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168章 【先当个胥吏】

大宋泼皮 第168章 【先当个胥吏】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牛车缓缓停在府衙门前,两名老儒各自带着一个中年人下了车。

麻彦民与苏文怀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小侄见过苏公。”

“晚辈见过麻公。”

麻允迪与苏家那位中年人,则恭恭敬敬地作揖问候。

这中年人乃是苏文怀的次子,名唤苏昭德。

虽是次子,但也已年过三旬。

府衙门前值差的皂吏,显然认识麻彦民等人,上前道:“两位员外前来何事?”

苏文怀不敢托大,拱手道:“吾等寻县长商谈事宜,劳烦公差通报一声。”

“两位员外稍待。”

皂吏说罢,转身走进府衙。

自韩桢入主益都之后,府衙大小胥吏一扫散漫之风。

无他,屠刀够利。

前日里那十几个官员的人头,着实把他们吓坏了。

况且,昨日韩桢又提出一系列改制措施,先是将胥吏的月俸翻了好几倍,又整出末位淘汰制,能者上,庸者下。

以前嘛,胥吏不管干得怎么样,都是一份铁饭碗。

可现在不一样了,若是表现不好,将会有被辞退的风险。

这让胥吏们心头升起一股紧迫感。

要知道,眼下提升待遇后,最低等的胥吏,月俸都有一千二百文,如都头、押司这类则有三贯多钱。

哪怕不行敲诈勒索之事,都足够让一家五口老小吃饱饭,还能有所剩余。

更何况逢年过节还有福利,表现好还有额外赏赐。

如此优厚的待遇,自然没人愿意被辞退。

因此,府衙上下大大小小的胥吏都绷着一根弦,用心办差,谁都不愿意当第一个被辞退的倒霉蛋。

此时,大堂之内,赵霆正在向韩桢汇报工作。

“府衙大小官员受县长感召,纷纷自愿捐出名下田产,尽些绵薄之力。”

赵霆说着,从袖兜里取出一份名单,双手捧着呈上堂案。

瞥了眼堂案上的名单,韩桢似笑非笑道:“确定是自愿?”

闻言,赵霆面色肃然道:“千真万确!”

韩桢拿起名单:“既然是他们的一片拳拳之心,那我也不好推辞,便收下了。回去告诉他们,这份情谊,我韩桢不会忘记。”

“下官这就去。”

赵霆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他前脚刚走,刘宓便急匆匆地迈步进来。

刘宓开门见山道:“县长,户曹胥吏不够用,能否再拨予下官一些人手?”

韩桢交予他的差事,乃是个大工程。

昨日忙碌了一天,刘宓发现想要靠自己以及户曹那些个胥吏,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况且,户曹胥吏们平日里也有事情要做。

韩桢沉吟道:“最迟明日,便会有百名胥吏任你差遣。”

前夜他就已经写好了信,昨日一大早交予驿站送往临淄县。

算算时间,临淄县那边的人,应该快到了。

临淄县的县衙养了那么多胥吏,如今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往后,经济、政治以及军事重心,都会慢慢往益都这边偏移。

哪怕以后打下整个山东,益都郡的地位依旧不会改变。

青州乃是古九州之一,山东之咽喉,战略要地。

只要占据青州,便能阻断山东东西两地,进可攻,退可守。

其次物产丰富,广陵有盐,临朐有马,千乘有铁。

盐、铁、马,有了这三样东西,哪怕一时兵败,也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听到不日将有百名胥吏任自己调遣,刘宓不由暗自松了口气,拱手道:“既如此,下官便先行告退。”

“等等!”

韩桢叫住他,取出一份公文:“这是武卫、镇海二军的调令公文,还需刘通判签字用印。”

闻言,刘宓迈步来到堂案前,看都不看的文书的内容,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取出官印,重重盖在上面。

这份调令公文,乃是赵霆执笔,又有刘宓这个通判的签名和印章。

骆沙和余朝欢哪怕心中有所猜疑,可武人低下的地位,让他们不得不遵。

否则,刘锜手持调令文书,可当场将他们二人斩杀,且不会引起兵变。

文官与武官不同,文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主簿犯了事,也需得由提刑司审判,然后上报中枢,交由内阁与皇帝处置。

这期间,提刑司只有审案的权利,没有判决权。

但武官就不同了,哪怕是正五品的一军都指挥使,甚至不需要转运使,知州和通判都能随便定下个罪责,说杀就杀。

杀完之后,提刑司连调查都懒得调查。

皇帝不会在乎,朝堂文臣更不会在乎。

一个武人而已,杀了也就杀了。

这就是为何,骆沙与余朝欢面对赵霆等人时,一副卑躬屈膝,甘当门下走狗的模样。

没法子,文官握有生杀大权。

就在这时,一名皂吏快步走进大堂,禀报道:“县长,麻员外与苏员外求见。”

“唤他们进来。”

韩桢吩咐一句。

“是!”

