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207章 【该担心的是他们】

大宋泼皮 第207章 【该担心的是他们】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一个时辰后,张和领着一千青州军老兵出发了。

孙家镇距离临淄足有一百多里路,便是急行军赶路,最少也需三日才能达到。

五日内拿下,是个不小的考验,所以张和才会如此急迫。

好在孙家镇守军不多,只有六百官军驻守,归巡检使统御。

巡检是一个特殊的职务,介于府县的捕快与军队之间,一般设立在各个山川河流的隘口。

平日里,负责镇守关隘,盘查过路商户,时不时会协助郡县抓捕流寇、剿匪。

巡检使与县尉一样,都是九品末流的武官。

对于张和能否拿下孙家镇,韩桢丝毫不担心。

如今敌明我暗,又掌控了郡城的一众官吏,有一千种兵不血刃拿下孙家镇的办法。

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使,还不是随便糊弄。

实在不行,还能靠武力强行攻下。

处理完军中事宜后,韩桢骑上战马,踩着落日余晖回到郡城中。

沿着街道,一路来到内城府衙。

在堂案后方坐下,韩桢接过胥吏递来的热茶,命人唤来了赵霆。

“考卷可改好了?”

官员虽已提前内定,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况且,往后便真的用锁厅试选贤任能了,这一次就当积攒经验。

赵霆躬身道:“禀县长,下官连同其他同僚,昨夜已将考卷改好。”

韩桢又问:“定下的官员考的如何?”

赵霆答道:“此六位同僚,俱在前十甲之列。”

“不错!”

韩桢微微一眼,吩咐道:“将前十甲的考卷呈上来。”

这一次锁厅试的考卷,与宋朝的科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就以进士科为例,考生需做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诗的占比很重,此外时政策论也多是讲究声韵平仄,突显文采。

而此次锁厅试的考卷,只有五道时政策论,且每一道策论的问题都尖锐而清晰,并非进士科那种模糊不清的概念。

不要求声韵,以实务为主。

简而言之,别给我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糊弄人,我要看到实际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此别开生面的考卷,让那些自诩文采出众,熟读四书五经的参考胥吏叫苦不迭。

反而那些文采没那么好,但讲究实干的胥吏欣喜若狂。

当然了,文采也很重要,但那是往后的事儿了。

接过赵霆递来的考卷,韩桢从中抽出预定官员的考卷,仔细查看。

仅看考卷,这些胥吏给他的感觉是,手段有,但稍显稚嫩,不够老辣。

不过这些都是旁枝末节,毕竟经验这东西,是需要时间历练沉淀而来。

一连看完六份考卷,大堂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黑。

大堂内,赵霆早已命值差皂吏点上蜡烛。

放下考卷,韩桢吩咐道:“明日放榜,顺便将这六份考卷张贴在榜下!”

“下官领命!”

赵霆拱手应道。

韩桢似是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官服与告身明日也一起发下。”

说罢,他起身伸了个懒腰,大步出了府衙。

回到府上的时候,夜幕彻底笼罩天际。

正厅里,安娘与韩张氏正在用饭。

见到韩桢回来,韩张氏立即起身道:“二郎回来啦,可用过饭了?”

“还没!”

韩桢摇摇头。

闻言,韩张氏立刻吩咐丫鬟上了一副碗筷。

“二叔!”

小豆子咽下口中的饭菜,打了声招呼。

端起饭碗,韩桢略显歉意道:“这几日有些忙,没顾得上你们。”

自回到郡城,他就忙的脚不沾地。

安娘通情达理道:“二郎如今做的乃是大事,怎能分心。况且,这几日有悠悠陪着我们。”

“是呀,奴家与安娘姐姐非是不懂事的愚妇,二郎不必管我们。”韩张氏附和道。

“嗯。”

韩桢点了点头,看了眼小豆子,问道:“私塾可找了?”

