正、都头等基层军官。

得益于韩桢此前的精兵策略,有这些老兵充当骨干,只需操练一段时日,便能迅速形成战力。

告别聂东后,韩桢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小东河上游。

此时,小东河上游一改荒凉的景象,变得热闹非凡。

两辆巨大的水车,架在河水之上。

水力磨坊已经建成,并且早已投入使用。

一辆辆牛车、骡车将稻米和小麦送进作坊,随后一袋袋脱去壳的稻米,磨好的面粉,又从作坊里搬出来。

巡视一番磨坊后,韩桢又迈步走向锻造工坊。

工坊建造的七七八八了,眼下袁工匠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走进工坊内,入眼便是一个巨大的葫芦状高炉,另一边则是一排水力锻锤。

这会儿还没办法将生铁直接熔炼成钢,需得先将生铁在高炉内炒成熟铁,随后把熟铁反复锻打,去除其中的杂质,如此方才成钢。

不过相交于唐时,北宋发展出了成熟的冷锻工艺,配合水力锻锤,极大提升了钢材的产出率。

“县长!”

见到韩桢到来,袁工匠等人立刻迎上前。

韩桢询问道:“如何了?”

袁工匠拱手答道:“最迟后天便可投入运作。”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笑道:“这段时日你等辛苦了,待到正式建成之后,少不了你等的赏钱!”

“多谢县长。”

袁工匠赶忙道谢。

韩桢吩咐道:“领我四处看看罢。”

“县长这边请。”

袁工匠伸手示意,领着韩桢参观起锻造工坊,同时口中不断讲解。

“县长请看,整个作坊乃是流水线作业,生铁投入高炉后,只需两个时辰便能炒成熟铁。熟铁从炉口泄出后,会立刻被送往水力锻锤处,按照各式军械的需求,冷锻成不同钢材。”

“最后,这些钢材运送至县城内的官营作坊,制作成军械。如此一来,效率比之以往,提升了数倍有余。就以铁甲举例,一副重铠从生铁入炉,到制成仅需七日。”

韩桢问道:“若是只造重铠,一个月能出几何?”

袁工匠沉吟道:“生铁供应得上的话,百副不成问题!”

“不错!”

韩桢点了点头,对这个效率十分满意。

若换成长刀或长枪,起码能有数千柄。

接着,在袁铁匠的带领下,他又参观了水力锻锤的结构。

老实说,水力锻锤的结构远比韩桢想的更复杂,只看水车主轴上接连的大大小小木杆,就让人一阵眼晕。

待到巡视结束后,已时值傍晚。

韩桢骑上战马,一路回到县城。

……

翌日。

一大早,随着临淄县城门打开,一队队衙役出了县城,前往各个村子,张贴征兵告示。

很快,整个临淄县的百姓都晓得了,青州军要征兵了。

一时间,不断有青壮从各个村子赶往军营。

尤其以小王村最多,足有近千人。

如今,整个小王村谁不晓得这帮丘八的待遇好。

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肉食,外加五百文月俸。

这些也还罢了,关键是赏赐丰厚,斩首一级便赏四贯钱。

村子里,那些个最早参军的士兵们,一个个家中都盖起了砖瓦房,甚至不少都买了耕牛,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

就连县城中不少青壮,都选择去参军。

不过,即便是扩军,韩桢也没有放低要求。

身高不能低于五尺五寸,也就是一米七,同时体型不能太过瘦弱。

身体残缺,智力有缺陷者,均不收。

令韩桢哭笑不得的是,不少人为了能成功应征,竟在鞋子里垫木片,想以此蒙混过关。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