皂吏应了一声,转头来到府衙门外。“两位员外,县长有请。”

“有劳了。”

麻彦民笑着拱了拱手,正欲走进府衙,却听一声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至近传来。

四人转头看去,只见一名气质英武的少年,架马狂奔而来。

来人正是刘锜。

临近府衙,刘锜一勒缰绳,战马顿时急停。

随后他潇洒的一跃跳下马背,大步踏入府衙之中。

见状,苏昭德好奇道:“父亲,此子是谁?”

苏文怀解释道:“此子名唤刘锜,乃是刘仲武之子,谢伯定的外甥,如今在青州军任一营营长。”

此话一出,苏昭德与麻允迪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惊骇。

“父亲……”

麻允迪刚要开口,便被麻彦邦用眼神制止。

见状,麻允迪心中一凛,闭口不言,默默跟在父亲身后进了府衙。

大堂中,韩桢正在与刘锜议事。

苏文怀四人识趣地站在一旁,静静等待。

“这是调令文书,你且收好。还是那句话,若他们识趣,便留一条性命。”韩桢说着,将文书递过去。

物尽其用嘛。

凭着他们两人的关系和人脉,说不定能多弄一些神臂弩和三弓床弩。

刘锜点头道:“俺省的。”

韩桢叮嘱道:“此次是你第一次独自领兵,当戒骄戒躁,莫要让我失望。”

“县长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刘锜声音梗咽,眼中满是感激。

武卫、镇海虽糜烂,可不管怎么说,都是上万人的大军。

要知道,他父亲刘仲武统制的泸川军也就一万多人。

这样一支万人大军,韩桢如此放心的交予他指挥,这份信任让他心中感动的无以复加。

韩桢摆摆手:“莫要做小女儿态,去罢。”

“末将告退!”

刘锜躬身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待到打发走刘锜,韩桢明知故问道:“什么风把两位员外吹来了?”

“见过县长。”

四人齐齐作揖行礼。

麻允迪与苏昭德趁机悄悄打量着韩桢,见他虽年少,可此刻端坐在堂案后方,自有一股威势。

扫视了麻允迪两人一眼,韩桢问道:“这两位是?”

麻彦民介绍道:“这是老拙长子,麻允迪。”

“家中犬子苏昭德。”

韩桢轻笑道:“两位一表人才,气宇清朗,想来定是满腹经纶的大才。”

按理说,不管是苏昭德还是麻允迪,年纪都比韩桢大了一轮有余。

可偏偏韩桢说出这番话,却没有丝毫违和感。

“县长谬赞了。”

苏文怀自嘲道:“说来惭愧,犬子一直在家里无所事事,让老拙操碎了心,今日前来斗胆向县长讨个差事。”

一旁的麻彦民附和道:“老拙也是这个心思,望县长成全。”

韩桢沉吟道:“如今府衙正值用人之际,四处招贤纳士,两位若不嫌弃,就在户曹之中,任一胥吏罢!”

胥吏?

麻彦民与苏文怀两人倒是面色如常,毫无波澜。

可苏昭德与麻允迪就没那么深的城府了,两人神色一变,眼中满是愤慨。

胥吏乃是贱籍!

对贫苦百姓来说,或许是高不可攀的羡慕存在,但如他们这般高门大户,宁愿去死,也不会做胥吏,简直是给祖辈蒙羞。

“老拙多谢县长!”

麻彦民躬身作揖,面带感激。

啧。

都说人老精,鬼老灵,这城府不佩服都不行。

见自家次子面色愤慨,苏文怀狠狠瞪了他一眼,呵斥道:“伱这逆子,当真是不识好歹,还不多谢县长。”

“多……多谢县长!”

苏昭德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按下心头怒火,恭恭敬敬地作揖道谢。

韩桢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待到两人行礼道谢之后,这才好整以暇地说道:“莫要觉得我是在羞辱你二人,昨日府衙胥吏改制,你们应当也听说了罢?”

麻彦民笑着恭维道:“略有耳闻。县长手段高明,恩威并重之下,当能一扫胥吏狡诈散漫之风,还郡城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韩桢正色道:“你两家既已投诚,我也不瞒你们,往后想要在我手下做官,必须从胥吏做起。”

基层历练,必不可少。

韩桢可不想要一些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庸才。

嘶!

麻彦民与苏文怀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翻江倒海。

两人俱都是人精,立刻便听出了韩桢的话外之音。

这番话的重点,不是想当官,必须先做胥吏。

而是,胥吏也能为官!

好一招釜底抽薪,这是要断了读书人的根子啊!

当时在牛车之上,他还疑惑,韩桢怎么敢?

直到这一刻,麻彦民终于明白,昨夜酒宴之上,韩桢为何会如此强势,如此暴戾。

胥吏为官,就是韩桢敢于杀王重开,灭王家的底气与依仗。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