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01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大宋泼皮 第201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赵霆立刻明白他的心思,沉思片刻后,隐晦地答道:“禀县长,下官觉得此举有些操之过急了,不妨留待日后再说。”

闻言,韩桢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留待往后再说罢。”

人都是很现实的。

洛学与蜀学如今虽被打压,但没理由就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来投奔你这个只占了四县之地的反贼罢?

只有打退西军,拿下整个山东后,配合邸报宣传,这个计策才有运作的可能。

念及此处,韩桢不由揭过这个话题,吩咐道:“考卷不需删改,直接拿去工科院印刷罢。锁厅试交给你了,务必办的漂亮些!”

“下官领命!”

赵霆神色肃然的应下。

韩桢摆摆手:“去罢!”

赵霆前脚刚走,麻允迪后脚便走进大堂。

“下官见过县长!”

看着坐在堂案后面的年轻人,麻允迪心中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与不满,掸了掸衣袖,恭恭敬敬地躬身作揖。

见状,韩桢神色有些玩味。

看来麻彦民已经教育过了,且教育的成果斐然。

韩桢明知故问道:“何事?”

“下官按照吩咐,已写好了折子,请县长过目。”

麻允迪说着,从袖兜里取出一封折子,双手高捧呈上堂案。

拿起折子,韩桢仔细查看起来。

一看之下,不由挑了挑眉。

倒不是写的很差,反而是写的太好了,首先是进奏院的架构十分合理,高效的同时,丝毫不显臃肿。

对邸报的规划也极为清晰,大多数建议都是有的放矢。

一直看了近两刻钟,韩桢才放下手中折子,笑问道:“伱自己写的?”

麻允迪并未隐瞒,如实答道:“下官愚钝,且无办理邸报的经历,因此拜访了数位才子,招纳幕僚,群策群力之下,才写出了这份折子。”

父亲说的对,有雪中送炭的情谊,有悠悠,韩桢不会亏待他们麻家。

所以,该如何就如何。

韩桢不会因为自己的平庸就会厌恶麻家,恰恰相反,他更愿意看到一个平庸的麻家。

“不错!”

韩桢笑着点了点头,提议道:“大方向没什么问题,关于邸报可有想法?”

麻允迪拱手道:“下官觉得,进奏院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邸报铺开。赵宋朝廷有官报,且民间小报众多,下官粗略估算了一番,仅是东京城的小报,便有十几种,再加上各路地方小报,零零总总不下百余。”

“因此,如何在官报与一众小报中脱颖而出,才是重中之重。”

韩桢来了兴致,扬了扬眉:“谈一谈具体细节。”

麻允迪一滞,讪笑道:“这……下官暂时还没有头绪,打算回去后,再寻幕僚们商议一番。”

“我有些想法,你且记下。”

韩桢手指轻点堂案桌面,缓缓说道:“首先是邸报的纸张,用上好的麻料纸,莫要舍不得钱,版面一定要精美,请匠人悉心雕刻模板。”

闻言,麻允迪微微皱起眉头,迟疑道:“县长,若是如此邸报的成本会比寻常小报高三五倍啊,届时别说赚钱了,只怕每个月还得往里贴钱。”

“我说了,莫要舍不得钱。”

韩桢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方才说了,赵宋有官报,且民间小报不下百余,若不别出心裁,如何快速铺开,脱颖而出!”

麻允迪双眼一亮:“县长英明!”

如今不管是官报还是小报,用的都是次等的黄麻纸。

同样的价格,百姓与读书人自然更愿意买纸料更好,版面更精美的邸报。

如此一来,便能迅速强占市场。

“除此之外,邸报内容一定要有争议,语不惊人死不休,狗咬人不足为奇,人咬狗才是趣闻。新学不是一家独大吗?你就每期刊登一篇洛学或蜀学的文章,让他们吵,让他们争。”

“然后单独设立一个板块,专门征收各学派的文章,从中挑选出最具争议的文章刊登……可明白了?”

咕隆!

麻允迪咽了口唾沫,越听越是心惊,看向韩桢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如果真按照韩桢说的这么办,他已经能够想象到,进奏院的邸报一经发出,将会在士林之中掀起多大的波澜。

文人相轻。

尤其是涉及到学派之争,血腥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战阵。

强压心中翻涌的思绪,麻允迪躬身道:“下官明白!”

“我只是提供一些想法,具体细节,你回去后好好想一想。”

说的有些口干,韩桢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下官告退!”

麻允迪拱了拱手后,脚步匆匆的出了大堂。

被韩桢这么一点拨,他心里有了些明悟,得赶紧回去找幕僚们好好商议。

不多时,就见袁工匠胳膊下夹着一卷图纸,大步踏进府衙。

行了一礼后,袁工匠开门见山道:“县长,军械作坊选了址,建造图纸也已完成,请县长过目。”

瞧瞧这办事效率!

将他带来益都,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韩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笑着接过图纸。

随着图纸展开,袁工匠在一旁讲解道:“为保证效率,下官此次建造的依旧是水力锻造工坊,作坊选址就在新建的淄水码头下游,距离武卫军军营不过十里路。届时产出的军械,可直接送入军营武库。”

只看建造图纸,与临淄县的水力作坊没甚区别,不过规模要庞大近十倍。

“工坊内一共十二条流水线,以重铠为例,每月至少能产出二千三百余副!”

闻言,韩桢在心中盘算了一番。

以这个效率来看,加上临淄县的作坊,足以在两三个月内,全面列装两万正规军,外加五千辅军。

毕竟武卫军本身就有不少军械,另外有火器在手,步兵轻量化,主打的就是机动性,有一支两千人的重甲步卒,就足够了。

而重甲步兵的军械,主要依靠外购的步人甲。

也就是说,除了生产兵器之外,军械工坊主要生产的,就是重骑兵的军械。

早在临淄之时,韩桢与聂东等将领就商讨好了青州军的战术体系。

具体战术,类似后世的步坦协同。

重甲骑兵破阵,随后轻步兵跟进,利用花装灵活的小规模作战能力,分割战场,再搭配杀伤力十足的火器,进行收割任务。

这一套组合攻势,韩桢想象不到,这个时代有哪支军队能顶住。

而那两千重甲步卒,则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

比如遭到敌军轻骑兵迂回包抄,或侧翼突袭时,重甲步卒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

**十斤的步人甲,配上重斧巨盾,简直就是一面钢铁堡垒,别说轻骑兵了,重甲骑兵都得掂量掂量。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