安娘轻笑道:“找到了。这事儿悠悠帮了大忙,听说奴家正在寻私塾,便提议让小豆子去麻家的私塾念书。”

“麻家私塾不错。”

麻家到底传承了百余年,期间培养出了不下十位进士,算得上家学渊源。

韩张氏柔声道:“二郎,这几日多亏了悠悠,每日早早的便来了,跑前跑后,带我们逛市子,熟悉郡城,细心的很哩。”

虽是韩桢的小妾,但这段时日相处下来,让韩张氏与安娘彻底喜欢了上了这个小丫头。

“我省的。”

韩桢微微一笑。

麻舒窈最近的表现确实不错,回头好好奖励一番。

吃完晚饭,韩桢迈步来到庭院角落。

听到脚步声,原本趴着的猛虎,微微抬起头。

当看清来人是韩桢后,喉间发出一声低吼,像是在打招呼。

见状,韩桢不由挑了挑眉。

他发现这段时间的圈养,让猛虎身上多了几分慵懒的气质。

此刻爬在铁笼里,像极了一只大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只不过身上的味儿,越发浓重了。

念及此处,韩桢取出腰间的钥匙,打开了铁笼。

眼见铁笼被打开,猛虎顿时来了精神,蹭一下站起身。

这段时间一直被关在铁笼,可把它憋坏了,虽说铁笼足够大,但猛虎体型太大,没法完全活动开。

一手紧握铁链,韩桢将猛虎牵出铁笼。

“吼!!!”

一出铁笼,猛虎舒展了一下身体,随即仰天长啸。

啪!

韩桢一巴掌抽在它头上,呵斥道:“大晚上别乱叫!”

猛虎自然听不懂话,但刻入骨髓的畏惧,让它不由缩了缩脖子。

在一众丫鬟仆役惊惧又好奇的目光中,韩桢牵着猛虎一路来到井边。

先是检查了一番它后脑上的伤口,见已经彻底愈合,韩桢这才提起一桶井水,浇在猛虎身上。

被井水一激,猛虎下意识的迅速抖动身体。

一时间,韩桢身上也全湿了。

拿起皂角,他开始给猛虎洗澡。

事实上,老虎这种猫科动物已经很爱干净了,时常清理身上的毛发。

可即便如此,韩桢还是洗出了不少脏东西。

一连洗了三遍,总算干净了许多,身上的腥骚味也淡了不少,不凑近的话,几乎已经闻不到了。

洗完澡,韩桢牵着猛虎在府上溜达了两圈,让它熟悉熟悉环境。

将猛虎重新关进铁笼后,他也回到后院洗漱歇息。

……

……

翌日。

府衙门前挤满了人。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

除了参考胥吏之外,还有数百名读书人前来围观。

他们想要看一看高中的考卷到底如何,心里也好有个底。

何隽静静站在人群中,面色无悲无喜,但那双不断紧握成拳,又松开的手,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比起那些半途加入的读书人而言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胥吏出生。

爷爷是胥吏,父亲也是胥吏。

父亲去世后,家中又没有旁的兄弟,这份差事自然而然的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子承父业嘛!

然而旁人却不晓得,何隽书读的很好。

连县学的夫子都夸他是读书种子,但每每说上两句,夫子便会摇头叹息,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

小时的何隽并不懂,等他长大后,终于明白了。

他是胥吏之子,是贱籍,这辈子都无法参加科举。

书读的再好,又有何用?

自那时起,何隽烧掉了省吃俭用买来的书籍,成了一个欺上瞒下,狡诈懒惰的胥吏。

在上官面前卑躬屈膝,在百姓面前耀武扬武。

何隽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会这般浑浑噩噩的过去。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韩桢!

身为临淄县的胥吏,他怎会不认得大名鼎鼎的韩二。

虽是一泼皮,但为人仗义豪爽,好打抱不平,因此名声极好。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忽然摇身一变,成了杀官造反的反贼,并夺下了临淄县。

所有临淄县的人都晓得,韩桢是反贼,可就是这样一个反贼,有一天却向他们许诺,好好干,胥吏也能当官!

那一刻,何隽只感觉脑子嗡的一声炸开了。

再看向韩桢时,眼中充满了狂热。

那日之后,何隽就像变了个人,没日没夜的办差,只求能被看中,参加锁厅试。

而现在,即将放榜!

