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158章 【飘零半生,未逢明主】

大宋泼皮 第158章 【飘零半生,未逢明主】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分红?

赵霆与刘宓不由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他们两本以为韩桢占了益都后,说不得会抄没了自己的家财,现在看对方这意思,非但不会抄家,先前关于分红的约定,依然有效。

“韩郎君仗义!”

刘宓小小的拍了一句马屁。

韩桢继续给他们喂定心丸:“你二人且宽心,你等家资我不会动,先前定下的分红,每月照样有。往后就算做不得官,也能仗着这笔钱,当个富贵闲人,潇洒过一辈子。”

有位图书管理员曾说过,要把朋友搞得多多,敌人搞得少少。

那些个一进城就迫不及待屠杀官员胥吏的反贼,注定成不了气候。

即便要杀,也需提前拉拢一批。

比如眼下,虽占了益都郡,但韩桢对郡城内的情况,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府衙中官员胥吏足有上百,哪些官吏能用,哪些不能用。

这些都需要借助赵霆和刘宓进行筛选。

其次便是稳定郡城局势,有他们在,城中的那些高门大户,士绅门阀心中有了慰藉,就不会乱。

士绅门阀不乱,百姓也就不会乱。

至于所谓的贪官清官,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且看着罢,今日过后,他二人便是勤政爱民,兢兢业业的好官!

无他,赵佶不杀士大夫,但韩桢杀!

闻言,两人对视一眼,而后齐齐作揖道:“多谢韩郎君!”

从方才亲手杀了吴龟年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彻底与韩桢绑定在了一起。

如今官儿还在,钱也有,那在韩桢手下当官,与在赵佶手下当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万一韩桢成了,他们好歹还能混个从龙之功。

就算韩桢兵败身死,朝廷追究下来,他们两最多被贬为庶人,流放岭南等偏远地区。

北宋不杀士大夫,这是祖训。

可实际上赵大与赵二没少杀文官,真正开始贯彻这条不成文的约定,是宋真宗。

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只杀了一个文官。

【初七,知荣州褚德臻坐盗取官银,弃市。】

嗯,一州知州直接盗取州府官银。

相比之下,赵霆合谋韩桢抢夺州府粮仓,只能说小巫见大巫,并且手段比之这位前辈,已经委婉了不知多少倍。

这也是为何,刘宓在得知之后,更多的是气他一个人吃独食,还祸及自己。

真宗之后,仁宗继位直至今日,这期间的历任皇帝,没有再杀过一位文官。

且看看文官们给赵祯的谥号,仁宗!

赵佶此人虽昏庸,可在这方面还是很守规矩,遵循了祖制。

“韩郎君……”

“往后唤我县长。”

刘宓点了点头,问道:“县长准备如何处置城中大户?”

瞧瞧!

都不需韩桢开口,他们便已经开始主动替他分忧了。

韩桢说道:“城中大户有哪些,挑些重要的说。”

刘宓沉吟道:“若说重要,城中有三家,苏家、王家、以及麻家。”

“这三家以王家为首,其祖上是一代贤相王曾,以仁孝着称,如今家中虽无人在朝为官,但当代家主王重开乃是易学大儒,在青州士林中声望颇高。”

“县长若想将郡城经营的固若金汤,离不开这三家的支持。”

韩桢沉吟道:“你帮我向这三家下一张请帖,明晚我会在卓楼摆下酒宴。”

“下官稍后便去办。”

刘宓应了一声,而后帮忙出谋划策道:“县长若想拿下这三家,可从麻家入手。”

韩桢来了兴致,好奇道:“这麻家有何特殊?”

麻,这个姓氏还是比较少见。

他仔细回忆了一下后世的记忆,似乎北宋没有麻姓的名人。

刘宓解释道:“县长有所不知,这麻家曾是大宋开国之时,最为显赫的几大家族之一。其先祖麻希梦发迹之事,也颇为有趣。麻希梦本是后汉青州节度使刘诛挥下的一名录事参军,极得刘诛的信任。”

“刘诛其人乃是横征暴敛之徒,在任数年,几乎将整个山东之地的钱财搜刮一空,金银财宝多达数千万贯,宅院商铺以及田地更是数不胜数。汉隐帝忌惮刘诛的势力,将其诓骗至京城杀死。然而刘诛在前往京城之前,便早有预感,于是将一应钱财全部托付给了麻希梦,让其藏了起来。”

“结果刘诛死后不久,后汉便被郭威取而代之,而这笔泼天的财富,自然就落在了麻希梦手上。麻希梦也是识趣之人,待到太祖皇帝建立大宋后,主动上缴一半的家财,据说足有两千多万贯。”

“太祖皇帝大喜过望,召麻希梦入京,赐下金印紫绶。几年后,麻希梦的儿孙接连高中进士,一门三进士,一度被引为佳话。有钱有势,又有太祖皇帝的情谊在,麻家一跃成为大宋最显赫的几大家族之一。”

韩桢不由暗自点头,这麻希梦确实是个聪明人。

以赵匡胤的性格,若是麻希梦不交,下场估计会很凄惨。

宋初时,物价还没上涨,两千多万贯几乎相当于北宋好几年的税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建国之初,各方面都需要用到钱,这么一大笔钱财,着实是帮了赵匡胤的大忙,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这份情谊在,可保麻家百年无忧。

韩桢问道:“那为何如今却名声不显?”

刘宓神色略显怪异道:“圣人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到真宗时期,麻家盛极而衰,麻士瑶为了夺得家产,诱杀了侄子,其母一怒之下,一纸诉状告上官府。结果在调查期间,意外发现麻家私藏大量兵器以及玉玺,麻家大批族人下狱,数千万家资被充公。”

兵器、玉玺?

好家伙,这一套操作流程韩桢简直太熟悉了,栽赃嫁祸的标准手法。

念及此处,韩桢似笑非笑道:“此事是宋真宗的手笔罢?”

麻家倒下,谁收益最大?

自然是宋真宗。

少了一个世家门阀,国库多了几千万贯收入,赚麻了。

“嘿嘿。”

刘宓呵呵一笑,不言而喻。

随后,他继续说道:“自此之后,麻家便一蹶不振。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麻家这些年虽低调,可毕竟是盘踞青州上百年的大家族,底蕴深厚,在百姓间的威望极高。”

“我知道了。”

韩桢点了点头,已经明白刘宓的意思了。

麻家被宋真宗摆了一道,心里会一点怨气没有?

这时,一旁的赵霆开口道:“县长,如今武卫军与镇海军俱都在外,始终是个隐患,是否将其召回……”

赵霆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用,我自有安排。”

韩桢摆摆手。

如果说镇海军是流民乞丐,那武卫军就是杂役,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就让他们继续攻打寿光县,吸引敢炽军的注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张万仙蹦跶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落幕了。

毕竟,两千青州军精锐不能白跑一趟!

韩桢站起身,吩咐道:“伱二人今日辛苦些,去安抚城中百姓,若有百姓问起我手下的将士,只说是青州军便可。”

“下官领命!”

两人齐齐应下。

三人迈步走出大堂,韩桢忽地指着跪在大堂外的都头,问道:“此人如何?”

闻言,跪在地上的曲庆峰心头一颤,目光哀求地看向赵霆。

赵霆目不斜视道:“此人虽是胥吏,不过为人机警,颇为识趣,关键是嘴上严实,可堪一用。”

呼!

曲庆峰心中长舒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

他心里清楚,方才赵霆若是说他一句不好,这会儿已经人头落地了。

韩桢开口道:“起来罢。”

“多谢县长。”

曲庆峰赶忙起身道谢。

待到赵霆与刘宓走后,韩桢问道:“叫甚么名字?”

曲庆峰躬身答道:“小人名唤曲庆峰。”

韩桢又问:“方才那些斩首的官员,都认识罢?”

“认得认得。”曲庆峰小鸡啄米般点着头。

韩桢吩咐道:“既然都认得,那便交予你一个差事,带人去抄了那些官员的家。老九,你领一队士兵从旁协助,若有阻拦,格杀勿论!”

“小人领命!”

曲庆峰心中紧张之余,又有些兴奋。

平日里,那些个官儿何曾把他当人看,动辄呵斥打骂。

如今,自己竟能去抄他们的家。

“去罢。”

韩桢摆摆手。

很快,曲庆峰便领着手下几十号衙役,兴冲冲地出了县衙。

老九则率领一队士兵,紧随其后。

处理好府衙的这些官吏,韩桢迈步出了府衙。

唤来聂东,他吩咐道:“你领换防的一千青州兵,将这些战俘押送到武卫军军营,好生看管,过几日我有用处。”

“末将领命!”