想到这里,何隽呼吸不由急促的几分,松开的双手再度紧握,关节泛白。

秦汉时吏与官,只是职级、俸禄的差异。隋唐时期,胥吏虽地位开始变低,可晋升渠道依旧明朗。

直到宋时,胥吏彻底沦为贱籍。

宋太宗端拱二年,中书门下胥吏陈贻庆参加科举,以周易学究进士及第,宋太宗赵光义大怒:“科级之设,待士流也,岂容走吏冒进,窃取科名!”

下令对陈贻庆“追夺所受敕牒,释其罪,勒归本局”,并下令今后严禁胥吏参加科举。

自此之后,胥吏被彻底打入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到了明朝,朱元璋同样干脆明了的亲自下旨:“惟吏胥心术已坏,不许应试。”

“来了!”

“放榜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一阵嘈杂之声。

何隽探头望去,只见两名吏曹的书吏,手握榜单走出。

等待多时的众人,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里看。

随着书吏将榜单与考卷张贴在布告栏上,场面顿时变得无比混乱。

何隽被人群推搡着往前走了几步,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桂榜。

只一瞬,他便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榜单的前六甲,乃是用朱红色的梅花小楷书写,与落榜的黑墨字迹相比,格外显眼。

第一甲,何隽!

“呼!”

何隽长长的出了口气,只觉脑子晕乎乎的,耳边的嘈杂声,也渐渐变得模糊,最后变成了阵阵耳鸣。

“俺中了!俺中了!”

“哎!”

“就差两甲,就差两甲啊!”此时此刻,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百名胥吏只取前六甲为官,注定了失望落魄的人更多。

也不知过了多久,何隽才渐渐回过神,耳边的声音也重新变得真切。

“何兄,恭喜了,高中头甲第一名!”

闻言,何隽转头看去,见祝贺的人是自己好友叶祥兴,不由拱了拱手,谦虚道:“侥幸而已。”

叶祥兴语气复杂道:“何兄何需自谦,俺看你的考卷,字字珠玑,俺自愧不如。”

何隽再次瞥了一眼榜单,见叶祥兴的名字排在第十二,安慰道:“叶兄莫要气馁,距离前六差距微弱,想来下次定会高中。”

“呵呵!”

叶祥兴指了指周围黑压压前来围观的读书人,苦笑一声:“下次,只怕俺连前一百都进不去了。”

事实上,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一次锁厅试,极有可能是他们此生仅有的一次机会。

一百人,争六个名额。

激烈么?

真不算激烈。

等到了下一次锁厅试,他们的竞争对手将会变为成百上千个读书人,这些人有秀才,有举人,甚至是高门大户悉心培养,请名师教导的精英。

到了那个时候,难度会呈几何倍增。

环顾一圈,看着那一个个身着儒袍的读书人,何隽却自信一笑,提醒道:“叶兄切莫妄自菲薄,比诗词歌赋,四书五经,我等或许不及也。但你莫要忘了考卷上的考题。”

“伱是说……”

得了他的提醒,叶祥兴顿时双眼一亮。

何隽点了点头,压低声音道:“没错!县长选材,只重实干。考卷张贴之后,该担心的是他们,而非叶兄!”

“着哇!”

叶祥兴一拍大腿,心中重新燃起自信。

是啊!

此次考卷只有五道时政策论,且每一道策论题都直指问题根本,远非赵宋乡试时的模棱两可。

这足以说明韩桢的态度。

念及此处,叶祥兴笑道:“何兄高中头甲,当浮一大白。今日俺请客,咱们好好喝上一杯。”

何隽连忙摆手道:“这顿该俺请才是,怎能让叶兄破费。”

如今胥吏待遇提升了数倍,不但能养活一家子人,时不时还能去酒楼脚店喝上一顿。

“当当当!”

一阵响亮刺耳的锣声,在众人耳边炸响。

转头看去,只见负责放榜的书吏一边敲着锣,一边高声道:“中榜的前六甲胥吏,今日便有官服与告身发下,明日卯时前来府衙点卯述职!”

一时间,众人纷纷用羡慕的目光,看向何隽六人。

今日过后,他们六人便不再是吏,而是官儿了!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