聂东抱拳应道,正要转身离去,忽地想到了什么,于是说道:“县长,战俘中有一名举人,名唤史文辉,在敢炽军中地位不低,似乎有些才能。”

“有些才能?将其带来。”

韩桢说罢,迈步走向府衙对面的茶肆。

“老……老爷,这边请。”

一进门,便有一名茶博士战战兢兢地迎上前。

刚才对面的府衙门口,可是一连砍了十几颗脑袋,由不得他不怕。

来到桌前坐下,韩桢询问道:“店里可有香饮子?”

“有有有,店里各种香饮俱全,豆蔻饮、紫苏饮、竹叶饮、薄荷饮、二陈饮、桂花饮……香薷饮。”

说起这个,茶博士顿时不怕了,口齿清晰,语速极快的一连报了十几种香饮的名称。

而后,他主动推荐道:“老爷是第一次来,可试一试紫苏饮子,乃是店里的招牌,府衙里的相公老爷们,都喜欢喝哩。”

韩桢说道:“那便来一杯罢。”

“老爷稍待。”

茶博士说罢,逃也似的退下了。

就在这时,聂东领着史文辉进了茶肆。

一进门,史文辉掸了掸衣襟上灰尘,躬身行了一礼,同时口中高喊:“史文辉拜见主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主公?

这厮把自己当诸葛亮了?

韩桢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摇头失笑道:“你这厮杂剧话本看多了罢,难怪考了十几年,却还是个举人。”

史文辉却丝毫不恼,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屡次赶考落榜,非是吾才疏学浅。纵观古今,屡试不中者亦有大贤,且不说李白、张籍,便是苏轼之父苏老泉,亦是数次不中,以至于心灰意冷。”

“吾半生飘零,未逢明主,只得屈身于贼。今日有幸得见,方知明主已至。吾非是贪生怕死之辈,若不能一展抱负,便是死也不能瞑目啊。”

“主公既有吞吐天下之大志,必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定然不会因其出身,便将贤才拒之门外。”

啧!

到底是读书人,拍马屁都能拍出花来。

韩桢饶有兴趣地说道:“你既自诩身负经世之才,那我便考校考校你。”

史文辉自信道:“主公请说。”

“益都郡已入我手,接下来该如何?”

略微沉吟片刻,史文辉答道:“郡城势力看似错综复杂,实则有迹可循,不外乎官、军、民三者。主公挥下俱都是虎狼之师,方才又施展雷霆手段,降服官吏,如今只余下民者。”

“民者,百姓也。可百姓痴愚,难辨善恶,所以需从士绅门阀入手。若能收服士绅门阀,百姓自会盲从。”

倒是有点东西,就是不知道东西多不多。

韩桢指了指对面,吩咐道:“坐!”

“多谢主公!”

史文辉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来到韩桢对面坐下。

韩桢问道:“你是寿光县人?”

“正是!”

史文辉点头道。

韩桢似笑非笑地说道:“张万仙待你不好么?”

史文辉如实说道:“不敢隐瞒主公,张万仙待吾尚可,一应钱财府邸,婢女小妾,都不曾缺了吾。”

“既然张万仙待你不薄,如今又急不可耐的转投于我,岂不是小人?”

“主公有所不知,张万仙实不是明主。”

史文辉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起事之初,张万仙还算英明,制定规矩,赏罚分明,与敢炽军将士同吃同住,吾等建议也都虚心采纳。可自从打下了寿光县之后,便暴露了本性,一意孤行,将县中官吏与士绅大户屠杀殆尽,致使百姓恐慌。并且沉迷于酒色,整日醉生梦死。”

“吾劝戒了几次,他便不耐烦了,随便找了个由头,将吾派遣出去。如此鼠目寸光之人,岂是明主?就算没有被俘,吾也打算离去。”

闻言,韩桢心中并无波澜。

因为张万仙的所作所为,仅仅是古往今来众多农民起义的一个缩影罢了。

阻碍农民起义成功的,从来不是什么身份,而是跨越阶级的眼界。

古时不像后世,信息化时代,接受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快捷又多样化。

古人,尤其是底层农民,可能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十几里外的县城。

每日一睁眼,便是耕田种地,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这样一个人,在起事之后,骤然接触到了上层阶级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生活,很难不沉溺其中。

纵观历史,底层农民起义成功,建立大一统国家政权的只有两个人,刘邦与朱重八。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在起事早期,便有贵人相助,帮他们完成了眼界的提升。

刘邦的贵人是张良,而朱重八的贵人则是马皇后。

张良是正儿八经的韩国贵族,什么场面没见过?

正是在他的劝说下,刘邦才从纸醉金迷中醒来,做出了还军灞上这一举动。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